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南詔政權的統(tǒng)制與統(tǒng)合

2020-04-30 06:45張欣
鹽業(yè)史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井鹽鹽井南詔

張欣

摘 ?要:漢代始置鹽官管控滇鹽,至南詔時期鹽官久廢,由此引發(fā)唐中央政府與南詔、吐蕃因滇鹽而爆發(fā)戰(zhàn)爭。滇鹽對南詔時期云南的政治、經濟、軍事,甚至民族關系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南詔與唐中央政府、吐蕃圍繞滇鹽所進行的一系列博弈,對于南詔的國家重構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同時對滇鹽的后續(xù)發(fā)展及云南的經濟社會進步均產生了重大影響。

關鍵詞:滇鹽;南詔;唐王朝;吐蕃;博弈???????????????中圖分類號:K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864(2020)01—0011—09

云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境內井鹽資源豐富,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云南人民就開始對省內的井鹽資源進行開發(fā)利用,形成獨特的井鹽生產方式。從歷史上看,滇鹽對云南經濟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云南物產,錫、銅而外,當以鹽為大宗。鹽井遍于三迤,取用不竭,若加以人工之改進,實可以自給而有余”。

關于滇鹽,古時就有相關文獻記載。隨著學者對相關文獻資料的陸續(xù)運用,滇鹽研究的整體性成果開始逐漸呈現,這極大地推動了滇鹽的相關研究。與此同時,學術界圍繞歷代滇鹽的鹽政與鹽法、鹽稅、鹽工的生產生活狀況、鹽的生產技術及產運銷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此外,學界對特定地區(qū)的滇鹽開采及其影響方面也進行了專題研究。雖然關于滇鹽的研究在近幾年成果斐然,但是,就研究時段來說,多集中于明清和民國時段,明之前的成果非常少,尤其是關于南詔時期滇鹽的研究更是缺乏。我們知道,鹽是事關國計民生的一項戰(zhàn)略資源,歷史上圍繞滇鹽,唐中央政府與南詔、吐蕃三方勢力在事關財政、軍事、民族關系等多方面進行過一系列博弈,并對滇鹽在元、明、清乃至民國時期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南詔時期滇鹽的生產及其各方勢力圍繞其進行的博弈很值得我們去關注。

一、滇鹽產區(qū)的分布

云南地處中國西南邊疆,位于云貴高原之上,特殊的地質條件,使得該地區(qū)井鹽資源非常豐富。據史料記載,云南井鹽開采的歷史已經長達兩千五百多年,產鹽歷史悠久。

關于滇鹽,西漢時“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前109)開……連然(今安寧),有鹽官。俞元,池在南,橋水所出,東至母單入溫,行千九百里?!?sup>② 漢武帝時期,中央政權就開始在益州郡的連然井(安寧井)設置專門管理鹽務的鹽官,其更深層原因是為控制該地區(qū)鹽利,進而穩(wěn)固漢中央政府對于西南地區(qū)的控制。東漢時,永昌太守鄭純“與哀牢夷人約,邑豪歲輸布貫頭衣二領,鹽一斛,以為常賦,夷俗安之”。而當時哀牢地區(qū)就有滇鹽產區(qū)——比蘇縣,比蘇縣在東漢時期的永昌郡,是滇鹽的重要鹽產地。魏晉南北朝時,“晉寧郡,本益州也……武帝元封二年,叟反,遣將軍郭昌討平之,因開為郡,治滇池上……郡土(大)平敞,(有)原田,多長松,皋有鸚鵡、孔雀。鹽池田漁之饒,金銀畜產之富?!?sup>⑤“連然縣,有鹽泉,南中共仰之?!?sup>⑥ 除安寧地區(qū)的鹽井在這一時期被大規(guī)模開發(fā)外,還出現“南廣縣郡治,漢武帝太初元年置,有鹽官(今云南鹽津,唐設鹽泉鎮(zhèn),民國設鹽津縣)”等鹽產地。總體來看,經過歷朝對滇鹽產區(qū)的逐步開發(fā)與管理,到唐代前夕,滇鹽的開采已漸趨成熟。

唐代,滇鹽的鹽業(yè)資源被大量發(fā)現并開采。在這一時期,滇鹽產地形成了著名的唐代六井——黑鹽井、白鹽井、瑯鹽井、麗江井、老姆井、彌沙井。另據《蠻書》記載,當時“安寧城中皆石鹽井,深八十尺。城外又有四井……升麻、通海已來……唯有覽賧城內郎井鹽潔白味美……瀘南有美井鹽,河賧、白崖、云南已來,供食。昆明城有大鹽池……東蠻、磨些蠻諸蕃部落共食龍怯河水,中有鹽井兩所。斂尋東南有傍彌潛井、沙追井,西北有若耶井、諱溺井,劍川有細諾鄧井,麗水城有羅苴井,長傍諸山皆有鹽井……”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西南地區(qū)的安寧、覽賧城、瀘南、龍怯河、斂尋、劍川、麗水城、長傍等地都出現了鹽井。除上述幾個地區(qū)外,當時滇南地區(qū)也有鹽井。據樊綽的記載,“銀生城在撲賧之南,去龍尾城十日程,東南有通鐙川,又直南通河普川……又開南城在龍尾城南十一日程,管柳追和都督城。又威遠城、奉逸城、利潤城,內有鹽井一百來所。茫乃道并黑齒等類十部落,皆屬焉?!?sup>③ 據方國瑜先生考證:“在此地區(qū)產鹽,其最著者,景谷之益香,抱母、普洱之磨黑、石膏、易武,孟臘之磨歇、磨龍、磨桂、磨酣、磨丁諸井鹽區(qū)。所謂‘鹽井一百來所,即在此地區(qū)?!?sup>④ 這說明當時整個滇南地區(qū)的鹽井分布已十分廣泛。

綜上所述,從漢至唐,滇鹽產地數量呈現逐步增多、空間范圍逐步擴大的趨勢,即由漢代的連然、比蘇地區(qū)擴大到唐代的開南城地區(qū),由滇中、滇西擴大到滇南地區(qū)。這為歷代滇鹽的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滇鹽的生產

滇鹽因為產于特殊的地理地貌,其生產必須要經過“開井、汲鹵、煎煮”等步驟。要想生產出豐富的井鹽,尋找鹵水豐富的地方作為開井的井址是第一步。早在遠古時期,云南就是一個凹形內陸湖,隨著地殼運動的變化,內陸湖不斷下沉,使富含鹽分的礦物質不斷下沉積淀,最終形成“內陸盆地,深層鹵水補給”的鹽類礦床。正是這種特殊的地質因素為滇鹽的開采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尤其到唐代,滇鹽開采進入一個快速發(fā)展時期。

據相關歷史記載:“唐有李阿召者牧黑牛,飲于池,肥澤異常,跡之池水,皆鹵泉,報蒙詔開黑井?!?sup>⑦“蒙氏時,楊波遠騎青牛,號神明大士,能知鹽泉,黑井波遠所開”,“天竺摩耶提國阿育王,有神明大士者,能知鹽泉,王命開之,當騎青牛隨一犬白色”。關于黑鹽井的形成,不同史料記載有不同的說法,但相同點是,黑井的發(fā)現都與牲畜有關,牲畜利用敏銳的嗅覺發(fā)現鹽井所在地。這雖然帶有一定的神話色彩,但是一次偶然的放牧,人們便發(fā)現了黑井,證明滇鹽鹵水之淺。據《祿豐縣志》記載:“黑鹽井處于構造峽谷地帶,原處于一片咸水湖,后來沉為巖鹽,到遠古時代鹽水溢于地表,因此4000多年前的彝族人開始采食該地淺層地表鹽水食用?!?sup>⑨ 時至唐代,“黑井已開,且有井名”,黑井正式被大規(guī)模開發(fā)。而白鹽井的開鑿也與牲畜有關,“有羝羊石,蒙氏時有女牧羊于此,一羝舐土,驅之不去,掘地得鹵泉,后訛為白鹽井”。白鹽井因羊而被發(fā)現,因羊而出現石羊鎮(zhèn)之名。

通過上述資料的記載,發(fā)現古時滇人在選取開井位置時,在沒有先進勘探設備的支持下,對于鹽井位置的確定帶有一定運氣成分,其利用牲畜敏銳的嗅覺,確定鹵水豐富的開井位置。這從側面證明,正是云南這種特殊的地質條件為井鹽生產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條件。因此,王守基認為:“滇蜀之鹽,皆產于井。蜀井鑿于人,滇井則成于天焉?!?sup>②

在開井位置確定后,下一步驟便是取鹵。在云南地區(qū),自西漢以后的兩千多年歷史中,云南井鹽生產技術發(fā)展緩慢。在唐代之前,云南鹽井的取鹵方式主要還是就近挖坑積鹵,以瓦罐、牛皮兜、水桶提運鹵水;到唐代,據《蠻書》記載,安寧井屬于直井,采用轆轤提升鹵水,其余的屬于斜井,用人力背運,或用竹竜汲取。竹竜,俗名唧鹵筒,每井視深淺配竜若干具,每具配竜工1名,用手拉竜桿,鹵水即唧入竜內,從上端涌出,儲于水套(池),再汲一竜,將水套中的鹵水如法拉汲,如此各竜相接,將鹵水提出井外,然后架竹、木枧槽將鹵水導入鹵池,再背至灶房備煎

鹵水提取后,開始進行煎鹽。滇鹽成鹽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最原始(也是技術含量最低)的方法,將炭燒紅,將鹵水潑于炭上,蒸發(fā)水分后刮鹽取食,因鹽的色澤呈褐色,俗稱“雞糞鹽”。第二,采用采薪砌灶的方法,以鑄鐵圓鍋或者桶鍋煎鹽,成為云南特有的圓形鐵鍋鹽和塊鹽。唐代,滇鹽成鹽主要采取“柴薪煎鹽法”。據史料記載:“昆明城有大鹽池,比陷吐蕃。蕃中不解煮法,以咸池水沃柴上,以火焚柴成炭,即于炭上掠取鹽也。貞元十年(794)春……蠻官煮之如漢法也?!?sup>⑥ 只有邊遠少數民族地區(qū)依然食用最為原始的“雞糞鹽”,致使其產鹽量不高,鹽品質也不純正。直到唐代末期,隨著中原地區(qū)先進的制鹽工藝傳入云南,滇鹽生產技術才逐步得到改進。

隨著煎鹽技術的進步,滇鹽產量開始逐步提升,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滇鹽貿易范圍的擴大,“升麻、通海已來,諸爨蠻皆食安寧井鹽……惟南詔一家所食取足外……長傍諸山皆有鹽井,當土諸蠻自食”?!盀o南有美井鹽,河睒、白崖,云南以來供食?!?sup>⑧ 產出的滇鹽除供應當地民眾外,還被運往西南邊遠少數民族聚集區(qū),成為當地少數民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

滇鹽在當時除了滿足各個民族自身需求外,還被當作一種交換標準進行貨物交易?!捌潲}出處甚多,煎者則少。蠻法煮鹽,咸有法令。顆鹽每顆約一兩二兩,有交易,即以顆計之?!?sup>⑨ 據趙小平先生考證,這是滇鹽充當貨幣的開始,滇鹽成為鹽幣,被當作一般等價物進行商品交換,尤其在滇鹽產區(qū)的云南地區(qū),鹽幣使用較為普遍。此種說法具有一定道理。除此之外,這也是滇鹽開始標準化生產的體現,以特定的重量(以顆作為交換單位)來規(guī)定交易的標準,在商品經濟不發(fā)達的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何嘗不是一種便利的交易方式。這從側面說明,隨著唐代滇鹽產量的提升,滇鹽的重要性在這一時期開始逐步顯現,繼而為后來南詔、吐蕃、唐中央政府在滇鹽產區(qū)的爭奪埋下伏筆。

綜上所述,通過對歷史時期滇鹽開發(fā)的梳理,在古代(尤其唐代),滇人在西南地區(qū)不斷開井、汲鹵、煎鹽,使唐代滇鹽產量較以前有很大提升。尤其唐代時期南詔對于滇南鹽井的開發(fā),是滇鹽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三、因鹽而引發(fā)三方勢力的政治博弈

唐代,對于邊遠少數民族的控制,唐中央政府一般采取羈縻政策,即任用本地少數民族首領為當地主要官員。但是,在西南地區(qū),唐中央政府一改原先的羈縻政策,不惜破壞與西南少數民族之間原有的友好關系,派遣流官以及軍隊強力滲透該地區(qū)。唐中央政府在這一時期對西南地區(qū)采取與其他邊遠地區(qū)不同統(tǒng)治政策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隨著滇鹽生產技術的進步,滇鹽產量大幅提升,滇鹽鹽利在各方的財政收入中逐漸占據重要地位。因此,南詔、吐蕃、唐中央政府三方勢力無論任何一方控制了滇鹽鹽業(yè)資源,其高額的鹽利收入則會對其財政以及政治、軍事、民族關系等方面的構建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故此,滇鹽鹽業(yè)資源在唐代得到進一步開發(fā)后,唐中央政府與南詔、吐蕃圍繞滇鹽展開了一系列斗爭。

在唐中央政府向四周進行控制的同時,在西南地區(qū)相繼興起南詔、吐蕃等少數民族政權。唐中央政府為了進一步控制西南地區(qū),于唐武德四年(621)設立姚州,歸屬劍南道;麟德元年(664)唐中央政府“于昆明之弄棟川置姚州都督府”。從歷史地圖上看,唐中央政府設置姚州的地理位置及姚州都督治所正處于白鹽井所在地,而且治所的控制范圍也將黑井和瑯井囊括在內。從鹽井的位置來看,這些鹽井正好是南詔、吐蕃少數民族政權賴以生存的重要根基,這些鹽井所帶來的鹽利收入事關少數民族政權的財政和民生穩(wěn)定。

因此,通過唐中央政府選擇姚州作為都督治所的目的來看,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欲控制治所周圍鹽井所帶來的豐厚鹽利,繼而強化對該地區(qū)少數民族的控制。但唐中央政府的勢力范圍僅僅局限于姚州治所的周圍,對于鹽井的控制則無法企及,重要的鹽場則被南詔所控制。唐中央政府面對在西南地區(qū)進駐不利的局面,一改派遣流官和設置治所控制該地的辦法,而改為派遣軍隊強力占據的強硬手段。

據史書記載,面對唐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區(qū)進駐的不利局面,張柬之在神功元年(697)上書武則天,陳述控制西南地區(qū)對于大唐帝國進行國家重構的重要性:“姚州者,古哀牢之舊國。絕域荒外……漢置永昌郡以統(tǒng)理之,乃收其鹽布氈罽之稅,以利中土……諸葛亮五月渡瀘,收其金銀鹽布以益軍儲……自亮南征之后,國以富饒,甲兵充足。由此言之,則前代置郡,其利頗深。今鹽布之稅不供,珍奇之貢不入,戈戟之用不實于戎行,寶貨之資不輸于大國,而空竭府庫,驅率平人,受役蠻夷,肝腦涂地,臣竊為國家痛惜之?!?sup>⑤ 由此可以看出,當時西南地區(qū)的鹽利無論對于漢帝國還是蜀漢政權,在國家重構過程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張柬之面對西南鹽利無法匯集到唐中央政府的局面而感到深深惋惜。

神功二年,張柬之再次給武則天上書道:“伏乞省罷姚州,使隸嶲府,歲時朝覲,同之蕃國。瀘南諸鎮(zhèn),亦皆悉廢,于瀘北置關,百姓自非奉使入蕃,不許交通往來。增嶲府兵選,擇良宰牧以統(tǒng)理之。臣愚將為……則天不納。”張柬之請求廢除姚州治所,背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希望唐中央政府派遣官員以及軍隊直接控制該地,相應地控制該地的鹽利,充實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但此建議并沒有被采納。隨后又有大唐官員上書:“如若每年差兵五百人募守……所有課稅,自出姚府管內,更不勞擾蜀中。”因此,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當時姚州治所內的白鹽井和黑鹽井以及其他鹽井產鹽之利,可供唐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區(qū)的所有軍政開支。

時至玄宗朝,唐中央政府改變前期在西南地區(qū)的控制政策。唐天寶八年(749),“玄宗委特進何履光統(tǒng)領十道兵馬,從安南進軍伐蠻國。十載,已收復安寧城并馬援銅柱,本定疆界在安寧。”玄宗命何履光控制安寧的重要原因在于“安寧城有五鹽井,人得煮鬻自給”。而當時南詔也主要依靠安寧城內的井鹽來控制境內以及周邊民眾,因此,唐中央政府想要進駐西南地區(qū),首先必須制服南詔,制服南詔的首要條件便是控制其境內上關國計、下系民生的鹽業(yè)資源。因此,“玄宗詔特進何履光以兵定南詔境,取安寧城及井”。而唐中央政府對安寧及周圍鹽業(yè)資源的爭奪,引起了南詔的恐慌。安寧井對南詔非常重要,“安寧城中皆石鹽井,深八十尺。城外又有四井”。其所產的鹽以及鹽利,事關南詔境內民眾的日常生活和政權穩(wěn)定。據《南詔德化碑》記載,“安寧雄鎮(zhèn),諸爨要沖……鹽池鞅掌,利及牂牁……”。因此,唐中央政府對安寧的進占引發(fā)了南詔的強烈不滿,南詔面對唐中央政府的軍事壓力,立即作出軍事回應。

天寶九年(750),“閣羅鳳襲云南王……因發(fā)兵反攻,攻圍虔陀,殺之……明年,仲通率兵出戎、嶲州……進兵逼大和城,為南詔所敗……十二年,俾留后、侍御史李宓將十余萬……宓復敗于大和城北,死者十八九?!?sup>⑧“安寧遂沒于南詔?!?sup>⑨ 南詔通過一系列軍事反擊,將唐中央政府的軍事力量驅逐出安寧以及周圍地區(qū)。到代宗廣德二年(764),“東北有井邑城隍,城西有漢城……安寧鎮(zhèn),去柘東城西一日程,連然縣故地也”。南詔將安寧這一產鹽重鎮(zhèn)牢牢控制在其手中。

南詔通過與唐中央政府一系列的軍事斗爭,最終將唐中央政府勢力驅逐出姚州都督治所的控制范圍,重新將安寧及周圍的產鹽重鎮(zhèn)控制在其手中。而南詔與唐中央政府之所以圍繞安寧進行重點爭奪,是因當時云南整個產鹽區(qū)有“鹽井四十余所,惟姚州白井、威雄黑井最佳”?○11 。而當時白鹽井以及黑井都在安寧的控制范圍,控制了安寧則控制了云南境內主要的鹽產區(qū)。因而,通過南詔與唐中央政府在安寧以及周圍的軍事博弈,側面證明了滇鹽對于雙方在西南地區(qū)進行統(tǒng)治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什么唐中央政府在該地區(qū)改變原有的統(tǒng)治政策,不惜通過軍事斗爭與南詔爭奪鹽產地的重要原因。

在與南詔爭奪安寧鹽產區(qū)失利之后,唐中央政府又轉向與吐蕃爭奪滇西北鹽井。唐中央政府汲取與南詔軍事斗爭的教訓,不與吐蕃發(fā)生直接的軍事沖突,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玄宗開始利用南詔與吐蕃之間在鹽井問題上的沖突,想要坐收漁利。唐中央政府“以夷制夷”的思想在玄宗頒發(fā)給西南蠻大首領蒙歸義的敕書中顯現無疑:“吐蕃于蠻,擬行報復;又嶲州鹽井,本屬國家,中間被其內侵,近日始復收得。卿彼蕃落,亦應具知。吐蕃唯利是貪,數論鹽井……今知其將兵擬侵蠻部,兼擬取鹽井,事似不虛……嶲州相去,道里稍遠,若有驚急,復須為援……卿于國盡誠,在邊為捍,委寄得所,朕復何憂?!?sup>① 唐中央政府希望借助南詔牽制吐蕃,在南詔與吐蕃爭奪滇西北鹽產區(qū)兩敗俱傷時,唐中央政府便可趁機掌握滇西北的鹽業(yè)資源,并借助滇西北的鹽業(yè)資源步步為營,逐漸與南詔、吐蕃在西南地區(qū)展開下一輪博弈。但面對滇西北豐厚的鹽利資源,南詔意識到該地區(qū)鹽業(yè)資源對其向北進行勢力擴張的重要性?!柏懺辏?94)春,南詔收昆明城。今鹽池屬南詔,蠻官煮之。”滇西北的鹽業(yè)資源反而被南詔牢牢控制。

由此可見,在唐中央政府、南詔、吐蕃三方勢力圍繞鹽井所進行的軍事博弈中,南詔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南詔通過各種策略幾乎整合了滇中、滇東、滇西北的全部鹽業(yè)資源。南詔大范圍控制滇鹽,激起吐蕃的強烈不滿,南詔借助滇鹽日益強盛,吐蕃更加意識到控制滇鹽對于壓制南詔的重要性。因此,吐蕃“欲悉師出西山、劍山、嶲州以絕南詔”。而劍山、嶲州正是滇鹽出產的重要地域,尤其是嶲州,因為擁有豐富的鹽業(yè)資源,更是雙方再次爭奪的重點。

因此,唐中央政府、南詔、吐蕃三方勢力在西南地區(qū)不斷進行爭奪,而爭奪的地域正是滇鹽重要的產出地??傊?,在最終角逐中,南詔趁機整合滇中、滇南、滇西北鹽產地,借助滇鹽進一步強化對轄區(qū)內民眾和周邊民族的控制,南詔政權由此開始逐步走向強盛。

四、因鹽而日益強大的南詔政權

在南詔整合滇中、滇南、滇西北的鹽業(yè)資源后,對內進行國家構建,對外進行國際貿易,國力逐步走向強盛。

南詔控制滇鹽產地后,滇鹽的生產進入全新時代。南詔開始重視各鹽產區(qū)的鹽井,甚至投入力量保護鹽井不受破壞而影響生產,與此同時,加大對滇鹽的壟斷:“南詔覽瞼井產鹽,最鮮白,惟王得食,取足輒滅灶,緘閉其井”。

鹽,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在南詔壟斷滇鹽的生產與分配后,周邊民眾想要獲取食鹽,必須向南詔臣服或者與其進行貿易。借此資源,南詔在進行外交或者貿易之時,將會掌握絕對話語權。當時“諸爨蠻皆食安寧井鹽”,而安寧地區(qū)的井鹽被南詔所掌握,諸爨蠻為獲取食鹽,不得不臣服于南詔,南詔借助滇鹽掌握對周邊民族的政治話語權,并開始逐漸控制周邊民族與疆域?!般y生城,在撲賧之南……開南城在龍尾城南十一日程,管柳追和都督城,又威遠城、奉逸城、利潤城,內有鹽井一百來所……陸路去永昌十日程,水路下彌臣國三十日程……”。南詔牢牢控制境內的鹽井,通過在有鹽井的地方設置城市,甚至派遣管理人員。而這些因鹽設置的城市成為南詔控制周圍少數民族的重要據點,并通過一個個因鹽設置的城市,南詔逐漸控制城市所能輻射的疆域:如南詔通過其控制的“烏德井”(今屬老撾)向周圍的哈尼族、基諾族和傣族供應食鹽。南詔通過掌控食鹽而控制周邊民族與疆域。

滇鹽在南詔的對外貿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據張學君、張莉紅考證:唐代滇鹽成為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產品,滇鹽的發(fā)展成為構建南方絲綢之路上川滇食鹽貿易的重要推手,尤其在7—12世紀,滇鹽能夠較快發(fā)展,一個原因在于四川食鹽因人口長期持續(xù)增加而出現短缺,故在唐代除了江淮鹽、河東鹽輸入四川之外,滇鹽也憑借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沿著南方絲綢之路進入川南一些地區(qū)。另一原因則在于,這一時期相對寬松的食鹽稅收政策客觀上促進了滇鹽的自由貿易,為滇鹽入川提供了外部條件。當時南詔對于境內廣大滇鹽鹽井“斂尋西北有若邪井、諱溺井,麗水城有羅苴井,長傍諸山皆有鹽井”,采取“未經榷稅”的政策。

在“安史之亂”對中原地區(qū)經濟社會造成巨大破壞的大背景下,唐王朝在“平叛”過程中,增加財政收入無疑成為第一要務。在田賦、商稅因戰(zhàn)亂而遭受破壞之時,作為人們生活必需品的鹽,成為唐王朝下一步征稅的主要對象,通過“榷鹽”征收鹽稅成為唐王朝重要的財政支撐,出現“百姓除租庸外,無得橫賦,人不益稅而上用以饒”的現象。因此,第五琦在唐王朝控制的鹽區(qū)實行榷鹽法,采取官運官銷的政策,主要是為了增加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

但在西南地區(qū),南詔對境內的井鹽采取“大都循用稅法,聽民自煎自賣”的政策,滇鹽在南詔政權的庇護之下逐漸發(fā)展。在唐王朝將“榷鹽”作為一項重要的財政政策實行時,西南地區(qū)的滇鹽當然也成為其想要控制的資源,因此在西南地區(qū)相繼與南詔、吐蕃針對滇鹽產地發(fā)生一系列斗爭。但從更深層次去看,唐中央政府對于滇鹽產地的爭奪是想要通過控制滇鹽鹽利,一步步蠶食掉南詔對于云南地區(qū)的食鹽銷售網絡,進而控制整個云南地區(qū),從而削弱南詔,并將唐中央勢力擴展至西南,逐步重振昔日的“大唐雄風”。但事與愿違,由于南詔在軍事博弈中占據優(yōu)勢,控制大量滇鹽產地,并采取“與民共享”的食鹽政策,相比于唐中央政府的“榷鹽”,南詔政權贏得了下層民眾的支持,這成為南詔政權得以強盛的民眾根基。

在南詔針對滇鹽實行“聽民自煎”的政策之后,民眾開始依鹽而生。由于南詔時期,滇鹽的生產主要采取“柴薪煎鹽法”,此種煎鹽法促成云南少數民族地區(qū)形成新的行業(yè)分工,有因煎鹽而形成的煎鹽工,有因專門提供柴薪而出現的采樵工。在滇鹽產地出現“無地不鹽煙,無民不樵薪”,“十猶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供給……筋力登危集市門,死生射利兼鹽井”等現象。由于滇鹽的開采,云南地區(qū)民眾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影響民眾的日常生活,出現“皆煮鹵代耕,男不耒耜,女不杼軸;富者出資,貧者食力,胥仰食于井”,“男不耕女不織,飲食日用視其井水煮鹽,上以輸課,下以資身”的景象。

與此同時,伴隨南詔時期滇鹽的開發(fā),興起一批因鹽而勃興的市鎮(zhèn)。在南詔對于滇鹽進行開發(fā)之前,在西南地區(qū)較大的城市多是羈縻州府治所所在地。但隨著民眾對滇鹽的開采、提煉以及運銷,在西南地區(qū)出現了一批因鹽而成名的城市,“安寧雄鎮(zhèn)……鹽池鞅掌……城邑綿延……勢連戎、爨。乃置城監(jiān),用輯攜離。遠近因依,閭閻櫛比……次昆川,審形勢……十四年春,命長男鳳迦異于昆川置拓東城……”由此可知,安寧、昆明城的繁盛都與滇鹽在南詔時期的大力開發(fā)有著密切關系。

五、結 ?語

滇鹽在唐代成為南詔、吐蕃、唐中央政府三方勢力的一個重要戰(zhàn)略博弈資源。鹽作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經年絕一無恙。獨食鹽禁戒旬日,則縛雞勝匹倦怠懨然?!?sup>⑥ 哪方勢力控制了鹽,內則可以控制民眾,統(tǒng)合與控制該地區(qū);外則可以與其他政權分庭抗禮。因此,在西南地區(qū),由于南詔最終控制了滇鹽,對該政權的后續(xù)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正是南詔時期對于滇鹽的開發(fā)利用,伴隨滇鹽開發(fā)而出現的鹽幣、滇鹽的入川、因鹽而設城的安寧、昆明城等,對南詔的國家整合產生了極大影響,為云南后來的文明進程埋下了伏筆,同時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為元、明、清以至于民國時期滇鹽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責任編輯:周 ?聰)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Barium Salt in Nanzhao Period

ZHANG?Xin

Abstract:?In Han Dynasty, the government?set up the salt official?to control strontium salt. Till?the Nanzhao period,the salt official was abolished for a long time, which led to the war between the Tang government and the Nanzhao and Tubo due to salt.Strontium sal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and even ethnic relations of Yunnan during the Nanzhao period. The series of games between Nanzhao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Tang Dynasty and Tubo around strontium salt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Nanzhaos country and had a major impact on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strontium salt and Yunnans histor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strontium salt;Nanzhao;Tang Dynasty;Tubo; game

猜你喜歡
井鹽鹽井南詔
《近年來藝術品市場的南詔大理佛精品》插圖
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
清末川邊改土歸流前期西藏東部鹽井社會狀況及周邊環(huán)境考察
自貢井鹽深鉆汲制技藝
山,南詔國的“龍輿”山
新舊唐書關于南詔記載淺析
自貢:井鹽深鉆汲制技藝
叩訪鹽井祠
《南詔德化碑》史料價值散議
通河县| 商洛市| 中宁县| 翼城县| 白山市| 大荔县| 洪雅县| 瑞安市| 南江县| 天祝| 胶州市| 尼木县| 阿鲁科尔沁旗| 河津市| 新余市| 蕲春县| 周口市| 彭州市| 墨脱县| 仁寿县| 无棣县| 磐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茂名市| 北安市| 荃湾区| 儋州市| 宝清县| 宣威市| 新巴尔虎右旗| 宁夏| 荣昌县| 潢川县| 保定市| 双桥区| 西吉县| 洞头县| 康定县| 剑河县| 信阳市| 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