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明
馬克龍
42歲的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是當下最年輕的大國領導人,卻最欣賞古老而優(yōu)雅的美好事物。2018年他偕夫人布麗吉特首次訪華,第一站選擇了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首個活動是參觀秦始皇兵馬俑。2019年11月,他偕夫人來華出席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開幕式并進行國事訪問,在上海豫園古戲臺欣賞了古老的昆劇表演。
西安的兵馬俑呈示的是純正的古文化,上海的昆劇展現(xiàn)的卻是推陳出新的創(chuàng)意。上海昆劇團演出的《椅子》,原是法國荒誕派劇作家尤金·尤內(nèi)斯庫的名作,兩年前被搬演為小劇場昆劇,將先鋒戲劇與傳統(tǒng)曲牌融于一體,曾先后在日本利賀第五屆亞洲導演節(jié)、俄羅斯“金蘿卜”戲劇節(jié)上亮相。這一次,演員們首度將傳統(tǒng)昆劇服裝換成了西方服飾演出。馬克龍夫婦看得津津有味,品味著東西文明交融碰撞出的精彩。
上海,曾經(jīng)被稱為“東方的巴黎”。馬克龍夫婦在上海的足跡,處處留下了法國式的浪漫和細膩。
2019年11月4日,馬克龍剛到上海就與妻子一起去外灘漫步。他遇到一位帶著孩子的上海市民,向?qū)殞毸蜕狭恕胺ㄌm西之吻”。布麗吉特在一旁微笑看著比自己年輕24歲的丈夫。她身穿中國紅的大衣,在深秋時節(jié)顯得年輕而喜慶。人們想起,2018年她初到中國,也是這樣一身熱情的中國紅,顯示出她對主人的尊重。而她對中國紅也真心喜愛,在2019年夏天的G7峰會上,作為東道主的她也穿了一襲中國紅長裙,在各國第一夫人中顯得格外亮眼。
次日上午,馬克龍出席進博會開幕式,并為法國館站臺助威。他說,中國的開放對世界意義重大??罩锌蛙嚒彩ⅰ⑦_能等17家全球化企業(yè)和上法蘭西大區(qū)、巴黎大區(qū)等6個大區(qū)及公共機構(gòu)齊聚于法國館,參加進博會的法國企業(yè)共有80多家。馬克龍更是成為法國葡萄酒的“超級推銷員”。他品嘗了產(chǎn)于勃艮第、朗勃多爾、波爾多的3種葡萄酒和用法國著名的蓋朗德鹽調(diào)味的3種牛排。據(jù)愛麗舍宮消息稱,馬克龍當日送給習近平主席一瓶1978年的羅曼尼康帝葡萄酒作為國禮。被譽為勃艮第之神的釀酒大師賈葉曾說,1978年是20世紀最好的(葡萄酒)年份之一。而法國媒體的解讀是,這一年恰好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元年,而如今中國已是法國葡萄酒的重要市場。這瓶酒寓意著法國要與中國擴大合作的心愿。
當日下午在徐匯濱江,馬克龍為西岸美術(shù)館與法國蓬皮杜中心5年展陳合作項目揭幕。2018年,馬克龍在北京參觀尤倫斯當代藝術(shù)中心后在社交網(wǎng)絡上寫道:“建立文化紐帶會更好地促進我們兩國文化的相互理解?!闭窃谒谴卧L問時,正式公布了法中這個文化合作項目。今后5年內(nèi),雙方將共同策劃,在西岸美術(shù)館舉辦3個常設展、約10個特展,同時在法國蓬皮杜中心舉辦3場聚焦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shù)作品的展覽。在2019年的合作項目開幕式上,布麗吉特將金色短發(fā)扎成一個低發(fā)髻,一襲灰色人字呢大衣藝術(shù)范兒十足。她陪馬克龍花了近一個小時參觀了首個展覽《時間的形態(tài)》。人們注意到,法國電子音樂大師讓·米歇爾·雅爾也出席了活動。他是鞏俐的丈夫,兩人不久前一起登上了《巴黎競賽畫報》。
當日,布麗吉特還應習近平主席夫人彭麗媛之邀,參觀了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該校是“中法百校交流計劃”成員。兩國元首夫人觀看學生們學習面塑、剪紙等傳統(tǒng)手工藝,并欣然參與制作,還在生物課堂觀摩學生們制作葉脈畫、拓印環(huán)保布袋等,并在校園觀看同學們發(fā)明的“智能環(huán)保分類垃圾桶”演示。
2019 年 11 月 5 日,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在上海揭幕“西岸美術(shù)館與蓬皮杜中心五 年 展 陳 合 作 項目”。
當晚的豫園之行則是馬克龍此行的重頭戲。傍晚時分,華燈初上。豫園內(nèi)水廊軒榭,光影生輝。馬克龍夫婦抵達時,受到習近平和彭麗媛夫婦熱情迎接。兩國元首夫婦偕行游園,賓主不時駐足,觀賞江南園林景致。
在玉華堂,習近平和彭麗媛愉快地憶及2019年3月訪問法國受到馬克龍夫婦熱情款待的情景。習近平說:“我和夫人選擇在豫園款待總統(tǒng)先生和夫人,希望你們能領略中華園林之美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文化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帶給不同國家民眾的心靈體驗是相通的,不同文化可以和諧共生。中法作為東西方兩大文明代表,應該相互尊重,交流互鑒,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瘪R克龍說:“上海令我驚嘆,我在這里看到了中國的開放與未來。法中都擁有燦爛文明,都倡導不同文明包容互鑒。我期待這次國事訪問取得圓滿成功,為法中關(guān)系未來發(fā)展注入新的內(nèi)涵?!?h3>代代傳承的戴高樂主義
馬克龍第二次訪華,恰逢中法建交55周年。2019年年初,他與習近平主席互致賀電時表示,55年前的建交是兩國獨立自主精神的象征。當前國際局勢充滿不確定性,兩國作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相互尊重、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多邊主義國際秩序方面發(fā)揮著特殊作用。
1958年9月28日,法國通過了總統(tǒng)集大權(quán)于一身的第五共和國憲法,當年12月,戴高樂當選為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tǒng)。在此后的11年執(zhí)政期間,戴高樂在國際舞臺上維護民族獨立,力爭大國地位,積極打破美蘇兩極格局,推動世界多極化,努力建立以法制為核心的“歐洲人的歐洲”。他主張,不論是政治、外交、軍事,還是經(jīng)濟和文化政策,都須由法國獨立決定。誰都不要指望法國成為其附庸。這一系列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張,被概括為戴高樂主義。正是在這種理念的引導下,法國在1964年成為第一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西方大國。據(jù)戴高樂之孫皮埃爾透露,戴高樂原定1971年夏天訪問中國,遺憾的是他在1970年11月9日去世了,沒有實現(xiàn)這一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