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偉
(內江市特種設備監(jiān)督檢驗所,四川內江 641000)
近年來,燃氣蒸汽鍋爐因體積小、結構緊湊、檢修方便、運行穩(wěn)定、具有較高熱效率和環(huán)保性等優(yōu)點,正在不斷取代傳統(tǒng)的燃煤鍋爐。WNS 型臥式內燃濕背式燃氣蒸汽鍋爐(以下簡稱“WNS型燃氣蒸汽鍋爐”)回燃室前管板(端)由于受到制造工藝以及使用方法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xiàn)大量裂紋的案例屢見不鮮。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度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希望為其他燃氣蒸汽鍋爐解決風險、安全使用提供啟發(fā)。
我市某食品加工企業(yè)2015 年8 月安裝一臺WNS型燃氣蒸汽鍋爐,2015年9月投入運行。鍋爐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鍋爐主要受壓部件情況如表2所示。
2018年9月企業(yè)內部檢驗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
(1)回燃室前管板管孔區(qū)存在向外輻射狀裂紋28條,部分裂紋已從煙管管端穿過焊縫裂至管板,導致鍋水泄漏(如圖1、圖2所示);
(2)回燃室煙氣側底部有積水(如圖1所示);
(3)第二回程煙管進口處有白色結晶物(如圖2所示);
(4)鍋爐水質長期不達標。
在顯微鏡下取樣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在孔橋附近的裂紋呈現(xiàn)條狀,主要由晶粒粗大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組成,其端口具有沿晶、穿晶的特性;取樣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和機械性能試驗,結果顯示原母材的化學成分和機械性能符合GB/T 713-2014《鍋爐和壓力容器用鋼板》[1]要求,孔橋裂紋處的材料化學成分與原材質無變化,但塑性降低。
針對回燃室前管板(端)產生裂紋的原因,從結構設計、制造、運行等方面進行分析。
輻射熱和對流熱對W N S 燃氣蒸汽鍋爐回燃室前管板的影響,以及入口疊加效應的影響,使WNS燃氣蒸汽鍋爐回燃室前管板成為鍋爐熱負荷之中承受溫度最高之處。查閱TBG1100MC型燃燒器手冊燃燒器功率與長度、直徑關系曲線(圖3)可知:
(1)可視火焰最大長度為5.25 m;
(2)可視火焰最大直徑為1.05 m;
表1 鍋爐基本情況
表2 鍋爐主要受壓部件情況
(3)火焰長度超過爐膽長度(爐膽長度為3.98 m)。
鍋爐爐膽直徑和長度設計得偏小,致使回燃室煙氣溫度高達近千攝氏度,加之有部分煙管的長度過長,超長部分又接觸高溫煙氣,溫度不能降低,致使管孔區(qū)出現(xiàn)短裂紋。
首先,制造單位沒有按照設計圖紙和標準控制回燃室前管板(端)長度。GB/T 16508.4-2013《鍋殼式鍋爐》規(guī)定:煙管與管板裝配時,對于與600℃以上的煙氣接觸的管板,焊接連接的煙管和拉撐管應采取消除管板與管孔壁的間隙,且管子超出其與管板連接焊縫的長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當煙溫大于600℃時,不應大于1.5 mm[2]?,F(xiàn)場實際測量回燃室前管板煙管管端伸出長度在2~3 mm(如圖2所示),不符合上述規(guī)定。
其次,制造單位未按照技術圖樣和工藝文件要求,令煙管與回燃室前管板先脹管后焊接。文獻[3]給出了煙管管端裝配示意圖,如圖4所示??梢缘贸觯瑹煿芡獗谂c管孔壁之間有一定間隙,一般是0.5~0.9 mm。因為在焊接前,管板與回燃室未按要求提前脹管,而是直接焊接,因此無坡口,導致連接處管板厚度方向存在周向間隙,間隙深度與管板厚度均為20 mm,超出規(guī)格要求。
圖1 回燃室前管板泄漏、積水
圖2 回燃室前管板(端)裂紋、白色結晶物
2.3.1 燃燒器火焰長度調整過長,導致火焰直接加熱管孔區(qū)
使用單位在用汽高峰時需用蒸汽量過高,蒸汽供不應求。為折中考慮,使用單位增加了不允許的氣體輸入和噴射壓力,增加了燃燒器的火焰行程,增加了爐內火焰長度,使得爐內火焰燃燒到回燃室及其管孔區(qū)域,如果管孔表面溫度超過設計值,那么火焰溫度將高達1000℃以上。高溫煙氣和火焰沖刷管端,使得管端邊緣效應變大,管端溫度局部升高,材料強度減弱。文獻[4]對鍋爐管板和焊接建立了分布模型,利用ANSYS軟件對溫度上限進行了分析,得到了圖5所示的溫度分布云圖。該模式與本文中的管板結構相類似,從而管區(qū)溫度分布也與圖5相類似。其中,管束溫度最高,特別是管端邊緣離鍋水最遠,煙氣沖刷最嚴重,而開裂起點又主要在該處(如圖2所示)。由于管端的內外部分成直角,因此截面面積小、強度低,煙管內部位置就比外部更容易受到損壞。
圖3 燃燒器功率與長度、直徑關系曲線
圖4 煙管管端裝配示意圖
圖5 鍋爐管板和焊接分布模型及溫度分布云圖
2.3.2 煙管與回燃室前管板之間存在的間隙使得溫度交變應力產生
在鍋爐運行過程中,由于煙管與回燃室前管板之間存有間隙,鍋爐水滲入縫隙,形成圓形水膜?;厝际仪肮馨蹇滋幍臒嶝摵勺罡?,當圓形水膜被加熱產生氣泡時,氣泡不會從裂縫中釋放出來。水膜逐漸變成蒸汽膜,管壁和管端的傳熱使整個蒸汽膜劣化,并從縫隙中噴出,爐水再次滲入,又形成水膜。隨著水膜出現(xiàn)的溫度變化作用于管區(qū),焊接裂紋逐漸出現(xiàn),并不斷擴展,導致管板及相關部位開裂。
2.3.3 鍋爐啟停頻繁,負荷波動大
查閱鍋爐運行記錄,鍋爐啟停頻繁,前管板溫度不斷升降,管區(qū)的溫度變化產生熱應力,管區(qū)焊接接頭產生熱疲勞裂紋,造成負荷波動大。
2.3.4 鍋爐內局部區(qū)域水循環(huán)不良,管板冷卻效果不佳
鍋爐在運行過程中,管板附近的爐水會形成局部對流,使得鍋爐循環(huán)不暢。當管板附近的爐水長期處于停滯或流動緩慢的狀態(tài)時,管板無法有效冷卻,導致管板溫度過高(特別是如果過冷時熱負荷過高,管板表面的鍋爐水會使運行工況惡化)。
2.3.5 水質不達標,受熱面嚴重結水垢
鍋爐運行期間水質長期不達標,鍋爐汽水分界面以下普遍結有水垢,水垢厚度達1~2 mm,其中回燃室前管板水側結垢較嚴重,此處也正是水循環(huán)不暢處,它會在煙管外壁的受熱面和管板的水側造成較厚的水垢。由于水垢的導熱系數(shù)只有鋼的1/20~1/50,因此管端無法可靠冷卻。管端處于過熱狀態(tài),容易就地萌生裂紋。
基于第2章的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優(yōu)化措施,以有效防止裂紋的產生,保證鍋爐安全運行。
優(yōu)化鍋爐結構設計,使燃燒器與爐膽相匹配,以降低回燃室煙氣溫度及熱負荷,降低回燃室前管板裂紋風險?;厝际业脑O計溫度宜控制在900℃左右。
同時,為了減小回燃室前管板煙管的延伸長度,對鍋爐高溫區(qū)管板進行了改進和嘗試(如圖6所示),取得了良好的管端冷卻效果[5]。
圖6 高溫區(qū)管板改進設計
此外,在回燃室前管板煙氣側設置30~60 mm耐火隔熱層,防止煙氣直接沖刷管板。耐火隔熱層可采用氧化鋁耐火水泥,管端可加耐熱短管(可采用鋼合金耐熱鋼或耐熱高溫陶瓷管),以降低管端的熱量,防止其過熱產生熱疲勞,并對保溫層起到支撐作用。
在鍋爐安裝環(huán)節(jié)監(jiān)督檢驗中,監(jiān)督檢驗人員可以要求鍋爐安裝單位打開后煙箱檢查孔,檢查回燃室前管板煙管管端伸出長度是否滿足標準要求。若煙管管端伸出長度超標,應通知廠家專業(yè)技術人員到場將超標的煙管管端打磨切除,并經無損檢測(滲透檢測)合格后,對鍋爐進行水壓試驗,驗證有無泄漏。水壓試驗合格后,才能安裝后煙箱檢查孔[6]。
以上是為了防止鍋爐制造企業(yè)在制造環(huán)節(jié)疏忽大意,沒有嚴格控制回燃室前管板煙管管端長度,而通過監(jiān)督檢驗,可以將此類缺陷消除在安裝環(huán)節(jié)。
使用單位應嚴禁鍋爐超負荷運行,應嚴格按照鍋爐設計參數(shù)調節(jié)鍋爐內火焰,應加強燃燒機的日常維護和保養(yǎng)。同時,提升鍋爐水質管理,加強水質監(jiān)測[7]。
綜合全文所述,W NS 型燃氣蒸汽鍋爐裂紋事件的產生原因包括鍋爐結構設計不合理、鍋爐制造工藝不合理,以及由上述因素導致的運行故障。筆者認為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為回燃室前管板(端)煙管管端伸出長度超標、使用單位頻繁啟停鍋爐、相關人員在燃燒器入口私自增加天然氣壓力等;次要原因是鍋爐水循環(huán)不暢、前管板(端)水側結垢等。
建議在鍋爐設計、制造、運行等環(huán)節(jié)嚴格把關,有效防止回燃室前管板(端)裂紋的出現(xiàn),以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保證鍋爐安全穩(wěn)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