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燕
【摘要】? 愛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人人都有被愛的渴求,對于弱勢的個人或群體,教師更要以真心、真愛、真情育人,春風化雨般地溫潤學生的心靈,從而使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關(guān)鍵詞】? 愛 自尊 溝通 自信 信任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1-014-02
“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師用愛和信任的目光,哪怕僅僅是投向?qū)W生的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像……”而對學生的愛,我認為首先表現(xiàn)在不放棄對任何一個學生的教育。
一、案例
小花,16歲,孤兒,一個令我“高度重視”的女生。她在校的表現(xiàn)可是所有科任老師所不敢恭維的,她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什么時候爆發(fā)誰也預(yù)料不到,驚雷般的一句:“老師,XX同學拿了我的書本,XX同學把垃圾扔到我的位置”。冷不防的一句真讓科任老師措手不及,課堂也常因此被弄得一團糟,影響老師的教學進度不說,還影響了其他同學的正常學習。在學習上,課不想聽之外,作業(yè)不做,或讓同學代做。每當老師布置同學們要抄寫什么內(nèi)容時,她儼然就是同學們的代言人,毫無顧忌地在座位上大聲說:“這么多啊,你抄哦,我才不抄呢”。公然挑戰(zhàn)老師成了她的快樂。在出勤方面,經(jīng)常遲到,批評她卻不以為意,有時還頂撞老師,找借口掩飾自己的錯誤,“XX同學還不是一樣,為何不抓他,偏偏要抓我?”在衛(wèi)生方面,喜歡亂扔垃圾,不注意班級衛(wèi)生,時常買零食回班上吃,課堂上明目張膽地吃零食,喝飲料,被老師當場抓到了,還滑稽地為自己辯解:“老師,我都不是在吃東西,只不過是喝了幾口飲料而已?!闭孀屓颂湫苑恰6趦x容儀表方面,可謂是“老頑固”:畫眼影,涂紅指甲,頭發(fā)剪得怪怪的。剪個指甲剪了一點點就說剪完了,還問你行不行,要說剪得徹底的吧,起碼要折騰三節(jié)課時間才剪完。此外,在校的她可團結(jié)同學了,課間經(jīng)常和男生追逐打鬧,課室內(nèi)外也總能聽到她的歡聲笑語。
在學校如此,在福利院也如此,從不懂得尊重、尊敬他人,面對福利院工作人員的苦口婆心,她總是以粗言穢語回敬,中午經(jīng)常不回福利院,下午放學也常七點鐘才回到福利院。工作人員對此感到非常無奈,也只好寄希望于學校老師。
針對她的表現(xiàn),我常對她進行說服教育,可沒過幾天,她又“舊病”復(fù)發(fā)了,雖說每次都寫了保證書,也在班上念過,但最終的結(jié)果卻沒變樣。為了她,我可是筋疲力竭、焦頭爛額。
二、案例分析
根據(jù)小花的種種表現(xiàn),我初步診斷為: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行為習慣不良。這一切導致她的學習成績極不理想,對學習沒有興趣,而這又使上述的種種表現(xiàn)日趨加劇。
亂扔垃圾,不注意班級衛(wèi)生,在干凈的地面上隨便扔零食袋、紙屑等,小花不以自己的行為為“恥”,反而覺得沒所謂。這是她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所導致的結(jié)果。
課堂上搗亂,不想聽課,不愿做作業(yè),考試想方設(shè)法去作弊,與同學愛打愛鬧等。這些都是她失去學習興趣之后而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
堅強的意志是一個人用正確的道德觀念克服個人不合理的欲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不能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老是“反復(fù)”,這是小花意志品質(zhì)薄弱的表現(xiàn),也正由于她意志的薄弱,常常是錯誤剛改正又出現(xiàn)反復(fù),甚至不能自已。
三、工作措施與策略
1.播撒愛心,傳遞溫暖
作為一個孤兒,由于家庭溫暖的缺失,小花比其他學生更渴望陽光雨露般的“愛”,而愛是撫平她心靈創(chuàng)傷的良藥。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的確,沒有愛心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有愛心而不能讓被愛者懂得關(guān)愛是遺憾的教育。平時,我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不偏袒、不歧視、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對于小花,我也從未放棄過,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成功地轉(zhuǎn)變她,使她學會做人,做一個好人。所以,一有空的時候,我都會找她談話,或在走廊,或在辦公室,或在載她回家的路上。用誠摯、理解的愛去感化她,教育她,征服她的心理誤區(qū),從而讓她感受到老師是在誠心誠意地幫助自己,繼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變被動為主動,變疏遠為親近。一句句“中午吃了飯沒”“下雨了,有沒有傘”“下午放學你可要過來默寫啊”的溫暖問候,讓她著實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guān)心和在乎。為了表達對老師的謝意,在感恩的季節(jié)里,藉著圣誕節(jié)之際,她給我送去了一份精美的小禮物,里面還附有她親筆寫的一封信,雖寫得不怎么樣,但字里行間爬滿的卻是她的歉意和對老師深情的祝福。說真的,那一刻我非常感動,也驚喜地發(fā)現(xiàn)她身上的“情”并沒有泯滅,還發(fā)出了耀眼的光芒。所以說,一個真正熱愛學生的老師,她一定會得到學生的熱愛。
2.家校溝通,雙管齊下
教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wù),單憑班主任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還得靠家庭的齊抓共管。平時,班主任要善于架起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橋梁,使它們形成教育的合力和健康育人的整體效應(yīng)。而電話聯(lián)系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平時我都會主動給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打電話反饋小花在校的表現(xiàn)情況,并要求福利院的工作人員也時常給我打電話反映她在福利院的情況,以便共同做好她的思想工作。實踐證明,在雙方的齊抓共管下,小花的思想教育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創(chuàng)設(shè)平臺,重拾自信
根據(jù)小花學習成績不理想、基礎(chǔ)差的實際情況,我就想方設(shè)法地在語文課堂上給她多創(chuàng)造發(fā)言的機會,既不使她因問題太難而失去信心,也不使她因問題太容易而沒有興趣。慢慢地她在發(fā)言、練習中不斷地獲得成功,嘗到了喜悅,得到了滿足,也樹立了學習的信心。此外,我還為她創(chuàng)造與老師、同學交往的機會,如幫老師拿教具、派發(fā)資料等,鼓勵同學們多與她交往,對她多理解、多關(guān)心、多幫助,使她在融洽、和諧、團結(jié)的班級環(huán)境中不斷地去完善自己,不斷地取得進步。
4.培養(yǎng)自尊,為班爭光
由于小花的特別“個性”,行為往往與學校規(guī)章制度背道而馳。因此,她也長期充當被批評的角色,自尊心也自然受到了嚴重的傷害,與集體處于對立狀態(tài),集體榮譽感較差,個人行為常令班級被扣分。所以,在培養(yǎng)她的自尊心的同時,還要增強她的集體榮譽感,這樣才有助于她形成正確積極的道德動機。為此,對她不良行為的教育,我采用了以“柔”克“剛”的對策,遇到問題平心靜氣地和她談心,從維護其利益出發(fā),使她從“軟中帶硬”的批評中認識到自己的過錯,進而改正錯誤。在自尊、自愛、自律中,她也慢慢地找回了自我。
5.提高認識,明辨是非
針對小花辨別是非能力較差的缺陷,我非常重視提高她的道德認識,讓她真正理解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意義,理解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必要性,分清什么行為是好的,可行的,什么行為是不好的,不可行的,并且還讓她清楚地認識到行為的后果如何。為此,我常選擇日常生活中一些鮮活的事例,使她從別人的行為教訓中達到自省的目的,正如孔子所說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可見,自省是自我意識能動性的表現(xiàn),是行之有效的德行修養(yǎng)的方法。
四、輔導后反思
通過對小花一年的思想教育、心理輔導和長期的跟蹤監(jiān)督,我發(fā)現(xiàn)她無論在行為上還是心理上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終她也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從此,她與老師的關(guān)系融洽了,也信任老師了,老師說的話她聽了,叫她做的事情她也做了,不再是以前那個頑劣的小花了。所以說,教育效果不僅取決于老師的業(yè)務(wù)能力,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師生關(guān)系的狀況。老師作為教育的主導力量,要贏得學生的信任與熱愛,首先必須關(guān)心、尊重每一個學生。而教育學生除了采用正面教育外,不妨再采用揚長避短的方法,通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的方式促其轉(zhuǎn)變。
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說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的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好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總而言之,不管面對怎樣的學生,教師都需要蹲下來,了解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用贊揚的口吻,用激勵的方法,用春風化雨般的愛去滋潤他們幼小的心靈,以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鄧哉福.《學生潛在行為分析與對策》[J].《班主任之友》,2001年第9期9-11.
[2]周晗.《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J].《班主任之友》,2004年第3期32-33.
[3]王鴻靜.《問題兒童心理補償教育》[J].《班主任之友》,2004年第3期36-37.
[4]李利萍.《小角色與大智慧》[J].《班主任之友》,2004年第3期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