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嵐,江蘇FM997金陵之聲《今晚我是你的DJ》主持人。文嵐信箱:wenlan975@sina.com
文嵐姐:
你好!我家的氛圍常年是壓抑的,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我不想再這樣過下去了。問題主要來源于我媽,她是一個特別喜歡抱怨的人,對什么都很悲觀。從小,我做錯了一點事,或者什么事沒做好,她就說,哎呀,這怎么得了,你這輩子都別想改好了……我是一個自信心特別不足的人,大學(xué)畢業(yè)后,做著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后來結(jié)了婚,日子過得馬馬虎虎,但總算是自己獨立生活了。不再跟媽媽住在一起,我感覺輕松好多。
后來,有了孩子,不得不請我媽來幫忙?,F(xiàn)在孩子一歲半了,開始向外探索世界,我媽那種一有點事情天就要塌下來的狀態(tài)越發(fā)嚴重,連帶孩子也變得膽小。我老公很愁,我也不知道怎么辦。讓我媽走,我辭職帶孩子不現(xiàn)實,請保姆又覺得不放心。文嵐姐,可以幫我出出主意嗎?
小寶媽
小寶媽:
認真地看了你的問題,心疼你,抱一抱!
如果父母自小就對孩子抱怨的話,等于是“心理臍帶”倒灌。
什么意思呢?心理臍帶和生理臍帶有相同特性。生理臍帶的“單向性”原理決定著營養(yǎng)只能由母體向孩子輸送,要不然胚胎就毀了。而在青春期前,孩子和母親之間有一條心理臍帶,只能由父母向孩子輸送營養(yǎng)。如果父母通過抱怨、數(shù)落等向孩子汲取營養(yǎng),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會受到很大影響。這份先天的耗竭會讓孩子內(nèi)在力量匱乏,也就是你說的“自信心特別不足”。當孩子離開母親,就不會受其影響了嗎?母親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已經(jīng)內(nèi)化成孩子心理的一部分,這種驅(qū)迫,常常跳出來,審判、鞭撻自己,母親如影隨形。
你的媽媽也許因為養(yǎng)育環(huán)境或者時代原因,讓她有很大的驚恐、過度的擔憂、十分的悲觀,對你造成很大的影響。但,這都是她的傷,不是有意要和孩子為難,并且她依然帶著傷盡了母親的大部分責任,現(xiàn)在還在努力盡著外婆的職責。當然,她緊抓著過往的自我保護模式不放,那是對她有過幫助的模式,她不知時過境遷,盔甲早應(yīng)放下。她不知這個模式,對女兒和孫輩,都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
所以,首先應(yīng)該把外婆挪移開去,外婆本來就不該是主角,你才是這個家的主人。你擔心她對孩子的影響,說明你已經(jīng)把家里主人的心理位置讓位于母親,你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委屈、羞憤的孩子的位置。但是,你已經(jīng)長大,已經(jīng)是媽媽了,已經(jīng)覺察到她可能的影響,說明你早已不是過去的自己。所以,請回到你女主人的心理主導(dǎo)位置上,拿出你的意見,亮出你的觀點。當你觀點鮮明,孩子會接收到信息的,因為孩子的價值觀大多來自于他親愛的媽媽。所以,常聽到孩子對爺爺奶奶說:“我媽媽說的……”
當你歸位,不再是那個委屈、膽小的小女孩,當孩子再大一些,你可以不用完全否定你媽媽的做法。PET父母效能訓(xùn)練的觀點是,家里不一定要保持一種聲音,可以秉持真實原則,家里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媽媽是這么想的,不過外婆和爸爸的觀點又是這樣的,寶寶的觀點呢?那會讓孩子意識到,世界是多元的,不是非黑即白的。他會做出他的選擇。
當然,當你回到家庭主人的心理位置上,你也可以看到媽媽悲觀后的恐懼,學(xué)著傾聽她,對她的生命遭際好奇,讓她通過傾訴釋放過去的創(chuàng)傷。當一個人被積極聆聽和溫暖共情,她的驚恐就不會那么大,抱怨也不會那么多了。
小寶媽,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