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梅
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改”。文章的修改、批改不僅是教師的教學任務,而且是師生共同提高經驗的機會,師生的共同合作是作文水平提高的關鍵。具體可以通過教師批改或抽查批改、學生分組互批、學生自批等多種方式交叉修改學生作文,最重要的是教師要總結批改的內容,珍惜批改中的反饋信息,使學生真切地獲得寫作的經驗,在不斷自我否定中提升寫作水平。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牢牢掌握作文批改的藝術,從而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學。
一、作文批改與寫法交流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老套”的毛病難以糾正,初中生經過幾年的寫作訓練之后,有時會出現“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情況。就是說,經過幾年的寫作訓練之后,各種文體的套路已基本成型了,寫記敘文,記的是老師、同學、家長;寫議論文,論的是我們身邊的話題;寫說明文,也都是身邊事物。寫人,千人一面;寫物,萬物歸一;寫景,處處相似。此時,我們當老師的就應該進行適當點撥,引導其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有一次,我為了訓練學生的觀察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故意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秋天。大多數同學圍繞秋天寫了幾處秋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與涼爽,秋天的豐收與繁忙,其中寫得最多的是秋天的色彩——金黃色。從學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學生對此類作文的寫作方法已經形成定式,竟以為寫秋天時顏色必是黃,除了這種色彩再沒有別的了。于是我在批語中寫道:“其實,秋天時寫綠未嘗不可,關鍵是寫出秋天中的綠與春夏中綠的不同之處來。例如,春天中的綠是新綠,夏天中的綠是墨綠,而秋天中的綠是黃綠,綠中泛出黃點。所以寫景作文重點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東西寫出一個與眾不同來?!?/p>
二、作文批改與思想交流
初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階段,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不免流于膚淺或片面。記得一次題為“我再次感受到了”的半命題作文,有個同學寫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虛偽的可鄙”,內容是寫前不久迎接檢查督導。文中把為迎接驗收,老師精心備課,學校全面打掃衛(wèi)生等寫得虛偽可鄙至極,表現出了極大的厭惡,措辭相當激烈。他在自批中寫道:“本文抒發(fā)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很有一種一吐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慣學校的這種弄虛作假……”而在互批中,同學這樣寫:“本文取材于實際,很有真情實感,但說話欠妥當,一個學生不應該用這種口氣批評自己的學校,其實這一切都是為我們好?!比绾慰创钪械摹胺疵嫠夭摹?,學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于是我在批語中寫道:“你能夠抓住身邊的事,善于觀察,巧妙入文,抒發(fā)了真情實感,很好。但我還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將學校平時的工作和驗收時的工作作個比較,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徹底的虛假?難道老師平時就沒精心備課?學校平時就不打掃衛(wèi)生?總之,我們應該學會全面深刻的去分析某一現象,而不能簡單的把一事物定為好或壞……”
三、作文批改與情感交流
中學生時期是一個最多愁善感的花季雨季,學生常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比如厭學情緒、情感煩惱、學習壓力等。每到這種時候,我們就要把作文技巧之類的東西暫時拋開,在評語中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比如有一次,生物老師向我反映說某同學像有心事似的,一節(jié)課什么都沒背進去,提問時一問三不知。這答案竟讓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話題是“選擇”,從文中顯示出她收到了男生一張紙條,正不知該如何選擇,心情異常矛盾,甚至還求助月亮星星告訴她該如何選擇。很顯然,這是初中生常見的早戀現象,這種事不談,學生面臨彷徨,很有可能走上彎路;面談,又會引起學生心理的恐慌,讓其無地自容。于是我便借作文批改進行了一次旁敲側擊的教育:“看得出來,文中的主人公正經歷著一次痛苦的煎熬,別的不說,單是一張紙條就已攪得她睡不好覺,聽不進課了,以后還能怎樣?要知早熟的果子雖然好看,卻是又酸又澀。我們是否應該幫她盡快走出青春的沼澤地?”下次作文再交上來時,我發(fā)現“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著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腳步也堅定了”我心中的那塊石頭也落了下來。其實,這種方式的作文批改不僅實現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更是滿足了學生對作文的期待心理,這會大大增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有了興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個大難題了。
總而言之,作文批改不僅關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且關乎學生思想修養(yǎng)、藝術審美和健康人格。因此,我們有必要把它納入作文教學研究和改革的整體中去,加強研究和創(chuàng)新,使我們的作文批改成為與學生交流思想、溝通感情、提高技能的紐帶,使作文批改真正成為學生學習作文,提高思想的良師益友,從而促進我們作文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