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科
摘 要 根據(jù)《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2018年版)(以下簡稱《建規(guī)》)等規(guī)范對有頂棚商業(yè)步行街的相關規(guī)定,并根據(jù)有頂棚步行街實際項目的設計和審圖中遇到的問題,總結關于有頂棚步行街的相關設計要點和分析規(guī)范中未明確的設計難點,從而為以后類似有頂棚商業(yè)步行街項目的設計和問題解決提供參考。
關鍵詞 有頂棚;步行街;建規(guī);消防;疏散;樓梯;安全;設計
引言
商業(yè)步行街根據(jù)有無頂棚可分為有頂棚步行街和無頂棚步行街。有頂棚步行街其主要特征為,商業(yè)街兩邊的建筑各層用連廊和天橋連接,其屋面用頂棚連接。步行街沒有頂棚,其兩側的建筑就成為相對獨立的多座不同建筑,其火災蔓延的危險和火災煙氣積聚等防火設計有別于建筑內的中庭[1]。
1有頂棚商業(yè)步行街設計時明確執(zhí)行的規(guī)定
《建規(guī)》第5.3.6條對有頂棚商業(yè)步行街做了相應規(guī)定,結合工程項目設計案例,有頂棚步行街設計時需明確執(zhí)行的規(guī)定如下:
(1)總圖布局:有頂棚商業(yè)步行街兩端口之間的距離小于300m。其兩側建筑的距離不小于9m,且滿足對應高度建筑的防火間距。
(2)防火分區(qū):大于300㎡的商鋪,比如主力店、電影院等需單獨一個防火分區(qū),且應設置獨立的疏散設施,不允許借用連通步行街的開口作為疏散設施。
(3)平面布置:相鄰商鋪之間面向步行街一側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m的實體墻。步行街的回廊或挑檐其出挑寬度不應小于1.2m。步行街2層及以上各層樓板的開口面積不應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積的37%。
(4)安全疏散:首層步行街內任一點到直接對外安全出口的步行距離不應大于60m。2層及以上各層商鋪的疏散門至最近樓梯間門或安全出口的疏散距離不應大于37.5m。
(5)消防設施:步行街兩側建筑的商鋪外設置的消火栓間距不應大于30m。步行街頂棚常開式的排煙口有效面積不應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積的25%。封閉的步行街端部可開啟門窗的面積不應小于其外墻面積的50%。
2有頂棚商業(yè)步行街設計時規(guī)范未明確的地方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購物體驗需求的提高,商業(yè)建筑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功能、流線、形式、產(chǎn)品等設計內容超出了《建規(guī)》中的相關規(guī)定,比如沒有明確商業(yè)步行街詳細界定標準,項目設計中的防火分區(qū)、安全疏散、樓梯間位置、樓板開洞、步行街地面面積計算等復雜的設計,在規(guī)范中找不到對應的具體要求。以下為總結工程項目設計和審圖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1)項目概況:項目位于山東省威海市環(huán)翠區(qū),為有頂棚商業(yè)步行街,步行街端部用可開啟玻璃幕墻封閉。建筑長201m,寬114m,建筑主體4層(局部5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為23.95m,建筑定性為多層公共建筑。總建筑面積11.04萬㎡,地上建筑面積8.42萬 ㎡,地下2.62萬㎡。地下室主要功能為超市、設備用房和汽車庫;地上建筑主要功能為主力店、寶貝王、大玩家、電影院、商鋪和餐飲等[2]。
(2)有頂棚商業(yè)步行街界定:本項目室內步行街為“0”形街,步行街圍成一個圈,中間和步行街外圍四周為商鋪。當?shù)貙張D專家對“0”形街的設計提出了疑問,其認為著火緊急情況下人員疏散可能在步行街內繞圈,對消防疏散不利。我們設計的解決方案為,疏散指示燈可以引導人流至安全出口。
(3)消防車道:《商店建筑設計規(guī)范》第3.3.3.2條規(guī)定“新建步行商業(yè)街應留有寬度不小于4m的消防車通道”;且此規(guī)范第3.3.3.4條也規(guī)定“當有頂棚的步行商業(yè)街上空設有懸掛物時,凈高不應小于4.0m”,其條文解釋為凈高不應小于4.0m是滿足消防車通行需要,根據(jù)規(guī)范理解消防車需要進入步行街。無頂棚和有頂棚端部開敞的步行街項目,消防車進入步行街是有條件的,有頂棚且端部封閉的步行街項目由于商業(yè)功能、流線以及立面效果等原因,消防車進入室內步行街困難。消防車未進入有頂棚的商業(yè)步行街內需要提前征詢當?shù)貙張D專家,本項目與審圖專家溝通,需沿建筑設置消防車環(huán)道,且消防救援窗直通公共區(qū)域或走道且通過公共區(qū)域能達到中間商鋪,消防救援能較好的到達各防火分區(qū)和商鋪,本項目消防車可不進入商業(yè)步行街內。
(4)步行街長度:《建規(guī)》中規(guī)定了有頂棚商業(yè)步行街的長度不宜大于300m,沒有規(guī)定具體計算方法。本項目室內步行街為“0”形街,設計有三個端部出口,兩端部出口之間距離分別為158m、151m、181m。這種“0”形街的步行街長度是181m還是490m(158+151+181=490m)?建議設計前征詢審圖專家。根據(jù)《關于加強超大城市綜合體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公消〔2016〕113號中規(guī)定是:步行街兩端出口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本項目步行街長度設計時按181m計算即步行街長度不大于300m。如步行街兩端口之間距離大于300m,則消防車需進入室內步行街。
(5)地下室通向首層自動扶梯的設置:根據(jù)公消〔2016〕113號中規(guī)定“步行街首層與地下室之間不應設置自動扶梯上下連通的開口”,本項目地下室自動扶梯在首層電梯廳處,自動扶梯沒有直接開向步行街,自動扶梯端部與步行街之間有10m長的電梯廳,電梯廳與室內步行街之間用防火卷簾隔開,此設計有兩個疑問,一是自動扶梯間接與步行街有連通是否可以?二是用防火卷簾與步行街分隔是否可行?為了保證消防安全,設計時采取了三種措施,一是自動扶梯人流可不通過室內步行街而直接對外疏散,二是自動扶梯在地下室也有防火卷簾分隔 ,三是電梯廳與步行街間用防火卷簾分隔,從而達到消防疏散安全。
(6)疏散樓梯設計:地下室的疏散樓梯在首層不能直接對外,直接通至步行街是否可以?本項目地下車庫有一處疏散樓梯為通過首層室內步行街再達到最近室外安全出口,擴初專家評審時提出,《建規(guī)》5.3.6.5條適用范圍為有頂棚步行街地上部分建筑的疏散樓梯,地下室不應按此條設計,在施工圖設計時地下室疏散樓梯均調整為能直接對外[3]。
本項目“0”形街中部建筑的疏散樓梯設置在中間,在首層需要通過走道再進入步行街,是否滿足 《建規(guī)》5.3.6.5條規(guī)定的直接通至步行街?設計時參考浙公通字【2017】89號文中規(guī)定“有頂棚商業(yè)步行街的疏散樓梯在首層可利用擴大前室或擴大樓梯間通至步行街,且從樓梯踏步前緣起算至步行街的距離不得超過15m”,本項目消防設計時將走道設計成擴大前室通至步行街,且樓梯踏步至步行街的距離小于15米,和樓梯門至直接對外安全出口的距離小于60m,來保證消防疏散設計安全。
公消〔2016〕113號中規(guī)定步行街的主力店(300㎡以上)應設置獨立的疏散設施,此規(guī)定主要是規(guī)避本層的主力店不能經(jīng)過步行街再疏散,且本層的主力店和步行街商鋪不能共用疏散樓梯。該樓梯是否可供其他層步行街商鋪或主力店疏散使用?根據(jù)實際項目的審圖征詢,審圖專家同意該樓梯可供其他層步行街商鋪或主力店疏散使用。當然電影院、兒童活動場所的獨立疏散樓梯,不能與其他樓層和場所的疏散人員混用。
(7)面積計算:與地面面積有關的規(guī)定為“步行街2層及以上各層樓板的開口面積不應小于步行街首層地面面積的37%”和“頂棚自然排煙口的有效面積不應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積的25%”。規(guī)范中的地面面積為兩側建筑首層之間地面的面積,其中與步行街連通的走道,與步行街連通用防火卷簾分隔的電梯廳等特殊空間的面積是否計入步行街地面面積?從消防安全考慮,建議只要是與首層步行街地面連通沒有采取防火分隔的空間均計入地面面積,這樣上部樓板開洞和頂棚開窗面積更大,從而保證消防設計更安全。
《建規(guī)》5.3.6.4條規(guī)定2層及以上各層樓板的開口宜均勻布置,設計過程中“開口宜均勻布置”怎么理解?比如:各層開口位置是否需要一致,開口的寬度以及連接天橋的寬度有何具體要求?設計時可參考浙公通字【2017】89號文中規(guī)定“樓板開口最狹處寬度不應小于9m;連廊寬度不應大于6m”,并提前與審圖專家溝通[4]。
3結束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闡述了有頂棚商業(yè)步行街設計時需要關注的規(guī)范條文和設計要點,以及規(guī)范中未明確地方的處理方法和思路。并根據(jù)自己的設計項目經(jīng)驗和相應理論對有頂棚商業(yè)步行街消防設計做了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給大家提供相應參考和幫助,由于每個地方規(guī)定以及每個審圖人對規(guī)范理解的不同,建議各位在設計前就以上問題進行消防審圖征詢,將問題提前暴露并解決,從而讓項目消防設計合理和安全。
參考文獻
[1] GB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8.
[2] JGJ48-2014.商業(yè)建筑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2014.
[3] 佚名.浙江省消防技術規(guī)范難點問題操作技術指南[ED/OL].https://new.fire114.cn/wenku/55733.html,2018-05-30.
[4] 佚名.關于加強超大城市綜合體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ED/OL].http://www.119ks.com/guifan/224.html,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