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娜
摘 要:為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國有了新課改這一政策,新課改的實施可以滿足新時代的需要,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出新時代的人才,推進教育的發(fā)展。而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素質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就有必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改善,以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水平。本文主要談了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路,并根據(jù)這些思路提出一些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改革 思路 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也急需改變,不僅在教學內容上,比如刪去一些陳舊的、過時的、沒多意義的內容,添加一些具有新時代氣息的內容,還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變。而教學方式的改變尤為重要,以合適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一、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改革的思路
1.重視學生的自學
自學是非常重要的,把課本內容自學好了,并從網(wǎng)上找到一些資料,那么,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就會如魚得水,很容易接受。所以,學生們要善于學習,獨立思考。初中語文的內容還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如果學生們能夠認真思考,還是容易理解的。
無論學生的成績如何,教師都不能有偏向,而要多多鼓勵,要相信孩子們的自學潛能是很強大的。如果學生的自學效果很理想,教師的授課也容易開展,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2.教學活動前的預測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大多缺少教學前的準備活動,而是直接機械地傳授枯燥的知識點,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并不理想。為了改變這種弊端,老師應該多進行教學準備活動,對每個學生深入了解,據(jù)此制定合適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小活動、小游戲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中穿插知識點,提出相應的問題,最后以作業(yè)作為鞏固的方式,達成教學目的。
3.營造活躍的教學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
在沉悶無聊的課堂中,學生往往會失去學習興趣。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想方設法讓課堂生動起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老師改變教學策略,要靈活變通。生動的課堂還需要學生的參與,老師不能只讓那些活潑的學生參與課堂的互動,還必須引導那些靦腆、不愛說話的學生一起互動。所有的學生都參與了,課堂也就生動起來了,氣氛也就自然而然地活躍起來了。
二、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措施
1.挖掘每個學生自身的潛能
老師應該想法激發(fā)學生的潛能,那么,怎么做才能激發(fā)出他們的潛能呢?那就要在教學上下功夫了。老師可以改進教學手段,給每個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施展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只看重優(yōu)秀的學生,導致一些語文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不能提升學習效果。為了挖掘他們身上的潛能,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差異性來進行教學,從而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可以通過增加活動來提升學生的興趣,使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布置不同難度的任務,對于低層次的學生提出相對簡單的要求,夯實他們的語文基礎;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提出普通要求;對于高層次的學生,可以安排一些深化的內容。同時,教師如果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比較高,也可以給他們安排一些比較有難度的內容,提升他們的能力。
2.積極拓寬學習渠道
初中語文的學習不能只局限于課本、練習冊等,還必須引入網(wǎng)絡、報紙、雜志等課外渠道來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綜合性地學到語文知識。學習渠道的擴展是極其重要的,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到更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達到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為了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更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而家長也必須重視對孩子語文知識的拓展,父母可以在家中營造一種語文學習的氛圍,比如引導孩子看有關詩詞類的電視節(jié)目,孩子在這種環(huán)境中受到熏陶,逐漸提高了語文學習能力。
3.改變思想,敢于創(chuàng)新
初中語文教學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行不通的時候要勇于變通,敢于創(chuàng)新。教師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還必須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比如,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讓課堂不僅成為學習的平臺,還要成為提高為人處世能力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學生不斷提升自己,使自己變得更
優(yōu)秀!
教師需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的內容,突破教科書的束縛,提升語文教學中的信息量。為此,教師需要以語文教材為基礎,拓寬教學素材。教學過程中,需要脫離死板的教學方法,增加和學生的互動,重視學生的解讀能力,從而提升語文素養(yǎng)。
4.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
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往往忽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比如詞匯、語法等等,在這些基礎知識無法夯實的情況下,是不能保證語文教學質量的,也不利于學生未來的學習。所以,語文教師不能輕視語文基礎知識的講授,同時也需要幫助學生將基礎知識轉化成實際的語言應用能力,提升他們的語言技能。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教學,通過綜合性實踐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
能力。
5.教師要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
為了滿足初中語文教學的需要,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語文教學效果比較差的原因,也在于教師能力的不足,導致他只能采用灌輸式這種最簡單的教學方法,語文教學效率受到嚴重的影響。為此,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提升對語文教學的責任心;其次,需要加強對語文教學工作的研究,通過深入分析語文教學的內容,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要掌握先進的語文教學方法,保證語文教學的生動活潑。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教師一定要打破固有的教學思維,更新教育理念,為教育增添一些新的活力,讓教育多樣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最重要的是,老師要切實付諸行動,可以通過以上方法改革教學模式。只要老師全身心地投入,認真對待教學任務,用心去準備,就一定會有不錯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程海東《淺析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中國校外教育》2019年第9期。
[2] 蔣春逢《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少教多學”模式構建的探討》,《中國校外教育》2019年第9期。
[3] 王彥力《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分析》,《學周刊》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