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長勇
【摘要】
目的:探討電子陰道鏡在宮頸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根據(jù)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宮頸疾病患者2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針對患者進行陰道鏡檢查并對宮頸活組織檢查的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和比較。比較宮頸不典型增生(CIN)的診斷率。結果:宮頸不典型增生(CIN)的診斷率(P<0.05):輕度不典型增生(CIN1級)準確率為90.81%,中度不典型增生(CIN2級)準確率為86.67%,重度不典型增生(CIN3級)準確率為51.38%,宮頸尖銳濕疣診斷準確率為90.00%。結論:將電子陰道鏡用于宮頸疾病診斷中結果準確率高,操作較為方便,有助于早期宮頸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電子陰道鏡;宮頸疾病;宮頸癌;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4-148-01
宮頸癌是常見的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位于乳腺癌和直腸癌之下的第三位女性惡性腫瘤。其發(fā)病因素明確,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es,HPV)的感染有關。引起宮頸癌的因素有生活習慣、病毒感染、免疫力缺陷等。包括性生活不規(guī)律、不注意個人衛(wèi)生、多次分娩、性病傳染、長期吸煙及長期服用避孕藥等因素[1]。發(fā)病癥狀早期伴有陰道出血和陰道流液,無臭味。目前臨床對于宮頸疾病診斷主要是使用電子陰道鏡進行檢查。因此,本文以病例隨機對照展開,探討電子陰道鏡在宮頸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根據(jù)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宮頸疾病患者2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針對患者進行陰道鏡檢查并對宮頸活組織檢查的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和比較。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均有:白帶增多120例,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23例,以及下腹腫脹80例,絕經后陰道出血20例,陰道接觸性出血37例?;颊吣挲g在22-70歲之間,平均年齡(34.37±1.29)歲。患者年齡及病程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宮頸疾病臨床診斷標準。(2)能嚴格遵循醫(yī)囑完成有關檢查工作。(3)病情平穩(wěn),未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4)所有患者均獲得病理學檢查確診。
排除標準:(1)病歷資料不全者。(2)不能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檢查的患者。(3)無子宮切除術的婦女[2]。(4)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史婦女。
1.3方法
首先,對于所有患者在檢查前均進行詳細的病歷詢問,嚴格進行體檢,初步判斷疾病的范圍和性質,制定出初步方案?;颊咴跈z查前3天內禁止性生活或者陰道有關用藥,我院采用飛利浦電子陰道鏡,由專業(yè)的檢查醫(yī)生在患者月經干凈后2-14d內進行檢查。主要操作為[3]: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放置窺陰器置入陰道,依次充分漏出檢查部位,用生理鹽水棉簽輕試宮頸、陰道表面的粘液和分泌物,操作時動作輕柔,避免出血,然后觀察宮頸表面本來的顏色和解刨學外觀,觀察宮頸形態(tài)、大小、色澤、有無糜爛等情況,然后調整焦距20-30cm,用3%醋酸大棉簽浸濕宮頸表面,仔細觀察宮頸病變,用綠色濾鏡觀察血管情況和形態(tài)變化,涂5%碘溶液后,再仔細觀察宮頸的碘染情況,觀察著色。對于可疑病變的范圍和部位在鏡下做定位組織活檢,對鏡下觀察陰性者常規(guī)取四點做病理診斷,對宮頸管可疑者做頸管診刮病理檢查。記錄陰道鏡內所見并且進行圖像記錄,提出處理意見,進行診斷。
1.4觀察指標
(1)陰道鏡檢查和病理學檢查結果比較。以宮頸組織病理學為診斷標準,對電子陰道鏡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做出評價。
1.5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陰道鏡檢查和病理學檢查結果比較
宮頸不典型增生(CIN)的診斷率(P<0.05):輕度不典型增生(CIN1級)準確率為90.81%,中度不典型增生(CIN2級)準確率為86.67%,重度不典型增生(CIN3級)準確率為51.38%,宮頸尖銳濕疣診斷準確率為90.00%。詳見表1。
3討論
臨床證明,宮頸癌的發(fā)展和發(fā)生都需要有較長的癌前演變的過程。對于宮頸癌的癌前演變過程的檢查方式主要有:陰道液晶脫落細胞學檢查,人乳頭瘤樣病毒高位檢測,電子陰道鏡下活體組織檢查送病理檢查等[4]。電子陰道鏡下活體組織檢查送病理檢查是在生殖道的非介入性內窺鏡的觀察下,利用強光源照射宮頸陰道的上皮進行放大,并且加上醋酸和碘溶液顯示病灶,這種方式可直接顯示病變范圍,觀察到病灶的細小變化。目前,電子陰道鏡下活體組織檢查送病理檢查已經作為診斷宮頸疾病的臨床“金標準”[5]。宮頸癌早期的發(fā)生有宮頸糜爛、陰道大量出血、流液有臭味、便秘、尿頻尿急、下腹痛、下肢腫痛等癥狀。嚴重者出現(xiàn)腎盂積水、尿毒癥等并發(fā)癥,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中年婦女要加強防范意識、定期進行篩查,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中,宮頸不典型增生(CIN)的診斷率(P<0.05):輕度不典型增生(CIN1級)準確率為90.81%,中度不典型增生(CIN2級)準確率為86.67%,重度不典型增生(CIN3級)準確率為51.38%,宮頸尖銳濕疣診斷準確率為90.00%。
綜上所述,將電子陰道鏡用于宮頸疾病診斷中結果準確率高,操作較為方便,有助于早期宮頸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冒亞琴. 電子陰道鏡在已婚育齡婦女宮頸疾病普查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16):155-155.
[2]陳樹扣. 淺議電子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的臨床應用價值[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16(20):40-41.
[3]何曉莉. 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疾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16(22):40-41.
[4]卓靜. 陰道鏡檢查與宮頸病理結合診斷宮頸疾病的臨床分析[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6, 3(20):131-132.
[5]李冬梅, 朱梅娟. 陰道鏡檢查在門診宮頸病變篩查中的應用情況調查[J]. 2016, 22(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