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鶴
摘 要 第九屆“心理學與中國發(fā)展論壇”于2019年12月在南開大學順利舉辦。論壇圍繞“本土實踐與全球視野下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這一主題展開了多元化的探討,并就中國心理學的學科發(fā)展導向及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路徑達成了三點共識:第一,心理學發(fā)展務必提升學科視野、轉換學科范式、變革學科方法論,使心理學更強有力地回應社會現(xiàn)實需求,第二,糾偏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中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為主的建設邏輯,邁向服務社會治理的社會心態(tài)建設這一宏觀的發(fā)展路線,第三,深挖傳統(tǒng)文化資源,為本土心理學的發(fā)展提供更加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支持,從而建立中國心理學的自體性。
關鍵詞 心理學范式,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社會治理心理學,本土心理學
分類號 B84-0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4.009
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由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文化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主辦,武漢大學心理學研究中心、“萬千心理”出版與文化機構、天津市社會心理學學會、天津市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協(xié)辦,南開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承辦的“第九屆心理學與中國發(fā)展論壇”在南開大學成功舉辦。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央財經(jīng)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臺灣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河北師范大學、萬千心理、華夏心理等機構的二十多位學者參加了本次論壇。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本土實踐與全球視野下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南開大學李強教授、南開大學社會科學管理處負責人管健教授、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現(xiàn)任會長汪新建教授、武漢大學鐘年教授對參會嘉賓表達了問候,并對論壇在中國心理學發(fā)展中發(fā)揮方向性的引領作用表示期待。在一天半的論壇中,12位特邀發(fā)言人就大會主題進行了內(nèi)容豐富的主題報告,與會師生展開了熱烈的探討,發(fā)言內(nèi)容雖然豐富多樣,但是自發(fā)的共同聚焦于以下幾個方面。
1 提升學科視野,變革學科方法
自1879年實驗心理學正式誕生,發(fā)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西方科學心理學的范式早已成熟,中國心理學在西方成熟的學科方法影響下也愈發(fā)規(guī)范。但將心理學單純地視為一門自然科學的觀點備受批判,心理學天然具備的社會科學屬性,意味著該學科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是其不可割舍的學科特色。中國心理學在發(fā)展過程中長期受西方科學心理學思想的主導,其社會科學屬性愈加淡薄,而如今社會現(xiàn)實已然對心理學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對此,本次論壇中眾多學者紛紛自發(fā)地呼吁心理學學科重視其社會科學屬性,承擔社會責任,并且針對增強學科回應現(xiàn)實的能力提出了變革學科方法論、提升心理學的研究視野、建設更具政策科學屬性的社會心理學等一系列想法,反映出了心理學界學者們的理論和實踐覺醒,以及開拓新局的決心。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張建新研究員提出中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模式仍舊遵循著美國個體心理學的微觀模式,社會屬性和社會文化卻淪為了研究的背景,屢屢被忽略。這種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雖然方法規(guī)范、科學屬性強烈,但是卻將具有特殊性的群體心理約等于個體心理的簡單集合,將群體的心理現(xiàn)象從真正的社會環(huán)境中剝離開來,從根本上似乎就是“空中樓閣”。中央財經(jīng)大學的辛自強教授與之有著類似的觀點,他提出,現(xiàn)行的心理學研究已形成某種套路,通過在文獻層面人為地“制造變異”、事后找補現(xiàn)實意義這樣一種“為了研究而研究”的方式獲得存在的合法性,追求方法上的“精”,而不在乎產(chǎn)生的效應的“微”,心理學“盡精微”的同時正在嚴重地脫離社會現(xiàn)實,整個學科的方法論體系已經(jīng)存在嚴重偏離,失去了“致廣大”的能力。同樣地,復旦大學孫時進教授從不同學科比較的角度提出,社會主要矛盾早已發(fā)生轉變,社會治理理論不斷革新,各個學科都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但是心理學的學科發(fā)展仍主要集中在科學心理學的領域中,社會人文研究則分外稀少,在政策設計中的參與仍然不足,對社會現(xiàn)實無法準確地把握。南開大學呂小康副教授將中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特征概括為“精小慎微”,即以精細的方法獲取微觀領域的小效應和“小確定”,心理學科的“精小慎微”使其在解釋宏觀社會現(xiàn)象方面無力與失語,當這種“小社會心理學”遇到轉型期的“大中國社會”時,其理論解釋力的不足和現(xiàn)實存在感的闕如,更使得其在與其他學科的競爭中日漸處于邊緣化的地位。
在對心理學學科反思的基礎之上,學者們紛紛提出學科發(fā)展的建議。武漢大學鐘年教授提出,學科未來的發(fā)展不僅僅是能力的提升,更為根本且首要的是心理學的研究者們應該擁有更加廣闊的格局和視野,去把握關乎于全民族、全世界的重大現(xiàn)實問題。孫時進教授具體指出,為提升心理學回應現(xiàn)實的能力,在學科發(fā)展中需要以問題為中心,打破不同學科的界限,促進不同取向的心理學的整合。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不應是一味競爭,更應該取長補短,突破專業(yè)限制,實現(xiàn)高層次的整合,用心理學的專業(yè)方法如大數(shù)據(jù)等技術去對社會的重大問題進行更準確的把握,與其他學科進行對話。辛自強教授更是提出,整個學科未來的發(fā)展必須進行一場徹底的方法論變革。他認為心理學的學科研究視角勢必要從“盡精微”向“致廣大”轉變,撥正一味面向文獻、過度注重精巧方法的驗證性研究思維,轉而培養(yǎng)面向現(xiàn)實的、關注問題本身的探索性研究思維,提高學者的思維水平,在理論和事實之間自由穿梭,使得心理學的研究更有力量,對社會現(xiàn)實做出更為深刻的回應。除卻這些整體性建議外,南京師范大學郭永玉教授還以具體案例指出長期囿于追逐西方實驗心理學范式的中國心理學界已然開始覺醒,心理學界開始從各方面對社會治理的需求進行積極的回應,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來心理學的學科發(fā)展需要更有針對性地結合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對中國人的心理行為進行研究,去發(fā)掘社會治理中更加深刻的心理問題。
可以看到,無論是現(xiàn)實需求亦或是學科本身的性質(zhì),都需要心理學正視自身的局限,強化心理學的社會面向,回應現(xiàn)實需求,更有力量地參與到社會治理之中。
2 糾偏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邏輯,推進社會治理心理學發(fā)展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乃是心理學當下面臨的最為直接的社會需求,然而現(xiàn)有的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理解仍比較模糊。本次論壇與會學者就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本質(zhì)、邏輯以及建設方法等方面展開探討。
2.1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本質(zhì)
自十九大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后,心理學界積極響應,但仍存在對心理服務體系定位不清的問題。辛自強教授在2018年總結認為,學界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有三種理解:“社會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社會心理的服務體系”“社會的心理服務體系”。同年,呂小康和汪新建教授指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實際上應該是“公共心理服務體系”,是一種政府所應提供的公共服務。諸種觀點,反映出學界對于“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這一新生事物的多重理解。
本次論壇中多位學者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本質(zhì)進行了界定或重申了自己的觀點。鐘年教授認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關乎良好的社會、良好的關系和良好的文化,也關乎一群、一國乃至全世界的人,這不僅僅關乎中國夢,關乎民族復興,也關乎著文化自信等百年以來的文化心態(tài)問題,不能將其局限地理解為一個“小題”。華中師范大學佐斌教授認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蘊含著時代意義、中國意義、民眾意義和心理學的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的王俊秀研究員通過梳理政策邏輯和發(fā)展邏輯提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相關的脈絡分為兩條,其中社會心態(tài)脈絡為主線,另外的心理健康脈絡則應是副線。他提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內(nèi)核是要探索社會認同和凝聚機制,建設健康幸福的社會,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雖不是“社會心理學”服務體系,但社會心理學仍是其核心。而辛自強教授則從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內(nèi)容、視角和服務對象層面進行比較,明確地提出社會心理服務并不等同于心理健康服務,我們所提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應該是“社會心理的服務體系”,它包括了兩個層面的內(nèi)涵,目的層面是進行心理建設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而方法層面指的是社會治理需要尊重、遵循心理規(guī)律以實現(xiàn)良好的社會治理目標。
總結來看,學者們都普遍認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不能僅停留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層面,而是需要以更廣闊的社會治理視角應對更宏觀的社會層面問題。
2.2 如何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作為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課題,現(xiàn)有的實踐經(jīng)驗仍有許多值得反思之處。王俊秀研究員指出當前的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圍繞著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對社會心態(tài)這一主線的關注卻少之又少,這一邏輯存在著根本上的偏誤。佐斌教授也認為當前以心理健康方式的個體取向為主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無法解決社會心理問題。辛自強教授同樣指出目前關于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工作方案、考核指標等仍舊是圍繞心理健康服務展開的,眼下的建設是以“社會心理服務”之名,落“心理健康服務”之實。他認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是心理學的一個嶄新課題,剛剛破題,并無可以借鑒的經(jīng)驗,因而需要共同探索如何建設良好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
就當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邏輯存在的偏離,學者們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想法。王俊秀研究員提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構建的策略應當是在研究視角層面將個體、情境和社會的研究視角進行整合,在學科體系中將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加以整合,在研究取向上將微觀、中觀和宏觀層次的研究與實踐加以整合,整合心理學和社會學兩種取向的社會心理學,以更好地理解社會治理的機制和過程??傮w來說,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就是要進行多重整合,構建能夠影響社會發(fā)展的心理環(huán)境,從社會發(fā)展的視角來整合學科體系和社會治理實踐。孫時進教授則認為落實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需要建設社會心理服務整合共享模式,將其納入社會治理的范疇中,通過信息共享、人員共享、設備共享、經(jīng)費共享和空間共享來實現(xiàn)社會心理服務宣傳、教育、咨詢、治療一體化的新局面。浙江大學徐琴美教授則以嘉興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為例,提出了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中需要多元主體協(xié)同治理,建立“預防-預警-干預”全方位的心理服務體系,從平臺、人員和機制等不同層面進行資源整合和聯(lián)動。佐斌教授以“社區(qū)朋友群”這樣一種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實踐為例,認為社會心理服務可以從社區(qū)心理服務建設為起點,以群體而非個體為路徑來實現(xiàn)。
2.3 推進社會治理心理學的發(fā)展
基于對心理學尤其是社會心理學發(fā)展的反思和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這一重要實踐的回應,許多學者將視角聚焦于學科的構建中,不少學者提出構建一門具有政策導向的社會治理心理學,以使得學科精進的同時,又能發(fā)揮更強、更專業(yè)化的現(xiàn)實價值。
從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心理學學科勢必要關注更加宏觀的社會現(xiàn)實,本身要對應社會治理的諸多層面。辛自強教授認為社會治理本質(zhì)就包含著“內(nèi)生”的心理學問題,同樣地,郭永玉教授也指出,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的內(nèi)涵中表明了社會治理無法繞開心理學的諸多議題,如社會心態(tài)、社會階層等等,心理學本身具有的社會科學屬性恰好也使得其能夠回應社會治理的需求。具體而言,社會治理就是多元主體共同參與,通過協(xié)商民主等方式,來預防和化解矛盾,實現(xiàn)善治。在社會治理的治理主體、治理對象、治理過程和治理方式等社會治理的各個方面,心理學都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例如對治理主體的組織行為問題、治理對象層面的公眾心態(tài)及其調(diào)處、社會自主調(diào)節(jié)中的社會價值觀和社會規(guī)范以及危機干預等各方面進行參與。呂小康副教授進一步提出要解決桎梏學科發(fā)展的危機,中國社會心理學界可致力于發(fā)展一門深度參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進程、主動服務于國家戰(zhàn)略需求、助推社會治理能力提升的政策科學導向的社會心理學,從而增加中國社會心理學的社會解釋力和政策影響力,為中國社會重大社會心理問題的解決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辛自強教授認為創(chuàng)建一門跨學科的社會治理心理學,不僅僅是學科未來發(fā)展的重要選擇,也是其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式。
3 深挖本土文化資源
論壇期間,還有學者提出要重視傳統(tǒng)文化價值,關注中國社會的獨特心理現(xiàn)象,創(chuàng)造更多的本土理論,為學科發(fā)展和實踐應用提供動力。
臺灣大學黃光國教授從歷史的脈絡闡釋了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自體性的構建,就是要挖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黃教授提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在鴉片戰(zhàn)爭中遭受重創(chuàng),在五四運動中知識分子將西方傳來的“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奉為神明,此后更是矯枉過正地刻意忽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百年來,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缺失致使民族喪失了文化主體性,當前中國文化的重要任務就是要重建中國文化的主體性,整合西方科學哲學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來構建更具力量的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他認為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心性之學是中國心理學中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領域,中國人的傳統(tǒng)文化智慧與西方文化中的理念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因而,本土心理咨詢不能忽視其中的文化差異而一味地接受西方理論的統(tǒng)治,務必要批判性地接受西方的咨詢理論,從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提取價值精髓,從而建立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自體性乃至文化的自體性。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的楊子云副教授則從一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視角總結了在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中重要的內(nèi)容——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中遇到的問題。他提出,當前我國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激增,但現(xiàn)有的心理健康服務理論和方法多是西方移植而來,在中國仍存在很高的不適性,因此對心理健康服務本土化的訴求日益凸顯。雖然當今不乏本土化的嘗試,但理論構建難以整合實證研究和臨床實踐的碎片化材料、實證研究無法回應理論構建的批判性探索、臨床實踐不能轉化理論建構和實證研究的成果等諸多問題仍舊橫亙眼前,還需要更深入地挖掘本土文化的價值。他提出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服務可從重塑人的完整性角度切入,幫助人們建立自我價值感和關系親密感來實現(xiàn)個體完整性,建立社會文化與價值規(guī)范以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完整性。張建新研究員也認為中國獨特的價值體系對國人的心理影響是與眾不同的,當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應該在深入骨髓的中國文化基礎之中,在侵入肌膚的西方文化影響之下,在近代中、西方自由主義和威權主義沖突的背景中,對群體的心理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不能夠脫離于社會文化,單純將社會、文化等作為一種研究背景的做法致使我們忽略了中國的文化價值,而現(xiàn)實的需求也提示我們,從本土文化中深入挖掘影響我們的根本的文化,可能會為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也能向世界展示中國心理學的獨特智慧,建立中國心理學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自體性方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為期一天半的論壇展示了當前我國心理學界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從對心理學的學科本質(zhì)和方法進行的再次審視及反思,呼吁心理學科重視其社會屬性、擁有更廣闊的學科格局,到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邏輯的糾正和建議,最后提出進一步挖掘本土心理學的資源,為學科發(fā)展和實踐應用提供中國的智慧和動力,這樣一個由淺入深的邏輯鏈條和討論成果,展現(xiàn)了我國心理學學者對心理學學科發(fā)展的關切,將對心理學學科未來的發(fā)展發(fā)揮著方向性的指導意義。
Abstract
The ninth Psych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Forum was successfully held at Nankai University in December 2019. This forum launched a diversified discussion under the theme of “indigenous practi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public psychological services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Experts from different universitie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reached three major consensuses o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Chinese psychology and the system of public psychological services. First, Chinese psychologists should broaden the horizons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s, innovate their existing paradigm, and reform their methodology to prompt more powerful responses to social reality. Second, the dir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public psychological servic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acro approach of cultivation of social mentality, rather tha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 system. Thir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resources can provide ric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psychology, and psychologists should utilize them more creatively and efficiently to establish the autonomy of Chinese psychology.
Key words: ?paradigm of psychology, system of public psychological services, psychology for social governance, indigenous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