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馬橋河,得先從馬橋故城說起。馬橋故城位于新疆昌吉州呼圖壁縣城北九十八公里,在兵團六師一0六團境內。百余年來,圍繞著故城男耕女織、血雨腥風、刀光劍影、殘垣斷壁、軍墾開發(fā)故事不斷。經(jīng)筆者多年調查走訪知情人,對先有河,后有橋再有城的說法基本上有了定論。
清末民初出版的《呼圖壁鄉(xiāng)土志》載:又馬橋子,有廢壘六座,曰馬橋子堡,在縣城東北二百余里,該堡橫跨于洛克倫河,以環(huán)上垣墻,儼然一守險之處。橋北偏西曰攀安堡,又西恐太遠,十里曰白安堡,又西四里曰同安堡,又西十里曰公安堡,橋南偏西曰義安堡。
馬橋河
據(jù)史書記載有御塘河,即現(xiàn)在的玉唐河。沿老河床主河道匯入老龍河,向西北流入呼圖壁縣的二道溝,在五戶地北邊的雙岔子與呼圖壁河匯合后繼續(xù)向北流入馬橋河。穿越馬橋城仍然向西北流入瑪納斯縣境內,過西營城經(jīng)新渠廟到莫索灣湖腹地,最后注入阿雅爾淖爾 (瑪納斯湖)。據(jù)《呼圖壁鄉(xiāng)土志》記述,“羅克倫河……又西北流經(jīng)馬橋南……”與上述情況相吻合。
在呼圖壁河的下游,有一條寬闊古老的河道,人稱“馬橋河”。馬橋河在新中國成立前水量很大,從東南向西北穿城而過。原來在馬橋城的南北、靠近河的稍窄處,架有繩索吊橋,只供人通行。后來人們用兩根木料搭建了便橋,能使馬通過,俗稱馬橋。原來這條河稱為羅克倫河的下游,既然有了馬橋,人們就把這條河叫“馬橋河”了。由于當時水流湍急,河上架橋,時常被每年春夏的洪水沖垮。后來,人們就利用枯水期,在河中央挖了兩米多深的地基,用粗大的木料做基礎,搭建一座木橋,橋面寬五米,長十五米。在搭橋的河岸兩邊,用上好的木料并排擺放,事先修好防護堤壩,在河中央立有三組六根木質橋墩,相互搭建的木料用鐵制的馬蝗釘連結。橋面兩邊為木料排列,中間為梭梭或紅柳搭建,上為黃土鋪面而成,專供車馬過河之用,俗稱“馬橋”。架構堅固,使用多年,為馬橋河兩岸交往,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嚴格意義上來說,馬橋河應為呼圖壁河的下游,呼圖壁河是從大沙坡以下的雙岔子流入馬橋河的,故人們就把大沙坡以上稱為“呼圖壁河”,以下稱“馬橋河”。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當時的莫索灣地區(qū)人們就是靠馬橋河水養(yǎng)育生存,每年開春冰雪融化,就從馬橋河上游芨芨壩、三樁壩流水下來,當水流淌到哪里,就有人端一氈帽的麥種子,在較為平坦的荒地上撒種子,再用梭梭柴秧子來回耢幾下,就算是耙耱保墑了。到6月天,洪水下來就引洪灌溉,平年份就靠天下雨澆田,到夏天就收麥子。這樣就叫作種“闖田”或種“野地”,風調雨順時節(jié),收成還不錯。
當?shù)厝藶槭裁窗堰@條河稱為馬橋河呢?在清同治年前,馬橋河流經(jīng)西營城(今兵團八師一四八團)、新渠廟(一五0團),尾閭可達瑪納斯湖(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境內)。清同治年間,兵荒馬亂,綏來(今瑪納斯)縣北五岔等地鄉(xiāng)民為躲避戰(zhàn)火,在西營城駐扎。二年春,由于徐學功統(tǒng)領也來西營城,由于兵馬人多,容量有限,就在馬橋河邊選定地址建城。河的兩岸各建有城池,故稱“馬橋城”。就形成了先有河,后有橋再有城的現(xiàn)狀。
1932年夏,筆者大舅張學元隨其父張緒生到黃草湖(現(xiàn)芳草湖)走親戚,當時居住在莫索灣張家大莊。途徑馬橋河時,發(fā)現(xiàn)河兩岸有城墻,高三米左右,部分已經(jīng)坍塌。河面寬二十多米,深四五米,河里水很大,橋也被沖垮了。據(jù)大舅稱:我們正在觀望時,從河對面撐過來一只木頭伐子。撐伐人姓高,名字忘記了,手撐一根六米長的木桿,同時又來了幾個人,他們招呼我們上了伐子。因水流很急,忽上忽下,伐子隨著水的下游方向漂流到二百多米的地方才到河對岸。待上岸后,家父說給他們些錢,可他們不要。后來才知道,高姓撐伐人是專程來接自家親戚的,我們也沾光,做了個順水人情。
1952年7月,天氣炎熱,有一當?shù)匦諈堑哪贻p人,同伙伴一起在馬橋河里洗澡玩耍,河水有三米多深。不一會兒,就聽到有人喊救命,待人發(fā)現(xiàn),就只看到有一人已經(jīng)被水沖到河的下游去了,幾個人順水游下去相救,只看到人頭時隱時現(xiàn),不一會兒,就不見人影了,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到。直到五天后,才有人在莫索灣水渠中發(fā)現(xiàn)了吳姓尸體。
初級社時,二舅張豐元到馬橋河拉木頭,發(fā)現(xiàn)有幾大摞砍下的檁子、椽子擺放整齊,周邊大都是梧桐樹,還有不少的榆樹,樹枝雜亂無章,就裝了三車,后又去拉了兩車,給公家或私人蓋房子用。最粗的木頭有兩人環(huán)抱,躺倒在河邊,有幾十棵。后來一四八團在這里開發(fā)農田,均拉去建房、做鋪板和家具。1963年夏天,二舅到芳草湖一場走親戚,發(fā)現(xiàn)有一個獨沙包,中間長有梧桐樹七八米高,直徑四十厘米,路人到此地都要站下觀看,不知沙包上的梧桐樹怎么長得這么茂盛。后人稱:這里原來是大戶人家的灰堆,被沙掩埋,但也沒見到周邊有殘墻痕跡。
2015年3月12日,采訪北五岔鎮(zhèn)黨家莊六十六歲的李恒發(fā),其稱:1968年春,我到馬橋河沿砍磨條、杈齒、工具把等,發(fā)現(xiàn)那里的梧桐樹長的有一房多高,粗細不一,最粗的直徑六十厘米。到處是紅柳,密不透風。河岸垂直地面有三米多深。當年去了兩次,滿載而歸。
1970年至1971年,連續(xù)兩個冬天,新湖總場二分場的尹貴福都到馬橋故城西北面的沙漠里拉柴火,途徑馬橋河,河床十至二十米寬不等,最深的地方有八米,橫穿馬橋河道路經(jīng)過的地方有五米深。為便于人車通行,不知何人將河兩岸的陡坡推平,形成上下緩坡,上下坡要走很長時間。當時馬橋河周邊生長的梭梭很茂盛,有五米多高,枝桿高大粗壯。還有大量生長的紅柳、胡楊、紅沙柴、沙拐棗等植被。
馬橋故城
據(jù)考證,馬橋城是在晚清時期,新疆著名的團練首領徐學功和黃草湖民團頭目高克武率眾所建。有南北兩城,先建南城,第二年隊伍壯大后,又在河對岸建北城,南北城遙相呼應。南城有敵情,老百姓就躲在北城,反之就躲在南城。只有將士們在城墻周圍抗擊敵軍。
據(jù)筆者辛卯年采訪八十七歲的大舅張學元稱:“自己從小就聽老人講過,高四爺帶人建的馬橋城。他在世時,經(jīng)常派人馬駝隊到北沙窩鹽湖(瑪納斯鹽湖)馱鹽,籌集建城銀兩。從我們莫索灣家的院子邊上經(jīng)過。還自己帶領一批人馬到北山(阿勒泰),每個騎馬的人后面均要屌一匹馬,專門馱草料。走沙漠時,就沿著哈薩克人在沙丘上擺下的梭梭柴垛子為照應,依次作為行進路線。走了三天三夜才到和豐縣(現(xiàn)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火石山口,那里的水是長年向南流,又走了兩天就到了鹽池了。二天后馱鹽返回。高四為頭信,就是領頭人物。長得人高馬大,威信高,能管住人,有相當?shù)奶栒倭Α?/p>
馬橋城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起到排憂外患,安撫百姓的作用。鄉(xiāng)民以求生計,相安無事。新中國成立后,文物專家在考察馬橋城時,看到的是城郭殘垣斷壁,故將此城稱其為馬橋故城。
清同治年間,從東面的白家莊子一線至沙棗園(兵團六師一0五團)、馬橋城桑家渠、東湖村子(新湖一場)、西營城(兵團八師一四八團)沿線,為匪人經(jīng)常出沒之地。老百姓就在這些地方建城郭較多,以防東西方向來犯之敵。
民國初年,匪患猖獗。時夏季節(jié),從黃草湖來了八個土匪準備走北山,路遇馬橋城。由于當?shù)厝硕鄤荼姡蛯⑵邆€土匪打死,有一個小個子跑了。拂曉時分,突然槍聲大作,城內人等趕忙出門迎敵。雙方就在馬橋河的支流泉溝河的葦溝兩岸形成對峙。接著又來了一大批土匪增援,雙方開始發(fā)生槍戰(zhàn),不一會兒就把人們都圍在城內。就這樣圍了三天,終將城門攻破。大批土匪沖進城來是左右砍殺,血流滿地,死傷無數(shù),只有少數(shù)人突圍出城。
1953年春,瑪納斯縣六戶地鎮(zhèn)創(chuàng)田地村許成云等人吆馬車到馬橋地區(qū)砍拉工具把子和木頭。這里的胡楊樹直徑有十厘米至六十厘米不等,河兩岸生長的紅柳、胡楊樹是密不透風。當時六戶地有四個生產隊,一次去十多輛車二十多人,前后在那里住了八天。由于當時各生產隊都在修建馬號,拉回來的木料主要是搭馬棚,蓋房子。先后去了三趟,當時那里沒有人住。城墻基本完好,有的城墻有三米多高。故城四周有壕溝,看似護城河一般。他們去的人就在城墻邊上搭的窩棚里吃飯住宿。
1958年4月,農六師一部在馬橋地區(qū)開荒造田時,城堡呈斷壁殘垣,個別地方尚有磚基。馬橋城南北長三百五十米,東西寬一百七十米,城墻高三米,最厚處兩米七。在南北土夯城墻上面有土塊砌的女兒墻,高七十厘米。據(jù)到過馬橋故城的人稱:騎馬穿過故城,就有陰魂不散的感覺。特別是在傍晚時分,心神忐忑,要快馬加鞭,趕快離開此地。
1962年5月下旬,瑪納斯縣北五岔公社紅星大隊三隊(現(xiàn)涼州戶村)社員相開華路過馬橋城。他早就聽說城內有井,井內野鴿子很多,就想到此查看一番。他在城的東北角,發(fā)現(xiàn)有一口枯井,在離井兩米遠的地方,有不少鴿子從井內噼里啪啦地飛了出來。當時,他趕快拿起一麻袋,將袋口蒙于井口之上,不一會兒,就有三十多只鴿子飛入口袋中。拿回家,分與親戚朋友美餐一頓??菥睆街虚g寬兩頭窄,上口直徑六十厘米,中間直徑有一米五。井深有十多米,已無水。井壁周邊為紅柳編成的笆子,由葦繩扎緊,從井下一圈一圈沿著井壁盤旋而上,起到類似井管的固定作用。每一層均能看到數(shù)根帶鉤的紅柳木釘,釘在紅柳笆子于井壁之上,從而,將紅柳笆子于井壁牢牢地固定住??磥恚菥ㄔ斓哪甏呀?jīng)很久遠了。
1963年5月末,新湖三場呂永柱同王以壽等幾個人,到馬橋城去采摘椒蒿,有一條大路從城南經(jīng)過。城墻很厚,紅柳多,梭梭柴少。馬橋河的路口已經(jīng)打開,來回要走很長時間。發(fā)現(xiàn)一口水井,用紅柳條編制而成,已無水。河岸邊椒蒿很多,每個人都采摘了一筐子提回家。
1970年夏,新湖總場王以軍與幾個同伴路過馬橋城,隨處可見有死人的頭蓋骨等,當時就有年紀大的人說:這可能是外地人和守城的官兵遺骸。有人說,故城可能有寶貝,正好帶有鐵锨,他們就隨便到處挖起來。王以軍就挖到一雙馬靴,還看似很新的樣子,黑皮上面還有用硬物壓制的花紋,好似當官的人穿用過。王以軍拿回家后,還穿了幾天。有位老人對他說這個東西不能穿,到底為什么,誰也說不清。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新湖總場二分場有一李姓人,在路過馬橋故城時,看到一顆人的顱骨,牙齒上下排列整齊,數(shù)了一下,有三十六顆,相當完整,感到很驚奇。經(jīng)現(xiàn)場的老人察看,前額骨高,牙齒小且齊整,判斷可能是一位少數(shù)民族年輕女性的顱骨。在眾人的建議下,他們將其原地掩埋。
馬橋城小廟
1960年,壓種冬麥時,六戶地王建業(yè)與朱寶江等人坐兩輛汽車,去北五岔總場(現(xiàn)新湖一場)送麥種子。經(jīng)過西營城不遠處,走錯了路,就到了馬橋城,過了馬橋河才發(fā)現(xiàn)走錯路了。待車返回時看到馬橋河沿邊上有一座小廟,車停下來休息,幾個人就到廟里察看。河西岸有三間廟房,其中兩間已坍塌,中間墻頭上的兩根檁子還在,一間房基本完好,房中墻壁上面有塑神像的痕跡。房頂鋪的是葦把子,土木結構的打土墻,當時馬橋城墻還有一人多高,城墻階段性倒塌嚴重。
1960年初,筆者二舅長豐元到馬橋城地區(qū)拉木頭,見城西北角有一廟,房三間,中間大兩頭小,各有開間,門窗基本完好。當時一四八團在廟里建了一個小鋼磨,主要供應開發(fā)農場職工食用,有時也向周邊農民兌換面粉。1962年夏天再去時,馬橋城東西有路穿行。馬橋河兩岸的樹木都沒有了,周邊伐倒的木頭也被人都拉走了。小廟屋頂也沒有了。
馬橋地區(qū)的開發(fā)
1958年4月,農六師發(fā)出開發(fā)馬橋的命令,7月,有農六師教導大隊一部、農六師十六團一部,在馬橋地區(qū)組建天山十二場、天山十三場。1960年8月1日兩場合并,組建馬橋農場。從此,拉開了軍墾農場在馬橋地區(qū)創(chuàng)業(yè)的序幕。昔日馬橋故城,煥發(fā)勃勃生機。1969年7月,正式命名為農六師一0六團(現(xiàn)馬橋鎮(zhèn))。
據(jù)筆者二舅張豐元稱:1959年8月,瑪納斯縣北五岔公社派人到馬橋河地區(qū)開荒種地,由于當時食鹽供應緊張,食堂已經(jīng)斷鹽兩天了。我就在馬橋河的西北面一梁干上采集原料,首先在紅柳墩、紅沙墩下面,將上面一層浮土抹去,再將下面的一層硬蓋揭下來,打碎放到鍋內,添上水進行熬制。熬制一次,將水澄清一次,先后換水熬制四次,將澄清的水一次性放入鍋內,大火快速熬制成淡灰色粉末狀即成土鹽。特別要注意的是:每次熬制的水一定要清澈透明,不能有任何雜質與污物,這樣,才能保證熬制的土鹽質量。自行熬制的土鹽,按老百姓的說法,物美價廉質優(yōu),成本小,與食用鹽毫不遜色。由于當時市場供應的食用鹽量少,加之群眾又不富裕,故自行熬制的土鹽就很受群眾歡迎。
1960年初,北五岔公社派一批人到馬橋地區(qū)種地,秋天又去一百多人,后來增加到二百多人。主要是挖梭梭、紅柳根平整土地,全靠人工開荒。有一天下午,農民張仕華吆馬車送人轉場,選擇一塊平地,開始挖地窩子??焱诤脮r,有三個人騎著高頭大馬,站在附近的沙包上,中間一人手一揮,就有三百多人呼啦一下就撲過來。首先在離我們五十米處的地方整理隊伍,統(tǒng)一穿的都是黃軍衣,說是勞改人員。聽他們在喊著口號,然后在報數(shù),不一會兒就手拿鐵锨,齊頭并進地向我們走來,走到挖窩鋪處就鏟土將快挖好的窩鋪填掉,也不管里面有人否,搞得是塵土飛揚,迷得人睜不開眼睛。一看這陣勢,下面的人是趕快往上爬,有的人被黃沙壓得喘不過氣來。也不打人,不大一會兒就把即將挖好的幾十個窩鋪給填平了,還將搭好的兩個窩棚也給拆倒了,做完這一切就吹哨撤兵。事后雙方就開始為土地打官司。后來經(jīng)自治區(qū)、昌吉州領導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確定這塊地方劃規(guī)新湖農場一分場,設立了三個連隊,分別為六連、七連、八連。當年就規(guī)劃好條田,修好干渠、道路、平整土地,形成待播狀態(tài)。
2014年6月21日采訪原六戶地鎮(zhèn)三棵樹村黨支部書記時年七十七歲的王清泉,其稱:1970年夏,瑪納斯縣組織公社、生產隊干部到馬橋農場挖地道和防空壕。以公社為單位分配任務,在地面兩米以下挖地道,土質干燥,長度有兩公里多。挖防空壕六公里,說是為了反修防修。雖然吃住條件差,但人們干勁很足,早出晚歸。我們干了十天,說是已經(jīng)完成任務,就撤回來了。
作者簡介
王珍付,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退休干部,昌吉州作家協(xié)會會員,昌吉州老干部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各類作品散見于報刊。
[欄目編輯:黑正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