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秀,賈瑞玲,趙小琴,劉彥明,陳 富,權(quán)小兵,馬 寧
(甘肅省定西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院,甘肅 定西 743000)
蕎麥主要分為苦蕎和甜蕎兩種,相比較于甜蕎,苦蕎的生育期較長,產(chǎn)量低,所以播種量較小。由于苦蕎中含有苦味素,味道并不如甜蕎好。但是,苦蕎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抗氧化性強[1]。苦蕎屬于少有的藥食兩用作物,含有氨基酸、油酸、亞油酸、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生物類黃酮、高活性蛋白、抗性淀粉等活性成分,其中的生物類黃酮是其他谷物不含有的,營養(yǎng)價值極高,能夠起到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適宜糖尿病人和冠心病人食用[2]。我國是苦蕎種植大國,苦蕎種植地分布廣泛,并且苦蕎品種多,不同品種的經(jīng)濟性狀以及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有所差異。
本次批試驗的供試品種詳見表1。
試驗區(qū)組隨機排列,3次重復(fù),小區(qū)面積20 m2(4 m×5 m),行距 33 cm,苦蕎留苗 10×104苗 /0.067 hm2,5月上旬播種。
表1 供試品種表Tab.1 Table oftested varieties
(1)在收獲前測量各品種蕎麥的株高、莖粗、單株粒數(shù)、千粒質(zhì)量,記錄產(chǎn)量以及生育日數(shù)。
(2)測量粗脂肪含量,按照GB/T 14489.2-2008標(biāo)準(zhǔn)執(zhí)行。
(3)測量粗蛋白質(zhì)含量:按照GB2905-1982標(biāo)準(zhǔn)執(zhí)行。
(4)測量蘆丁、槲皮素、異槲皮素、山奈酚含量:四種物質(zhì)的測量均采用采用HPLC法測定,使用紫外檢測器,色譜柱為YMC-ODS柱。檢測波長為375 nm,流動相A為0.05%三氟乙酸水溶液,流動相 B為乙腈。梯度:0~8 min,28%B;8~18 min,28%~50%B;18~30 min,50%~100%B;30~35 min,100%B;35~38 min,100%~28%B;38~45 min,28%B。流速設(shè)為 0.8 mL/min,進樣體積 20 μL。
田間管理水平應(yīng)高于大田水平,在上年的秋末冬初對土地進行翻耕,耕深為20 cm,將施肥與旋耕、深松相結(jié)合,整理土地,播種定苗后淺中耕,同時注意生長期內(nèi)的病蟲害防治。
1.4.1 苗期管理
苦蕎播種后進行保苗,促進種子發(fā)芽,在本次試驗中,播種后遇雨季,為了保證良好的出芽率,采取了排水措施,避免土壤發(fā)生板結(jié),各品種苦蕎麥的出芽率均處于正常水平,未對試驗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
1.4.2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苦蕎種植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此過程能夠使種植苦蕎的土壤松軟透氣,保持適宜的溫度,確保苦蕎幼苗的生長發(fā)育,同時能夠達到除草的目的,防止雜草生長與苦蕎搶奪營養(yǎng)。本次試驗中,中耕除草的頻率為每15 d除草1次。
1.4.3 水分管理
苦蕎雖是旱作作物,但是在種植的過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水分,本次試驗初期有充足的雨水,沒有進行人工灌溉,在開花期時略微干旱,為了保證產(chǎn)量不受生態(tài)條件的影響,采取了澆水灌溉措施。
表2詳細記錄了不同品種苦蕎的經(jīng)濟性狀。
表2 不同品種苦蕎經(jīng)濟性狀差異Tab.2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characters oftartarybuck wheat varieties
通過表2可知,5號品種黑豐1號和9號品種赤苦蕎2號的生育日數(shù)較長,達到了122d,其余7個品種的生育日數(shù)均為104d,9個品種的株高分別為100.1 cm、123.4 cm、115.9 cm、110.7 cm、115.1 cm、157.1 cm、119.4 cm、177.9 cm、148.7 cm,不同品種的株高有顯著的差異;在莖粗方面,7號品種品苦達到了1.8 cm,1號品種西蕎一號、2號品種川蕎一號、3號品種迪蕎一號、4號品種湘新-2、5號品種黑豐1號、6號品種定苦蕎1號、8號品種刺蕎、9號品種赤苦蕎2號的莖粗分別為1.1 cm、1.0 cm、1.1 cm、0.9 cm、0.9 cm、1.1 cm、0.9 cm、1.0 cm,差異不顯著;9個品種的單株粒數(shù)差異較大,其中7號品種品苦的單株粒數(shù)最多,達到了675粒,3號品種迪蕎一號的單株粒數(shù)最少,為318粒;5號品種黑豐1號的千粒質(zhì)量最高,達到了24.64 g,其次是9號品種赤苦蕎2號為24.32 g;在產(chǎn)量方面,3號品種迪蕎一號最高為6.01 kg,5號黑豐1號最低為2.17 kg。
表3 不同品種苦蕎麥的粗蛋白和脂肪含量Tab.3 Content ofcrude protein and fat in different tartarybuck wheat varieties
表3給出不同品種苦蕎麥粗蛋白和脂肪含量數(shù)據(jù),其中品苦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為16%,刺蕎的粗蛋白含量次之,為15%,湘新-2蕎麥的粗蛋白含量最低,為11%。西蕎一號、川蕎一號、迪蕎一號、黑豐1號、定苦蕎1號、赤苦蕎2號的粗蛋白含量分別為12%,14%,13%,13%,12%,14%。通過此次試驗研究可知,不同品種苦蕎麥之間的粗蛋白含量差異較顯著。此外,1號品種西蕎一號、2號品種川蕎一號、3號品種迪蕎一號、4號品種湘新-2、5號品種黑豐1號、6號品種定苦蕎1號、7號品種品苦、8號品種刺蕎、9號品種赤苦蕎2號9個品種苦蕎的脂肪含量分別為2.8%、2.5%、2.6%、2.9%、2.1%、2.2%、2.5%、2.9%、2.3%。
表4 不同品種蕎麥的特征組分含量Tab.4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tartarybuck wheat varieties
表4給出不同品種蕎麥的特征組分含量對比,其中不同品種苦蕎間蘆丁含量的差異顯著,其中黑豐1號的蘆丁含量最高,為11.1%,蘆丁含量最低的是西蕎一號,為1.3%。黑豐1號的蘆丁含量是西蕎一號的8.5倍。赤苦蕎2號的槲皮素含量最高,為2.3%,其次是定苦蕎,為2.2%,槲皮素含量最低的是黑豐一號,為1.7%。各品種苦蕎的異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差異不顯著。
蛋白質(zhì)的營養(yǎng)價值,不僅取決于能否滿足機體對必需氨基酸和氮的需要,而且取決于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組成,一般谷物中所缺乏的谷氨酸,在苦蕎麥中有著較高的含量,食用苦蕎麥能夠促進居民飲食均衡[3]。蘆丁是蕎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對機體十分有利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這也大大提升了蕎麥的食用價值。在傳統(tǒng)的蕎麥種植中,由于其作為備荒或填閑作物的特性,通常種植在干旱、土地狀況不佳的地點,導(dǎo)致生產(chǎn)性能降低,產(chǎn)量不高,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蕎麥?zhǔn)艿搅嗽絹碓蕉嘞M者的青睞,市場需求逐年增加,使蕎麥具有了廣闊的生產(chǎn)前景。本次試驗研究旨在為蕎麥種植者提供選中依據(j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