王永友
大約十天前接到編輯老師的約稿邀請,讓我給《高校輔導員》創(chuàng)刊十周年寫點什么,說實話我是真的有點誠惶誠恐。既感謝《高校輔導員》 編輯部的信任,同時又覺得自己不善于寫這樣的紀念文章,擔心寫不好而影響了《高校輔導員》在讀者心中的地位,影響了《高校輔導員》在讀者心中的良好形象。但如果說不寫點什么,又覺得自己對不起《高校輔導員》對我的厚愛,對不起期刊各位編輯老師對我的信任,所以就這樣應承下來了。這十多天來,腦子里隨時都在想寫點什么呢?才能真實、客觀地表達我與《高校輔導員》之間的“情緣”,表達我對《高校輔導員》的“理解”,表達我對編輯部工作人員的敬意!
還記得第一次期刊編輯打電話約我給《高校輔導員》寫文章已經(jīng)是四年前了。說實話,當時我并沒有因為《高校輔導員》在很多高校的評價體系里是“非知名”“非核心”“非C 刊”而拒絕,更沒有因為對我的考核評價“無用”而隨便對付,而是把已經(jīng)完成的我自己覺得很有分量、有自己獨立思考、有新思想新觀點的論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邏輯》投給了《高校輔導員》,后來這篇文章有幸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zhuǎn)載。這要感謝《高校輔導員》、感謝期刊編輯給了我這篇論文發(fā)表的機會,借著《高校輔導員》才有了被轉(zhuǎn)載的可能。所以,我與《高校輔導員》的第一次牽手是成功而又愉快的。從此,便與《高校輔導員》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每年都在刊物上發(fā)表拙文,后來在《高校輔導員》發(fā)表的文章又有兩篇被人大復印資料檢索。所以,我是懷著感恩心情來寫這篇紀念《高校輔導員》創(chuàng)刊十周年文稿的。
我認為《高校輔導員》雖不是“名刊”,但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領(lǐng)域卻很有名氣,可以說,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研究的老師、學者沒有不知道的,而且普遍評價都很高。雖然不是“核心期刊”,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心中卻占據(jù)著核心地位,可以說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師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理論讀物;雖然不是“C刊”,但在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卻處在“C 位”,可以說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成長與工作中的重要指導。我認為,這正是對《高校輔導員》在辦刊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政治站位高、思想理論強、研究特色明、工作指導清等鮮明特點最好的認可??梢哉f,《高校輔導員》是近年來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領(lǐng)域突起的重要學術(shù)平臺,正在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者、學習者、實踐者的“好幫手”。
《高校輔導員》堅持在政治上高站位?!陡咝]o導員》的創(chuàng)刊,本身就是應黨和國家對高校輔導員這支隊伍的高度重視而生,是為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生,是為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而生,所以其政治站位從一開始就很高。這一政治站位不僅要求《高校輔導員》的編輯們要始終高舉旗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站在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高度認識刊物的定位和方向,更是要求《高校輔導員》的作者們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意識形態(tài)紅線,緊緊抓住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quán),只有這樣才能堅守住我們共同的思想輿論陣地。
《高校輔導員》堅持在理論上強思想。《高校輔導員》創(chuàng)刊十年來,無論是開設的“專家視野”欄目,還是“思政聚焦”欄目,始終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緊緊圍繞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緊緊圍繞時代新人培養(yǎng),注重從理論上回應焦點問題,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這一期刊特點不僅要求《高校輔導員》的編輯們要不斷學習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緊跟中央步伐,更是要求《高校輔導員》的作者們要始終圍繞人才培養(yǎng)這一核心使命,學習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好刊物的理論功能,不斷提高期刊質(zhì)量。
《高校輔導員》堅持在研究上出特色。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時任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陳希同志在創(chuàng)刊時要求,《高校輔導員》要“緊緊圍繞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水平,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一重大課題”辦刊。這一指示精神不僅要求《高校輔導員》要始終立足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實踐,辦好“行思論理”“調(diào)查研究”等欄目,更是要求《高校輔導員》的作者們要自覺面向大學生成長成才實踐中的思想問題,尤其是在這一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系列重大現(xiàn)實問題,積極開展針對實踐問題的科學研究,只有這樣才能踐行好辦刊宗旨,辦出特色。
《高校輔導員》堅持在指導上明方向。《高校輔導員》的創(chuàng)刊,目的是“推進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發(fā)展”,開設的“工作方略”欄目,對于正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線的廣大輔導員們來說,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文章主題都是輔導員在工作實踐中迫切需要回答的專業(yè)性問題,對于促進輔導員職業(yè)發(fā)展和成長具有重要指導作用。這一期刊特點不僅要求《高校輔導員》要始終面向高校輔導員這一主體服務對象,進一步辦好“工作方略”欄目,為輔導員的職業(yè)發(fā)展提供更加清晰、明確的方向性指導,更是要求《高校輔導員》的作者們要主動鉆研輔導員工作的方法論問題,思考輔導員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的發(fā)展問題,為廣大輔導員提供更具科學性、前瞻性的“工作方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辦刊定位,辦出水平。
值此創(chuàng)刊十周年之際,我們十分高興地回味《高校輔導員》經(jīng)歷的不平凡歷程,我們特別欣喜地看到《高校輔導員》取得的成績和進步,我們信心滿懷地祝愿《高校輔導員》發(fā)展的明天和未來?!陡咝]o導員》的下一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正是我們國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走向?qū)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著國家現(xiàn)代化的步伐,《高校輔導員》必將在編輯部老師們的悉心努力下、在眾多作者們的真心深耕下、在廣大輔導員們的精心呵護下,結(jié)出更加燦爛輝煌的思想理論學術(shù)之花、思想政治工作之花、輔導員發(fā)展奮進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