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龍 符俊波 高杉 錢斌
摘 要:政治引領是共青團工作的主責主業(yè),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必須發(fā)掘和拓展共青團對政治引領的有效路徑和載體,實現(xiàn)共青團凝聚青年和服務青年的根本任務。文章以上海電機學院為例,基于問卷分析,通過探討當前高校共青團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的狀況及困境,以此為切入點,多角度剖析,深度挖掘提升政治引領效果的有效路徑,從而推動新時期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關鍵詞:高校;共青團;政治引領;實踐探索
在新時代背景下,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復雜多變的狀況,做好對青年的政治引領是共青團的根本價值所在。高校共青團必須分析和把握新時期大學生突出的個性特點,發(fā)掘和拓展對大學生進行政治引領的有效路徑和載體,不斷豐富和政治引領內涵,實現(xiàn)高校共青團凝聚青年、服務青年的根本任務,文章從實踐出發(fā),以上海電機學院為例,基于問卷結果,分析了高校共青團政治引領的基礎和問題,從實踐角度提出一些探索。
一、新時代高校共青團政治引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政治引領是新時期共青團工作的主責主業(y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闡明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青年運動的關系,加強對廣大青年的政治引領,引導廣大青年自覺堅持黨的領導,聽黨話、跟黨走。” 把黨的意志主張傳播到青年中去,引導團員青年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是共青團的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共青團政治性的內涵所在。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聚焦政治引領,鞏固和擴大黨執(zhí)政的青年群眾基礎是共青團的政治責任。
(二)政治引領必須融入到高校共青團工作的方方面面
高校共青團具有同廣大青年學生政治距離最近、情感基礎最實、活動陣地最廣等特點,對高校青年學生積極建構與政黨政治理念相一致的政治價值觀起到關鍵性作用,高校共青團“政治引領”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高校共青團緊跟學校黨委和上級共青團組織的步伐,探索高校青年學生思想成長的特點和規(guī)律,并依據(jù)規(guī)律開展工作;二是高校共青團緊緊圍繞高?!傲⒌聵淙恕钡母救蝿眨浞职l(fā)揮共青團的資源和優(yōu)勢,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武裝;三是高校共青團政治引領的本質是推動馬克思主義青年化。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歷史機遇,引導廣大青年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深化和升華,最終實現(xiàn)政治引領主責主業(yè)的目標。
二、新時代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的基本情況——以上海電機學院為例
上海電機學院積極貫徹落實高?!傲⒌聵淙恕备救蝿?,積極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們針對共青團開展政治引領工作的現(xiàn)狀進行了問卷調研,本次共發(fā)出問卷3000份,回收問卷2993份,其中有效問卷2965份。從性別分布看,男生1858人,占比62.66%,女生1107人,占比37.34%,相應的人員分布較為合理。此外,還在校內重點訪談了團干部44人次、社團等學生團隊骨干126人次、團員青年333人次。
(一)高校共青團政治引領的有利現(xiàn)狀
(1)青年學生有正確的基礎政治觀
問卷結果表明,青年學生對黨、國家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正確認識,認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對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有著強烈的認同。其中超過96%的青年學生信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近98%的學生對共青團的認識正確,對五四精神認同度高,認可“青年一代”主流觀念。
(2)青年學生有高度的政治積極性
調研說明,青年學生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較好的國家歸屬感和榮譽感,超過95%的青年學生能積極關注國內外時事新聞和社會民生,92%的學生愿意主動參加有愿意積極參與各類政治性活動。團組織活動,愿意積極參與學校黨校和團校培訓。
(3)青年學生對共青團的政治引領效果初步認可
調研發(fā)現(xiàn),青年學生對團組織的評價較高。73%的學生認為通過共青團的組織,對黨和團的歷史非常了解或者了解。88%的學生認為團組織和團干部能夠按照要求組織或者主動積極組織團生活。85%的學生認可身邊的團員同學能積極履行團員義務,初步體現(xiàn)出通過青團的組織增強了青年學生的政治引領效果,展現(xiàn)了共青團的引領力和凝聚力。
(二)高校共青團政治引領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層團組織活動形式單一、效果欠佳
調查發(fā)現(xiàn),政治引領的效果有待提升,學生閱讀黨的理論著作主動性不高和黨的理論知識積極性還不夠強,基層團組織的活動也往往不能緊扣學生們的關注點, 超過50%的學生認為團組織應該通過豐富教育的形式提升活動吸引力。面對被多元文化、時尚消費和多維網(wǎng)絡包圍的青年學生,不僅需要團組織以貼近年輕人心理特點的心態(tài)走進青年學生,也需要以全新的活動形態(tài)引領青年學生。
(2)團干部的政治引導力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團干部的思路僵化、工作方式創(chuàng)新性不夠的現(xiàn)象仍較為普遍。86%的青年學生不認可身邊的共青團干部政治引領的水平和能,10%左右的學生認為團學干部沒有按要求組織學生思想理論學習,充分顯示了共青團干部的政治引領力亟待提升。
(3)共青團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還需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上提出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 少數(shù)基層團干部,動機不純正,沒有把服務同學作為自己的宗旨,缺乏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存在自由主義、機會主義和利己的個人主義傾向。部分團支部和社團在存在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和團組織的要求不實的現(xiàn)象。80%的學生認為自己所在團支部每月開展的團組織生活的質量還需要提升。顯示了基層團組織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方面的不足。
三、新時代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的主要實踐路徑
(一)突出政治性是政治引領的本質特征
(1)高校共青團政治引領要突出政治性的第一特征。“黨旗所指團旗所向”,政治引領是黨的政治建設在青年工作領域的核心任務。因此,共青團要牢牢堅守政治屬性、著力突出政治建設、大力強化政治功能。共青團政治引領的實踐中,必須牢牢把握“兩個鞏固”根本任務,把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關鍵,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全團、教育青年,通過各種方式增強共青團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凝聚力和引領力。引導廣大青年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深化和升華,從而實現(xiàn)政治引領主責主業(yè)的目標。
(2)高校共青團政治引領要融入“立德樹人”這一根本目標。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大學階段是學生的政治意識不斷增強的重要階段,而高效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關鍵就是利用這一階段特有的空間性和時間性,加強政治引領、強化立根鑄魂。探尋政治引領的有效實踐是立德樹人的核心與根本所在。高校共青團實現(xiàn)有效政治引領,必然需要主動融入到學校中心工作大局,圍繞的中心就是人才培養(yǎng),服務的大局就是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講話中提出的六個方面的要求,用科學理論引導青年,用廣泛搭建的舞臺培養(yǎng)與展示青年,深化三全育人。
(二)強調育人效果是政治引領的根本方向
(1)要創(chuàng)新思維,堅持問題導向。高校共青團政治引領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匯聚各方力量,努力形成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協(xié)同負責、黨員干部帶頭示范、團學骨干履職盡責的工作格局。要拿出自我革命的精神,持續(xù)用力抓好共青團改革,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推動改革落到基層,把共青團改革向縱深推進。要積極落實團干部聯(lián)系青年制度,抓好思想政治引領,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2)要豐富形式,推進政治引領的多元化和實效化。政治引領的效果,要從資源的供給入手,從青年學生實際需求出發(fā),注重創(chuàng)新,強調新鮮度和吸引力。要提升青年接受度,構建實時性的交互性的溝通模式,將“點名活動”辦成“網(wǎng)紅活動”,杜絕形式主義,為青年學生提供精神家園的政治引領,形成打動人心、觸動靈魂的“穿透力”。要采用“專題+實踐+創(chuàng)新”嶄新的活動模式,以“新配方”激活共青團工作的活力,凝聚青年學生,努力構建“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梁、從嚴治團”的四維工作格局。
(3)要注重品牌,提升青年學生的接受度和認可度。強化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要堅持“開拓、創(chuàng)新、堅持、實效”的理念,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思路,積極借鑒國內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的典型經(jīng)驗做法,結合學校實際,培育共青團工作精品項目,提升共青團政治引領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水平。
(4) 要善用媒介,營造“時時可見,處處可及”的教育氛圍。必須充分發(fā)揮微信、微博、微電影、微視頻等新媒體的技術優(yōu)勢,扎實推進“網(wǎng)上共青團”建設。要以“青年之聲”、“智慧團建”為依托,形成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戰(zhàn)略理念和整體格局。選拔理論素養(yǎng)高、文筆好的團干部組建網(wǎng)絡評論員隊伍,發(fā)揮正向引領功能,進行網(wǎng)絡話題設計,引導青年學生參與話題討論。
(三)把握隊伍建設是政治引領的關鍵所在
(1)筑牢政治根基,抓好作風建設。共青團干部要志存高遠、信仰堅定,要強化共青團干部隊伍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不斷堅持強化政治引領,增強政治上的歸屬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凝聚動力,煥發(fā)活力,做好廣大青年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貼心人。
(2)抓好培養(yǎng)提升,創(chuàng)新引領方式。堅持將教育培訓作為強化政治引領的重要途徑。培訓過程靈活形式,突出實效,引導共青團干部提升以嶄新的話語形態(tài)回應青年學生、用有效的方式引領青年、用鮮活的故事打動青年的能力,拋開“官話”“套話”“空話”,增強貼近性,提高親和力與契合度,讓共青團干部既有扎實內功,又一專多能。
(3)強化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guī)矩。要準確把握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著力點,加強對廣大青年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以加強和規(guī)范團內政治生活為重點,把全面從嚴治團落到基層落到實處。嚴格執(zhí)行制度,防止上緊下松、先緊后松,要堅決消除“燈下黑”現(xiàn)象,高標準嚴要求,用嚴肅的紀律性鑄造共青團團干部的基因,保持青年干部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四、結語
高校共青團作為緊密聯(lián)系和服務青年的主陣地,將政治引領作為團組織贏得青年、凝聚青年、依靠青年的首要職責,不僅是黨賦予共青團組織的光榮使命,更是共青團組織屬性的必然要求。新形勢下,文章從實踐層面出發(fā),關于如何更有效地發(fā)揮高校共青團的使命職責,優(yōu)化思想引領機制、豐富思想引領內涵進行了一些探索。
參考文獻
[1] 陳賽金.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的當代價值與對策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6(04):70-72.
[2]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的講話[R].
[3] 許楨煌.關于切實保持和增強共青團政治性的思考[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72(03):111-114.
[4]劉佳.共青團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7(04):73-79.
[5] 戴冰.共青團加強政治引領的目標與路徑[N].中國青年報,2019-08-06.
[6] 何瑋,喻凱,曾曉彬等.網(wǎng)絡治理背景下高校共青團引領青年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實踐探索和發(fā)展路徑研究[J].青少年研究與實踐,2019(01):12-18.
[7] 郝海洪.論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實效、問題及改進方法[J].科教導刊,2019(02):83-85.
基金項目:文章為2019年度上海學校共青團工作研究重大攻關課題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ZDGG06。
*通訊作者:尚海龍(1984- ),男,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