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恒
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骨骼的脆性增加和易發(fā)生骨折的一種全身代謝性骨病。骨質疏松是常見病,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女性為20.7%,男性為14.4%。6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明顯增高,女性尤為突出。我國大約有7000萬骨質疏松癥的患者,且隨著人口的老齡化數量還在增加。骨質疏松是一種無聲無息的疾病,在沒有發(fā)生骨折或者疼痛等其他問題之前,我們往往不會注意它的存在。實際上,如果因為骨質疏松而發(fā)生骨折了,致殘和致死的問題就嚴重了。所以,對于骨質疏松的相關知識,大家應該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中老年人更是如此,這對提高我們的老年生活質量是非常有意義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關于骨質疏松癥的相關問題。
骨的代謝簡單來講就是骨組織不斷吸收舊骨,生長新骨。在正常的骨結構中,骨骼中的破骨細胞會清除陳舊和受損的骨質,這會在骨微結構上形成小小的空穴,而我們的成骨細胞則會在這些空穴中合成構建骨骼的有機基質,來自血液中的鈣離子會在這些有機基質上沉積,這個過程會形成新的骨骼微結構,從而維持骨量的相對穩(wěn)定。發(fā)生骨質疏松則是由于破骨細胞的作用過強,而成骨細胞的作用相對減弱,成骨細胞不能夠完全修復破骨細胞造成的空穴,進而導致骨量的減少,如果這種情況緩慢而持續(xù)的發(fā)生,就會導致骨質流失增多,剩余骨量逐漸減少,從而引發(fā)骨質疏松癥。骨組織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礦物質元素,就是鈣,它在骨代謝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骨質中鈣減少,長期不能得到有效補充,就會導致骨質疏松的發(fā)生。所以,任何導致骨質中鈣減少的因素都可能引起并促進骨質疏松的發(fā)生,如妊娠、哺乳、絕經期雌性激素缺乏、維生素D的缺乏等等。另外,有些藥物也可能引起骨質疏松,如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強的松及地塞米松、過量甲狀腺激素等。
骨質疏松一般可以分為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老年骨質疏松癥、特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包括青少年型)以及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
發(fā)生骨質疏松最初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是隨著病情進展,骨量不斷丟失,骨微結構破壞,病人會出現骨痛、脊柱變形,甚至發(fā)生骨折等嚴重后果。所以,很多病人如果不進行相關檢查又沒有不適的感覺,骨質疏松很難被發(fā)現。
1.疼痛 骨質疏松病人通常在翻身時、起坐時及長時間行走后出現會出現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夜間或負重活動時疼痛加重,有時候還會有肌肉痙孿,甚至活動受限。
2.乏力 骨質疏松病人容易乏力,不能拿重東西,簡單勞動后勞累加重。
3.骨折 骨質疏松病人輕微外力或簡單運動就可發(fā)生骨折,而且骨折愈合時間比正常人更長。骨折最容易發(fā)生在胸腰椎、髖部、前臂遠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跖骨、骨盆等部位也容易發(fā)生骨折。比如,有些老年人彎下腰就發(fā)生腰椎骨折了。
4.脊柱變形 嚴重骨質疏松病人,由于椎體壓縮性骨折,可出現身高變矮或駝背等脊柱畸形。如果胸椎壓縮性骨折可導致胸廓畸形,這會影響心肺功能。嚴重的腰椎壓縮性骨折可能會導致腹部臟器功能異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脹、食欲減低等不適癥狀。
5.其他癥狀 老年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以及骨折后缺少與外界接觸和交流,可能產生恐懼、焦慮、抑郁、自信心喪失等,這給病人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
骨質疏松癥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見于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質疏松導致的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病人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發(fā)生髖部骨折后一年之內,20%病人會死于各種并發(fā)癥,約50%病人會因此殘疾,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由此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所以,骨質疏松應該盡早預防和規(guī)范治療,避免骨質疏松以及骨折,降低骨折的發(fā)生率,減少致殘致死率,提高生活質量。
骨質疏松的防治應貫穿于生命全過程,定期通過DXA 檢測骨密度、定量CT、X線等檢查可以盡早進行確診。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強營養(yǎng)如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選擇合適的運動,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改善機體敏捷性、力量、姿勢及平衡等,減少跌倒風險,如行走、慢跑、太極拳、瑜伽、舞蹈和乒乓球等;服用合適的抗骨質疏松藥物,主要是一些鈣制劑如碳酸鈣、枸櫞酸鈣,增加腸鈣吸收的如維生素D,抑制破骨細胞的藥物如阿侖膦酸鈉、唑來膦酸,抑制骨吸收的藥物如降鈣素、依降鈣素、鮭降鈣素等,性激素補充劑如雌激素或者是孕激素等。
通過本次關于骨質疏松相關知識的探討和學習,大家對骨質疏松應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效規(guī)范的措施進行預防和治療會有較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