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 李詠智 蒙瀟旭 陳文鑫 張健
摘 ? 要:文章利用自制浮力演示實驗儀器,通過實驗探究的方法,從定量的角度驗證了浮力的產(chǎn)生原因及浮力的大小與物體上下表面壓力的關(guān)系。以期能為該章節(jié)知識的教學(xué)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guān)鍵詞:浮力;產(chǎn)生原因;實驗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6148(2020)5-0052-2
浮力的產(chǎn)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的重要內(nèi)容,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即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其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不同。因而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就是“物體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壓力之差”。
本文設(shè)計制作了一個實驗儀器,該儀器能定量化分析物體所受浮力大小等于上下表面的壓力差。介紹如下:
1 ? ?實驗材料
激光切割機、PPR:DN25水管(0.5 m)、PPR:DN20水管小段(5 mm)、亞克力板若干、有機玻璃管(1 m)、丙酮、熱熔槍、熱熔膠、AB膠、游標卡尺、直尺。
2 ? ?制作方法
(1)水箱的制作
如圖1、圖2所示,用激光切割機將亞克力板按照設(shè)計尺寸切割加工,粘接制作成一個200 mm×200 mm×400 mm的水箱,用亞克力板做隔板,將水箱分隔成上下兩部分;隔板中心位置加工有直徑為20 mm的圓孔;管圓孔正上方、水箱下半部分分別接有加水管和排氣管;在水箱上半部分用美工刀刻上豎直刻度,以便讀取水箱中液面的高度。
(2)浮子的制作
如圖3所示,取用25 cm長的20PPR管,將上下兩端用熱熔膠密封,用砂紙打磨平整;取用1 cm長的25PPR管,將上下兩面用砂紙打磨平整,用AB膠粘在20PPR管離下端18 cm處;將20PPR管下端用美工刀刻上刻度,以便讀取水箱下半部分液面的高度。
3 ? ?實驗過程
(1)用天平測量浮子的質(zhì)量m,用游標卡尺測量浮子內(nèi)外環(huán)直徑d1、d2,用直尺測量浮子上段長度h0;
(2)將浮子插入水箱隔板的圓孔中,在上半部分水箱中加入適量的水,水面高度高于浮子上表面,記錄水面高度h1;
(3)通過下半部分水箱的加水管向下半部分水箱緩慢加水,直到浮子開始上浮,記錄此時液面距離浮子下表面的高度h2;
(4)往上水箱加水,改變水面高度h1,重復(fù)以上步驟;
(5)數(shù)據(jù)處理。
4 ? ?實驗分析
如圖4所示,設(shè)無圓環(huán)部分直徑為d1,有圓環(huán)部分直徑為d2,圓環(huán)在上部分凸出高度為h0,上部分液體深度為h1,下部分液體深度為h2。
因為液體內(nèi)部深度為h處的壓強p=ρgh(式中ρ表示液體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
5 ? ?數(shù)據(jù)分析與實驗結(jié)果
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將表1中1、2、3、4、5列的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1),求得浮子的浸入下半水箱液體的理論高度分別為:144.1 mm、150.9 mm、168.7 mm,實驗測得高度分別為142.5 mm、154 mm、166.0 mm,誤差分別為:4%、2.0%、1.6%。可見,該實驗具有較高的精度。從而有效地驗證了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
6 ? ?儀器的優(yōu)勢與不足
該儀器可以定量化對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探究。實驗驗證了物體下表面所受壓力大于上部分所受壓力與重力之和時,物體就會上浮,而這上下表面所受液體壓力的合力就是浮力。
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是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液體深度的精度不夠高;此外,在測量下面液體深度時,需確定浮子開始上浮這一瞬間,可能給實驗帶來誤差;浮子上浮時會受到隔板摩擦力,也會帶來誤差。
參考文獻:
[1]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編寫組.八年級物理[M].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14:168-177.
(欄目編輯 ? ?王柏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