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的圣地”還是“尊貴的圣地”?
——論以 am、-im、 ata(m)結(jié)尾的新疆佛教圣地、麻扎名稱

2020-04-12 15:40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熱西提新疆師范大學(xué)
清華元史 2020年0期
關(guān)鍵詞:阿塔圣地名稱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熱西提(新疆師范大學(xué))

我們研究新疆地名時驚人地發(fā)現(xiàn),新疆許多佛教圣地、麻扎名稱均以-m 和“阿塔”(-ata)結(jié)尾,對此以往的新疆地名研究或歷史名跡研究做出解釋,將它們簡單地分別理解為維吾爾語第一人稱屬格和維吾爾語常見的表示親屬關(guān)系的詞ata,從而將其譯為“我的”和“父親”。筆者看來,-im 和-ata 等詞綴追加于佛教圣地或麻扎名稱時早已失去了原有的語義,不再表示我們所理解的“我的”和“父親”,而具有了表示尊稱的特殊含義。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chǔ)上對新疆佛教圣地和麻扎名稱所見的特殊語言現(xiàn)象以及其背后的簡單探討。

一、以-m 結(jié)尾的佛教圣地、麻扎名稱

在新疆我們會發(fā)現(xiàn)被人們尊為圣地或神圣麻扎的名稱都以-m、-am、-?m、-um、-üm 結(jié)尾的現(xiàn)象,如克赫馬里木麻扎(Kokhmārim Maziri)、加依帕其木麻扎(Jayipa??im)、烏什—麥拉萬(Uch-Meravan)、烏爾達·帕迪夏伊木(Orda Padishahim)、蘇特·帕西木(Sut Pashim)、七仙女麻扎(Y?tt? Qizlirim),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佛教圣地和麻扎名稱后面的詞綴具有特殊意義,其背后隱藏著具有特殊意義的宗教信仰、文化內(nèi)涵和歷史語言學(xué)方面的知識。

克赫馬里木麻扎:中國新疆和田地區(qū)的伊斯蘭教陵墓,相傳為什葉派伊瑪目哈桑的后裔穆依甫和卓(Khwāja Makhib Khwājam)之墓。宗教傳說稱,他是從阿拉伯來的開創(chuàng)伊斯蘭教的人士??撕振R里木麻扎位于和田市西南喀拉喀什河?xùn)|岸之克赫馬里木山麓[1]熱依拉·達吾提:《維吾爾族麻扎文化研究》,新疆大學(xué)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 頁。,維吾爾語稱之為克赫馬里麻扎。英人斯坦因在1906年考察過此地,他并引格萊納德(M.Grenard)的解釋說:“克赫馬里麻扎系名源自波斯語,kōh(huán) 為波斯語‘山’之意;mār,意為‘蛇’,合譯為‘蛇山’。”[2]M.Aurel.Stein, Ancient Khotan: Detailed Report of Archaeological Explorations in Chinese Turkestan, Vol.1, Tex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07, p.190.現(xiàn)在的許多關(guān)于克赫馬里木麻扎的研究均襲用此類解釋。法國學(xué)者列維(M.S.Levi)對此提出質(zhì)疑,認為Kokhmārim 應(yīng)為Sūryagarbha-sūtra(《日藏經(jīng)》)中記載的Ghapati Nāga(nāga,梵文“蛇”之意)的遺音。[3]M.Aurel.Stein, Ancient Khotan: Detailed Report of Archaeological Explorations in Chinese Turkestan, Vol.1, Texts, p.190.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據(jù)斯坦因記載,該麻扎名稱在當(dāng)?shù)厝丝谡Z中讀作Komārī,在語音上與今之名稱Kokhmārim 稍有區(qū)別,其書面形式應(yīng)為Kokhmārī??撕振R里木山(Kokhmārim)在《大唐西域記》作“瞿室陵伽山”,又稱“牛角山”[1]玄奘、辯機原著,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013 頁。,原為佛教名山,藏文歷史佛教文獻中作Gor?ga 或Go?ira(藏文《李國歷史》[Annals of Li-Yul])[2]M.Aurel.Stein, Ancient Khotan: Detailed Report of Archaeological Explorations in Chinese Turkestan, Vol.1, Texts, p.189;又見玄奘、辯機原著,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第1013 頁,注1。。在《日藏經(jīng)》的藏文譯文中這座山又被記作Gla-ru。據(jù)此,有的學(xué)者將“瞿室陵伽山”(藏文Go?ira)考訂為今和田縣郎如鄉(xiāng)。[3]M.Aurel.Stein, Ancient Khotan: Detailed Report of Archaeological Explorations in Chinese Turkestan, Vol.1, Texts, p.186.《世界境域志》亦提到一個Kohmāri 的地方,說其地在兩條河附近。據(jù)近人研究,在佛教傳入前,這里曾是古代于闐人取水之地(山下臨河)。該麻扎對研究伊斯蘭教、佛教和新疆古代宗教及其相互關(guān)系均有重要意義。筆者按,Kohmārim 應(yīng)由koh+mār+im 構(gòu)成,ko 或go 似為和闐塞語中表示“牛”的gūha 一詞的遺音[4]H.W.Bailey, Dictionary of Khotan Sak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89.;mār,很可能是與vihār 的某種語音變體有關(guān)的詞;im 是本文所關(guān)注的重點,即表示第一人稱屬格的詞綴,相當(dāng)于漢語的“我的”。但是,該詞綴追加于麻扎或圣地時則表示“神圣”等尊義或敬意。如若這一觀點能成立的話,我們便將Kohmāri 的語義與佛教文獻所載的“牛角山”相銜接起來,意為“牛角山”或“牛頭山”。需要說明的是,《大唐西域記》所言“瞿室陵伽山”(又稱“牛角山”)與今之克赫馬里木山是否同一地方,仍需進一步考訂,但筆者仍持一種觀點,歷史上和田以“牛角山”或“牛頭山”命名的山名恐怕不止一個,今天和田縣南部的郎如鄉(xiāng)(Langru)與“瞿室陵伽山”當(dāng)為同名異地,系該地藏語譯名Gla-ru的近代維吾爾語中的遺名。

加依帕其木麻扎:現(xiàn)代維吾爾語將此加依帕其木麻扎呼為Jāy Pachchim Māzāri 或 Jay Pa?im Maziri。加依帕其木麻扎位于阿圖什市以北吐古買提(Tugurmetti)鄉(xiāng)西南大約18 公里處的一條山溝里。這里分布著大約五六處相關(guān)聯(lián)的朝圣地,均與蘇圖克·布格拉汗的傳教活動有關(guān)。[1]熱依拉·達吾提:《維吾爾族麻扎文化研究》,第149 頁。筆者認為,加依帕其木麻扎的原名應(yīng)為Jay-i Padisha-im,由波斯語jay (在波斯語中有“地方、住處、所處”之意)、-i(加上波斯語特有的領(lǐng)屬格連接詞-i,又叫作耶扎菲)、padi?ah(有“國王、可汗”之意)、-im(即原為第一人稱領(lǐng)屬格,但綴加于圣地名稱后,表示尊義)構(gòu)成,意為“國王或可汗住處”。據(jù)新疆的伊斯蘭傳說記載,公元932年,名為阿布·納斯?fàn)枴に_瑪尼(Abu Nāsir Samānī)的薩瑪尼王朝的傳教士來到喀拉汗王朝境內(nèi)傳教??雇踔短K圖克·布格拉汗和他的幾十名侍衛(wèi)首先接受了伊斯蘭教并積極推行伊斯蘭教義,但遭到了以王叔為首的佛教教徒們的反對。蘇圖克·布格拉汗寡不敵眾,逃到此處休養(yǎng)生息,招兵買馬,終于戰(zhàn)勝了佛教勢力,伊斯蘭教在喀拉汗王朝得以傳播。由于蘇圖克·布格拉汗在此地居住過,故名Jāy-i Padisha-im//Jay-i Padia(h)im,意為“國王或王居住的地方”,后在口語中逐漸演變?yōu)镴āyi Pa??im。

烏什—麥拉萬(Uch-Meravan 或Uch-Meravam):米兒咱·穆哈木德·海答兒在其著作《拉失德史》中提到在喀什噶爾以北三法爾薩赫(1 法爾薩赫約合6.24 公里)地方的一個地名叫作Uch-Barkhan(或Uch-Burkhan)。關(guān)于此地名的來源,作者寫道:“哈吉·馬黑麻·沙亦塔思(Haji Muhammad Shayitash)以7000 人在這里迎戰(zhàn)了3 萬人的蒙古軍隊,然后他們喊出‘salay begum’,意思是‘我摔倒了我的阿米爾’(波斯語言:miri-man biandaāzam),這就是這個地名的由來?!盵1]Mirza Muhammad Haidar Dughlát, A History of the Moghuls of Central Asia: The Tarikh-i Rashidi, trans.by Denison Ross, ed.and noted by N.Elias, London and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2, pp.75, 76.伯希和到此地進行考察,他說:“從喀什噶爾到七水河的大道,要經(jīng)由喀什城北15 公里左右的那林河流經(jīng)的地方,在居高臨下地俯瞰西側(cè)大道的陡峭黃土高坡上,被開鑿了三眼‘窗孔’,由那里可以進入所有不太深的洞窟。中原人稱此地為‘三仙洞’,其土著名稱是‘烏什—麥拉萬’或‘烏什—瑪赫拉萬(Uch-Manravan)’,意為‘三仙洞’。”[2]〔法〕伯希和著,耿昇譯:《伯希和西域探險記》,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86 頁。包括伯希和在內(nèi)的許多西方探險家、學(xué)者們對Uch-Meravan 這一名稱的起源進行了討論,但問題的焦點主要集中在Meravan 一詞。當(dāng)?shù)厝朔Q此地為Uch-Meravan,uch 顯然是察合臺語或維吾爾語ü?,意為“三”,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Meravan 究竟何所指,無從考證。在彼得羅夫斯基(Petrovski)的記載中,該詞拼寫作Ouchmah-ravan,從而將全名解釋為“正坍塌的難進洞口”[3]《喀什噶爾附近的一處佛教古遺址》,轉(zhuǎn)引自〔法〕伯希和著,耿昇譯:《伯希和西域探險記》,第186 頁,注1。,可能作者將mah-ravan 與vayran(波斯語“毀壞”、“倒塌”)一詞聯(lián)系了起來。筆者的看法是,以上兩種解釋,即《拉失德史》中的“我摔倒了我的阿米爾”和“正坍塌的難進洞口”都不能接受。該地本名應(yīng)為Uch-Burkhan,其中Burkhan 是“僧侶”之意,Uch-Burkhan 意為“三仙洞”,大致與其漢語稱謂相符??κ哺晾镌~典提到Burkhan 一詞,《突厥語大詞典》漢文版譯文將其轉(zhuǎn)寫為Barhan,原文,亦可讀為Burkhan,并不是Barkhan??κ哺晾镎f:“其地為下秦的名稱??κ哺翣柛浇蛔缴系谋?,這座山下有金礦?!盵1]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語大詞典》(漢文)卷2,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459 頁。筆者按,burkhan 即譯自吐火羅語的回鶻語詞,意為“上帝”、“神”,此詞常見于回鶻語佛教文獻中,到了喀什噶里時代,burkhan 一詞失去了原有的意思,由“神”逐漸變?yōu)椤胺鸾淌サ亍被颉胺饛R”的專有詞匯。這就是有關(guān)Uch-Burkhan 遺址最早的記載。然而,本地人所言之Uch-Meravan 應(yīng)是Uch-Burkhan 一詞的后期延續(xù),大概源自ü?-mārv?m,而ü?-mārv?m 由*ü?+mar+?m 構(gòu)成,其中Mar?m 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梵文中的vihār,意為“寺院”,其中亞變體為buhar(今印度北方城市Biharistan 的Bihar 及中亞布哈拉[Bukhara]等地名的起源均與梵文vihār 有關(guān)),在中亞bihar 一詞除了“寺院”之外,還可能指“處所、住處”或“庇護所”,后來當(dāng)?shù)厝藗儗@個本不是伊斯蘭的圣地添加了穆斯林信徒所熟知的一些伊斯蘭因素,從而將它塑造成一個伊斯蘭圣地。其語言變化如下:*ü?-Vihar > *ü?-Buhar > *ü?-Mehar> *ü?-Mer-am,意為“三山洞”[2]有關(guān)中亞語言中w 和b 交替的例子,如Balāsāghun?Walāsaghun,可參見〔俄〕巴托爾德著,羅致平譯:《中亞突厥史十二講》,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4年版,第82 頁。,其語義與清代漢文文獻所說的“三山洞”基本相同,只不過是后來給它加了一些神話色彩,將“三山洞”改寫為“三仙洞”。[3]《回疆志》卷3《土洞》載:“喀什噶爾城北五十里名土山,皆峰巒懸崖,其斗垶之半有三洞,立獨木云梯登而視之,亦無甚異。土人名之曰玉舒布爾抗,詢之,莫知其詳?!眳⒁娪蕾F、固世衡撰:《回疆志》卷3,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第135頁。此言“玉舒布爾抗”實為察合臺語Uch-Burkhan 的漢語音譯,意為“三山洞”。同樣的記述亦見于《回疆通志》,云:“回城北三十里土山下有流泉,其甘冽回城北,陡壁之半崖有石洞三,洞中置石仙像,傍山立木梯約三四丈,登而觀之,亦無甚異。取回語名玉曲布爾罕,漢人名之曰三仙洞?!眳⒁姾蛯幾骸痘亟ㄖ尽肪?《喀什噶爾》,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版,第4 頁。此言“玉曲布爾罕”亦當(dāng)為察合臺語Uch-Burkhan 的漢語音譯,意為“三山洞”,而《回疆志》將其譯為“三仙洞”。類似地名也見于新疆其他地方,新疆庫車縣城東北十公里處的“明買拉木阿塔”[1]王樹枏、袁大化:《新疆圖志》,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版,第19 頁。中的“明買拉木”就是維吾爾語Ming-Marvam 的漢語譯音,意為“千佛洞”。筆者認為,Uch-Meravan 或Uch-Meravan中的-am(-an 是am 的語音變體)就是本文所關(guān)注的察合臺語詞綴-im,在此綴加于圣地名稱后表示一種對它的尊義。

在以往的有關(guān)-m 結(jié)尾的地名和佛教圣地、麻扎名稱的研究中形成的傳統(tǒng)觀點是,將-m 簡單地解釋為維吾爾語單數(shù)第一人稱屬格,意思是“我的”。但是,在筆者看來問題并非那么簡單。在這個語義角度來講,該詞的語義已經(jīng)超出了它原有的基本范圍。名詞性詞綴-im 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回鶻時期,常以-m、-im、-m、-um、-üm(有的方言中作-n、-?m、-am)的形式出現(xiàn)于古代回鶻語佛教文獻和世俗文書中,具有不同的構(gòu)詞功能。德國著名的突厥語學(xué)家馮·加班(Anne Maria von Gabain)在其《古代突厥語語法》(Alttürkische Grammatik, Leipzig, 1950)一書中對此進行了詳細研究并提出了獨特的見解。馮·加班認為,該詞綴具有不同的語法功能,主要有如下:(1)在突厥諸語言中,-m 常加于人稱,本為表示第一人稱單數(shù)的領(lǐng)屬格,如:benim“我的”;(2)又綴加于特有名詞、稱號、頭銜、尊號,表示“尊稱”,帶有一種尊義,如t??rim“陛下”< t??ri(“神”)+ m;tarim“陰性頭銜”< t??ri+m (源自同一個詞根)。[1]Anne Maria von Gabain, Alttürkische Grammatik: Mit Bibliographie, Lesestücken und W?rterverzeichnis, auch Neutürkisch, Leipzig: Otto Harrassowitz, 1950, p.61.《元史》資料中所見的“鄧林”一詞是回鶻語Tengrim的漢語音譯詞,直譯為“我的圣天”,但歸根究底是“天、圣天”一詞的尊稱。筆者認為,其第二個功能的遺留在今維吾爾語的人名習(xí)慣用語和新疆麻扎、佛教圣地地名當(dāng)中也能看到,如Aysham

二、以ata(m)結(jié)尾的麻扎、圣地名稱

我們在新疆發(fā)現(xiàn)許多麻扎和佛教圣地名稱均以ata(m)結(jié)尾,如阿克蘇溫宿縣的庫爾米什阿塔麻扎(Qirmish // Qurmish-atam),托力米什阿塔麻扎(Tilmish//Tulmish-atam Maziri),拜城的尼雜爾阿塔麻扎(Nizar-atam Maziri),吐魯番的Alp-atam(又作Alpattam),喀什地區(qū)岳普湖縣的闊伊勒克阿塔木麻扎(Qoyluq-atam Maziri),位于庫爾勒市西南38 公里處的拉本阿塔麻扎(Rabbin-atam Mazar),庫車的巴利赫阿塔麻扎(Balikh atam Mazar),等等。此外,毛拉木薩·賽拉米(毛拉穆莎·莎依然米)在其《伊米德史》后記中提到了當(dāng)時新疆的許多麻扎,它們的名稱均以-ata 一詞結(jié)尾,如庫奇卡爾阿塔(Qo?qar-Ata)、胡拉孜·阿塔(Khorāz-Ata)、庫木西·庫孜· 阿塔(K?mü? K?zlük-Ata)、薩喀勒·阿塔(Saqal-Ata)、布格拉·阿塔(Bughra-Ata)。[1]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清代察合臺文文獻譯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17 頁。在討論這些麻扎名稱中的“阿塔”(ata)一詞的語義時,學(xué)者們對此紛紛提出了不同的推測和假設(shè),有的甚至將其簡單地視作“父親”一詞,力圖解釋其名來源。《伊米德史》的作者毛拉木薩·賽拉米對這些麻扎、“圣地”名稱的來源感到困惑,在書中寫道:

在新疆(原文說“七城”)有諸多圣人麻扎,但幾乎沒有傳記,有傳記的也不太符合古文獻記載。也許有些人沒有查閱相關(guān)歷史資料,擅自寫下了傳記。有些麻扎的名稱和傳記也不符合歷史和現(xiàn)實。有些人因不清楚這些麻扎的原名,所以他們的麻扎和傳記也被后人擅自命名。[2]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清代察合臺文文獻譯注》,第517 頁。

不過,不管是傳說還是歷史事實,或者有無傳記或者符不符合歷史記載,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麻扎名稱中的“阿塔”(ata)一詞蘊含著特殊的含義,它的語義不限于“父親”這一意義。

庫爾米什阿塔麻扎:位于阿克蘇地區(qū)溫宿縣薩瓦甫齊牧場場部駐地西北約11 公里處,面積約680 畝,海拔1700 米,尚存古墓10余座。[1]熱依拉·達吾提:《維吾爾族麻扎文化研究》,第167 頁。關(guān)于此麻扎的主人及其年代在史料中卻無明確的記載,但據(jù)毛拉木薩·賽拉米說,該麻扎主人應(yīng)為蘇里唐庫爾米西·賽義都·穆斯林(Sultan Qurmish Saydull Muslimin),伊斯蘭歷33年穆氏圣人曾派遣蘇里唐庫爾米西·賽義都·穆斯林率領(lǐng)3 萬軍隊出戰(zhàn)柏柏爾城(Shahri Berber)喀赫喀·加都(Qakhqa Jadu)和祖姆拉(Zumra)的祆教徒(即異教徒)。祆教徒軍隊大敗伊斯蘭軍隊,3 萬人在烏什和阿克蘇境內(nèi)被殺,并埋于此。[2]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清代察合臺文文獻譯注》,第522 頁。是否存在過其人,我們很難從歷史記載中找到線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當(dāng)?shù)厝藢⒋寺樵Q為Qirmish-atam Maziri,予以了神圣的宗教色彩加以崇尚。

尼雜爾阿塔麻扎:本為麻扎名稱,清代此處曾設(shè)卡倫,命名為呢咱爾阿塔卡倫,又譯作“尼雜爾阿塔”、“尼扎爾阿塔”,卡倫由麻扎而得名?!缎陆R略》卷3《疆域》稱,尼雜爾阿塔在和色爾臺(今阿克蘇拜城克孜勒河岸)東北山內(nèi)一百三十里[3]松筠:《欽定新疆識略》,道光元年(1821),武英殿修書處,第56 頁。,《新疆圖志》卷70《水道四》云:“在阿爾通伙什卡倫南四十里,即伯什克勒克水與赫色勒河匯合處”[4]王樹枏、袁大化:《新疆圖志》卷70《水道四》,第19 頁。。阿爾通伙什,即庫車以北之山名,其地應(yīng)在克孜勒河和伯什克里木水匯合處,離克孜爾千佛洞不遠的地方?!澳卦蹆喊⑺奔础肚迨犯濉肪?68《列傳一百五十五》所載之“乃塔爾達巴罕”[5]趙爾巽等撰:《清史稿》,中華書局1976年版,第2480 頁。,其地在拜城縣阿爾通伙什西南。此地曾有墓地,故稱作“呢咱爾阿塔”,為Nazar-ata 的音譯,即Nazar 為人名。關(guān)于尼雜爾阿塔麻扎的主人、年代、地點,除了清代漢文文獻中幾個有關(guān)零星的道里、方位方面的記述以外,沒有其他明確的記載,唯獨《伊米德史》的作者毛拉木薩·賽拉米提及這個麻扎。作者說:“新疆許多圣墓后面帶有‘阿塔’(ata)一詞,ata 本意為‘父親’,‘尼雜爾阿塔’(Nizar-ata),意為‘尼雜爾圣墓’?!盵1]毛拉穆莎·莎依然米:《伊米德史》(維吾爾文),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262 頁。

明邁里雅木阿塔:《西域水道記》作“明邁里雅木阿塔”,并稱明邁里雅木阿塔在庫車城東北二十里,《新疆識略》卷3《疆域》譯作“明買里木阿塔”,并稱“距庫車城二十里”。其地約在今庫車縣麻扎皮坦(Mazar-pitan)村以北十五里處,但具體位置不詳。據(jù)筆者推測,“明邁里雅木阿塔”、“明買里木阿塔”似為維吾爾語Ming Marvam-ata 的音譯,Ming Marvam 意為“千佛洞”;ata 即本文所談到的表示尊義的詞綴,是“父親”一詞的引申意義。

長期研究布哈拉、卡拉卡爾帕克人社會組織的俄國學(xué)者Sir H.Howorth 先生指出:“由ata 派生出來的Atalik 一詞源義為職司繼承王位人的教育或具有‘管家’之意,后來該詞又指宮廷中的主要官職,相當(dāng)于內(nèi)臣(Divān Beg),從而逐漸演變?yōu)槟骋坏貐^(qū)或區(qū)域的精神領(lǐng)袖?!痹诓煌臅r代不同的地區(qū)atalik 一詞的意義各異,在現(xiàn)今卡拉卡爾帕克人(Qaraqalpak)中atalik 一詞意為“族長”,而明代葉爾羌汗國時期是一個榮譽又重要的官職,是汗或速檀(Sultan)的師傅。從新疆發(fā)現(xiàn)的蘇菲派寫本《歷史記錄》作者描述其祖父們血統(tǒng)時說道:

巴巴·阿爾斯蘭以“突厥人的謝赫”著稱,與阿布·亞庫布·尤素福·哈馬丹尼(Abū Ya?qūb Yūsuf Hamadāni)—愿其墳?zāi)姑髁痢瑫r代的霍加·阿合麥德·亞薩維(Khwajā Amad Yasawi)的精神導(dǎo)師巴巴·阿爾斯蘭(Bābā ārslān),是我父親的第18 代阿塔(atā)。父親曾說:贊吉·阿塔(Zangī At?。┦俏业牡?4 代阿塔。贊吉·阿塔和艾孜·納扎爾·蘇菲(Iz Naarūfī)之間的六位阿塔的名字我回憶不起來了。[1]白海提:《〈歷史記錄〉:一部關(guān)于20世紀(jì)新疆蘇菲派的未公開寫本》,《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1 期。

從《歷史記錄》作者的記述來看,ata 一詞總是綴加于蘇菲派謝赫們的名字之后,表示“精神導(dǎo)師”,其語義與波斯文中“巴巴”(bāb?。2]bābā 一詞在波斯語中有“爸爸、父親”、“族長”、“老人家”等之意。參見北京大學(xué)東方語言文學(xué)系波斯語教研室主編:《波斯語漢語詞典》,商務(wù)印書館1981年版,第201 頁。相當(dāng)。

在宗教和社會生活一體化的古代世界里,知識的傳播與宗教人士是密切相關(guān)的。也就是說,宗教人士既是人民精神世界里備受尊敬的神圣人物又是傳播宗教知識的載體人物。這種理念在古代佛教、摩尼教和伊斯蘭教對神圣人物的稱謂上有著集中體現(xiàn),如摩尼教的mar 和佛教時期的回鶻語和蒙古語中的bah?i,就是這種宗教人士與知識傳播(知識淵博)者一體化的理念在語言稱謂上的集中表現(xiàn)和延續(xù)。[1]“圣人”和“精神導(dǎo)師”一體化的理念在佛教時期的回鶻語和蒙古語詞匯bah?i 中都有體現(xiàn)。雖然我們對bah?i 一詞的來源沒有最終的、學(xué)術(shù)界較認可的結(jié)論,有的研究認為bahshi 即蒙古語baqsi,漢語通常譯作“把式”(例如“車把式”),元朝俗語中作“八合失”,此詞是蒙古語借用漢語“博士”而來,后來其意義演變?yōu)椤皫煾怠?dǎo)師、有學(xué)問的喇嘛、能手”等。但是,大多數(shù)學(xué)者們都同意該詞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梵文bik?u 這樣一個結(jié)論。bik?u 一詞原意為佛教的僧侶。如果單獨指學(xué)佛的僧人,用bikshu(中文為比丘)這個字是最為恰當(dāng)。后來到了中世紀(jì)時期,在中亞bik?u 一詞泛指“書寫員”、“錄事”。當(dāng)回鶻文在突厥語各部族通行時,“巴赫什”用來稱呼通曉回鶻文的錄事,而這個時期的回鶻文文獻的內(nèi)容大部分為宗教文書。葉爾羌汗國時期巴赫什是汗的私人秘書。今蒙古語稱老師為bakhshi,與回鶻文bakhshi、梵文bik?u 及“巴赫什”有著歷史、語言淵源關(guān)系,是宗教人士和知識傳播者一體化的這樣一個理念的語言學(xué)體現(xiàn),亦是該理念在蒙古人中的延續(xù)。而中世紀(jì)時期中亞伊斯蘭世界中這種理念表現(xiàn)在對宗教人士的稱謂“阿塔”(ata)一詞上。筆者認為,從中亞發(fā)現(xiàn)的有關(guān)伊斯蘭教傳播的傳說、文書和傳記的記載來看,“阿塔”(ata)一詞常常綴加于出自察合臺語家族或有察合臺語背景的謝赫、圣人名字后,表示對他們的特殊尊敬、崇拜,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父親”之意,而在中亞和西亞常以“巴巴”(bāb?。┮辉~表示具有波斯—伊朗背景的圣人和精神導(dǎo)師們。生活在19世紀(jì)末20世紀(jì)初的維吾爾族歷史學(xué)家毛拉木薩·賽拉米在其著作《伊米德史》中說道:“ata,意為‘父親’,新疆許多圣地和麻扎也用這個詞來稱呼,如‘尼雜爾阿塔’意思是‘尼雜爾圣墓’”[2]毛拉穆莎·莎依然米:《伊米德史》(維吾爾文),第262 頁。,說明“阿塔”這一稱呼在當(dāng)時的中亞和新疆具有非同尋常的含義。

猜你喜歡
阿塔圣地名稱
2049
歷史轉(zhuǎn)折與阿富汗塔利班的選擇
蘭亭——他和他們心中的圣地
圣地延安 告別貧困
五“地”五“鄉(xiāng)”圣地高平
滬港通一周成交概況
滬港通一周成交概況
滬港通一周成交概況
滬港通一周成交概況
倒立射箭
武隆县| 新邵县| 叶城县| 房产| 皮山县| 龙门县| 芮城县| 定西市| 郧西县| 西和县| 时尚| 容城县| 盘锦市| 开封县| 浏阳市| 平阴县| 吉安县| 莒南县| 海丰县| 桐柏县| 兰溪市| 介休市| 榆中县| 株洲县| 文成县| 泽库县| 商河县| 宝鸡市| 农安县| 称多县| 太仓市| 宁乡县| 宽城| 兴化市| 仁化县| 鄂托克前旗| 河北区| 锡林郭勒盟| 宁阳县| 商河县|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