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社紅
摘 ?要:漢語語法作為一套規(guī)范語言的體系,與我們的語文學習緊密相關(guān)。文言文的學習需要語法,修改病句需要語法,糾正錯別字需要語法,學好英語也需要漢語語法。所以,語文老師應讓語法走進課堂。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 ?語法知識 ?文言理解 ?病句修改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1(c)-0158-02
中華五千年文明積淀了光輝燦爛的文化,故而漢語的語法體系也就顯得冗繁復雜,在教學與學習中顯得難以駕馭,“淡化語法”的觀點也就悄無聲息地走進了語文教學。“淡化”本是相對于大講特講的“強化”而言,但這一“淡化”使?jié)h語語法似乎一夜之間成了語文教學的禁區(qū)。筆者認為,為了學生有堅實的漢語基礎(chǔ),也為了學生能規(guī)范使用自己的母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各位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滲透一些語法知識。
1 ?文言文的學習需要語法知識
1.1 文言句子的節(jié)奏劃分需要語法
停頓是文言文學習中最基本的技能,是以把握句子的詞意和語法結(jié)構(gòu)為前提的。有的文言句子停頓的位置不一樣,意思就會發(fā)生變化,要培養(yǎng)正確的語感就必須要正確地進行句內(nèi)停頓,因此,在分析語法結(jié)構(gòu)時可先找動詞,動作的發(fā)出者是主語,通常在動詞前,動作的承受者是賓語,通常在動詞后,再旁及其他成分,這樣就可以確定句子的語法結(jié)構(gòu),依此來確定句中停頓。句中大的停頓主要根據(jù)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謂語”“動詞—補語”來停頓,主要包括主謂之間的停頓、謂賓之間的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的停頓、關(guān)聯(lián)詞后面的停頓、總領(lǐng)性詞語后面的停頓。當然,這里只是就詞性語法與停頓的關(guān)系。簡而言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語法在文言句子停頓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決不能等閑視之。
1.2 辨析“之”的用法需要語法
文言虛詞“之”的用法比較復雜,其中有3種用法都與語法有關(guān)系。一種是最常見的“夾在主謂之間,破壞句子的對立性”的用法,如“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無絲竹之亂耳”,中的“之”,這種極常見的用法,學生卻往往難以識別,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弄不清“什么是主謂關(guān)系”,如果學生熟知語法中主謂之間的陳述關(guān)系,中間夾有“之”,那么,就完全可以確定“之”的這一用法。
1.3 辨析詞類活用需要語法
詞類活用既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又是我們教學的重難點。要突破這個堡壘,必須得用語法。比如:名詞做狀語,名詞動用、意動用法、使動用法等,如果學生既不知詞性,又不懂語法功能,那么,對詞類活用這一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就沒法理解。比如:“名詞做狀語”,從語法的角度講,如果謂語前的名詞不能和謂語構(gòu)成陳述關(guān)系,那就必然是名詞做狀語了,識別清楚了關(guān)系,在翻譯時只需在前面加一介詞,構(gòu)成介賓短語,就可名正言順地做狀語了。就這一點“有無陳述關(guān)系”學生如果不識詞性,不懂詞的語法功能就不易識別。詞類活用突不破,它就成了學生文言文閱讀的障礙,在考試中學生就會連連失分。如:文言文閱讀的第一個題通常是對實詞與虛詞的考察,其中常見“詞類活用”這一知識點的設(shè)置,學生如能從語法的角度入手分析,這道題便不會丟分。
1.4 特殊文言句式的理解需要語法
判斷句、倒裝句、省略句與被動句是四大特殊文言句式。在閱讀中,學生若能準確地判斷出這些句式,那么對文言文的理解也就容易了許多,對這些句式的準確判斷都有賴于語法知識。在考試的翻譯題中,也常常把特殊文言句式設(shè)為得分點,如果我們能迅速準確地識別出要求翻譯的句式特點,比如說倒裝句,那么,我們就會運用翻譯“五字法”中的“調(diào)”,先按正常語序還原各詞的位置,再用直譯法一一落實各個實詞與虛詞的意義,確保做到“信”,若再能做到“雅”“達”的話,那翻譯題的分不就到手了嗎?還有用“見”字表被動的被動句,學生只要判斷清楚“見”字后面是否緊跟動詞,有動詞,“見”則虛化為介詞,表被動;若沒有動詞,則它充當動詞,不是被動句。
現(xiàn)在的學生閱讀經(jīng)典的量在下降,并且受網(wǎng)絡腦殘文化的侵襲,語感的準確度已大打折扣,如果僅憑語感,恐怕是揚湯止沸,不可能解決更深的問題,所以我們還是應該以語法來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習慣,不但讓他們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有了規(guī)矩乃成方圓,學生學習文言文就會越來越輕松,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才不會淪為一句口號。
2 ?修改病句需要語法
語言是我們?nèi)粘I钪杏脕肀砬檫_意的手段,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清楚,聽著順暢明了,但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不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隨處可見,它會使我們的交流受阻,特別是現(xiàn)在,不規(guī)范的網(wǎng)絡語言甚囂塵上,正在沖擊著我們的傳統(tǒng)語言,它會破壞我們母語的純潔性,損壞母語的形象。所以,在各類語文考試中都設(shè)置了語病題,但我們語文老師卻往往治標不治本,只是就題論病,沒想從語法的角度切入肌理,祛除痼疾,這實在是枉費了設(shè)題者的深意。用語法知識來解決病句,才能藥到病除。那么,常見的語病中,跟語法有關(guān)的都有哪些呢?
(1)搭配不當。主要有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定語、狀語、補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主語和賓語由謂語動詞“是”連接時意義上不能搭配。(2)成分殘缺。主要有主語殘缺(濫用介詞造成主語殘缺)、謂語殘缺(多項狀語太長掩蓋謂語中心語)、賓語殘缺(多項定語太長掩蓋賓語中心語)。(3)語序不當。主要包括多項定語語序不當、多項狀語語序不當、關(guān)聯(lián)詞語位置不當。這些常見的病句修改都與語法密不可分,如果我們忽略語法,那么我們語言表達可能就會漏洞百出。在普通話的定義中就有“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為語法規(guī)范”的要求,所以,為了我們的表達準確規(guī)范,為了我們的母語不被褻瀆,我們必須懂語法知識。
此外,糾正學生錯別字也需要語法。
錯別字跟語法緊密相關(guān)的就是“的”“地”“得”,結(jié)構(gòu)如“形容詞(名詞)(代詞)+的+名詞”用“的”,“的”是定語的標志;結(jié)構(gòu)如“形容詞+地+動詞”用“地”,“地”是狀語的標志;結(jié)構(gòu)如“動詞(形容詞)+得+補充、說明的形容詞(動詞)”用“得”,“得”是補語的標志;我們利用語法給學生講清楚了它們前后的詞性與功能,學生在寫作中就會慢慢運用,這些最簡單的錯別字也就解決了。
3 ?學好英語需要漢語語法
在中高考中,語文、英語的分值均高達150分,要學好英語除了積累大量的詞匯外,還必須懂得英語語法。在私下和英語老師交流時,英語老師們常說:“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有好多相通的地方,建議你們語文老師多講講漢語語法,這樣,我們講英語語法時學生就容易懂了,我們也輕松了?!?/p>
縱觀我們的學習與生活,語法與我們形影相隨,所以,我希望廣大的中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上適當?shù)貪B透一些語法知識,但應把握好時機。小學階段可滲透一些詞性的基礎(chǔ)的知識,中學階段可滲透一些詞的功能、短語、單復句等方面的知識,到了高中階段再強化學生運用語法解決學習中與語法相關(guān)的問題,有了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就會學得輕松,老師也會講得輕松。
為了規(guī)范祖國的語言,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教育一線的語文老師,在教學中適當?shù)貪B透一些語法知識,讓語法走進課堂當中。
參考文獻
[1] 李霞.當前語文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華夏教師,2018(36):73-74.
[2] 陳平.論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中的證據(jù)問題[J].當代修辭學,2018(5):1-12.
[3] 蔡曉露.初高中語文語法銜接的教學實踐探研[J].成才之路,2018(2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