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感恩”源自基督教,是一個帶有濃郁宗教色彩的概念。在英國,很多古老的教堂的石墻上至今仍鐫刻著“感恩”。牛津字典對“感恩”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感激地呈現(xiàn)出來且回饋他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為人處事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質(zhì)。
然而,雖然現(xiàn)代社會的經(jīng)濟得到飛速發(fā)展,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逐漸變得冷漠,感恩的意識更是日益淡薄。深圳歌手叢飛曾傾其所有資助一百多位貧困學生,但是在他身患重病直到去世,卻沒有幾個被資助者前來探視。當代中學生自我意識增強,但更多時候的表現(xiàn)卻是自私自利。七年級剛開學的時候,以下的畫面屢見不鮮:一個孩子空著雙手在前面悠哉悠哉地走著,后面的父母甚至年邁的爺爺或奶奶跟在后面拿著大包小包;住校的學生每周回家后根本不愿與父母說話,更甚者有些中學生盲目追風,相互攀比,甚至抱怨父母無能,有的因為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而離家出走。
自古就有“再窮不能窮孩子”的教育理念,許多父母都形成了這樣一個認識誤區(qū):千萬不能虧待孩子,千萬不能讓孩子受委屈,千萬不能讓孩子沒面子,于是百般呵護,小心伺候,久而久之,在孩子的眼里,好吃的食物、長輩的關愛等都是他們應該得到的,但卻沒有感謝長輩、學校給予他們這一切的感恩之心。同時,家長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等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使孩子逐漸形成“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態(tài)度,這樣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是一種必然趨向。
古代有一句話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于中學生來說,學校教育其“修身齊家”遠比“治國平天下”來的有效。另一方面,雖然我們在大力倡導實施素質(zhì)教育,但是學校教育“重學習、輕育人”的現(xiàn)狀也不容忽視。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學校過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目前,社會上的大多數(shù)卡通、網(wǎng)絡、新聞媒體等公共媒介,往往只注重經(jīng)濟利益,而忽略了對孩子的基本教育。據(jù)調(diào)查顯示有80%左右的青少年已經(jīng)把諸如“為國家做貢獻”“增強事業(yè)責任心”等排除在自己的工作動力以外,他們視為工作動力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與個人利益有關的因素。
是誰讓上學的孩子兩手空空,而自己背負沉重行囊?據(jù)《光明日報》報道:為給女兒籌集學費,張家口的67歲的趙先生某大學門口拉小提琴,老父在街頭賣藝三年,而他21歲的女兒竟毫不知情。這種“暗地里的愛”雖然珍貴,但不足取。愛要讓孩子知道,才能激發(fā)他們的愛心,引起他們更深刻的感恩之心,這應該是父母認真反思的問題。針對此問題,首先要從尊重給予他們恩情的人入手,然后再逐漸將這種情感擴展到周圍的人:尊重同學、不能我行我素、口無遮攔、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尊重師長、認真完成作業(yè)、不給老師添麻煩,尊重陌生人、尊重大自然,從而營造一種和諧相處的氛圍。
遇到別人的誤解能忍讓,理解對方,克制過激行為,遇事考慮后果,多想別人,三思而后行,克制惰性行為,要有一種挑戰(zhàn)自我、知恩圖報的思想,從而培養(yǎng)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精神??酥仆丝s行為,胸懷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豪氣,進而養(yǎng)成堅韌不拔、越挫越勇的意志品質(zhì),克制貪圖享受、奢侈浪費的行為,懂得勤儉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
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回報親人、師長,更是為了服務社會,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從而產(chǎn)生持久不竭的學習動力。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是持久的、終生的,學習是一種品質(zhì),學習需要堅強的意志。
總而言之,社會、家庭、學校都必須意識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齊心協(xié)力地推進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作為榮辱觀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以“感恩報德”為榮,以“忘恩負義”為恥,努力營造一種全民知恩圖報的良好社會氛圍,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習近平主席在杭州的一次演講中曾說道:“以金相交,金耗則忘;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边@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以善為念,學會感恩,心存至善,你的人生必將有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