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星
【摘要】目的 探究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颊邞冒返馔委煂反應蛋白及治療效果評價的影響。方法 本次實驗對象選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52例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颊?,按照入院時間對其進行分組,均分為兩組,實驗治療之前應用常規(guī)方式干預,在此基礎上,利多卡因應用于對照組患者,胺碘酮應用于實驗組患者,對兩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jié)果 應用胺碘酮進行治療的實驗組患者的hs-CRP水平得到了明顯的降低,并且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對照組更加明顯,92.31%>65.3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颊邞冒返馔委熡行Ц纳苹颊卟∏?,對患者的hs-CRP水平也具有顯著的降低作用,此研究具有極大的研究意義。
【關(guān)鍵詞】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胺碘酮;C反應蛋白;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6..01
心肌梗死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其屬于心內(nèi)科疾病,誘發(fā)此種疾病的主要原因與患者冠狀動脈供血功能具有較強相關(guān)性,主要就是其功能不全誘發(fā)了患者心肌壞死。其具有發(fā)病急,病情發(fā)展迅速,病情較為嚴重等特點,在臨床治療中具有極大的致死率及致殘率,相關(guān)研究指出,此種疾病逐漸趨于年輕化,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1]。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對象選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52例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對其進行分組,均分為兩組,實驗組及對照組患者中的男性患者分別為14例、11例,女性患者分別為12例、15例,男年齡35~67歲,平均(48.57±3.24)歲,女年齡34~69歲,平均(50.66±3.34)歲。兩組患者的病程均在1~23 h,平均(10.21±1.23)h。在對實驗對象進行篩選的過程中,排除具有惡性腫瘤患者、肝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兩組患者在進行實驗之前,均進行同意書的簽訂。對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患者進行實驗治療之前,對其進行常規(guī)治療,只要包括:溶栓、吸氧、抗凝、鎮(zhèn)痛等,在此基礎上應用利多卡因?qū)嵤┯趯φ战M患者,方法及劑量: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治療,首先將生理鹽水20 mL與利多卡因50~100 mg進行混合,對患者進行注射時將時間控制在2~3 min,患者在治療之后,病情為得到顯著的控制,可繼續(xù)給藥,但是需要間隔此次用藥5分鐘以上,并且1小時內(nèi)的劑量不得超過300 mg。對患者進行注射之后,如已經(jīng)達到負荷量,需要應用靜脈滴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持續(xù)的治療,并將此種治療維持在1周。胺碘酮實施于實驗組患者,方法及劑量:首先需要將葡萄糖溶液20 mL與胺碘酮150~300 mg(3 mg/kg)進行混合,之后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并注射時間控制在10分鐘之內(nèi),患者在治療之后,病情為得到顯著的控制,可繼續(xù)給藥,但是需要間隔此次用藥15分鐘以上,對患者用藥的次數(shù)需要控制在4次之內(nèi)。對患者進行注射之后,如已經(jīng)達到負荷量,需要應用靜脈滴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持續(xù)的治療,并將此種治療維持在1周。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主要應用的是SPSS 20.0,(x±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值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n(%)],檢驗值為x2,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2.1 ?將兩組患者的反應C蛋白水平進行對比
應用胺碘酮進行治療的實驗組患者的hs-CRP水平得到了明顯的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逐漸改變,生活節(jié)奏逐漸提升,人們的壓力逐漸加大,相關(guān)研究表明,臨床中出現(xiàn)心肌梗死的幾率逐漸增加,逐漸趨于年輕化,疾病致殘、致死極大的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3]。
實驗結(jié)果表明,應用胺碘酮進行治療的實驗組患者的hs-CRP水平得到了明顯的降低,并且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對照組更加明顯,92.31%>65.3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jié)果可知,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颊邞冒返馔委熡行Ц纳苹颊卟∏椋瑢颊叩膆s-CRP水平也具有顯著的降低作用,此研究具有極大的研究意義。
參考文獻
[1] 苗秀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及門冬氨酸鉀鎂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33(7):86-87.
[2] 唐紅梅.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應用胺碘酮治療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7,23(8):65-66.
[3] 劉曉莉.胺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7,28(7):12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