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 田小飛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促進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及防止瘢痕形成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1月-2019年2月筆者醫(yī)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剖宮產手術的孕產婦,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在術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術后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切口縫線反應、切口愈合效果、瘢痕形成情況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0度縫線反應率為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觀察組切口愈合總有效率為96.0%,高于對照組的86.0%;觀察組護理干預后瘢痕增生率為4.0%,低于對照組的12.0%,其瘢痕厚度、寬度也均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對剖宮產手術切口愈合有良好效果,且有利于降低瘢痕形成。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剖宮產;縫線反應;切口愈合;瘢痕形成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8-6455(2020)05-016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ncision healing and scar formation in obstetric surgery. Methods ?10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7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effects of incision suture response, wound healing and scar tissue recov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0-degree suture re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0%).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incision heal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6.0%).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car hyperplasia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0%,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2.0%), and the thickness and width of the scar were also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good effect on incision healing in cesarean section,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scar formation.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esarean section; suture reaction; wound healing; scar formation
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的不斷發(fā)展、醫(yī)生專業(yè)技能的提升、二胎政策開放高齡產婦增多,越來越多的產婦在生產時選擇進行剖宮產手術[1]。但由于女性自身的身體因素、手術過程中存在的不當操作及術后護理方法不當?shù)葐栴},剖宮產后常伴隨手術切口愈合不良、瘢痕增生明顯等不良后果[2-3]。瘢痕的形成會對產婦造成心理負擔,對再次受孕也有一定的影響,此外,由于切口愈合不良而延長治療時間,加重了治療成本,也會增加醫(yī)患糾紛幾率。有研究表明,護理干預在預防手術切口感染、面部外傷、燒傷后瘢痕形成中均取得了良好的療效[4-6]。本研究選取了筆者醫(yī)院2017年11月-2019年2月收治的行剖宮產手術的孕產婦,對其進行綜合護理干預,探討護理干預對剖宮產手術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響,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7年11月-2019年2月筆者醫(yī)院收治的100例進行剖宮產手術的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系統(tǒng)隨機化原則分為兩組。納入標準:①符合剖宮產手術指征;②均單胎足月;③符合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標準;④孕產婦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權,并同意。排除標準:①患有高血糖、糖尿病等慢性病者;②患有器質性損傷性疾病者;③有遺傳性瘢痕體質者;④患有精神、語言障礙、無法正常溝通者。
對照組50例,平均年齡(27.6±3.7)歲,平均孕周(39.2±1.5)周,平均創(chuàng)口長度(8.2±2.3)cm;觀察組50例,平均年齡(27.2±7.5)歲,平均孕周(38.9±2.1)周,平均創(chuàng)口長度(8.3±2.2)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手術切口采用醫(yī)用可吸收縫線進行皮內縫合,對手術創(chuàng)口及時清理、消毒、常規(guī)護理等操作,必要時使用抗生素。觀察組給予以上操作后,進行以下系統(tǒng)護理干預。
1.2.1 心理疏導:女性常會擔憂剖宮產術后形成瘢痕,影響美觀,因此,接受剖宮產后,存在一定的焦慮、自卑心理,對其進行及時地心理疏導能有效舒緩其不良情緒,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術部切口愈合護理,從而達到較好的愈合效果。術前,醫(yī)護人員可以提前告知產婦了解手術較高的安全性及恢復效果,使產婦放松心情、盡快適應手術過程;術后,醫(yī)護人員按時對產婦身體恢復情況進行記錄,給予產婦肯定及認可,對家屬進行心理安撫普及,家屬多對其贊美、關心,適當進行聽音樂、觀影等活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能夠有效減輕其疼痛感。
1.2.2 切口護理:瘢痕形成是傷口愈合過程中正常的生理反應,但過度愈合會產生病理性瘢痕[7],影響患處正常生理機能。對觀察組產婦手術切口處進行定期消毒、換藥,傷口愈合后適當涂抹蘆薈提取物凝膠、洋蔥萃取物凝膠、蛇床子素提取物凝膠等天然、無激素的祛瘢產品[7],以減少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叮囑產婦勿碰觸手術切口,若進行噴嚏、嘔吐等可能引起腹部收縮行為時,應輕輕壓住手術切口兩側,以減輕對切口的張力。盡量減小活動幅度,采用正確的母乳喂養(yǎng)姿勢,避免長期臥床。
1.2.3 預防護理:加強相關醫(yī)護人員衛(wèi)生意識,避免未經(jīng)衣物消毒的人員未經(jīng)允許進出產婦病房。產婦病房嚴格按照衛(wèi)生制度,定期清理,保證產婦使用、接觸的物品經(jīng)過無菌處理,術前確保器械、手術室無菌,確保術中無菌操作,產后盡可能維護潔凈環(huán)境,對家屬進行衛(wèi)生安全意識教育普及。
1.2.4 飲食護理:為觀察組產婦提供科學、合理的食譜,增加蛋白類、高纖維素類食物攝取量,通過平衡營養(yǎng),達到增強皮膚修復功能的作用。避免煙、酒及辛辣性食物攝入。
1.3 觀察指標
1.3.1 切口縫線反應判斷標準[4,8]:采用0度、Ⅰ度、Ⅱ度、Ⅲ度表示不同的縫線反應。①0度:切口無縫線反應;②Ⅰ度:切口手觸硬感,縫線吸收后緩解,且無其他不適感;③Ⅱ度:切口有眼觀可視的隆起硬結,手觸或伴隨輕微疼痛感;④Ⅲ度:切口處皮膚紅腫,有膿包,疼痛感明顯。
1.3.2 切口愈合療效判斷標準[9]:①顯效:切口紅腫、觸痛現(xiàn)象完全消失,硬結顯著消退,組織明顯變軟;②有效:切口紅腫、觸痛現(xiàn)象明顯改善,硬結有所縮小,組織有所變軟;③無效:切口無明顯變化,甚至出現(xiàn)感染、流膿等加重現(xiàn)象。
1.3.3 瘢痕組織恢復情況:觀察切口處瘢痕形成情況,采用超聲生物顯微鏡(天津邁達醫(yī)療器械公司,型號MD-300)分別于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時記錄兩組切口瘢痕組織厚度(mm)、寬度(mm)。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以上3組數(shù)據(jù)使用SPSS 23.0和GraphPad Prism 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形式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或率(%)表示,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切口縫線反應比較:對兩組患者術后6d切口縫線反應進行對比分析,對照組80.0%的產婦無縫線反應,遠遠低于觀察組,觀察組高達94.0%;觀察組的Ⅰ度縫線反應為4.0%,與對照組持平;出現(xiàn)Ⅱ度、Ⅲ度縫線反應分別為2.0%、0.0%,均低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切口愈合效果比較:術后8d分別對兩組手術切口愈合情況進行觀察,結果顯示:經(jīng)過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手術切口愈合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為96.0%,高于對照組的8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瘢痕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的瘢痕恢復情況如表3所示,觀察組護理干預后,其瘢痕厚度、寬度均小于對照組,對照組有12.0%的產婦出現(xiàn)了瘢痕增生,觀察組僅有4.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外形美觀,術后瘢痕成為眾多女性在選擇剖宮產手術時必不可少的考慮因素,產后術部瘢痕的形成對產婦的心理、生理均產生不良影響。研究表明,體內激素的改變、心理不適及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均能夠引發(fā)產婦產后抑郁,該病的發(fā)病率高達30%[10],特殊的生理時期極易產生不良情緒,因此,及時有效的手術切口愈合及減少瘢痕形成的治療方案,有利于其更好的恢復。
剖宮產手術引發(fā)機體應激反應產生大量氧化產物,能夠影響切口再生修復功能,造成術部色素沉著,使得切口處形成瘢痕[1],影響美觀。本研究采用了心理疏導、瘢痕組織護理、預防護理及飲食護理等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良好的心理引導能夠使其更好地適應生產過程、有效減輕術后疼痛感,相較于沒有心理引導的產婦其恢復效果更好,能夠及時、有效地應對生產中及產后的不良情緒,對于避免產后抑郁的發(fā)生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盡管瘢痕組織是創(chuàng)傷過程中的正常生理反應,但以往研究顯示及時的護理干預對于阻斷瘢痕發(fā)生行之有效,本研究中采用了一些無激素的天然提取物,能夠有效提高皮膚的再生修復功能[7],施以皮內縫合方式進行創(chuàng)口縫合,有效降低皮膚表層的縫合張力,避免表皮出現(xiàn)壓迫而發(fā)生局部血液流動阻斷。避免手術感染仍然是剖宮產手術的重中之重,盡可能保證術部的無菌、清潔,能夠使創(chuàng)口及時愈合,不僅要保證手術過程中的無菌操作,對產婦、家屬也要進行衛(wèi)生安全的普及,定期打掃、清潔,本研究在創(chuàng)口縫合中使用的可吸收縫線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夠減少細菌感染幾率,減少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的發(fā)生。目前,關于飲食方式對瘢痕組織形成影響的研究較少,但已有研究指出嗜酒、辛辣性食物不利于創(chuàng)口愈合及瘢痕修復[8],因此,本研究中采取合理的飲食搭配,控制攝入辛辣食物以及煙酒。以上研究表明,采用了綜合護理干預后其手術縫線反應更小,創(chuàng)口愈合更快、更好,瘢痕遺留更小。
[參考文獻]
[1]鄭柳莎,王爽,全燕.婦產科術后術區(qū)皮膚增生性瘢痕形成因素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7,26(6):44-46.
[2]鄭曉霞,陳佩珊,張燕梅.婦產科手術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6,25(6):1040.
[3]周洪梅,張魁.剖宮產后美容縫合技術對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響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8,27(2):47-49.
[4]段曉丹.手術室護理干預預防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效果的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8):228.
[5]陳碧華.急診美容護理干預對面部外傷患者護理效果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8,27(1):122-124.
[6]張秀妮,蔣鳳婷,黎瑞儀,等.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減輕顏面部燒傷后口周瘢痕形成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8,12(14):175-177.
[7]李子安,宋嬌,宋麗平,等.瘢痕的形成機制及天然產物對其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6,25(7):105-109.
[8]唐大清,王媛,曾敏娟.皮下美容縫合技術改善剖宮產術后瘢痕形成的效果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8,27(10):66-69.
[9]鄒艷芬.中藥外敷治療婦產科手術切口愈合不良臨床效果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12):17-18.
[10]宋梅,王嬌,蒲巧玲.舍曲林聯(lián)合認知行為治療對產婦產后抑郁癥的改善效果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12):2980-2982.
[收稿日期]2019-08-16
本文引用格式:胡榮,田小飛.綜合護理干預對剖宮產后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yī)學,2020,29(5):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