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案例描述
班上一有個叫小心的姑娘,開始接觸這個小姑娘,我覺得她長得漂亮,性格開朗,還很可愛。但時間一長,我發(fā)覺她大大咧咧,說話做事不分場合,不計后果,經(jīng)常和男生打鬧,像一個瘋丫頭。因此,我對待她的態(tài)度也隨之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對她說話時總不茍言笑,批評時語氣嚴厲,情況再嚴重些就跟她媽媽打電話進行溝通……但一段時間后,她不僅沒有轉(zhuǎn)變,反而變本加厲,說話更加隨便,行為舉止更“瘋”了。
某天,小心因為沒有帶英語書,被英語老師帶到我的辦公室。詢問后我得知,她的書被媽媽撕掉了。對此我十分驚訝,剛剛還忽閃著大眼睛笑瞇瞇的她,突然紅了眼圈。我立刻意識到她一定有委屈,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孩子,我要詳細了解她的家庭情況。
我把小心帶到談話室,詳細地詢問她媽媽撕英語書的事情經(jīng)過。大致了解到小心的家庭情況: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節(jié)假日才會回京看看她;媽媽一個人帶著小心在北京生活,由于生活的壓力,媽媽脾氣不好,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動輒打罵,特別是接到老師告狀電話,小心回家必定挨打,孩子在家精神比較壓抑。此時,我理解了小心在學校的反常表現(xiàn),原來學校就是她精神釋放的窗口。
于是,我決定改變對待小心的態(tài)度,并和她約定:在小心犯錯誤時,老師盡量不用嚴厲的語氣批評;有問題直接和她在學校溝通解決,不再打電話給她的媽媽;要求小心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有問題下課單獨找我溝通。小心流著眼淚笑著答應了我。我也給了小心一個擁抱。
雖然小心口頭答應了和我的約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但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她依然我行我素。我卻按照約定轉(zhuǎn)變了對待小心的態(tài)度和做法,對她的行為也不再反感,而是試著理解她,同情她,關(guān)愛她。我還經(jīng)常和小心聊天,每次聊天結(jié)束都會擁抱她。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小心越來越聽我的話,越來越遵守班級規(guī)則了,對待班級的事情也越來越關(guān)心,越來越主動熱情了……再后來,當她再出現(xiàn)問題時,我只需要一個眼神的提醒,她就能領會,然后不好意思地笑笑,隨即改正。
后來,在某次校園開放日中,我和小心的爸爸進行了溝通。在談話中小心爸爸表示孩子有什么事都會對他講,并真誠地告訴我說:“您是小心最喜歡的老師。”此外,在期末考試中,小心進步了六百多名?,F(xiàn)在的小心雖然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我看到她正在改變,正在成長。
案例評析
最初小心出現(xiàn)問題,我會用嚴厲的語氣批評她,感覺這就是老師在認真教育學生。但站在學生的立場看待這種教育方式,其實是對她的傷害,會給她造成更大的精神壓力,讓她變得越來越糟糕,越來越抵觸。重新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我改變了對待小心的態(tài)度:親切、和睦、理解、友善;小心也因此慢慢發(fā)生了變化:親切、和睦、理解、友善。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曾這樣斷言:“教師也是教育過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義的人物,是學生可以視為榜樣并拿來同自己作比較的人物。”學生對教師的說教進行認知時,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與教師自身的言行聯(lián)系起來進行思考和評價。如果二者一致,學生就會愿意接受,如果不一致,就會逆反抵制。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洛克的教育思想讓我們更深刻地意識到教師對學生所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洛克認為:“導師的重大工作在于養(yǎng)成學生的風度,形成學生的心理,在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懷抱德行與智慧的原則;在于逐漸將人世的真實情況顯示給學生;在于使學生喜愛,并且模仿優(yōu)良的與值得被人稱譽的行為;在于當學生正在做著這種行為的時候,給他力量、活動和努力?!薄白鰧煹娜俗约罕惝斁哂辛己玫慕甜B(yǎng),隨人、隨時、隨地都有適當?shù)呐e止與禮貌;這是一種技巧,不是教育好的,也不是從書本上學得來的??梢姡瑢W生良好心理的形成和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只是通過正規(guī)的教育來完成的,還需要教師潛移默化對其德性的影響。
作為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關(guān)系密切,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暗示作用特別明顯。學生接受這種暗示并不意味著簡單的模仿,它會使學生潛意識受到內(nèi)在強化,影響學生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