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梅
【摘 要】家庭教育在人一生的成長過程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家庭教育中加入勞動教育內容,能夠有效促進青少年勞動意識的培養(yǎng)。為讓家庭教育與勞動教育更好的融合,本文就如何發(fā)揮家庭教育在高中生勞動意識培養(yǎng)中的作用進行了相關探索,從勞動觀念與勞動習慣角度來肯定家庭教育的意義。
【關鍵詞】家庭教育;勞動教育;勞動意識;勞動習慣
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勞動教育的內容其實并不復雜,但勞動教育實踐性較強,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全面配合。其中,家庭教育又是勞動教育的重點陣地。本文從家庭教育的角度進行了相關探索。
一、讓高中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對待勞動的觀念也會直接影響孩子對待勞動的觀念。擁有正確勞動觀念的家長,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也會擁有正確的勞動觀念。想在家庭教育中實現正確勞動觀念的傳遞,就需要家長在育兒觀念與價值觀念上進行轉變。
(一)舉行家長會,引導家長形成正確育兒觀
我國大多數家長的育兒方式,普遍存在用對孩子的學習要求替代家務要求的情況。對學習的過度看重和對家務的忽視,導致家長對孩子的過度控制和畸形的家務勞動觀念。為了改善以上現狀,班主任可以組織召開家長會,告知家長新時代對學生素質的要求,并下發(fā)關于國務院倡議加強學生勞動教育的文件,讓家長明白家務勞動已經成為學生成績的一部分,讓家長愿意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同時,在家長會中,班主任還要倡導家長在育兒方面要少干預,少控制,多關注孩子內心需求。通過家長對孩子的愛和尊重,培養(yǎng)和諧的家庭關系,緩解高中生心理問題,讓高中生大膽表達,對于培養(yǎng)高中生的自主勞動意識起到積極作用。通過家長會的召開,切實改變家長“做家務就是浪費時間”,“家務無意義”的畸形勞動觀念,形成以家長為主導的“勞動有用論”的正向價值觀,為學生構建健康的勞動教育環(huán)境。
(二)組織親子閱讀活動,引導家長形成正向價值觀
正確的價值觀是正確勞動觀念的前提,正確價值觀在勞動方面體現在對勞動成果的尊重,對不同階層勞動人民的尊重,對不同勞動崗位的態(tài)度。在生活中,家長為了敦促孩子努力學生,往往會過度強調勞動崗位的不同,這在無形之中就給孩子灌輸了勞動的等級觀念,不利于孩子未來的的求職和發(fā)展,也造就了“畢業(yè)即失業(yè)”現象的加劇。為促進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能夠形成正確價值觀導向,班主任可以舉行親子閱讀活動。在閱讀內容中滲透“人人平等”、“勞動不分貴賤”的觀念,讓家長認識到每一個勞動崗位都是有價值的,每一位勞動者都是值得尊重的。同時,班主任要重視“學習改變命運”與勞動關系的閱讀內容,通過清華才子賣豬肉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案例,說明知識對勞動具有促進和改造作用,知識讓勞動更高效,引導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把重點放在“知識改變命運”上,而不是對勞動種類與階層的強調上。通過親子閱讀活動,也讓家長與孩子的價值觀進行統(tǒng)一,有利于促進家庭關系和諧,也強化了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正面引導作用,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勞動觀念。
二、讓高中生養(yǎng)成樂于勞動的習慣
家庭環(huán)境和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它們對學生的勞動習慣養(yǎng)成也能造成影響。想要讓高中生變得熱愛勞動,樂于勞動,家長可以通過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勞動機會,以及激勵孩子進行勞動的方式來增強孩子的勞動積極性。
(一)倡導家長多為孩子創(chuàng)造勞動機會
科技的發(fā)展帶來的是人力的解放,比起從前,現在的家務勞動種類非常稀少。吸塵器、洗衣機、洗碗機等科技產品代替了人力勞動,高中生在家庭中的勞動實踐機會大大減少。很多家長自身擁有良好的勞動教育觀念,在生活中樂于讓孩子去參加勞動,也提倡孩子為家庭做貢獻,但囿于現實,孩子的勞動機會依然很少。勞動機會少帶來的就是勞動體驗不足,勞動內容的缺乏,不利于高中生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為了改善此種情況,班主任可以倡導家長在生活中少用科技產品,讓勞動回歸雙手,以此為學生創(chuàng)造足夠的勞動機會。當然,不用科技產品,并非代表以后都要進行人力勞動,而是讓家長給孩子創(chuàng)造勞動機會,增加高中生的勞動體驗。通過讓高中生連續(xù)參與家務勞動,讓高中生把勞動融入生活,形成每天勞動的習慣。
(二)倡導家長發(fā)揮能動性,充分激勵孩子勞動積極性
每位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方式都不同。有些家長與孩子之間是“上下級”關系,有些家長與孩子之間是平等的關系?!吧舷录墶标P系中,家長是命令發(fā)布者,孩子是命令執(zhí)行者,這種相處模式中,孩子對待勞動的態(tài)度是敷衍的,他們認為勞動是為了不受家長斥責。而平等的關系中,家長是以商量口吻讓孩子去勞動,其中伴隨物質獎勵和或精神獎勵,孩子對待勞動的態(tài)度就是“為家庭做貢獻”,“讓父母輕松點”,這種相處模式中的孩子,在勞動時積極性更高。顯然,在兩種家庭關系模式中,后者對青少年的勞動意識培養(yǎng)作用更為明顯。不難發(fā)現的是,在“上下級”關系中,家長更為省時省力,在其中發(fā)揮的能動作用很少,而平等關系中,家長的能動作用得到了充分發(fā)揮??梢?,想要激發(fā)孩子的勞動積極性,家長也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在家庭教育當中的能動作用。為此,班主任可以在家長群中進行“在線家庭勞動教育”的交流活動,倡導家長在交流中提高自身育兒水平,通過他人的能動性例子,結合自家情況,探索符合自家孩子的家庭勞動教育方式,促進孩子勞動積極性的發(fā)揮。
結束語:
家庭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家長們的綜合素質水平與育兒水平參差不齊,每個家庭的孩子也各具特色,導致家庭教育具有復雜性和獨特性的特點。本文對家庭教育在高中生勞動意識培養(yǎng)方面的探索,也只是一個粗略方向,家庭教育的具體方式和細節(jié),還需要家長們自行把握。
參考文獻:
[1]高杰.發(fā)揮好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J].中國民族教育,2020(05):7.
[2]祝瀟.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勞動精神培育路徑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0(23):186-188.
[3]黎明清.新時代家庭勞動教育的價值與實踐[J].文教資料,2020(12):156-158.
基金項目:
本文系廣西梧州市藤縣中學校本課題《高中生勞動意識培養(yǎng)的研究——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藤縣中學為例》(2020tz012)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廣西梧州市藤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