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藝揚
本文系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基礎教育研究專項)《歷史核心素養(yǎng)時空觀念在高中歷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JZ180268,由福建省教育學院資助)
摘要:新課改要求高中歷史學科教學應當注重培育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其中就包括時空觀念素養(yǎng)。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時空觀念的培育路徑開展深入研究及探討,望能夠為今后相關實踐教學活動的高效化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時空觀念;教學觀念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9-0038
新修訂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歷史學科課程及教學應當與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結合起來”,意指通過與時空觀念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綜合素質與能力這一教學效果,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對此,深入研究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的培育路徑,有著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及價值。
一、時空觀念概述
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聯(lián)系和空間聯(lián)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任何歷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發(fā)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當中,才可能對史事有準確的理解。通過培育學生的時空觀念這一核心素養(yǎng),能夠使學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與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相聯(lián)系的;能夠使學生了解劃分歷史時間與空間的多種方式,并學會運用這些方式敘述過去;能夠使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和空間要素,建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xiàn)象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能夠在不同的時空框架下對史事做出合理解釋,在認識現(xiàn)實社會時,能夠將認識的對象置于具體的時空條件下進行考查。
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其對高中歷史學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標準,其中就要求要重視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高中歷史學科教學與時空觀念的結合,意圖培育廣大高中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篤實時空觀念,保證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質量。
二、教學現(xiàn)狀
1.在教學思想方面
多數(shù)任課教師因自身素質與能力有限,思想轉化得相對較慢,以致于教學思想難以跟上時代發(fā)展步伐,仍然停留于歷史教材的表層上,教學思想陳舊落后,并未深刻意識到高中歷史學科教學與培育學生時空觀念素養(yǎng)方面的關系,更未深入了解高中歷史學科教學與時空觀念之間的聯(lián)系,以致于難以有效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2.在教學模式方面
從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教學實際進展情況來看,大部分高中歷史任課教師還在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主動學習缺乏正確引導,學生難以自行建立起良好的價值觀念和歷史學科的時空觀念,這對于培育時空觀念往往會產生阻礙作用。教師往往習慣先告知學生本課的中心思想,而后再加以分析,促使學生先入為主,這樣學生就無法再進行獨立的思考與分析,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所傳遞的歷史思想,師生之間難以實現(xiàn)有效互動,這種情況下,無法引導學生樹立起時空觀念。此外,單一化的教學手段和單調枯燥的教學內容,促使學生極易對歷史知識的學習產生厭煩心理,更影響著時空觀念的樹立與培育。
三、教學對策研究
1.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善用多種教學模式
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歷史學科教學與培育時空觀念的結合,要求廣大歷史教師應先從教學觀念及教學模式入手加以改進及優(yōu)化,樹立優(yōu)質的、先進的教學觀念,提升自身對于時空觀念的理解,了解其與教學之間存在著的聯(lián)系,以便在教學實踐中能夠實現(xiàn)高中歷史學科教學與時空觀念的有效結合。在教學模式上,要求教師應當善用并且巧妙運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側面引導與培育,給予學生充足的自我想象、探索、討論的時間,以幫助學生篤實時空觀念,提升歷史解讀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時空觀念。
2.重視時空觀念的目標分解
(1)應當以時間為主要依據(jù),對主要的歷史事件和具體發(fā)展過程予以準確梳理,以促使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能夠形成,把握住歷史事件具體的發(fā)生時間,對歷史事件準確地實施時空定位。
(2)堅持以空間為基礎,注重對重大歷史事件和歷程的分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歷史地圖,通過點線面有機結合與標注特定符號的形式進行表述,從而能夠更為直觀地展示出歷史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地理環(huán)境、空間位置等,實現(xiàn)歷史發(fā)展中空間變遷的形象再現(xiàn),促使學生形成歷史時空的觀念,以更為深入地理解抽象化的歷史現(xiàn)象。如在講《辛亥革命》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梳理好檀香山、東京、武昌、南京這一發(fā)展歷史,以地域空間為主深入把握革命發(fā)展歷程,引導學生逐步樹立起正確的時空觀念。
(3)堅持以核心事件為主要節(jié)點,引導學生了解所發(fā)生的相應的時空概念,深入分析其所帶來的歷史影響,知曉重大歷史事件對國家與社會所造成的重要影響,促使時空觀念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3.重視歷史及現(xiàn)實的結合
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本就存在著必然聯(lián)系,兩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歷史事件能夠影響當今現(xiàn)實政治,可以起借鑒作用,也可以通過使用現(xiàn)實力量改變人們對于過去歷史事件的主觀看法。高中歷史學科教學若想要與培育學生的時空觀念相結合,就應當以唯物史觀為出發(fā)點,重視歷史及現(xiàn)實的結合,積極引導學生能夠用全面、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歷史問題,聯(lián)系歷史分析及解決各種現(xiàn)實問題,促使學生樹立良好的時空觀念。
從總體上來說,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為能夠更好地培育學生的時空觀念,不僅要求廣大教師要具備較高的素質及能力,還要求教師要能夠從學生全面發(fā)展與教學的視角上,注重高中歷史學科教學與時空觀念的有機結合,以促進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正確的時空觀念,并且具備歷史解讀及知識應用方面的能力,以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侯冰.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路徑研究[J].考試周刊,2018(8).
[2]王立山.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路徑研究[J].高考,2018(33).
(作者單位:福建省云霄第一中學3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