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睿穎
真正的勇氣,有助于我們正視客觀事實,審視自身缺點和錯誤,更有助于我們敞開心扉,遇見真實的自我、更好的自我。
放眼當今社會,自欺現象屢見不鮮,而自欺之舉與勇氣的缺失實在有莫大的關聯。
薩特認為,“自欺的原始活動是為了逃避人們不能逃避的東西”。也就是說,人們自欺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勇氣正視現實,沒有勇氣面對困難,更沒有勇氣承擔責任??粗G棘密布的前路,他們怯懦了,于是轉身逃跑,不但沒有絲毫羞愧,反而為自己的退卻尋找各種借口,正如魯迅筆下靠“精神勝利法”不斷“取勝”的阿Q。有些人以為這是一種能樂觀面對困境的“勇氣”,其實是一種怯懦,一種自我麻醉。
其次,自欺時時可見,也是由于人們放不下虛名,所以不惜欺騙自己以達成所愿。如今,“甩鍋式反省”風靡網絡,這種表面上的所謂深刻反省,實則把“鍋”甩給他人,暴露的恰恰是自己的狹隘、虛榮和不負責任。
歸根結底,自欺是因為少了敢于直面真實自我的勇氣,從長遠看,自欺顯然是極不明智的,它不僅對個人造成危害,也是威脅社會健康發(fā)展的定時炸彈。
若能重拾不自欺的勇氣,便能找準自己的定位,從虛名的束縛中掙脫出來,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驕矜自大,從而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著名畫家黃永玉曾給劇作大家曹禺寫過一封鞭策信。在信中,他直白地表達了對曹禺解放后作品的失望以及對他的期盼之意,期冀他能像蕭伯納一樣,到老還能保持創(chuàng)作激情和對自我的嚴格約束。這是一封滿含真情、令人動容的信,更令人感動的則是曹禺的態(tài)度與做法。早已被捧上“神壇”多年的曹禺面對嚴厲的批評,不僅沒有動怒,反而情真意切地給黃永玉回了感謝信,并真誠反思了自己的失誤。
敢于指陳前輩錯誤的黃永玉無疑是有勇氣的,而敢于直面自身不足的曹禺更是勇氣可嘉。正是這份自省的勇氣,使他看清自己,又寫出了令人振奮的多部劇作。可見,只有擁有真正的勇氣,才能校正自身的狀態(tài)和前進方向。博爾赫斯坦言:“人會逐漸同他的遭遇混為一體;從長遠來說,人也就是他的處境?!蔽覀內绻材軗碛凶允〉挠職?,并在反思中改進,離自己的夢想就不會遙遠了。
魯迅先生曾在作品中倡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作家劉震云也提醒我們“當代知識分子的目光應該像探照燈一樣”。那么,就讓我們打開“探照燈”,逃離自欺的漩渦,回視來路,反思自我,榨出自己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成為新時代真正的勇士。
(指導教師? 唐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