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莊子的“逍遙”獨具其浪漫主義情懷,其可啟示人們思考“無待”途徑,追求超然物外,物我兩冥,尋找心之所向的“烏托邦”。但“逍遙”的結局究竟是什么,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如果不看清“無待”的結局,只是表面地認識“逍遙”,就容易沉浸“阿Q精神勝利”的愉悅中。實際上達到“無知無欲、忘我忘世、化蝶化物”的境地,不是物理上的“死亡”,就是精神上的“幻滅”。
關鍵詞:逍遙 莊子 途徑 結局
中圖分類號:I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6-0093-02
從戰(zhàn)國惠施研究《莊子》開始至今,大部分學者研究《逍遙游》的落點都是在文本內涵、文本主題、現(xiàn)世意義、“逍遙”的條件及其在莊子思想體系中的地位等,涉及哲學、政治、人倫、美學、藝術、語言、天文、生物、養(yǎng)生等諸多方面。然而,少有人有針對達到“逍遙”之后的結局的研究。既然對莊學“逍遙”的內涵、中心分析如此重要,并且已經取得了對主題分析相對穩(wěn)定的研究結果,就更不應該停下向前探索的腳步,應思索“逍遙”之后的出路問題。這是屬于《逍遙游》研究中不夠充實的部分。
一、“逍遙”之簡述
“人”作為世間的存在,與世界萬物有著多樣的聯(lián)系。道家崇尚“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主動地在行動上去切斷這樣人為的聯(lián)系;但莊子認為,這只是淺層的,單純地切斷外界的影響,還無法達到個體的自由與逍遙。真正的“無待”不僅僅是“無他”,還要“無己、無功、無名”,忘記自己、忘記功名、忘記利祿,與外物溝通聯(lián)合,超然界限,聯(lián)通內外。而不在意“己、功、名”就意味著心中無此等物,這就要求人們在精神上消除個體要求的欲望,放棄人的主觀能動作用,而返歸自然,把自己視為客觀世界中的一點,那自然就不會與別人,與外界有矛盾了。
于內無己,于外無物,當超然出萬物的界限,便達到“無己”的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以天合天”。在合自然之天時,需得順應自然之規(guī)律,體察萬物之消長,才能達到主客消融、渾然一體的天人合一,實現(xiàn)最終之“逍遙”。
二、“逍遙”之“無待”
當達到“逍遙”的境界之后,“無待”又意味著什么?它的結局會是如何?“無待”也就是無所憑依,無所束縛之意?!板羞b”的大部分是通過精神、心靈的逍遙實現(xiàn)所取得的。假如心靈超脫,無所顧忌,進入一種“無知”狀態(tài),以期與物通。那么借莊周夢蝶的典故,從物化的角度來分析,莊子與蝶是相通互化的。但其中有兩個問題:第一是關于“逍遙”感知問題。根據(jù)生物學的原理,動物是沒有思想的,這也意味著它們的“無知”,那么莊周與蝶相通的前提成立。在這種情況下,莊周“化”蝶,蝶“化”莊周,互通有無,可是在這種“虛靜”的狀態(tài)下,內心“無知無欲”的,誰來判斷莊周達到了“以天合天”的“逍遙”境地?如果他自己可以感知,那么開始說到的“無己”中忘卻身心的前提就是可以質疑的。第二是關于“逍遙”意義問題。道家崇尚自然之天,莊子在《齊物論》中也傳達出“物物平等”的理念。也就是說,莊周與蝴蝶都屬于世界的存在生命個體,都是平等的生物,只是軀體不同而已。既然如此,莊子的內心進入蝴蝶,通于他物,只是寄存精神和身體的軀殼不同了,那對于莊子又有何意義?或許我們可以說,他在思想上精神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是這種意義根據(jù)第一個問題取同理,也是無法判定的,其意義存否也是存疑的。
再看實際可觸碰的軀體上,取得“無待”后會如何呢?人可以在心靈上忘記功、名、利、祿、權、勢、尊、位,但是實際上根本無法擺脫。單說利,我們需要金錢來供養(yǎng)生存。假使按照莊子所說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依賴自然所得,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朝起夜眠,食果飲露,憑依空氣,似乎也是可以的。但“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自然中的塵埃都是有所待的,何況人呢?退一步說,順應自然,還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規(guī)律。在自然的更替中,人類在萬類競爭中,可能會被淘汰。而在這般情境下,逼迫人類作出反應,需要“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為生活所累,又怎么能逍遙自在?真正地做到“無待”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取得的“逍遙”只會是像列子一樣是暫時的,結局并不完美。
進一步講,我們做到“坐忘”首先就需要忘記自己,但忘記自己的什么呢?全部嗎?如果需要忘記全部,按照道家學派理論,最先需要忘記的就是具有社會屬性的事物,需要忘記自己的社會身份,不管是農民、商人、地主、帝侯都需要忘記。那么遺忘社會身份的后果就是打亂社會階級,也就是破壞社會秩序,那么社會將以怎樣的模式運轉呢?意識互通,分工錯亂,毫無經驗的平民變帝王,有將領才能的武士變成耕地的農民,當然禽獸也會變人類,意識的錯置也許會導致社會體系崩壞,進而使人類文明瀕臨毀滅。再者,我們還會忘記自己的名字,這也意味著我們會失去我們的社會關系。古代正是由宗法制進行家族管理,包括遺產分配、地方管理。失去了社會關系,人們也會錯置自己的親屬、愛人、朋友,這樣是有點可怖的。另外,當我們忘記自己的身軀,以達到“無待”的“逍遙”,那也只是意識的逍遙,而沒有實現(xiàn)身體的逍遙,依舊是有所待的。如此,其實也是沒有達到真正的逍遙。
三、“逍遙”之結局
實際上,要做到“心齋”“坐忘”“物化”達到“以天合天”,也就是最終做到“無己、無功、無名”,到達“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然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最終“以游無窮者”,符合這樣的“逍遙”的最終結局就是——死亡。
因為逝者是無知無覺的,他們“無己”;逝者已經沒有了“功、名”,他們“無功、無名”,至少他們已經感覺不到;即便屬于他們,他們也不再為功名利祿所累,是“無待”的。此外,他們順應自然規(guī)律的生老病死,自然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最終達到了“無待”,達到了“逍遙”。
“死亡”的結局似乎冰冷,也很現(xiàn)實;但相對來說,莊子的逍遙本來就是一種浪漫主義,逍遙內外,彼且惡乎待哉?“死亡”也許是目前最具可能性、現(xiàn)實性的“逍遙”;否則就會陷入“阿Q精神勝利法”疑惑困境中。再者,即便不是物理上的“死亡”,那么達到“無知無欲、忘我忘世、化蝶化物”的境地,實際和死去也無大分別了。畢竟活著的標志就在于有意識、有情感、有所依賴,有這些才可愛,才為一個“活著的人”。盡管如此,“逍遙”始終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美好境界,也是一種心靈向往的歸處,具有人生哲理意義,其價值是超越現(xiàn)實而存在的。
莊子《逍遙游》獨具其浪漫主義情懷,其中蘊含的“心齋”“坐忘”“物化”“以天合天”理念是人類的精神財富;其可貴之處在于提出了對人的“逍遙”的條件看法,啟示我們思考“無待”途徑,追求超然物外,物我兩冥。但這樣的“逍遙”終究要經歷實踐的檢驗,來判斷其是否具有真實的可行性。而逍遙的結局的最終探究,實際上又引領我們立于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選擇相信哲理的深意。
參考文獻:
[1]陳鼓應.莊子今注今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曹礎基.莊子淺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2.
[3]曹礎基.莊子淺論[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
[4]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5]孫雪霞.文學莊子探微[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
[6]蔣麗梅.物我感通,無為任化:莊子“物化”思想研究[J].中國哲學史,2015(3).
[7]邱彥超.莊子“坐忘”思想探析[D].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2013.
[8]張瑞.淺論莊子的“至樂無樂”思想[D].海口:海南大學,2015.
責任編輯:張正吉
[作者簡介]熊港琴,華南師范大學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先秦散文《逍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