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瑜
教學那么多年來,我發(fā)現(xiàn)只有提高英語的趣味性,學生喜歡英語,學生的英語能力才能全面發(fā)展。趣味性是學生十分喜愛的教學方式,其突出的特點是快、趣、真,操作性強、適用范圍廣。教師把學生引入到生動有趣的活動化場域,會點燃學生的感官興奮點,他們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趣味性教學是“以學為本,以趣為輔”的課堂方式,教師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膶W習活動,讓學生參與說唱、討論、情境再現(xiàn)、游戲等活動,學在其中,樂在其中,提高教學效率,營造高效課堂。近年來,我就趣味性教學進行了如下探索和實踐。
一、創(chuàng)設活動,讓學生“熱”起來。
我在實施趣味性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小學生追求新鮮的心理特點,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力求每一個孩子的語言興趣都在課堂活躍起來。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我充分認識班里學生的特點,活動設計貼近日常生活和學生水平,讓學生看得到、夠得著。例如,在學習動物時,動物的單詞教學如果只是教授學生如何讀,那么教學課堂就會比較枯燥無味了,教學效果也不理想。我聯(lián)系實際,設計chant,讓學生學著說唱,編演整合動物和動物叫聲單詞。在唱讀歌謠時教師還可以教學生配以相應的動作。歌謠輕松快樂,瑯瑯上口,歡快的節(jié)奏和韻律迎合了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很容易引起他們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積極的反應,使他們精神飽滿,鞏固所學單詞,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習慣。
活動的設計要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經(jīng)驗為中心,創(chuàng)編適合小學生學習的chant,讓英語學習變得“熱”起來。我們要知道,由于中年級的學生心智還不是很成熟,在活動化課堂注意力漸漸游離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協(xié)調(diào)好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
二、設計活動,讓學生“說”起來。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會讀,能理解,也要求學生能將具體的知識運用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用語言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教學活動應從學生課上和課后出發(fā),鼓勵學生走向講臺,面向同伴,用“眼、耳、口、手”等感官親身體驗來獲取知識,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書本,從書本走向課堂,從課堂走向生活。
1.課堂教學中,以學生親身體驗訓練為主,我們教師起引導作用。例如,在“My schoolbag”中“Lets?do”的教學中,教師拿出書包,表達“schoolbag”、“book”、“pen”等,讓學生個人讀,小組過關,男女生競賽后,教師拿著書包做出相應的動作,讓學生根據(jù)動作說出相應的句子。再用“看動作猜單詞”、“聽聲音找單詞”、“手拍單詞”、“開火車學單詞”等游戲進行活動訓練。循序漸進傳授學生知識,不但可以讓學生對新知識有個緩沖感知的過程,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舊知識,給教師及時的反饋。課堂講故事,很多課文大都有很強的故事性,讓學生開口講故事,可以調(diào)動課堂的活躍氣氛,加深對課文的認識,鍛煉膽識和口才,聽的同學還可以受到語言熏陶。
2.將英語課堂延伸到課外,教師在教學中應圍繞教材內(nèi)容,挖掘貼近學生生活的資源,根據(jù)學生的生活體驗,創(chuàng)設與本課有關的調(diào)查,訪問,英語角等活動。
三、設計活動,讓語言思維“活”起來。
我認為在英語教學中,要呈現(xiàn)新的語言知識,必須從語言知識的功能和意念出發(fā),創(chuàng)設與之相一致的情境。知識的教授順序及活動設計的難度要有梯度,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以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將知識與層次相結(jié)合,使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英語,不同的人在英語課堂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1.活動激趣。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我們教師應充分利用常規(guī)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堂中來。例如:(1)師生日常對話。通過日常對話將學生的心緒拉回課堂中來。(2)師生合唱英語歌謠或節(jié)奏感強的“chant”。研究表明,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時間在20分鐘左右。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播放歌曲或chant不但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還可以再次集中學生的注意力。(3)教學中注意不同層次的學生合作互助,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不同的活動形式。
2.游戲設計。小學生天性好動,游戲是促使他們學習的強大外在動力。我們可設計多種多樣集趣味性、娛樂性、知識性為一體的英語游戲。如,“課本劇”、“英語歌曲”、“?擊鼓傳花”等。
四、設計活動,讓學生“動”起來。
小學英語是學生英語語言學習的啟蒙階段,旨在讓學生感悟到英語課程的工具性和實用性,訓練學生靈活的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中,知識的傳授及活動設計相互融合,寓教于樂,還樂為用,學之即用,讓學生在用的情感體驗中學到知識。
例如教學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時,我結(jié)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展開語言實踐:(1)Pass and say:讓學生通過游戲“Hands behind your back 123”,讓學生開火車傳球根據(jù)報數(shù)停止時的圖片用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等短語Finish my sentences.讓學生在熟悉的游戲中展開語言運用,課堂操練活動既有情感愉悅又有意義性質(zhì)的訓練,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語言項目的理解和印象,鍛煉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2)故事:我借助一張地圖鼓勵學生合作進行故事續(xù)編,讓學生選擇自己的出發(fā)點和目的地,用英語告訴其他同學該如何走學生運用本課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舉一反三。這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對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也起著非常推動作用。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英語教育應該以活動為主,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包括競賽、游戲、歌謠和表演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趣味性教學讓英語課堂教學更有效,運載了英語課程的核心價值。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我們要利用不同的新穎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體驗英語語言魅力之所在,增強課堂的知識輸出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所以英語趣味性教學是多么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