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周六晚,一個年輕人撥通了我的心理咨詢專線:“我今年二十多歲,剛當教師,是個性格內向的人,生活中習慣封閉自己,不愿意在別人面前坦露自己。因而,交際方面給我的工作帶來不良影響,別人也有些議論。特別是和領導或女教師交往,總是說話緊張,很不自然,就連和學生說話都有點緊張。我是不是得了社交恐怖癥?”
“你現在和我通話感覺怎么樣?緊張嗎?”我平靜地回應。
“這是我第一次撥打心理咨詢電話,也有些緊張……”
“可在我聽來挺好的,即使有點緊張也很正常?!蔽以噲D讓他體驗到他的交流很正常,“你根本不是什么社交恐怖癥。一個年輕人,剛剛走向社會,在人際交往中有些不自然,一點也不奇怪。其實,別的年輕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有過和你一樣的感覺。只是人們彼此看到的多是別人的外在的東西,內心的東西不了解。于是,人就常常以為是自己出了問題?!?/p>
年輕教師的語氣輕松了許多:“你是說我的問題不大。那我是怎么回事?”
“你的問題關鍵,就是一個自我封閉人格特征。”
年輕教師表示理解:“您說得對,我是有些自我封閉,這給我?guī)砹撕芏嗤纯唷N乙蚕雽θ碎_放自己,又怕別人看穿了自己。您說,應該開放到什么程度?”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人把生活分為兩部分:能被別人知道的公開生活;不能被別人知道的隱藏生活。用形象的說法,前者叫“前臺生活”,后者叫“后臺生活”。
心理學家勒溫則把人際交往生活,分為外部空間和內部空間。他用兩個同心圓來表示,外圓表示外部空間,是和一般人交往的領域,相當于“前臺生活”;內圓表示內部空間,是和個別人交往的領域,相當于“后臺生活”。
不錯,在和一般人交往的領域,人們很容易“演戲”,不愿拉開帷幕開放自己的“后臺”。但是,在和個別人交往的領域,人們則會自然地適度地開放自己的“后臺”。就是說,不同的人際交往領域,人們會選擇不同的交往模式。
勒溫還發(fā)現,人的外部空間與內部空間的大小,也因人而異。屬于自我開放型的人,相對來講內部空間小,隱藏的東西少,后臺生活較多或較容易向他人開放;屬于自我封閉型的人,相對來說內部空間大,隱藏的東西多,后臺生活較少或較難向他人開放。這又說明,不同個性的人,又有各自不同的交往模式。
自我封閉型的人,對別人開放的少一些,原本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在和個別人交往的領域即內部空間,也運用在一般人交往的領域,即外部空間的交往模式,就走進了自我封閉過度的交往誤區(qū)。年輕教師現在的痛苦的根源正在于此。
解釋了上面的意思,我說:“你不用擔心開放了自己,別人會‘看穿了你。別人對你有所了解,就容易產生一種親近感,就愿意與你有較深的交往。這無疑是你渴望的一份幸福。反之,一點也不讓別人了解你,別人對你一點把握也沒有,你就像一個深深的黑洞讓人難測。你說,誰還敢去靠近半步?”
“您說的太透徹了!可是,該怎樣找到自己可以交心的朋友呢?”
“人際交往有自身的規(guī)律,有兩條你要注意,一是人際交往的互動性,二是人際交往的主動性?!蔽医榻B說:“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只有撥響自己心中的琴弦,才能遇到知音。你希望有交心的朋友,就得先向別人開放自己的‘后臺生活?!?/p>
“可是,由于習慣,我與別人交往總是有點怕,就更難說成為知心朋友?”
我建議說:“這很簡單,人的性格改變不是單靠想象,重要的是行動,一個小小的行動常常就會改變了人生。你只需要一個小小的行動:命令自己,每天面帶微笑,對老師們,對同學們,多說一句話。由此起步,你就會逐步走過人際交往障礙,就找到了知心朋友。一句話,先撥響心弦,不愁遇知音?!?/p>
最后,我聽到堅定而自信的聲音:“知道了,先撥響心弦,不愁遇知音。謝謝您!”
編輯:汐顏 xiyanbianj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