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豪
摘 ?要: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之下去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符合時代潮流的,詠春拳在傳統(tǒng)武術中扮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通過專家訪談法、文獻資料法對詠春拳在國際傳播中的優(yōu)勢和劣勢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在“一帶一路”背景之下建立健全詠春拳人才輸出評價體制;傳播方式和路徑的多元化;建立詠春拳信息交流平臺,暢通反饋機制;建立健全的詠春拳國內(nèi)外競賽體制;依據(j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不同人文特征找到適合的傳播內(nèi)容與方式。
關鍵詞:“一帶一路” ?詠春拳 ?國際傳播
中圖分類號:G85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208-02
Abstract: It is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o sprea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 the Belt and Road". Yong Chun Qua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ditional Wushu. Through expert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Wing Chun'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Wing Chun's talent outpu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modes and ways,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platform of Jian Liyong spring fist, the smooth feedback mechan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rfect competition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one belt" road, we can find the appropriate content and way of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Wing Chun box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幾千年的結晶,認證拳種達129個。詠春拳作為武術中以人名命名的拳種,具有獨特的演練風格,在技擊的技術上更是獨樹一幟。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詠春拳的國際傳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特別是在當前“一帶一路”和文化強國等大的背景之下,勢必會加快詠春拳在國際上的橫向和縱向傳播速度。本文對詠春拳國際上傳播的優(yōu)勢、劣勢進行了分析,并根據(jù)優(yōu)勢和劣勢找到詠春拳的國際傳播策略。
1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時代語境
2013年9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中亞四國期間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的戰(zhàn)略構想。2013年10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東盟期間提出了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構想, 此后“一帶一路”戰(zhàn)略得到了國內(nèi)外的廣泛關注。2013年12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關于“構建開放型經(jīng)濟新體制”中進一步明確提出: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qū)域基礎設施互聯(lián)互通建設,推進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一帶一路”的國家戰(zhàn)略必將影響中國的政治、文化、經(jīng)濟、外交等,同時也為其他項目指明了工作的方向。
2 ?詠春拳在國際上傳播的優(yōu)勢
2.1 當今世界對詠春拳的認知水平
20世紀70年代,梁挺受邀于德國教授詠春拳,宣傳中國功夫,在各大城市公開挑戰(zhàn)當?shù)匚湫g家,此舉擊敗了一些空手道大師的挑釁,使一部分原計劃對其發(fā)出挑戰(zhàn)的挑戰(zhàn)者知難而退。在這之前梁挺已經(jīng)在美國以及歐洲等地開設詠春拳支部,更名為“國際詠春梁挺拳術總會”,并且在歐洲舉辦詠春拳多個短期講座。一句話說道:詠春拳生于嚴詠春、衍于梁贊、傳于葉問、盛于梁挺。
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李小龍前往美國,在西雅圖開設“振藩國術管”教詠春拳,幾年內(nèi)的時間里在洛杉磯、奧克蘭等城市開設分館,創(chuàng)立截拳道,可以說李小龍開啟了美國人學習詠春拳的浪潮。當前詠春拳作為中國在世界上知名度僅次于太極拳的中國功夫,可見梁挺和李小龍等對詠春拳的傳播做出的貢獻。
2.2 詠春拳相較于其他拳種拳理的科學化
當今傳統(tǒng)武術有一種現(xiàn)象,師傅教授某個動作并沒有特定的動作標準,在讓徒弟感受力道時只是一味地練習,并很少解釋其中的原理。這就讓很多學生難以理解和信服,致使不同人練習同一個拳種時難免會產(chǎn)生不同甚至錯誤的理解。而詠春拳則與其他拳術不同,它以實際的拳術搏斗理論為主,以身體結構和關節(jié)活動研究改進,脫離了傳統(tǒng)的五行八卦等玄學、非科學性質(zhì)、近似哲學性的解釋,而且在訓練過程中也講究動作的標準化,力量的結構化。詠春拳科學的訓練理念以及科學的練習方式更容易叫人去接受,故詠春拳能夠在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
3 ?詠春拳在國際上傳播的不足
3.1 詠春在傳播中的專業(yè)性人才的缺失
喬曉光先生認為:“一種文化的興衰, 往往依賴于擁有這種文化的人數(shù)。”太極拳在世界上的練習人數(shù)高達2.5億,而詠春拳只有300萬左右,詠春拳在發(fā)展過程中的不足在于專業(yè)性人才的缺失,其中不止傳播和習練詠春拳的人數(shù)比較少之外,還在于其技術不夠全面以及關于詠春拳知識的理解不夠。經(jīng)走訪部分高等體育院校了解到學生對于詠春拳的認知和需求較強,但由于沒有詠春拳的課程,高校也就沒有出現(xiàn)詠春拳的身影。詠春拳的繼承與發(fā)展最關鍵的是教育問題,而教育最需要的是人才,在詠春拳上有一定修為的人才,但是現(xiàn)階段這種專業(yè)性人才不能夠滿足國內(nèi)對于詠春拳的需求,更何談向需求量更大、情況更加復雜的國際間傳播。
3.2 國內(nèi)外詠春拳的競賽體制不完善
一個優(yōu)秀的體育項目都有其完善的競賽體制,可見有完善的競賽體制能夠推動一個項目的發(fā)展,使更多的參與者加入其中。國內(nèi)并沒有政府部門進行組織詠春拳競賽,這說明詠春拳并沒有完善且獨立的競賽體制。在國內(nèi)詠春拳較為風靡的城市偶爾會舉辦一些學生之間的競賽,也有幾年一屆的詠春拳國際比賽,但是競賽時間、競賽規(guī)程以及競賽方法大多是套用其他項目的,而沒有獨立進行編排,故競賽體制的不完善也制約著詠春拳的國際傳播。
3.3 相關政府部門對詠春拳的重視不足
2016年8月3日,國際奧委會在里約熱內(nèi)盧結束的奧委會全會大會上正式宣布空手道等五大項目成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可見日本政府對于空手道的大力支持。體育項目的發(fā)展需要由政府部門的支持就會事半功倍。詠春拳近年來由于媒體宣傳等原因發(fā)展較為迅速,可是訪問專家得知我國并沒有詠春拳的規(guī)章制度層級劃分,在中小學課程并沒有詠春拳的身影,甚至在國家重點扶持國外孔子學院的武術教學內(nèi)容里也沒有詠春拳的身影。
4 ?“一帶一路”背景下詠春拳的國際傳播策略
4.1 建立健全的詠春拳人才輸出評價體制
針對武術套路的人才輸出有孔子學院等國際交流項目,去孔子學院任教的武術教師必須經(jīng)過綜合能力的考試,再經(jīng)過培訓方可出國任教。如今詠春拳沒有一系列考試和評價的機制。詠春拳傳統(tǒng)套路有小念頭等規(guī)定套路,并有其動作標準;不但如此,詠春拳還有搏擊實戰(zhàn)以及段位制劃分。針對詠春拳的人才輸出可以選取部分套路進行演練和兩兩相搏的實戰(zhàn),把考試得分進行相加再經(jīng)過專家的評價,達到要求者或是評價較高者才有資格進行詠春拳的國際傳播,或是詠春拳達到一定段位方可進行詠春拳的國際傳播。詠春拳的輸出評價體制是為了規(guī)范詠春拳國際傳播人才一定的輸出標準,而不是為了評價而評價,重要的是只有通過選拔的人才能成為詠春拳國際傳播的一員。
4.2 建立詠春拳信息交流平臺,暢通反饋機制
人與人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輸送,既要保證輸出人才的質(zhì)量,也要根據(jù)輸出人才的個人和國家的情況對人員進行及時調(diào)整和對原計劃進行轉(zhuǎn)變,這就需要一個詠春拳的國際交流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去建立信息反饋機制。目的在于使國內(nèi)外機構之間橫向與縱向的聯(lián)系溝通,出現(xiàn)問題后的及時解決,使各自的信息得到最快的傳遞與交換,建立對緊急情況的預警以及團結合作的良好環(huán)境,有利于達到共同的目標。我們在對外人才輸出方面往往會遇到一些難題,而這些難題又該去找誰解決?所以在當今信息時代建立一個國內(nèi)外的交流與反饋平臺既能起到統(tǒng)一管理人才的作用,又能夠使信息傳播最快速、最便捷。
4.3 建立健全的詠春拳國內(nèi)外競賽體制
詠春拳作為世界上練習人數(shù)僅次于太極拳的拳術在各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的忠實粉絲,可缺少了競賽就缺少了競爭,則不會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在國內(nèi)有全運會和錦標賽等賽制,每種賽制都有各體育項目參與,武術就有太極拳的單獨賽制。詠春拳既有獨特的搏擊價值,又有套路的演練價值,故相關專家認為詠春拳可以放在武術散打類搏擊競賽當中作為一個試點,而詠春拳小念頭等演練套路可以放在競技武術套路當中作為一個試點,也可以借鑒太極推手等項目的競賽方式、方法和規(guī)則,而后經(jīng)過大量實踐檢驗此方法并且不斷改正,要在發(fā)揮詠春拳獨特價值的同時還可以豐富武術競賽項目與模式。
任何一個體育項目都有其獨立的評分標準,經(jīng)過實踐根據(jù)套路的演練方式及搏擊實戰(zhàn)的特點找到適合詠春拳單獨的評分方式,也要建立國內(nèi)詠春拳單獨的競賽體制,也只有先在國內(nèi)建立詠春拳完善的競賽體制才能找到方法與方向去建立國際上的詠春拳競賽體制。
4.4 政府部門對于詠春拳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太極拳有超高的流行度與政府的支持分不開,而且太極拳一直被政府當作一個品牌在做宣傳,詠春拳這些年來在世界上有好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是它自身的魅力所在以及詠春拳傳承者的在傳播上所做的努力,現(xiàn)今詠春拳的發(fā)展正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若國家的文化、教育等部門把詠春拳當作一個長期發(fā)展的武術品牌,那么就會給詠春拳在“一帶一路”的國際傳播中最大的幫助。
4.5 依據(j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不同人文特征找到適合的傳播內(nèi)容與方式
世界上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在傳播的開始每個國家和群體對外來文化會有排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理位置跨度較大、宗教信仰以及國家意識形態(tài)差異顯著,使得詠春拳在國際間的傳播會有一定程度的障礙,這需要我們根據(jù)每一個國家的文化特征去建立不同的傳播內(nèi)容與方式,當然也要根據(jù)不同國家之間詠春拳的流行度分為重點盤和基本盤,先在歐洲詠春拳市場上站穩(wěn)腳跟,然后隨著“一帶一路”的兩個盡頭——“中國和歐洲”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漸滲透到東南亞以及非洲的“一帶一路”地區(qū)。
5 ?結語
通過對詠春拳的優(yōu)劣勢進行梳理分析找到其在國際上傳播的策略,根據(jù)相關政府部門對詠春拳的重視不足的問題,提出詠春拳應獲得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對于國內(nèi)外詠春拳競賽體制不完善的問題,提出建立健全的詠春拳國內(nèi)外競賽體制;并提出建立健全的詠春拳人才輸出評價體制;建立詠春拳信息交流平臺,暢通反饋機制;依據(j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不同人文特征找到適合的傳播內(nèi)容與方式的策略。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之下進行詠春拳的傳播不僅僅會使這一武術拳種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而且通過詠春拳這一個坐標點慢慢擴大成線繼而成面,使中國的傳統(tǒng)武術在通過“一帶一路”這一背景之下遍布世界每一個角落。
參考文獻
[1] 喬曉光.活態(tài)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2] 申現(xiàn)杰,肖金成.國際區(qū)域經(jīng)濟合作新形勢與我國“一帶一路”合作戰(zhàn)略[J].宏觀經(jīng)濟研究,2014(11):30-38.
[3] 李東濱.詠春發(fā)力秘籍[M].北京:經(jīng)濟管理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