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軍 董曉輝
[摘? ?要] 教育革命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發(fā)展,人工智能時代需要開展與其相適應的教育革命。在這場教育革命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與人工智能交往的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一個前提條件是人類不但要重新認識自己,更要重新認識人工智能,重新認識人與機器的關系。文章首先闡述了人工智能與人的優(yōu)勢與不足,然后提出了人機共生是人工智能時代的應然選擇的觀點,并從人機共生的理論基礎、人工智能時代的發(fā)展趨勢等視角進行了闡述。在此基礎上,從“人機共教”、教師如何學為人師、學生如何學習、智慧教育、教育如何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倫理問題等角度,論述了人機共生理念下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 人工智能時代; 人機關系; 人機共生; 人機共教; 發(fā)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G434? ? ? ? ? ? [文獻標志碼] A
[作者簡介] 張學軍(1968—),男,甘肅會寧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數字化教育資源設計與開發(fā)、人工智能教育研究。E-mail:xjzhang99@163.com。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人工智能在圖像、語音、自然語言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特別是隨著人工智能機器AlphaGo在人機圍棋對弈中戰(zhàn)勝人類頂尖棋手,不管你是否愿意相信,人工智能時代確實已經到來,“未來已來,將至已至”[1]。在人工智能時代,人與機器(本文指人工智能)關系的討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激烈,大致分為三派:悲觀派、樂觀派、中間派。悲觀派認為,人工智能的“奇點”定會到來,終將超越直至統治人類;樂觀派認為,無論人工智能如何發(fā)展,它都只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人類,從整體上不可能戰(zhàn)勝人類,人類仍然居于統治地位;中間派則認為,不論超人工智能時代是否會到來,人機關系最終將演變?yōu)橐环N平等的、和諧的互惠共生關系,并不存在誰統治誰的問題。
人工智能專家大都認為,人工智能將會淘汰大量現有的勞動力(既有藍領,也包括白領),要培養(yǎng)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型勞動力,需要及時開啟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革命。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革命需要從兒童開始。在人工智能時代,從兒童開始做人工智能教育,讓孩子在與人工智能的交往中“玩中學,做中學”,觀察機器、認識機器,培養(yǎng)其對人工智能的濃厚興趣,從而在骨子里形成對人工智能的深刻體驗和感受,成為不折不扣的人工智能時代的原住民。目前,人工智能教育已走進中小學,各類編程培訓比比皆是。本文認為,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編程能力雖然重要,但是由于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非常迅速,在中小學學到的人工智能技能長大后很可能會過時。因此,更重要的是通過編程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通過積極參與同機器的互動、交往,培養(yǎng)學生與人工智能交往的能力。培養(yǎng)與人工智能交往的能力的一個前提條件是人類不但要重新認識自己,更要重新認識人工智能,重新認識人與機器的關系。
二、人工智能與人的能與不能
人工智能有它的優(yōu)勢與劣勢,對于人來說,道理同樣如此。與人類相比,人工智能在精力、記憶力、計算力、感知力、進化力等方面勝出,但是人類在溝通、情感、價值觀、創(chuàng)造力等方面超過機器。人工智能專家李開復認為,人工智能其實就是一個很厲害的模式識別機器,它能夠在一個客觀領域,經過海量標注的數據作出精確的判斷(分類、預測、決策)[2]。但是人工智能也有局限性,如果數據量很少,舉一反三是不會的(小數據障礙,即大數據依賴);跨領域是不會的(如淘寶的人工智能不可能幫你批改一篇作文等,即跨領域障礙);需要頂尖人工智能科學家的支持和協助;沒有自我意識,沒有感情(沒有七情六欲,沒有愛恨情仇),很多科幻片賦予人工智能人性,但這并不真實;不能替代人的創(chuàng)意、交流。如果希望計算機具有真正的智能,必須超越計算(僅有計算是不夠的),“主動”做更多的事情[3]。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認為,人工智能主要包括感知(視覺、語音)和認知兩大領域(語言、理解),目前所有突破僅限于深度神經網絡,資源開銷極大,自然語言處理問題解決得仍不夠好。對于理解自然語言而言,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表述(機器學習層),第二層次是對話(機器智能層),第三層次是意境(機器意識層)。目前,機器的認知僅僅止步于第一個層次,后兩個層次才是高等智力的屏障[4]。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百度大腦”項目創(chuàng)始人吳恩達認為,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局限是它只能完成狹窄領域的工作,而人類的驚人之處在于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是我們給人工智能算法的數據量總是大于任何人能消化的,從相對少量的數據中來理解無限的可能性,對機器來說,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情[5]。紐約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蓋瑞·馬庫斯認為,語言中有無數的句子,但孩子卻能從有限的數據中習得語言。孩子們一般在傾聽、觀察后模仿并進一步實踐,他們想知道世界上有什么,自己如何探索世上萬物,從中找樂趣。孩子看到一個例子,會想自己還能用它來做什么。而目前的機器看過許多樣本,卻希望下一個和以前的很相似。人類的大腦經過進化,成為很好的學習者,能學習抽象概念,理解因果關系,這是人類智能的本質[5]。
媒體人楊瀾認為,人類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以自己獨有的方式探索世界,即使這個世界同我們祖先面對的已有天壤之別。人類一直在突破自己的局限,創(chuàng)造性地傳承知識的同時,也將探索的精神代代相傳。機器可以被復制,但每個人都是唯一的生命體 [5]。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托馬索·波吉奧說:“我很早就進入機器學習領域,下一步是讓計算機像孩子一樣學習。假如有一天機器足夠聰明的話,它會羨慕人類什么呢?我們的想象力、好奇心、創(chuàng)造力和愛?!盵5]
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從2012年起開始研究人工智能系統“東大機器人君”(簡稱“東機君”)。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新井紀子認為,“什么是人工智能會做的,什么是人工智能做不了的,在我們清楚地知道人工智能的極限之后,在人工智能與人類協同工作的時候,怎樣協調才是最合適的,我們希望日本能夠在世界上對這個問題給出明確的見解,所以啟動了這個項目”[5]。幾年來,“東機君”以考上日本第一名校東京大學為目標而努力學習,從2015年“東機君”的模擬考試成績來看,達到了人類前20%的水平。盡管如此,要說“東機君”是不是達到了高中三年級學生的智力水平,回答是完全沒有達到,甚至不如人類一兩歲的孩子。研究人員發(fā)現,“東機君”一遇到需要常識來解答的問題,馬上就被難住了。“東機君”現在最擅長的科目是世界史,其次是數學。對“東機君”而言,非常難的一個科目是物理。一般大家可能會以為,既然數學的成績很好,那么物理也應該不錯。但其實物理非常難,因為沒有常識就無法解答。在2016年的模擬考試中,“東機君”依然改不掉偏科的毛病,第四次落榜東大。研究人員宣布,“東機君”放棄考東京大學的目標,轉為致力于中學生水平的閱讀理解能力的研究。人類的智能了不起的地方,用一句日本諺語來說,就是能夠“知一而曉十”。人類和機器最大的區(qū)別是,人類能從少量的經驗中學到更多的東西。
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哲學家德雷福斯在分析了人工智能面對的常識問題、框架問題等難題后認為,人工智能存在極限[6]。當然這并不表明,研究人工智能沒有意義或不可能再取得突破性進展,只說明當時或以后的人工智能如果不能在理論上突破原有的思路和框架,很難再取得突破性的發(fā)展。1980年,哲學家塞爾的“中文屋”思想實驗表明,人工智能(機器智能)源于人類制定的規(guī)則、指令,是人類智能的低層次延續(xù)。目前,人工智能在語言、思維和文化高階認知層級上都遠遜于人類智能[7]。
三、人機共生:人工智能時代的應然選擇
(一)人機共生的理論基礎
1. 共生理論
共生理論源于生物科學領域。德國的德貝里于1879年首次提出“共生”概念,認為共生是不同種屬的生物按某種物質聯系共同生活[8],按共生行為方式可劃分為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等類型[9]。由于人們逐漸認識到共生現象不僅在生物界存在,而且在其他領域也廣泛存在。因此,共生理論便進入社會、經濟、政治、教育等領域,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 人機共生思想
在計算機和人工智能領域,利克萊德早在1960年就提出了人機共生的思想。他認為,人機共生是人類和電子計算機之間合作互動的一個預期發(fā)展,它涉及人類和電子設備之間非常密切的耦合[10]。1975年,Arbib從合作計算的角度進一步發(fā)展了人機共生的思想。他認為,對知識表示的重視將通過增加對合作計算和學習的關注而得到加強,人工智能促成了人機共生:提供專門的智能包來增強人的智能。隨著用機器增強人的智能,在機器人、場景分析、語言理解和專家系統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必須更好地了解人的智能,以便能夠構建高帶寬的人機界面,這也是一種合作計算的形式[11]。達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在2018年出版的《人機共生:智能時代人類勝出的5大策略》一書中,在分析“誰是不會被機器替代的人?”“哪些工作是機器無法做到的?”“人類和機器會和諧共處嗎?”等問題的基礎上前瞻性地指出,人類會強化智能機器,而不是被它們取代,機器會幫助人類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所以不應該將其看作是需要打敗的敵人,而是合作伙伴。人類和機器能否和諧共處,選擇權在于我們。同時他進一步提出了人機共生的5大策略:(1)超越(建立全局觀,彌補人工智能的決策短板);(2)避讓(讓人做人做的事,機器做機器做的事);(3)參與(讓我們與人工智能一起工作);(4)專精(找到那個沒人想自動化的領域);(5)開創(chuàng)(創(chuàng)造支持智能決策和行動的新系統)[12]。
(二)人機共生:人工智能時代的發(fā)展趨勢
1. 人和人工智能進化的視角
從進化的時間來看,人類的進化已經有數百萬年的歷史,人工智能的進化只有區(qū)區(qū)半個多世紀。一方面,與人類漫漫進化的歷史長河相比,人工智能的進化時間微不足道。但是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進化速度非???,人類的進化速度異常慢,人類與人工智能的進化速度相比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從進化的基本形態(tài)或發(fā)展階段來看,人類進化與發(fā)展的基本形態(tài)是:生物進化(自然社會)—文明進化(文明社會)—智能進化(信息社會)—精神進化(精神社會)[13]。人工智能進化與發(fā)展的基本階段是: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時代)—強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時代)—超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時代)。一方面,人類進化和人工智能的進化都是從低級往高級方向發(fā)展,單純從智能發(fā)展的趨勢看,人工智能最終會超越人類智能。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從弱人工智能進化到超人工智能歷經三個階段,主要是物質的進化,更多展現出來的是物質(技術)文明,而人類從生物進化到精神進化歷經五個形態(tài),不僅體現了物質文明,更重要的是倡導了人類的精神文明;不僅有智能的不斷增強,更有人類智慧的日益彰顯。
未來,人與機器不是簡單的替代關系,而是更高層次的共生[14]。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認為,在這個需要終身學習的時代,無論是人還是機器,學習過程永遠需要數據、時間、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機器和人類將一起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化[15]。2019年,微軟小冰(智能機器)和人類藝術家共同參展的《小冰“繪”有期》(當代藝術跨界展)表明,人工智能與人類相互學習,共同進化,彼此無限接近,可能比對人工智能擔憂的情緒來得更加積極。盡管計算、記憶等方面機器強,但是在全面認識宇宙上,人類有能力和機器共同進化[16]。機器是人類智能的延伸,但機器并非天然具有善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fā)展要求人類發(fā)揮積極作用,指引人機共同進化,走向至善未來[17]。信息時代的人類智能進化不同于以往任何時代,是一種文化技術型進化,這種進化的結果會產生一種人機混合的新型人類,人中有機,機中有人,從而真正實現人機共生[13]。
2. 人機關系的視角
未來的智能社會是由人與機器一起創(chuàng)造的。一方面,如果沒有人類智能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就沒有人工智能的發(fā)展與進步;另一方面,如果沒有人工智能對人類智能的促進與推動,原本緩慢的人類智能的進化則很難加快步伐。因此,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的優(yōu)勢互補與相互促進是創(chuàng)造智能社會的充要條件和強大動力。智能社會是人機共生的社會,人與機器在競爭中謀共生,在共生中求競爭。人和機器既和平共處,又友好競爭,和諧共生保持智能社會和平、穩(wěn)定樣態(tài),智能競爭推動智能社會發(fā)展,和平、競爭與發(fā)展是智能社會的主流[18]。從發(fā)展的觀點來看,人機關系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動態(tài)發(fā)展的。20世紀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之前,人機關系呈現為典型的主仆關系,人居于主人、主導地位,起支配作用,機器位于仆人、從屬地位,起輔助作用。這種主仆關系有時和諧,有時不和諧,不和諧的情況也時常出現,屢見于各種報道、電影中的人機大戰(zhàn)便是例證。21世紀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之后,人機關系更多地呈現為合作關系,在這種合作關系中,人仍然居于主導地位,機器仍然居于從屬地位,但是與之前的主仆關系相比,機器的地位有所上升。不少企業(yè)、公司采用了在一定范圍內人機協同工作的方式,如京東在倉儲、物流領域采用機器人與人合作共同包裝、配送商品。可以設想的是,到了強人工智能時代或超人工智能時代,機器在智能方面全面達到或超越人類水平時,人機關系更多地會呈現為伙伴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人和機器是平等的,不存在誰主導誰的問題,雙方互惠互利、和平共處。錢志新教授認為,人工智能時代,人與機器的關系最終不是主仆關系或替代關系,而是共融關系[19]。人機關系的本質是人與自然關系和人與人關系的密切結合,人機關系不僅是人與物的關系,而且是通過物的中介表現出來的人與人的關系[20]。這就表明,人機共生,人與機器要和平共處、友好競爭,背后真實體現出來的是人與人之間要和平共處、友好競爭。如果人與人之間能夠和諧相處、公平競爭,那么對于人與機器之間的關系同樣成立,因為從本質上說,人與機器的關系是由人與人的關系決定的。
3. 技術發(fā)展的視角
人工智能時代,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為人機共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技術條件。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滲透,人類開始進入人機共生時代,如工作中工人“肉身搭配機械臂”只是人機共生的初級形態(tài)[21]。隨著人工智能、基因編輯、腦神經科學的發(fā)展,對自然人進行深層改造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出現深度人機融合的“賽博格人”等新型智慧生命體。“賽博格人”終將從初級的肢體和器官替代,演進為人工智能裝置對人腦的功能增強以及人腦對機器的意識控制[22]。美國斯坦福大學于2016年發(fā)布的《2030年人工智能生活報告》中,將人機相互補償和增強的智能協同系統列為未來人工智能的重要發(fā)展趨勢之一。我國“十三五”規(guī)劃期間,腦科學規(guī)劃當中把腦機智能作為三個核心問題[23]。人工智能時代,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終端、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生物技術等各種智能技術不斷聚集,集成功能強大的智能技術體系;具有類腦功能的在線智慧共享體系(社會大腦)推動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的深層變革與發(fā)展;智慧共享體系不斷完善、升華后,進一步推動高智慧機器的出現,從而實現從人機協同、人機混合到人機共生時代的產生[24]。
四、人機共生理念下人工智能時代
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一)人機共教
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將迎來“人機共教”。在人工智能時代的不同階段,“人機共教”的內涵是不一樣的。在弱人工智能階段,“人機共教”主要是指人和機器共同“教”學生知識,但知識仍然由人類教師主教,機器處于輔教地位,如AI助教系統模型[25]。在這個階段,由于人工智能所依賴的技術主要是機器學習,因此,機器只能部分地、簡單地模仿人類教師的教,知識的內容也被局限在容易記憶、理解的知識(低階認知)范圍內,較為復雜的批判性思維、知識的遷移與創(chuàng)新(高階認知)則很難讓機器來“教”[26]。因此,這個階段的“人機共教”以人教為主、機教為輔,大部分知識由人類教師來教,少量的知識由機器來教。在強人工智能階段,“人機共教”仍然指人和機器共同“教”學生知識,但人類教師和機器教師均處于主教地位,只是分工不同,如AI教師伙伴[27]。在這個階段,由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大增強,其智能和人類處于同一水平。對于機器擅長的陳述性知識、計算性及推理性知識,機器在模仿人類教師的基礎上可以自由發(fā)揮、自主性地“教”。因此,這個階段的“人機共教”人類教師和機器教師均是主教,沒有主輔之分,只不過各自負責自己擅長的知識領域來教而已。在超人工智能階段,“人機共教”指人和機器共同“教”學生,但是機器主要負責“教書”(教知識),人類教師主要負責“育人”。在這個階段,由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已經超越人類,而且執(zhí)行效率很高,因此,幾乎所有的知識都主要由機器來“教”,人類教師主要承擔如何使學生健康地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全面發(fā)展的人的“育人”工作,從而使教育回歸本位。
(二)教師如何學為人師
首先,人工智能時代,要以人類難以被人工智能超越的重要特質為基礎,培養(yǎng)教師的一系列關鍵素養(yǎng),如道德素養(yǎng)、情感素養(yǎng)以及基于批判性思維的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哲學與審美素養(yǎng)等[28]。其次,人工智能時代,教師角色從知識傳授者變成了學習促進者、學習伙伴、情感的呵護者,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AIQ (人工智能商數,即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能力水平)[29],不懂人工智能的教師不會被人工智能替代,但是會被懂人工智能的教師替代;教師的任務由教師與人工智能共同承擔,教師的核心價值在于育人,知識可以由機器來教,但是人只能由人類自己來育,育人為本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育人主要指育德、育心,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對于育人的內容,有的學者認為,主要是指人品人格、道德修養(yǎng);有的學者認為,先立德才能成就樹人,德育是核心,而且應當德育為先;有的學者認為,育人就是使人成為人,成為完整的人、全面發(fā)展的人;有的學者認為,育人就是育仁愛之心、正直之心、感恩之心、靜心、慧心、勤奮與堅韌之心;有的學者認為,育人就是要尊重人、關心人、影響人、理解人、規(guī)范人、贊美人、等待人。本文認為,育人就是大愛育心,大美育德;育人要以愛育心,以心育德,以德育人。而人工智能則主要在教書方面扮演助教、學習分析師、智能代理、教育決策助手等多種角色[30]。
(三)學生如何學習
首先,人工智能時代,學生要學會人機共生的思維方式。機器有機器的長處,人有人的長處,人與機器要和平共處。學生要從小培養(yǎng)與人工智能交往的能力,在與人工智能的交往中,觀察機器、認識機器,培養(yǎng)其對人工智能的濃厚興趣,利用人工智能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并有效促進學習。其次,人工智能時代,學生要學習和掌握符合這個時代要求的、有效的學習方法。這些學習方法包括:(1)主動挑戰(zhàn)極限,在挑戰(zhàn)中完善自我;(2)從實踐中學習;(3)關注啟發(fā)式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4)充分利用在線學習的優(yōu)勢;(5)主動向機器學習;(6)既學習人—人協作,也學習人—機協作;(7)學習要追隨興趣[31]。再次,人工智能時代,學生要轉換學習方式。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個性化學習、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產品的學習、研究性學習會成為較為典型的學習方式[32],學生要適應這個時代,選擇與人工智能時代相適應的學習方式。從人機共生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時代人—機合作式學習也會成為不可或缺的學習方式[33]。對于終身學習,有的學者表示擔憂,認為在“后人類狀況”下,存在學習走向自身終結或終身學習兩種可能[34],但是從本文人機共生的發(fā)展趨勢來看,這種擔心不足為慮,走向終身學習是必然趨勢。最后,人工智能時代,學生要適應新的學習文化。一方面,“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已成現實,學習隨時、隨地發(fā)生,智慧學習環(huán)境比比皆是,人工智能技術重塑人腦,基于創(chuàng)新學習的學習文化優(yōu)勢突出。同時,人需要思考的就是站在比人工智能更高的山峰,培養(yǎng)與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另一方面,將“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等價值理念分別植入人與機器,在人機命運共同體和人機責任共同體之上建構人機價值共同體[35]。
(四)智慧教育
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發(fā)展趨勢是智慧教育,智慧教育是通過人機協同作用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與促進學習者美好發(fā)展的全人教育,它的主要特征是精準、個性、優(yōu)化、協同、思維、創(chuàng)造[36]。人工智能時代的智慧教育希望在人機共生理念下,借助人機協同機制培養(yǎng)有智慧的人(包括教師、學生、家長、校長等),需要構建人機協同理念下以“感而知”“描而知”“掘而知”和“學而知”四層理解力為紐帶的數據智慧機制 (包括數據關系組織機制、信息模式識釋機制、知識原理派生機制)[37],構建人的智慧和機器智能并重的教學智慧與文化智慧,培植以數據、教學、文化三大智慧為核心內容的人機協同新型指數認知,數據智慧增強教學智慧,文化智慧理念導向下融合數據和教學智慧,三大智慧協同配合并不斷迭代、演進,助推指數思維引導下三大智慧的指數躍升,從而呈現人機優(yōu)勢互補的教育新生態(tài)[38];智慧教育需要構建全面智能感知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建人機協同的新型“雙師課堂”[39],實施基于人機協同的、面向精準教學的個性化適性學習策略[40],開展人機協同的教學過程監(jiān)控和教學評價;智慧教育倡導建立未來學習中心,倡導人工智能驅動下的個性化教學[41]、新師徒制和“人性為王”的教育,倡導人機相互學習、共同進化機制下的精準教育和終身學習[42],倡導人機和諧共生的校園文化與社群文化。
(五)教育如何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倫理問題
在人工智能時代,一方面,人工智能通過融入并賦能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促進教育發(fā)展得更快、更好;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會帶來一系列的倫理問題,如人工智能侵犯學習者個人隱私問題,人工智能造成的學習者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問題,智能教學機器的身份與邊界問題等。2018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推出的人工智能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非常關注倫理問題,設置了道德與倫理選修課程7個板塊32門課程供學生選修[43]。借鑒美國的經驗,可以預見我國的高等教育人工智能人才培養(yǎng)方案也會越來越重視道德與倫理課程的設置。2019年,首屆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形成的成果文件——《北京共識》,其內容涵蓋包括倫理問題在內的10個議題,《北京共識》強調促進人工智能相關準則的“落地”,但是目前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倫理機制尚不清晰,一個可能的發(fā)展趨勢是建立教育領域的“可信賴人工智能”。首先,要在堅持人與機器“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相統一的觀念基礎上,倡導人與機器在教育中的和諧相處、公平競爭,并確保人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其次,要建立人工智能教育倫理需遵循的問責原則、隱私原則、平等原則、透明原則、不傷害原則、非獨立原則、預警原則與穩(wěn)定原則[44];最后,在確保師生的主體性的基礎上,實現安全、透明、可預測、可解釋、可審查、可追溯、可負責的人工智能+教育[45]。
五、結? ?語
要培養(yǎng)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型勞動力,需要及時開啟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革命。在這場教育革命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與人工智能交往的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一個前提條件是人類不但要重新認識自己,更要重新認識人工智能,重新認識人與機器的關系。本文在對人工智能與人的優(yōu)缺點闡述的基礎上,從人機共生的理論基礎、人工智能時代的發(fā)展趨勢等視角闡述了人機共生是人工智能時代的應然選擇的觀點,并進一步從“人機共教”、教師如何學為人師、學生如何學習、智慧教育、教育如何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倫理問題等角度,重新思考了人機共生理念下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袁振國.未來已來,將至已至——科技創(chuàng)新加速教育變革[EB/OL].(2017-12-03)[2019-07-29].https://www.sohu.com/a/208132432
_529087.
[2] 搜狐.李開復:AI如何改變世界[EB/OL].[2019-09-05] [2020-03-10].https://www.sohu.com/a/338910341_663097.
[3] PETER K. Computing machines can't be intelligent(...and Turing said so)[J].Minds and machines,2002(12):563-579.
[4] 雷鋒網. 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理解自然語言:表述,對話,意境[EB/OL].(2017-10-28)[2020-03-10].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710/iwl8kYjAIJZDTD7L.html.
[5] 嗶哩嗶哩.《楊瀾訪談錄》人工智能系列紀錄片——《探尋人工智能》第1-10集 [EB/OL].(2017-12-06)[2020-03-10].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6971406/?.
[6] 休伯特·德雷福斯.計算機不能做什么——人工智能的極限[M].寧春巖,譯.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292-298.
[7] 蔡曙山,薛小迪.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從認知科學五個層級的理論看人機大戰(zhàn)[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 (4):145-154.
[8] 卜玉華.共生理論視角下我國區(qū)域教育均衡化發(fā)展研究——以上海市閔行區(qū)“學校生態(tài)群”模式為例[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5 (24):15-23.
[9] 袁純清. 金融共生理論與城市商業(yè)銀行改革[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7-15.
[10] LICKLIDER J.C.R. Man-computer symbiosis[J].IRE Transactions on human factors in electronics,1960(3):4-11.
[11] MICHAEL ARBIB.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operative computation and man-machine symbiosis[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1975,C-25(12):1346-1352.
[12] 托馬斯·達文波特,茱莉婭·柯爾比.人機共生:智能時代人類勝出的5大策略[M].李盼,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95-238.
[13] 郝寧湘,郭貴春.人工智能與智能進化[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5 (3):26-30.
[14] 搜狐. 人機共生體——建筑師的人工智能時代[EB/OL].(2018-01-08)[2019-08-01].https://www.sohu.com/a/215469362_658293.
[15] 新浪科技.人機共同進化:業(yè)界探討AI未來之路[EB/OL].(2017-10-24)[2020-03-10].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7-10-24/doc-ifymyyxw4553809.shtml.
[16] 蔡恒進.論智能的起源、進化與未來[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7(20):24-31.
[17] 蔡恒進.人工智能時代必須敬畏的天命[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32-36.
[18] 童天湘.從“人機大戰(zhàn)”到人機共生[J].自然辯證法研究,1997(9):1-8.
[19] 網易號. 錢教授課堂:人工智能時代,人與機器是共融關系不是主仆關系[EB/OL].(2019-01-01)[2019-08-01].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3RSVI5R0521RS1O.html.
[20] 常晉芳.智能時代的人—機—人關系——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考[J].東南學術,2019 (2):75-82.
[21] 第一財經. 社論:人機共生時代來臨,中國社會該如何準備[EB/OL].(2017-12-01)[2019-08-01].https://www.yicai.com/news/5378074.html.
[22] 王志剛.關于人工智能的政治哲學批判[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9,41(6):92-98.
[23] 億歐. 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人工智能新發(fā)展——混合智能理論、方法及應用[EB/OL] . (2017-07-09) [2019-08-01] .https://www.iyiou.com/p/49582.html.
[24] 張為志.人機共生:人工智能發(fā)展的必然趨勢[J].國家治理,2019(4):16-20.
[25] 楊彥軍,羅吳淑婷,童慧. 基于“人性結構”理論的AI 助教系統模型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9(11):12-20.
[26] 宋靈青,許林. 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邏輯起點與邊界——以知識學習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9(6):14-20.
[27] 余勝泉,王琦.“AI+ 教師”的協作路徑發(fā)展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9(4):14-22,29.
[28] 項賢明.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學為人師? [J].中國教育學刊,2019(3):76-80.
[29] 王作冰.人工智能智能時代的教育革命[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2017:83-86.
[30] 余勝泉.人工智能教師的未來角色[J].開放教育研究,2018(1):16-28.
[31] 李開復,王詠則.人工智能[M].北京:文化發(fā)展出版社,2017:278-284.
[32] 趙慧臣,唐優(yōu)鎮(zhèn),馬佳雯,等.人工智能時代學習方式變革的機遇、挑戰(zhàn)與對策[J].現代教育技術,2018(10):20-26.
[33] 王竹立.論智能時代的人—機合作式學習[J].電化教育研究,2019(9):18-25,33.
[34] 吳冠軍.后人類狀況與中國教育實踐: 教育終結抑或終身教育?——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哲學思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1):1-16.
[35] 肖峰,胡小玉.人工智能時代人機和諧的多維建構[J].河北學刊,2019(2):50-56.
[36] 搜狐網.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如何實現人機協作的智慧教育?[EB/OL].(2017-11-24)[2020-01-03].http://www.sohu.com/a/206303550_99905135.
[37] 彭紅超,祝智庭.人機協同的數據智慧機制:智慧教育的數據價值煉金術[J].開放教育研究,2018 (2):41-50.
[38] 祝智庭,俞建慧,韓中美,等.以指數思維引領智慧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9(1):5-16,32.
[39] 汪時沖,方海光,張鴿,等.人工智能教育機器人支持下的新型“雙師課堂”研究——兼論“人機協同”教學設計與未來展望[J].遠程教育雜志,2019(2):25-32.
[40] 彭紅超,祝智庭.人機協同決策支持的個性化適性學習策略探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9(2):12-20.
[41] 朱永新,徐子望,魯白,等.“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筆談(上)[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4):15-30.
[42] 伏彩瑞,關新,朱華勇,等.“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筆談(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5):13-29.
[43] 季波,李魏,呂薇,等.人工智能本科人才培養(yǎng)的美國經驗與啟示——以卡內基梅隆大學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194-199.
[44] 杜靜,黃榮懷,李政璇,等. 智能教育時代下人工智能倫理的內涵與建構原則[J].電化教育研究,2019(7):21-29.
[45] 張慧,黃榮懷,李冀紅,等. 規(guī)劃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引領與跨越——解讀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成果文件《北京共識》[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9(3):3-11.
[Abstract] The educational revolution develops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eds to develop an educational revolution corresponding to its times. In this educational revolu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prerequisite for cultivating this ability is that human beings not only have to re-recognize themselves, but also re-recogniz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machines as well.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beings, then puts forward that man-machine symbiosis is the natural choice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laborates it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an-machine symbiosi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this bas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nder the concept of man-machine symbiosis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n-machine co-education", "how teachers learn to be teachers" , "how students learn", "intelligent education" and " how education faces the ethical problems brought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eywords]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n-machine Relationship; Man-machine Symbiosis; Man-machine Co-education; Development T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