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草
“人工智能+”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全面,其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范圍也更加廣泛。針對以往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所關注到的學生有限,班級學生兩極分化情況日趨嚴重的事實,本文針對“人工智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具體的研究,希望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實現(xiàn)班級學生整體的發(fā)展。
“人工智能”這一概念首次提出于1956年,最初的提出者是科學家麥克賽,其主要指的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的前提下,改變傳統(tǒng)行業(yè)的發(fā)展方式。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本文就針對“人工智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具體的研究。
1 借助可視化的方式引導學生預習
將新興的云計算智能算法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兩方面的優(yōu)勢,一是可以解決以往學生離開課堂后,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jiān)控的問題,二是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的共享程度。小學生在實際的預習當中,教師為了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就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朗讀課文的視頻上傳到班級的云教學平臺上,將以往通過課堂檢測的方式監(jiān)測學生預習情況的方式轉變?yōu)閷崟r監(jiān)控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教師在監(jiān)測學生學習情況的同時,還可以及時將朗讀效果較好的學生上傳的視頻分享給班級的其他同學,供大家學習,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分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方面可以促使其他同學進行橫向比較,找到自己的差距,不斷彌補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例如:學生在預習《白楊》一課知識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的體會作者的感情,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yè)的時候就可以要求學生上傳自己的朗讀視頻,同時,借助云教學平臺分享閱讀朗讀質量較高的同學視頻,在實時監(jiān)測學生預習情況的基礎上,通過分享,幫助其他同學明確努力的方向,實現(xiàn)班級整體學習質量的提升。
2 借助翻轉課堂轉變學生課堂角色
微課是教師有效開展課堂導學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學中,教師可以實時將本節(jié)課教學的難點知識和重點知識上傳到云教學平臺中,學生在預習階段或是在課下的復習階段,可以實時瀏覽教師發(fā)布的學習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將課堂上需要講解的知識提前到學生的預習階段,使學生在正式開始課堂學習之前,就對課堂上要學習的知識有初步的認識,進而將以往以教師的教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轉變?yōu)橐詫W生的學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例如:在教學去年的樹過程中,教師在正式開始教學之前,就可以將教學任務發(fā)布到班級的云教學平臺上,任務發(fā)布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語文基礎較弱的學生,可以以基礎的任務為主,語文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進行拓展,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就能明確自己不了解的問題,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習的主動性也能大幅度得到提升,進而從以往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向著主動的知識學習者轉變。
3 借助“人工智能+”及時關注學生的測試情況
以往,教師都會通過測試的手段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學生參加完測試,教師結束批改中間往往有較長的時間差,導致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有相應的滯后性,非常不利于學生后續(xù)知識的學習。但是,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不同階段,實時向學生發(fā)布測試任務,學生完成測試任務之后,可以第一時間將自己的測試結果上傳,方便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還存在的知識漏洞,針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統(tǒng)一進行講解,避免影響學生后面知識的學習,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例如:在教學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時,針對學生需要掌握的字詞、文章結構、寫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識,教師在學生結束學習之后就可以在云教學平臺直接發(fā)布測試任務,限時要求學生完成,學生上傳自己的測試結果之后,教師第一時間進行批改分析,了解學生的知識漏洞以及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一方面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基礎。
4 借助“人工智能+”及時反饋教師的教學情況
將“人工智能+”應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測試的過程中,由于教師可以在第一時間收到反饋的結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教師就可以及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了解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以后的教學中及時加以改進,避免在今后的教學中反復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無法及時得到改正,不只會影響小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阻礙小學生的發(fā)展,還會影響教師自身教學質量的提升,非常不利于教師自身的未來發(fā)展。因此,借助“人工智能+”第一時間反饋教師的教學情況,幫助教師認識在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教師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十分有必要。
綜上所述,“人工智能+”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只能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智能化程度,對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都有著十分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必須要加強重視。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也出現(xiàn)過很多問題,因此,還需要加強研究,才能真正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藏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