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統(tǒng)
一
1929年1月4日,井岡山下,江西永新縣柏露村的一所普通民居里,一群面色嚴峻的人在商量關(guān)乎生死的大事。
主持會議的是紅四軍黨代表、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與會的有紅四軍負責人朱德、陳毅,紅五軍負責人彭德懷、滕代遠,湘贛邊界特委及寧岡、永新各縣委負責人袁文才、王佐、何長工、譚震林等60多人。
從1928年7月開始,由于井岡山紅色根據(jù)地的發(fā)展壯大,國民黨湖南省主席何鍵和江西省主席朱培德調(diào)集了兩省軍隊6個旅、18個團,兵分五路向井岡山發(fā)動“會剿”。在敵人長時間封鎖下,井岡山面臨空前的困難。
如何應對國民黨軍的“會剿”,與會者爭論激烈。根據(jù)余伯流、陳剛的《井岡山根據(jù)地全史》記述,當時有三種意見:一派主張依靠井岡天險,誘敵深入,待其疲憊后消滅之。第二派主張紅軍死守井岡,估計兩個月可以獲勝。第三派認為紅軍應轉(zhuǎn)到別處另圖發(fā)展。毛澤東屬于第三派。
會議最后決定,由朱毛帶領(lǐng)紅四軍主力下山,向贛南突圍。彭德懷、王佐部隊留守井岡山,保護傷病員。邊區(qū)特委由譚震林負責,配合作戰(zhàn)。
1929年1月14日,朱德、毛澤東率領(lǐng)紅四軍主力28團和31團共3600余人,悄悄下了井岡山,向贛南行進。
二
1月19日,紅四軍占領(lǐng)崇義縣城。22日,占領(lǐng)大余縣城。大余有鎢礦,相當富裕。紅軍本想在這里休整一下,還打算發(fā)動群眾,在當?shù)亟⒏锩?quán),但僅僅住了三天,就遭到贛軍李文彬旅的襲擊。
朱毛紅軍遭到下山以來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各部之間失去聯(lián)絡(luò),毛澤東、朱德與前委機關(guān)也都跑散了。
部隊且戰(zhàn)且走,從廣東南雄轉(zhuǎn)入江西信豐境內(nèi),情形依舊沒有好轉(zhuǎn)。為擺脫敵人,紅軍每日平均急行45公里以上,沿途經(jīng)過的山嶺皆冰雪不化,困苦加甚。
紅四軍進入贛粵閩邊界的尋烏縣境后,中共尋烏縣委書記古柏聞訊趕來。古柏說,尋烏境內(nèi)有個羅福嶂,地形如同井岡山,可以堅守,還有土豪可打。
按照古柏的指引,2月1日,紅軍來到吉潭鎮(zhèn)項山腳下的圳下村宿營。村子里有兩座古老的大圍屋。朱德、陳毅和紅四軍軍部駐在村中心一座叫“恭安圍”的大圍屋里,毛澤東和政治部則駐在村西南角一座叫“文昌閣”的小廟里。
2月2日天剛亮,尾隨而來的贛軍劉士毅部一個團乘著大霧,向圳下村的紅軍發(fā)起突然襲擊。此時,28團團長林彪帶著先頭部隊已經(jīng)出發(fā)了,朱毛沒有警戒部隊,情況十分危急。
巧的是,當時國民黨軍都往村里沖,沒人注意村邊的“文昌閣”。聽到槍聲,毛澤東和賀子珍趕緊從屋里沖出,帶著隨員,從河上的小橋向山里跑,最先脫離了險境。
朱德、陳毅等人則被包圍在圍屋內(nèi)。當時,二縱隊第九大隊駐在軍部西北面不到500米的地方,看到軍部被包圍,第九大隊官兵在排長白在溪的指揮下,向敵人猛沖過去,打退了敵人,朱德這才趁勢帶著警衛(wèi)員沖出圍屋,邊打邊向村外突圍。
陳毅當時也拼命向村外跑,被一個國民黨士兵抓住。陳毅甩掉棉大衣,扣在那個士兵頭上,這才幸運脫身。
然而,有人則沒有那么幸運。比如朱德的夫人伍若蘭。伍若蘭被一槍打中了腿,倒在地上,跑不了了。堅貞不屈的伍若蘭十天后即被國民黨斬首示眾,頭顱懸掛在贛州城樓上,時年26歲。
三
毛澤東、朱德、陳毅歸隊后,紅軍集合隊伍,翻越大山,前往羅福嶂。全軍出發(fā)時3600人,到羅福嶂時兵員還有3000人,槍支卻不足1000條。
朱毛在村里召開前委會議,研究對策。會議爭論得很激烈,有人主張分兵,各路自行去圖生存,以避免敵軍的追擊。毛澤東則堅持部隊集中行動。會議還沒有結(jié)果,古柏就來報告:國民黨軍隊正向羅福嶂包圍過來。毛澤東下令立刻轉(zhuǎn)移,全軍北上,向瑞金方向行軍。
2月9日,紅四軍到達瑞金郊外烏石龍,又被國民黨軍追上了。朱德端著步槍,身先士卒,帶領(lǐng)部隊一個反沖鋒,把尾追的敵人打垮了,還繳了七八十條槍。敵人沒有想到紅軍會突然來個反沖擊,嚇得轉(zhuǎn)身逃跑了。當晚,紅軍平安抵達位于江西寧都、瑞金交界的一個山村——大柏地。
大柏地是瑞金通往寧都的一個隘口,四面環(huán)山,地勢險要,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毛澤東、朱德查看地形后,決定在此消滅尾追之敵。
2月10日是大年初一。下午3時許,贛軍劉士毅旅的兩個團如期來了。這場戰(zhàn)斗,“從是日下午3時起相持至次日正午,始將劉部完全擊潰……得械八百余支,俘虜數(shù)略同……官兵在彈盡援絕之時,用樹枝、石塊、空槍與敵在血泊中掙扎,始獲最后勝利,為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之戰(zhàn)爭”。
四
大柏地之戰(zhàn),成為紅四軍起死回生的轉(zhuǎn)折——紅軍終于在瑞金站住了腳。
毛澤東沒有忘記這個地方。當年管后勤的軍委委員宋裕和后來回憶說:“第二次來大柏地是1929年5月間……毛澤東同志說,我們上次在這里打仗借了老百姓很多東西,這次一定要償還。我在軍委負責軍需工作,就由我和另一個同志挑了兩擔花邊(銀元)到那里發(fā)。先開會,后發(fā)錢。由他們自報,報多少發(fā)多少,一共發(fā)了3500塊錢?!?/p>
紅四軍在大柏地,類似毛澤東率領(lǐng)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三灣。部隊長時間行軍作戰(zhàn)后,急需一個休整的根據(jù)地。幸運之神再次降臨,朱毛紅軍與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東固根據(jù)地取得了聯(lián)系。
紅四軍在東固,很快被國民黨軍獲悉。贛軍李文彬、金漢鼎部立即從贛州、吉安向東固逼近。毛澤東考慮,如果就地抵抗,很可能導致秘密割據(jù)的東固根據(jù)地的喪失。東固盆地不如井岡山險峻,也不宜固守,于是,決定采取打圈子的辦法,跳出東固,與國民黨軍周旋。
可是,去哪里呢?朱毛決定去閩西。那里也是山區(qū),沒有國民黨正規(guī)軍;而且那里山清水秀,出礦產(chǎn),商業(yè)也很發(fā)達,是個富庶之地。于是,紅四軍離開東固,經(jīng)吉水、永豐、樂安、寧都、石城,于3月4日攻占廣昌縣城,9日到瑞金壬田。
紅軍以飄忽不定的游擊戰(zhàn)術(shù),使國民黨軍很難判斷紅軍的真實意圖。就在贛軍對紅軍這樣大兜圈迷惑不解的時候,紅軍掉頭向東,進入福建,直取長汀。由土匪改編的國民黨守城部隊郭鳳鳴部不堪一擊,四散逃命。
福建的富庶使紅四軍獲得了經(jīng)濟來源,毛澤東決心把閩西建成鞏固的根據(jù)地。從井岡山到閩西,朱毛紅軍終于從山窮水盡走向了柳暗花明。
摘自《黨史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