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荔
暮春微雨的日子,我來到南岳衡山腳下,這里有清朝兩江總督曾國藩故居,故居位于湖南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zhèn)。
放眼望去,一所青磚瓦屋被一座低矮的小山環(huán)抱著,周圍樹木茂密,青翠欲滴。走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古色古香的青磚瓦房,看上去質(zhì)樸厚重。大門門楣上“毅勇侯第”黑底金字赫然入目,想像當年門前花崗石月臺上,飄著大清龍旗、湘軍帥旗、萬人傘等,是何等的壯觀。正宅 “富厚堂”三字格外醒目,前面是開闊的地坪,坑坑洼洼的青磚地面,刻蝕著歲月的滄桑印痕。前正廳大門上方,有曾國藩親書的“八本堂”的匾額,后正廳神龕上方橫梁正中,懸掛著清朝同治皇帝親書的“勛高柱石”金碧輝煌。整個建筑有些像北京四合院結(jié)構(gòu),包括門前的半月塘、門樓、八本堂主樓和公記、樸記、方記三座藏書樓,后山的鳥鶴樓、棋亭、存樸亭,還有咸豐七年曾國藩親手在家營建的思云館等,頗具園林風格。
在這座古樸凝重大宅院的南邊,是曾國故居藩藏書樓,面積有2000平方米,始建于1865 年,為中國近代四大藏書樓之一。藏書樓修筑十分堅固,樓基全部以麻條石奠基,外墻用打磨過的青磚平砌。青磚歷經(jīng)140多年風雨滄桑,磚與磚之間依然灰縫飽滿,異常堅固。書樓窗格、框架用料相當講究,雕刻油漆也非常精細,故而藏書樓能經(jīng)受住百余年的風雨,仍保存完好。書樓每層均設(shè)有固定板梯,樓梯和樓梯口都比較窄,只能單線行走。三樓南面的門直通往外走廊,外走廊用來曬檔案和書籍。整個書樓,正如《湘鄉(xiāng)曾氏文獻》 主編吳相湘先生所述:“自庭院中遠眺,有些像國立北平圖書館?!辈貢鴺鞘歉缓裉玫木A,曾藏書達30多萬卷,但大部分藏書已被曾氏后人運往臺灣,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曾國藩,出生于晚清一個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系近代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家、文學家,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一生只娶一個正妻,其妻是他父親好友歐陽凝祉的女兒。在富厚堂側(cè)面的思云館,這里有曾國藩和歐陽夫人的臥室,臥室上方掛著夫人的照片和畫像,兩邊的對聯(lián)是:“取人為善與人為善,樂以終身憂以終身”,頗有寓意。
這棟房子始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同治三年曾國藩詔加“太子?!便?,房子由其弟弟仿宋明時期的古建筑群斗拱風格建造的。建筑為土石磚木結(jié)構(gòu),前后歷經(jīng)9年,總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這是一座在風水和八卦上頗為講究的古宅,房子背山而居,依水而建,前面是半月形的荷塘,后面是覆蓋著古木的小山。站在中庭的中央向外望去,視線開闊,青山蜿蜒,碧水如鏡。古宅似一把太師椅穩(wěn)坐天地之間,威嚴中透著儒雅。而前面的落祖山脈連綿七峰,猶如筆架,掩映于門前半月塘中。這“山環(huán)水繞,藏風聚氣”之人間仙境,詩情畫意之田園生活,足以陶冶情操、砥礪品性,在曾國藩心目中乃“第一等屋場”。
穿過主樓,登上后山,眼前是一條石板路,據(jù)說曾國藩曾在此散步。山上古木參天,郁郁蔥蔥,幽深而寧靜。從山上俯瞰富厚堂,故居如同一座堅固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