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摘 要】目的:研究探討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對于胸腔鏡下手術術中及術后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需要進行胸腔鏡下手術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20人,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靜脈自控鎮(zhèn)痛,實驗組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進行鎮(zhèn)痛。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疼痛感評分、術后蘇醒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1)實驗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的差異明顯(P<0.05)。(2)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的差異明顯(P<0.05)。(3)實驗組患者的術后蘇醒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的差異明顯(P<0.05)。結論: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對于胸腔鏡下手術術中及術后的應用效果良好,可以極大程度上的減少患者的疼痛感,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加快患者的蘇醒時間,值得在臨床應用中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胸腔鏡下手術術中及術后;應用效果;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6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2
本文選擇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腔鏡下手術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方法在胸腔鏡下手術術中及術后的應用效果,具體報告如下[1~3]。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接收的胸腔鏡下手術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20人,兩組胸腔鏡下手術患者的一般資料情況如下:對照組20例,年齡分布在42~68周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15+2.24)周歲,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實驗組20例,年齡分布在42~69周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15+2.24)周歲,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對比兩組胸腔鏡下手術術中及術后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納入標準:(1)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知曉本次實驗的全部內容,簽署了相關的知情同意書,自愿的加入到本次實驗研究當中。(2)本次實驗研究已經得到了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認可。排除標準:(1)兩組患者當中具有精神病史者。(3)兩組患者當中的一般資料不全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了全身麻醉,在患者手術之后對患者采用了靜脈自控鎮(zhèn)痛的鎮(zhèn)痛方法進行鎮(zhèn)痛。
1.2.2 實驗組方法 對實驗組患者進行了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讓患者保持側臥的姿勢,同時根據(jù)術式選擇術側胸椎3或4、5進行穿刺,然后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進行麻醉。
1.3 評價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疼痛感評分、術后蘇醒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其中對患者的疼痛感評分的評定采用VAS視覺模擬法來進行,總分為1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疼痛感覺越強烈。
1.4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22.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疼痛感評分、蘇醒時間)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示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胸腔鏡下手術患者的蘇醒時間比較 對比兩組胸腔鏡下手術患者蘇醒時間(見表1)實驗組患者的蘇醒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P<0.05)。
2.2 兩組胸腔鏡下手術患者的疼痛感評分比較
對比兩組胸腔鏡下手術患者疼痛感評分(見表2)實驗組患者的疼痛感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P<0.05)。
2.3 兩組胸腔鏡下手術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的差異明顯(P<0.05)。其中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對照組為20%。
3 討論
胸腔鏡手術雖然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相對較小,但是患者在手術之后往往會面臨巨大的疼痛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有效的探討,胸腔鏡手術之后的鎮(zhèn)痛方法以及鎮(zhèn)痛手段是極為必要的。為此本文選擇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腔鏡下手術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方法的應用效果。
經過本次實驗研究可以明確的得出結論: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對于胸腔鏡下手術術中及術后的應用效果良好,可以極大程度上的減少患者的疼痛感,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加快患者的蘇醒時間,值得在臨床應用中進一步推廣[4~5]。
參考文獻
邱燕文,凌華,周澤鋼,郭紅纓.超聲引導下胸椎旁神經阻滯聯(lián)合全麻對肺部分切除術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9,37(06):22-23.
胡純嘏.超聲引導下胸椎旁神經阻滯復合全身麻醉對老年肺癌患者應激反應、炎性反應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18):13+15.
陳裕強,邱柳基,羅德興.超聲引導下胸椎旁神經阻滯用于胸腔鏡手術的效果[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8,9(13):158-160.
趙巖,衛(wèi)福來,王海豐,劉婕.觀察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在胸腔鏡下手術術中及術后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8,24(12):58+88.
葛繼濤.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在電視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后鎮(zhèn)痛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06):1069+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