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芊霓
夾竹桃檔案
中文名:歐洲夾竹桃
英文名:Nerium oleander L.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合瓣花亞綱目:捩花目 科:夾竹桃科 屬:夾竹桃屬
生境分布
全國各省區(qū)有栽培,尤以南方為多,常在公園、風景區(qū)、道路旁或河旁、湖旁周圍栽培;長江以北栽培者須在溫室越冬。野生于伊朗、印度、尼泊爾;現廣植于世界熱帶地區(qū)。
形態(tài)特征
夾竹桃為常綠直立灌木,高度可達5米,葉3-4枚輪生,下枝為對生,狹披針形,革質。聚傘花序頂生,夾竹桃花常深紅色或粉紅色,花冠漏斗狀,花冠裂片5枚,喉部具5片寬鱗片狀副花冠,每片其頂端撕裂,雄蕊常內藏,雌蕊略伸出。重瓣夾竹桃亦見栽種,花冠深紅色或粉紅色,栽培演變有白色或黃色。種子長圓形,基部較窄,頂端鈍、褐色,種皮被銹色短柔毛,頂端具黃褐色絹質種毛?;ㄆ趲缀跞辏那餅樽钍?,常作觀賞植物;果期一般在冬春季,栽培很少結果。
珠海賞花點
旅游路、前河路、拱北昌盛路段、板樟山隧道口等。
火紅的簕杜鵑、紫紅的洋紫荊、粉嫩的桃花……春風一暖,花一朵接著一朵地盛開。在城市園林設計者的精心規(guī)劃下,何止是春天?城中一年四季皆可看到花開。夾竹桃是其中一種,一年到頭此起彼伏,開得不知疲倦。夾竹桃有些特別,即便夾竹桃花開時嬌艷欲滴,大多數人看到它依然會保持一定距離。因為夾竹桃全株有毒,不適宜入室插瓶裝飾,也不適合親狎把玩。正是因為夾竹桃有毒,讓其生長過程中免去不少干擾。它們生長在公園里、道路旁、小區(qū)中,舒展著身姿,被烈陽親吻,被春雨滋潤,活得燦爛、野氣。
外表嬌美 生命頑強
珠海公安局特警支隊大院邊上種著一排粉色的夾竹桃(Nerium oleander L.),是單瓣品種,夾竹桃的盛花期在夏秋季節(jié),2月還不到盛花期,卻也開了好幾處。數朵花組成傘房狀聚傘花序,簇生于枝條頂端,好不熱鬧。漏斗形的花冠,右旋舒展而開,像是一個個小風扇。若仔細觀察,可以看到花心附近生長著撕裂成細狀的附屬物,這是夾竹桃的副花冠,讓夾竹桃看起來像是在花兒中間又開了一朵小花。副花冠看起來有點像雄蕊,這樣的形態(tài)可以幫助夾竹桃吸引昆蟲。昆蟲在采蜜時鉆入花心更深處,然而昆蟲除了沾一身花粉之外找不到任何補償——夾竹桃沒有花蜜。許多無花蜜的蟲媒植物都演化出了這種外表艷麗的欺騙機制。
夾竹桃花心里,有一根毛茸茸的“小辮子”,軟軟地靠在花喉上。這根“辮子”由5枚花藥隔(藥隔:花朵雄蕊上連接花藥與花囊的部分)交織而成,花藥像是一枚箭頭,外面生長著絨毛,基部有勾狀雙耳,它們先端粘合在一起,靠合在花柱上。藥隔延長,扭成一團,擰成一根“辮子”,很是精妙。
中國人認為夾竹桃的葉子與竹葉相似,因兩者的葉子輪廓看上去有些相似,實際上差別非常大。竹葉薄,呈紙質。夾竹桃的葉要厚重得多,呈革質。外國人則認為夾竹桃與油橄欖的葉子相像。夾竹桃的種加詞“Oleander”意思是“像橄欖的”,指的就是兩種植物略相似的外形。但這里的橄欖指的不是吃的橄欖,而是用來榨油的油橄欖Olea europaea。夾竹桃的葉子為狹長的橢圓形,質感油亮,3-4枚輪生,葉基部下延到葉柄,側脈細密而近乎平等,多達上百對,透光看時葉片邊緣有亮邊。夾竹桃的葉片折斷后,有透明粘手的汁液流出。但要小心,不要隨便折斷這些葉片,粘液有毒。
別小看夾竹桃這些不起眼的葉片,葉片的背面藏有大量的氣孔結構,是夾竹桃葉片內外進行氣體交換的重要場所。不但如此,它們還能幫助夾竹桃限制水分擴散,為夾竹桃能在干旱地區(qū)存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特警支隊院子邊的夾竹桃剛被修剪過,高度在1.5米左右,灰綠的枝條從底部散開生長,被修剪的枝條在春雨的潤澤下又長出新的嫩葉,嫩葉片片向上挺立,生命力旺盛。
跨域而來 首植于嶺南
夾竹桃并不是我國原生物種,據黃岳淵父子所撰《花經》記載,“夾竹桃在吾國首由域外移植于嶺南,而后再傳及各地”。剛傳入中國時,夾竹桃并不叫“夾竹桃”。而是采用它的音譯名,唐人段成式的《酉陽雜俎續(xù)集》中,稱之為“俱那衛(wèi)”,也有典籍稱它為“拘那夷”“枸那異”。這些音譯名里,后兩個字的發(fā)音很接近夾竹桃的屬名“Nerium”。清陳淏《花鏡》言:“夾竹桃,本名枸那,自嶺南來。夏間開淡紅花,五瓣,長筒,微尖,一朵約數十萼,至深秋猶有之。因其花似桃,葉似竹,故是得名,非真桃也”。
“我曾經在羅馬時代的龐貝遺址中見過盛開的夾竹桃,開得正歡,鮮花一味展現自身的青春之美,不關心周遭環(huán)境的衰頹”,吳冠中曾在一則繪畫手記中如此寫道。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爆發(fā)幾乎瞬間湮沒龐貝古城,直到二百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古城才重見天日。出土的遺址完好地定格了古羅馬的市井生活,其中就包括一戶后花園種滿了夾竹桃的人家。地中海沿岸是種植夾竹桃最廣泛的地方,尤其是意大利、羅馬等地,隨處可見夾竹桃在古老的廢墟邊上綻放。
在漫長的歷史光陰中,夾竹桃和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達成了一種共生關系,從物質到精神,相交相融。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畫家阿爾瑪·泰德瑪的作品中就經常出現夾竹桃與人類相處的美好場景。在他的畫作中,蔚藍的愛情海,白色的地中海風建筑,紅色的夾竹桃花是最為常見的幾種元素。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也無法割舍對夾竹桃的喜愛,以夾竹桃為主角創(chuàng)作出《夾竹桃與書》。時至今日,地中海城鎮(zhèn)的大街小巷,門前窗臺,依然如畫中情景,四處生長著繁茂的夾竹桃。
艷若桃李 身藏毒液
夾竹桃外表嬌美,卻身藏毒液,鮮明的對比讓它變得更加神秘且迷人。夾竹桃的毒性的主要來源于夾竹桃苷(Oleandrin),這種物質存在于夾竹桃的汁液中。夾竹桃苷會作用于人的消化系統(tǒng)系統(tǒng)、心臟和中樞神經。毒性猛烈而且穩(wěn)定,干燥和加熱也無法破壞。夾竹桃苷對人類的致死量約為0.3mg/kg,幾片葉子就可以讓一個成人死于心臟功能衰竭。它的樹液具有刺激性,可導致皮膚和眼睛發(fā)炎。影視作品《甄嬛傳》中就有利用夾竹桃下毒的橋段。
夾竹桃科盛產各種劇毒植物,有些植物被當作箭毒(箭毒:指涂抹在箭矢或標槍、飛鏢上的有毒物質,通常是土著人用于狩獵或者戰(zhàn)爭,毒性迅猛)。夾竹桃科也被俗稱“狗狗克星”(dogbane family),許多哺乳類動物,如人、狗和牲畜對強心苷化合物都高度敏感,容易引起中毒反應。但鳥類和哺乳動物中的嚙齒類對毒素不太敏感,有些昆蟲更是以它們?yōu)槭?,化毒素為自保手段,如許多斑蝶幼蟲,以及著名網紅“鋼鐵俠”——夾竹桃天蛾幼蟲。夾竹桃天蛾不僅能耐受夾竹桃的毒性,連自己也是渾身帶毒,抱上夾竹桃這個“大腿”,沒別的蟲和它搶食也沒鳥敢吃它。
夾竹桃有毒,但在國外夾竹桃造成的死亡案例很少。因為夾竹桃苷很苦,一般不會被誤食,那些因為喝醉誤食或是企圖自殺而食用的人絕大部分也都能搶救過來。相對而言,國內因夾竹桃死亡案例的相對要多些,大都是為治病而聽信偏方,以夾竹桃葉煎水服用,造成慘劇。
類似中國的“蛇泡子”傳說,國外也流傳許多關于夾竹桃的都市傳說。比如,童子軍野外露宿,就近砍下了一些夾竹桃樹枝生火燒烤,第二天他們全部死亡。法國軍隊在西班牙馬德里附近作戰(zhàn)時,一名士兵將西班牙常見的夾竹桃樹枝削尖串著肉燒烤,12名吃了燒烤的士兵有7人死亡,5人病危等。故事關鍵詞一般為“軍隊”“夾竹桃”“燒烤”“死亡”。2005年,有毒理學研究按照傳說的描述進行過實驗,用夾竹桃枝來串熱狗燒烤進行毒性檢測,最后結論是“極微量”,理論上并不會引起死亡。即便如此,夾竹桃依然有一定毒性,用夾竹桃燒烤對于普通人而言仍然極度危險。
城市守護者 強大復原力
既然夾竹桃有毒,城市中四處種植夾竹桃豈不是“引狼入室”?如果你真這么想,那你就誤會夾竹桃了。夾竹桃有毒,同時也有強大的凈化能力。夾竹桃的根、葉、皮的富鉛能力非常強,并對于毒氣,如氯氣、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日本廣島被原子彈夷平后,人們本以為廣島幾十年內都會因核輻射而寸草不生,但在第二年春天,夾竹桃就在核爆中心1公里內的花園里率先發(fā)芽,給廣島市民帶來希望。此后,夾竹桃花也成為城市復原力量的象征。
夾竹桃成為城市建設中流行的行道樹,與人類工業(yè)革命息息相關。隨著世界各地工業(yè)發(fā)展,城市污染問題也隨之而來。城市里的夾竹桃?guī)缀醪挥脻菜┓?,有極強的凈化與環(huán)保作用。在中國,夾竹桃還有一項特殊任務——滅釘螺。夾竹桃的水浸液對殺滅釘螺有奇效,比化學藥物更環(huán)保。甚至不使用夾竹桃的水浸液,光是種植在指定區(qū)域就對能抑制釘螺的存活率,是控制血吸蟲病的好方法。
夾竹桃有毒又怎樣?人類并未將它流放隔絕于文明之外,而是同它親密相處幾千年。為什么愿意冒風險同毒物相處?原因大約只有一個——它是毒物,更是尤物;它的美和好,讓人無法抗拒。 夾竹桃的毒素只是它的自我保護機制,并不會主動散發(fā)出惡意的“化學武器”。因此,我們只需要管住手,文明賞花,防止誤食,靜靜欣賞夾竹桃美的一面即可。
黃花夾竹桃
黃花夾竹桃雖然與夾竹桃名字相像,但兩種植物是不同屬植物。黃花夾竹桃隸屬于夾竹桃科下的黃花夾竹桃屬Thevetia,夾竹桃隸屬于夾竹桃屬Nerium。夾竹桃是輪生或對生,而黃花夾竹桃為葉互生,黃花夾竹桃的葉更窄。夾竹桃又叫“酒杯花”,花萼披針形,黃花夾竹桃的花萼三角形。黃花夾竹桃和夾竹桃一樣,有毒。不要隨意采摘。
夾竹桃天蛾幼蟲
夾竹桃天蛾幼蟲最大的萌點來源于它胸部的假眼,黑褐色的“眼眶”配上紫藍色“眼影”再加上灰白色“美瞳”,受驚時,它就會鼓起胸部,顯露假眼,讓本是胸部的部位看起來像一個大腦袋,而真正的頭部則藏入胸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