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敏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時常會有本末倒置的情況。就比如明明應該深挖的卻浮于表面,明明應該淺嘗輒止卻投入了大量精力,這些情況都會讓語文教學流于形式,因為并未掌握住重點。對于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說它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不為過,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漢姆雷特”。但是,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依然要取其精華,其中尤以閱讀課的第一課時最具代表性。
關鍵詞第一課時;小學語文;語文教學;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8-0148-01
很多老師不愿意上第一課時,特別是在觀摩課、評優(yōu)課、示范課等重要時刻??墒谴蠹矣侄己芮宄淮嬖跊]有第一課時的第二課時,于是在上課前就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將課文讀熟,將生字記會。那么,既然不能避免為什么不坦然面對?這和長久以來教師對第一課時的誤解有直接關系。有些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可以說是從第二課時開始備的,甚至是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他們常年接觸小學語文課文,對生字詞課文內容了然于胸,而第一課時又是固定的“老三套”,基本就不需要去準備。但是,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學生對文本能否產生興趣,是否能夠實現(xiàn)最優(yōu)化的閱讀教學,和第一課時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一、讓課前預習直指生字教學
小學語文的課前預習既是對整篇課文的感知,更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如果只是單單地閱讀,會在“初次見面”的印象深刻中錯失很多有效信息。因此,教師在布置預習任務的時候一定要有明確的任務要求。部編教材中對生字教學的改革很明顯,特別是很多生字在生字表中沒有注音,這就要求學生需要通過自己解決這些問題。而預習文本時課文里已有的注音生字,從某種程度上無形擴大了對詞匯量的考察?;诖?,在預習階段就直接指向生字教學,能夠使其更有針對性。同時,需要提前注音的運用字典、詞典或其他途徑弄清楚怎么讀,需要注意字形的可以提前分析好結構。在完成對生字的整體認讀之后,就要細化生字的詞匯意義,即能夠在課文中找到相應詞組的可以將它們勾畫出來,找不到可以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踐或借助工具書進行解決。在這樣的情況下,預習較多地指向了生字,讓課堂上的生字教學水到渠成。
二、抓住閱讀中心促進朗讀教學
很多教師覺得第一課時的朗讀教學讀不出彩,讀不出新意。因為就第一課時而言,注重的是對問題的整體感知,即了解文章的大體意思,理順文意。相對于第二課時的可以靈活選擇本文重組,第一課時的朗讀就顯得過于按部就班。往往就是一節(jié)一節(jié)地讀下去,理清文章的內容框架,解決文本中遇到的字詞、語句問題。也正因如此,第一課時往往不受青睞。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即使“戴著鐐銬”也能夠“跳舞”。所以說,如何抓住文本線索進行朗讀教學就尤為重要。就像在《麻雀》這篇課文里,就可以通過抓住閱讀中心促進朗讀教學。
這篇課文難度不大,內涵卻比較豐富。課文以《麻雀》為題,毫無疑問主要內容一定和麻雀有關。基于這樣的考慮,即便文章中涉及到了“我”和獵狗,也能讓學生意識到主人翁還是麻雀。那么,順著這條線索繼續(xù)思考,讓朗讀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圍繞著“麻雀”展開。這里要強調的是,這種朗讀不同于第二課時的理解性朗讀,即雖然也有明確的主線,但是仍然按照文本的順序設置問題指導朗讀。例如,讓學生朗讀前幾段,就從“小麻雀”入手,引導學生思考誰發(fā)現(xiàn)的小麻雀,它遇到了什么麻煩。再接著是圍繞“老麻雀”展開,也就是課文的中心朗讀環(huán)節(jié)。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老麻雀的外貌和動作,以及它一系列行為所帶來的結果,一篇文章便輕輕松松地閱讀完畢,與此同時,文章大意迎刃而解。
三、激發(fā)學習興趣推動學習動機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不當?shù)慕虒W方式無疑會挫傷學生的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這種推動學習動機的興趣表現(xiàn)更為明顯?!拔乃瓶瓷讲幌财健!痹谒囆g手法上,為了吸引讀者的注意,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作者也會故意通過“設置懸念”或者“欲揚先抑”的手法讓讀者產生閱讀動機。即便是日常的教學中,也會考慮新奇的導入方式吸引學生。然而,對第二學時來說,類似于“導入”部分的第一學習有時反而被忽略了,由此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學生在學習第二課時的時候也索然無味。所以,要善于激發(fā)第一學時的學習興趣以推動第二學時的學習動機。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對老麻雀和獵狗之間的故事已經(jīng)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如何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快要結束的時候“意猶未盡”,想要“且聽下回分解”,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仔細思考這篇課文,對于獵狗、“我”、小麻雀和老麻雀的性格各異其實可以從朗讀中體現(xiàn)出來。也就是說,當學生初讀課文的時候,就有意識地指導他們對人物性格進行評價、分析。這樣既和第一課時的朗讀教學不產生沖突,又可以在揣摩人物性格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第二課時具體講解人物性格打好基礎。
總之,教師要充分認識小學語文第一課時教學的重要性,更多地研究和嘗試如何更好地上好第一課時,讓它成為溝通預習和第二課時教學的橋梁。
參考文獻:
[1]陳婕.在讀中感悟,在悟中積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讀書文摘.2017(06).
[2]張炳翔.淺談積累和感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