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要】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每年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到中國學習漢語。隨著人數(shù)不斷增多,給高校留學生教學管理提出更多挑戰(zhàn)。如何使?jié)h語課程有效有序進行,實現(xiàn)教學目的,是當今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學生學習目的、課程設置等問題入手,力求找到短期漢語教學的規(guī)律,更好地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
【關鍵詞】留學生?短期漢語教學?問題?對策
一、來華留學生短期漢語班教學管理中常見的問題
1.學習期限長短不一,生源結構較為復雜,年齡跨度較大。
來華短期漢語培訓班學員大多為自費生,他們與學校的關系上更多表現(xiàn)為買賣關系,即按課時多少交學費。而各高校一般會針對不同學習期限制定不同的課程。學生基本上是隨到隨學,插班上課,對課程不滿意也可隨時退學,因此,流動性很大。這些學生中年齡最小的十幾歲,最大的幾十歲。他們有著不同的國別,不同身份。這些非學歷短期留學生中,有的是零散的國外在校生和非在校生;有的是駐華企業(yè)家屬或職員;有的是有組織的國外大學生,中學生團體。
2.學習目的及入學水平不同,入學報到時間及結業(yè)時間不統(tǒng)一。
由于接受短期漢語培訓的學生具有很高的隨意性、零散性,其學習動機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希望通過HSK考試,因此多數(shù)選擇在短時間內集中學習,以迅速提高漢語水平通過考試,為未來找工作奠定基礎,這部分學生一般選擇學習半年或一年的學期期限;還有部分學生希望在中國讀取學歷,需要做前期漢語強化訓練,他們大多選擇學習一年或兩年;有的學生出于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希望通過學習漢語及中國文化能更好地了解中國;特別是一些駐華機構、公司的職員或家屬為了適應在中國的生活,更好地融入社會來學習漢語,這部分學生大多選擇幾周的語言文化課程。以上這些學生出于不同的學習目的,不能保證在同一時段內報到,更無法參加統(tǒng)一的入學水平測試,因此延期結業(yè)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3.短期漢語培訓的課程體系、課程設置及培養(yǎng)質量較難把控。
絕大多數(shù)高校對于短期班學生培養(yǎng)缺乏系統(tǒng)的課程設置、合理的教材編排,穩(wěn)定的教師團隊,因此培養(yǎng)質量難以把控。當前,國家教育部門和機構還沒有制定短期來華留學生培養(yǎng)計劃及相關課程的統(tǒng)一標準。目前,可以接受外國留學生的國內高校已達400多所,各個高校針對留學生的課程體系尚不完善,有的甚至僅僅把本校漢語言專業(yè)的幾門課拿到留學生課程體系中,針對性不強,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學生對課程滿意度較差。首先,針對國際學生編寫的漢語教材數(shù)量較多,但內容和質量相差很多,大多數(shù)教材以短時間內掌握詞義、語音、語法為目的編寫,留學生學習起來覺得枯燥乏味,難度很大。使用這些教材的教師也很難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其次,短期班的師資水平不一,兼職教師居多,進班就講,講完就走的情況很普遍,師生交流的時間很有限。
二、針對短期漢語班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1.針對短期班學生學習期限不同,生源結構復雜,年齡跨度大的特點,高校應力求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滿足不同留學生的需要,制定出具有本校特點的、高效的課程體系和規(guī)章制度。比如,制定出專門針對短期班的教學目標,不同的學習期限應該掌握哪些基本知識,在這個總的目標基礎上,適當靈活安排課程。在學時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安排些選修課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多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到漢語知識、價值觀念及行為規(guī)范等;不要刻意要求背誦多少漢字、語法,力求學以致用,強調語言實踐。其次,針對短期班學生隨意性大的特點,一定要制定一套適合短期來華學生學習和生活守則,以保證順利開展教學。對無故缺席的,擾亂課堂秩序的學生及時給予警告,情節(jié)嚴重者可以勸退,開除,取消考試資格;必修課不及格者不予結業(yè)等懲罰措施,以保證正常教學秩序。
2.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目的,知識水平制定靈活的教學管理體系。高??筛鶕?jù)學生入學測試結果初步安排班級,選擇教材,針對個別對學生入學后不能適應所有班級教學進度,經學生本人同意后可提出調班申請,在取得任課教師同意后即可入班學習。對于有些基礎很好的學生,如很多華裔學生,他們的口語很好,認識的漢字很多,可是寫作比較吃力,語法知識欠缺。鑒于這種學生,可以允許他進行跨班級選課,使其漢語知識水平和技能得到平衡發(fā)展。另外,有些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漢語課程學習,其語言水平進步很快,或者希望進一步學習漢語言及中國文化,他們有意愿進級繼續(xù)學習。這就要求高校在課程設置上一定要注重知識的銜接性,合理性。一定要明確每一階段的教學目標。針對不同級別,制定不同的教學類型,組織編寫有針對性的教學大綱,課時安排等。必要時可以開設不同級別漢語班之間的過度課程,使教學管理縝密而有序。針對學生入學和結業(yè)時間不統(tǒng)一的問題,高??筛鶕?jù)學生提出的離校申請,提前與任課教師聯(lián)系,安排結業(yè)考核時間,成績合格者頒發(fā)成績單和結業(yè)證書(證明);對于成績不合格者可延期結業(yè)。
3.制定系統(tǒng)的課程體系、選擇適合的教材,培養(yǎng)穩(wěn)定的教師團隊以確保穩(wěn)定教學質量。首先,各高校根據(jù)自身的優(yōu)勢專業(yè)和地域特點,設置具有本校特點的特色課程。針對短期班的培養(yǎng)目標,適度調整課程設置,制定合理的培養(yǎng)方案。其次,教學模式應該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的特點,以調動學生的參與性;注重師生互動式教學,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語言學習離不開實踐,因此課程設置上要注重第二課堂教學,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走出課堂,到實地去參與實踐的機會。比如,可以給學生安排一些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參觀當?shù)赜刑厣牟┪镳^,可以安排短途旅行,了解不同地方的歷史、文化,風俗,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中國文化。也可定期舉辦國際學生漢語大賽、中外學生歌曲比賽等文化活動,既鍛煉了國際學生的語言能力,又促進了中外學生交流互動。再次,教學中應選取實用型教材,避免過多的理論講解,也應鼓勵任課教師編寫適合課程體系自編教材。教材的選取應從學生的學習目的出發(fā),中國學生用的漢語教材并不適合于國際學生。教材應選取與留學生在中國的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注重交流性,實用性,能夠激發(fā)留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高校應該培養(yǎng)穩(wěn)定的對外漢語教師團隊。發(fā)展留學生教育事業(yè)需要一支素質高、教學水平高的師資隊伍。注重教師發(fā)展,定期召開教研會,學習、討論、總結好的教學方法;為教師提供出國深造、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或進修班等的機會,對于提高教師教學理論水平、業(yè)務水平、個人素質、改進教學方法方面有益,給教師提供發(fā)展空間,有利于穩(wěn)定教師隊伍。同時,做好學生評教工作,傾聽學生意見,及時改進教學方法,確保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融融.完善留學生教育管理體制,擴大留學生規(guī)模[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9).
[2]宋乃蓮.淺談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J].中國高教研究,2000,(9).
[3]陳翊,章云燕.地方高校留學生教育目標的設定和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