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凡 董國穎 任晨陽 王琳琥 徐若瑤 黃長仙
【摘?要】吸毒問題一直是社會長期關注的問題,根據吸毒人員自身狀況,情況輕微者需要進行社區(qū)戒毒;嚴重者則需要進行強制隔離戒毒,后期轉向社區(qū)康復,并進行一系列的康復活動。社區(qū)戒毒與社區(qū)康復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社會工作作為一門實踐性的學科,在工作過程中,其專業(yè)素質要求有時會與案主的價值觀相左,不可避免需要面對諸多倫理問題,主要有法制與情理沖突、保密原則與實際情況沖突,專業(yè)素質要求與個人安全之間的沖突以及社會輿論造成的困境壓力等等。這時,需要充分利用社會工作專業(yè)的知識幫助案主擺脫困境。本文將從禁毒社會工作中的倫理困境的角度,對禁毒社會工作進行研究,分析禁毒社會工作的背景以及禁毒社會工作者面臨的倫理困境,并且說明開展禁毒工作對于吸毒者個人、行業(yè)發(fā)展和社會進程有何意義。
【關鍵詞】社會工作、倫理困境、戒毒
一、引言
禁毒社會工作是指社會工作者運用一定的禁毒專業(yè)知識和社會工作專業(yè)知識、方法和技巧,遵循社會工作價值理念,在一定時期內,為服務對象提供心理輔導、行為修正、家庭關系及社會環(huán)境改善、就業(yè)信息提供、技能培訓等跟蹤幫教服務,協(xié)助他們達至心理、生理脫毒,提升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最終達到順利回歸社會的目標。
禁毒社會工作者是指具有一定的禁毒專業(yè)和社會工作專業(yè)知識、方法和技能,在一定時期內,為工作對象提供生活關心、戒毒康復幫助、就業(yè)指導、法律咨詢服務和行為督促的非政府機關專業(yè)化人員。
長期以來,我國十分關注禁毒工作,實行“強制戒毒為主,自愿戒毒為輔”的戒毒政策,各類相關資源主要集中在公安和司法部門,社區(qū)開展的社區(qū)戒毒與康復工作僅僅作為補充形式存在,且發(fā)展緩慢。這種情況引起我們的思考。2008年,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里面明確規(guī)定了社區(qū)戒毒的有關事宜,將社區(qū)戒毒與康復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水平。與此同時,社區(qū)戒毒也面臨著
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zhàn),禁毒社會工作者首先要從法律層面了解禁毒這一工作的嚴謹性,同時,社區(qū)工作者的專業(yè)能力需要提高,與之配套的社會服務也應提升。除了《中華人民國和國禁毒法》外,禁毒社會工作者還需要了解本省內有關禁毒的法律法規(guī),例如,《山西省禁毒條例》,其中涉及許多與禁毒相關的規(guī)定,大多都是結合本省案例制定的條例。隨著吸毒人員日益增加,各個年齡段都出現(xiàn)吸毒者的身影。作為一名禁毒社會工作者,需要幫助他們認清吸毒的危害、擺脫困境、走向正軌。社會工作作為一種專業(yè),有其自身的價值、理念與專業(yè)倫理,禁毒社會工作作為一種新型模式的探索,需要在整合資源的基礎上,以整體的視角來看待吸毒者面臨的各種問題。
二、禁毒社會工作中的倫理困境
(一)實務工作中的情況
禁毒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原理在禁毒領域中的特殊應用。作為一名禁毒社會工作者,在面對服務對象時,我們會面臨很多種情況,例如,當你與服務對象意見相左引發(fā)爭執(zhí)時,可能會無法有效克制自身情緒,從而在言語上對案主造成傷害,讓案主無法接受;或者因為私人關系而接受案主非工作性質的委托等。凡此種種,都會或多或少的讓社會工作者陷入倫理困境。
基于社會工作者在實務工作中面臨的種種情況以及倫理困境,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討論。
(二)實務工作中的倫理困境
1、法制與情理之間的沖突
情與法在案件中經常會產生沖突。有些情況下,我們了解到女性吸毒者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被親近信任之人的誘導,不法分子的蓄意謀害。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發(fā)現(xiàn)她們也是受害者,尤其是作為女性,更容易感同身受,對案主產生憐憫和同情,可是出于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原則,我們必須遵守法律法規(guī),實事求是,正視案主的犯罪行為。
2、專業(yè)素質要求與個人安全之間的沖突
吸毒人員在康復治療的過程中極易發(fā)生復吸問題,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戒毒,專業(yè)的倫理原則要求我們要及時疏導案主情緒、經常性地對案主進行心理疏導。但此時案主的情緒不穩(wěn)定,心理較為脆弱,在交談過程中案主很可能造成情緒失控,因此我們也可能會受到某些傷害。面對此種困境,我們要慎重考慮,一方面專業(yè)的倫理原則要求我們“走向”案主,另一方面自身安全也必須重視。
3、保密原則與實際情況之間的沖突
社會工作由于本身性質的需要,工作過程常常會接觸到案主的隱私,案主之所以容許社會工作人員了解自己的隱私,是希望社工人員能夠深入了解并解決問題。
案主小張是一名大學生,之前因為吸毒進入戒毒所,后來康復回到學校,但是因為煩躁的生活和巨大的壓力讓他重新產生了吸毒的想法。小張內心感到恐懼不安,及時向學校的社工人員求助,學校的社工人員既擁有專業(yè)的社會工作的專業(yè)知識,同時也是一名老師,能更好的理解學生。經過談論后,小張說出了自己回歸校園的生活、面臨的學習壓力等一系列問題,并要求社工進行保密,因為他不想讓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對自己失望。面對此種困境,社工陷入為難。作為一名社工,要堅持保密原則;但同時身為一名老師,要對學生和家長負責。社工的專業(yè)倫理和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發(fā)生了沖突。
但是,保密又分為絕對保密和相對保密。當社會工作人員保護當事人利益會傷害到無辜人的利益,我們需要重新考慮兩者之間的利害關系,做出最優(yōu)選擇。
三、禁毒社會工作的意義
1、歷史發(fā)展角度
在近代,有林則徐虎門銷煙,阻礙了外國侵略者進一步荼毒中國人民,他是民族英雄。在現(xiàn)代,有公安機關的禁毒民警同吸毒販毒者進行斗爭,同時還設有社區(qū)戒毒等的康復治療場所,為禁毒事業(yè)的順利發(fā)展提供了極大的保障。禁毒社會工作者面臨的倫理困境很大程度上被解決,對于歷史發(fā)展,是一種進步,更加有利于帶動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
2、社會的角度
禁毒社會工作倫理困境的解決,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維護社會秩序,構建和諧安定的現(xiàn)代社會。禁毒社會工作的開展,有助于我國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強國。
3、吸毒者角度
禁毒社會工作者幫助吸毒者擺脫毒品的危害,防止復吸,讓他們的生活步入正軌。禁毒社會工作者一步步地幫助吸毒者戒掉毒癮、克服心理障礙、逐漸地回歸正常生活。
四、結語
在禁毒社會工作中,禁毒社會工作者需要正確處理與案主之間的關系,如法制與情理之間的沖突、專業(yè)素質要求與個人安全之間的沖突、保密原則與實際情況之間的沖突。并且結合社會工作倫理價值觀,科學地運用社會工作專業(yè)方法,為我國禁毒社會工作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樂天,徐玲社會工作基礎知識.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2]江婭,社會工作中的倫理困境和價值沖突Q.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1)
[3]戴香智,侯國鳳.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5)
作者簡介:
楊一凡(1999--)女、漢族、山西長治人、山西警察學院公安管理系在讀本科生。
董國穎(1999--)女、漢族、山西陽泉人、山西警察學院公安管理系在讀本科生。
任晨陽(2000--)女、漢族、山西太原人、山西警察學院公安管理系在讀本科生。
王琳琥(1999--)男、漢族、山西晉城人、山西警察學院網絡安全保衛(wèi)系在讀本科生。
徐若瑤(2002--)女、漢族、山西太原人、山西警察學院網絡安全保衛(wèi)系在讀本科生。
指導教師簡介:
黃長仙(1967--)女、漢族、山西太原人、山西警察學院公安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安心理學。
課題簡介:
本文系山西警察學院2020年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項目《藍天-大學生社工服務平臺的建立與實踐》階段性研究成果。該項目依托于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規(guī)劃課題“警學研視閾下公安高校社工專業(yè)學生介入社戒社康工作的教學實踐與研究”(GB—19148)
(作者單位:山西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