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
作為語文老師,我有必要更有責任去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于是,我加入了縣級“高中語文課前口語訓練實踐研究”校本教研課題組?,F(xiàn)將我的做法陳述如下:
一、制定活動名稱
活動命名為“語文課前口語訓練”。
二、制定活動規(guī)則
1.學生自由組合成活動小組,每天僅一組活動,科代表排出一學期的活動秩序表。
2.每天語文課前3~5分鐘為活動時間。為不影響教學進度,原則上每次訓練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
3.活動內(nèi)容、形式由各小組自行決定。
4.當日口語活動結(jié)束,下一活動小組要做點評。
5.請五位同學當評委,為每天活動小組評分。
6.全班同學都參加一輪活動后,根據(jù)評委打分,評出一個優(yōu)勝小組,給予一定獎勵。
三、示范引領(lǐng)
在第一次訓練之前,我考慮到學生沒有此類活動經(jīng)驗,就做了一個PPT給他們觀摩學習,PPT以“學長風采”為主題,我把之前所教班級學生做語文活動時拍攝的圖片做成PPT,讓學生了解語文活動的基本做法。
四、實踐階段
口語訓練實踐第一個月學生心里也比較排斥這個活動,大多數(shù)學生覺得這個對學習沒多大幫助,還有不少學生是因為害怕上臺講話而不愿意做這個活動,他們是迫于老師的壓力勉強去完成此項任務。
很多學生做口語活動時是對著稿子念一遍,聲音很小,眼睛不敢看觀眾。有的學生雖做了PPT,不過,他們中很多人上臺之后連如何放映PPT都不會,導致節(jié)目質(zhì)量大打折扣。有些學生沒有注意到這是口語訓練活動應該以口語表達為主,他們只做了精美的PPT,做活動時就只是寥寥數(shù)語,其余時間就全程播放音頻或視頻。下一組學生點評時,評價之語的詞匯也很貧乏,只從表層進行評價。
說實話,看到同學們實踐階段第一個月的表現(xiàn),我的心情是相當“絕望”的。
基于此,每次學生活動結(jié)束,我作為語文老師,也給當日口語訓練的學生和點評的學生做一些指導。通常,不管節(jié)目質(zhì)量多么糟糕,我會毫不吝惜贊美的語言,贊揚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
“好學生都是夸出來的”,再加上看到有些同學作出優(yōu)秀的口語節(jié)目,同學們從中學會很多,也慢慢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第二個月第三個月連那些膽子很小的同學也敢獨自上臺做口語訓練了,好的節(jié)目也層出不窮。例如理科班的孫同學和陳同學,在四川涼山消防員因公殉職消息傳開后,做了一檔關(guān)于消防員的節(jié)目,節(jié)目名稱叫《逆行者》,該節(jié)目播出時好多同學都流淚了,被節(jié)目中消防官兵高尚情操所感動。
幾個月的課前口語訓練下來,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膽子變大了,人也變得更自信了!學生們明顯敢說、愛說、會說了,課堂氣氛也變得比之前活躍。
學期結(jié)束時,為深入了解學生對該活動的看法,我讓學生寫一篇主題為“我看語文課前口語活動”的文章?!罢Z文課前口語活動”雖然只有3~5分鐘,但這個活動鍛煉了他們的當眾講話膽量,鍛煉了他們與同學的溝通能力。
“說”為“表”,“思”為“里”,課前口語訓練活動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對他們的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有了很大幫助。因為這個課前口語活動,很多學生對語文課有了期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真的是“小活動,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