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現(xiàn)在,中小學生間流傳著“三怕”,一怕寫作文,二怕周樹人,三怕文言文。在《莫愁·小作家》2019年12期的卷首《不怕》中,作家韓麗晴告訴廣大青少年,“唯不怕,提筆方能從容?!?/p>
為了表達這樣的主題,作者給我們講述了她的朋友、也是她的采訪對象——記者小曲的真實故事。
故事是從主人公接到部主任打給她的失崗失業(yè)的電話開始的。
“明天不用來上班了?!边@樣的開端,當事人一定是“嗡”的一下如五雷轟頂,頭都炸了,同時也把讀者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緊接著是主人公的驚愕。驚愕之后,便是身體的異樣和世界的變形。明明是寬敞明亮、香氣四溢的采編辦公室,她只覺得“四處是風,周身寒冷”。這樣的人物特寫,讀者眼前所見就是那個頃刻間天崩地陷、無處可逃的悽慘而絕望的囧。
非常非常微弱的理智提醒她,你一年的工作很出色,你應該是很優(yōu)秀的。于是,她掙扎著發(fā)問:“是一個都不留嗎?”
這樣微弱而絕望的聲音,電話那頭的部主任敏感而清晰地感受著,一時沒法應對,也不知如何應答,只能“沉默”。
“主任沉默,半天才說:總編辦定的,名額有限,否則有你?!?/p>
我們知道,主任的回答夠委婉了。可當事人,依然是沒法接受。
她鼓動出全身的勁,用反問表達了抗議。“名額有限,但留下的為什么不是我?”
她無法把持住自己,辦公室的同事們無數(shù)雙眼睛都聚焦在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都在全神貫注地關注和提心吊膽地觀察著,發(fā)現(xiàn)她的聲音細細的,弱弱的,只能聽到她“牙齒打顫”的恐懼和顫抖。當然,這個實情,她是后來才知道的。
于是,下意識中,她在桌上翻報紙,翻找有自己姓名的樣報,那可是見證她一年實習工作成績的最好證據(jù)。她必須找出來,必須捧著這些去找總編,這是她唯一的希望。此時此刻,她連自己哭了也沒有感覺到,只有淚水一滴一滴地落在手背上。一如往日雨天打傘采訪時傘邊不停下落的雨水。
這樣的故事發(fā)生,無論是當事人,還是旁觀者,甚至是讀者,都始料不及。難過、失態(tài)、尷尬、緊張、恐懼,兼而有之。故事一開始就抓住了所有讀者。這是會講故事的高手所為。
故事發(fā)生在采編室里,而故事的發(fā)展已經到了通往總編室的長廊。主人公抱著一摞樣報,沖向長長的走廊,狂奔,去找總編;同事攔她,勸說她,她無法接受;她的掙脫,她那橫空而出的“一年換五分鐘”的強大邏輯,這一切,就是故事的發(fā)展。
這個發(fā)展,很短,但又很長,這個發(fā)展,很快,但波瀾起伏,事態(tài)向惡化方向延伸,矛盾向沖突、爆炸態(tài)勢演變,讀者的心都揪起來了。
幸好,她畢竟是政論實習記者,經過這么一沖一攔,穿越了同事的一道道既同情又擔心的目光后,她的理智漸漸恢復成均勻的呼吸和彎曲的敲門的食指。她沒有破門而入,更沒有哭著叫著闖進總編的辦公室。這樣的故事發(fā)展,最后還是讓讀者吊著的心稍稍松了一點點。
二
總編辦公室,是故事高潮的所在地。
一年了,她的膽怯,讓她只有一次遠遠見著總編一眼的經歷,而今天,因為與工作和失業(yè)攸關,與生存和夢想攸關,毫不夸張地說,在當事人的眼里心上,就是一次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她終于勇敢直面頭發(fā)花白的總編。
“她要爭取的不僅是留下來,她還要看清自己究竟能為夢想付出多大勇氣?!?/p>
她放棄了往日的怯懦膽小,也不管不顧任何忌諱與忌憚,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訴求、理由和不滿。
“我需要這份工作,我有與之相配的熱情和學習能力,為什么不聽聽我的想法,不給我一個競爭的機會,就直接讓我走?”
這就是小曲,這就是寫政論的小曲。有旗幟鮮明的觀點,有支撐觀點的有力論據(jù),更有對用人制度和工作程序的質疑。這就是小曲的堅持、堅貞。
如果不是小曲,換作別人,說不定質疑的語言就會是:你們怎么可以如此官僚,你們怎么如此獨斷專行?
正如作者所敘述的那樣:“她的倔強,她的不服輸,她對新聞事業(yè)的熱愛,這些交織成一股氣場,勢不可擋,她把強烈的意愿一鼓作氣傾泄而出?!?/p>
不知道有沒有超過五分鐘,但足夠了,繼而她對老總編說:“您應該有一個與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我愿您的孩子也如我一樣幸運,在人生的道路上得以遇見像您這樣睿智、寬厚的長者?!?/p>
這樣的話語,不是一味求情,是人同其情,事同其理,是將心比心。在突如其來的人生厄運面前,能夠如此思路清晰、邏輯嚴謹又情理俱至地表達,可見其能力、實力與智慧并不缺乏。更為可貴的是,即使在這樣易于讓人亂了分寸的時刻,小曲依舊保持著一個女性柔中有剛的可人的一面,不失玉之溫潤。
故事的高潮部分,只有小曲的語言,而沒有總編的話語。一邊是晴天霹靂般的躁動和宣泄,一邊是一言不發(fā)的無語和冷靜。動靜落差如此之大,故事的高潮便充滿誘惑與刺激。
花白頭發(fā)的總編憑借他多年豐富的人生經驗,肯定不會敷衍,也不會簡單安慰,更不會在此時此刻告知當事人不被錄用的理由,或列數(shù)情緒如此激烈的當事人的缺點或不是,只是靜靜地觀察,這位平日里給人印象有點膽小的實習生是否真的膽怯,對這份工作和事業(yè)能否勝任,借機考核眼前這位年輕人,并完善自己對這個年輕人的準確印象。
這樣的高潮沒有劍拔弩張,也沒有聲淚俱下的哭場,而是形成了冷熱的巨大反差,充滿了無數(shù)變數(shù)。當然,冷靜而智慧的讀者,會有這樣一種向好預感:“不做聲,有幾分。”
果不其然,故事的結局,便如預感的那樣水到渠成。小曲如愿留下了,繼續(xù)追求著事業(yè)和夢想。不管是用什么辦法,但理由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部主任事后捎來總編的話,“希望她一直保持這股為了理想不怕困難的勇氣。”這個結局和故事的發(fā)生一樣,也是部主任與小曲的交流。不能不說是巧合,也不能不說是作者的匠心獨運。
三
這個故事,有發(fā)生,有發(fā)展,有高潮,更有結局,已經很完整了。但作者沒有就此打住。因為,作者還給這個故事安排了一個亮麗的尾聲。
那就是一直看似懦弱的小曲,何以能有如此膽量,做出如此“壯舉”?而這樣的壯舉的意義又在哪里?
一是因為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與愛?!笆陫^斗,與歲月兩不辜負,她成了行業(yè)內有名的寫政論的記者?!倍且驗槿瓝魩熃枇水斒氯藷o所畏懼的膽子。
這個故事是某一年的秋天,作者在北京采訪她時知道的。“她提及往事,感慨不已,她說:去找總編的前一晚,很湊巧,我正好看了場拳擊賽,一個拳擊手要想贏得對方,技巧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要有非常強烈的無所畏懼的氣勢,那是真正的永無止盡的力量?!?/p>
那場拳擊賽,簡直是神助!不偏不倚,不早不遲,就發(fā)生在去找總編的前一晚。她從拳擊手的成功里悟得了人生和事業(yè)成功的奧秘:一個人只有具備非常強烈的無所畏懼的氣勢,那才是真正的永無止盡的力量。
其實,這個細節(jié),相當于故事的補敘。而這個補敘,讓主人公的性格變化和人物的成長、成熟變得合乎情理,讓這個扣人心弦的挽救自己職業(yè)與事業(yè)的故事,這個拼力抗爭的主題意義更為顯豁與敞亮。
三是讓無所畏懼的氣勢與勇敢有了詩意的表達,凝聚成了一種象征——壽山石。
“那天我們從早晨一直聊到傍晚。臨別時,她贈我一塊剛從福建出差帶回的壽山石。她說,壽山石,既有石的堅貞,也有玉的溫潤,贈你刻一方閑章吧?!?/p>
這枚印石,“我”一直收著,“石不能言最可人”,壽山石的寓意豐富無比,再一想起她的經歷,心頭不由得跳出兩個字:不怕。
壽山石與昌化石、巴林石、青田石,被稱為“四大印石”,是中華瑰寶。壽山石是福建福州特有的名貴石材。正如文章所說,有玉的溫潤和石的堅貞之雙重特質,石質晶瑩、脂潤、色彩斑斕,色澤渾然天成,色界分明,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點,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
壽山石之民間文化非常豐富,尤以女媧遺石在人間和鳳凰神女彩卵留壽山之傳說影響較大。清人朱彜尊在《壽山石歌》中贊美最到位:“剖之斑璘具五色,他山之石皆卑凡?!?/p>
這壽山石,不就是小曲么?不就是如小曲一樣的人生么?作者把“不怕”二字刻在這枚閑章上?!安慌隆本褪菬o所畏懼的氣勢,“不怕”就是一往無前的勇氣?!安慌隆本褪钦麄€故事的神韻之所在。
故事結束后的尾聲是補敘,補敘也是說故事,娓娓而談中給人余味無窮的享受,給你生命、成長的豐富啟迪。當事人把這種勇氣凝聚在“壽山石”上,并將這種人生經驗與智慧轉贈給朋友“我”,而作者又把這個詩意、有象征意義的壽山石與無數(shù)讀者朋友一起分享。(未完待續(xù))
蔡明:江蘇省婦聯(lián)“莫愁家庭教育”名師名家工作室牽頭人,江蘇省名教師,特級教師,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生態(tài)教育團隊牽頭人。
編輯 舒芙蕾 mcxiaozuoji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