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
(建湖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700)
近幾年,在人們生活水平持續(xù)提升下,高血壓呈較高患病率,主要發(fā)病人群為中老年,需要患者長期服藥治療,以實現(xiàn)血糖水平有效控制[1]。由于高血壓屬于終生性疾病,如果患者沒有采取有效治療方法,會直接造成其控制率、治愈率下降,因此,向患者進行科學用藥指導,可以保證患者血壓得到有效控制。本文為了深入研究門診用藥指導對高血壓患者應用效果,選取104 例高血壓患者進行研究,具體研究過程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取本院2016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104 例高血壓患者,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2 組,即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患者52 例。入組標準: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舒張壓超過90 mmHg,收縮壓超過140 mmHg。對照組:男30 例,女22 例;患者年齡32-66 歲,平均(49±17)歲;試驗組:男29 例,女23 例;患者年齡33-68 歲,平均(50.5±17.5)歲。2 組患者資料比較差異無意義(P>0.05)。
1.2 方法。在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中,均采取常規(guī)用藥指導,即患者進行門診治療,對藥物服用時間和服用劑量等進行基礎講解,如果患者忘記用藥注意事項,可根據(jù)說明書服藥,嚴禁隨意增減藥物劑量。而試驗組則采取全面門診用藥指導,具體內容包括:①明確藥物劑量,要求門診醫(yī)師正確掌握降壓藥方法,嚴格按照降壓藥使用標準和患者病情,選取患者最佳降壓藥物治療方法,確定初始安全劑量,從最小劑量治療,再按照患者用藥過程不良反應和血壓控制情況,對患者用藥劑量進行科學調整[2]。②制定患者服藥時間,患者最佳服藥時間為早晨,詳細記錄用藥時間與劑量,如果出現(xiàn)不適癥狀應先記錄,復診時告知醫(yī)生,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和處理。③科學用藥,患者采取不同降壓藥物治療時,根據(jù)患者年齡和病情等因素,盡量選擇安全藥物。④血壓監(jiān)測,每位患者可以根據(jù)情況準備血壓檢測儀,告知患者正確使用方法,要求患者每日認真測量,記錄血壓測量情況,確保檢測結果具有準確性特點。整個復診過程,醫(yī)生應按照患者血壓記錄,對藥物療效予以評估[3]。⑤生活指導,向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同時,還應給予飲食干預,告知患者降低維生素和蛋白質偏數(shù)據(jù)處理進行處理和分析,血壓指標用表示,組間t 檢驗,患者依從性、臨床療效用%表示,組間檢驗。如果P<0.05,表明組間差異有意義。高類食物攝入重要性,并將新鮮蔬果作為重點,保證每日充足休息狀態(tài),可維持良好運動習慣,促進患者血壓指標控制。
1.3 觀察標準。根據(jù)患者口述與家屬描述情況,對患者用藥情況、血壓監(jiān)測進行評估,觀察兩組患者依從性和臨床療效。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通過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文研究
2.1 血壓指標。對患者進行血壓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試驗組舒張壓、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意義(P<0.05),詳細如表1 所示。
表1 患者血壓指標對比mmHg)
表1 患者血壓指標對比mmHg)
組別 例數(shù) 舒張壓 收縮壓試驗組 52 78.52±4.09 127.52±3.42對照組 52 84.24±4.16 137.58±3.27 t - 7.0703 15.3313 P - 0.0000 0.0000
2.2 患者依從性。如表2 所示,試驗組患者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患者依從性對比[n(%)]
2.3 臨床療效。試驗組總有效率98.0%,對照組總有效率76.9%,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3。
表3 患臨床療效對比[n(%)]
高血壓屬于臨床慢性疾病,通常伴有心腦等組織損傷、器質損害,隨著患者年齡增加,其血壓水平會持續(xù)提升,當患者年齡超過50 歲時,其舒張壓會明顯下降,呈脈壓不斷增加趨勢,使患者面臨較大危害[4]。因此,在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時,應告知患者正確用藥劑量和服藥方法,全面發(fā)揮藥物作用,實現(xiàn)患者血壓控制,提升患者依從性。門診用藥指導主要是指:向患者提供藥物信息,基礎用藥指導僅告知患者服藥時間和劑量,需要患者自行查找說明書了解,極易發(fā)生擅自停藥等行為,只有加強服藥重要作用,才能確保患者長期服藥。全面性門診用藥指導具體包括:明確藥物劑量、制定服藥時間、血壓監(jiān)測和生活指導等,以便于患者正確掌握用藥知識,全面發(fā)揮藥物療效[5]。
由此可見,全面門診用藥指導屬于門診醫(yī)師關注重點,應結合患者病情制定相應用藥方案,加強整體指導同時,保證其具有較高專業(yè)性。在用藥劑量設定過程,門診醫(yī)師需要患者首先縮小藥物劑量,預防劑量偏高出現(xiàn)直立性低血壓;患者整個服藥過程,依據(jù)患者臨床癥狀調整劑量,可充分發(fā)揮藥效。部分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人體血壓最低時間為凌晨兩點,最高時間早上6-10 點,以及下午4-8 點,根據(jù)機體晝夜變化進行給藥,如以晨起給藥方式治療,告知患者血壓監(jiān)測重要作用,明確聯(lián)和用藥和長期服藥必要性,除了可以保證血壓水平穩(wěn)定之外,還能確?;颊呱踩?,因此,向高血壓患者展開健康教育,以飲食和鍛煉等方面予以干預,可全面提升臨床療效[6]。本文研究中,52 例高血壓患者采取全面門診用藥指導后,患者血壓指標得到明顯改善,按時用藥依從性92.3%,自我監(jiān)測依從性90%,按量用藥依從性94.2%,臨床總有效率98.0%,各項指標均比對照組理想,兩組比較差異有意義(P<0.05),可見,門診用藥指導可以減少患者脈壓,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要求患者按時服藥,嚴禁隨意更改藥物劑量,具有較為理想應用效果,以實現(xiàn)患者臨床療效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中,除了需要向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之外,還應該展開門診用藥指導,通過改善患者臨床療效與依從性的方式,盡可能實現(xiàn)患者血壓指標控制,以促進患者心腦血管保護,避免引發(fā)不同并發(fā)癥,具有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