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shù)?/p>
摘 要:石經幢是佛教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經刻于石幢上,用來薦誦祈福。銘文內容以佛經為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尤甚),還包含相關的功德主、題寫人、建幢人、捐助人及建幢時間、地點、緣由等諸多信息,對揭示經幢所處時代的政治、經濟、宗教信仰乃至生活細節(jié)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唐宋時期囊括了經幢從成熟到鼎盛至衰落的主體跨度,江浙地區(qū)是現(xiàn)存經幢較為完整集中的區(qū)域,文章將該區(qū)現(xiàn)存唐宋石幢及銘文加以梳理,解析銘文與經幢間的關聯(lián),探究文字、建筑背后佛教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關鍵詞:唐宋經幢;銘文;佛教文化
經幢是伴隨佛教傳入我國進而產生的新建筑形式,具體產生年代不可考。就其來源主要可總結為三種:一是旌幡旗幟的石制化,意欲永久①;二是作為一種獨立的石刻形式,是興修福業(yè)的方式②;三是作為一種石塔,具有紀念和宣教意義③(在第三種基礎之上更有學者④提出北涼石塔和北朝八角柱兩個直接來源,分取其形體和平面特征)。經幢石質居多(極少量木幢或銅幢),亦常指代石經幢。經幢由不同的淵源融合在唐代早期最終成型,唐中后期興盛,宋代達到鼎盛,南宋乃至元以后逐漸走向沒落。石幢從下至上由幢座、幢身和幢頂組成,每部分皆單獨雕成,多鑿有子母榫卯,然后對接疊放而上。⑤幢座一般由一層或數(shù)層須彌座組成,飾仰覆蓮和佛教圖像;幢身以八邊形為主,亦有為四邊形、六邊形,圓形極少,是經幢主體,銘文所在;幢頂有華蓋、腰檐、山花、蕉葉、連珠、仰蓮、短柱、覆蓮、替石、日月寶珠等,有多種組合形式。經幢一般置于寺院、通衢、信徒宅苑、墳墓之側等。
1 研究現(xiàn)狀概述
目前,對石經幢的研究主要在佛教史、社會史和藝術史領域,建筑方面也有涉及,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其整體脈絡可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清及以前主要在金石學書籍或地方州志中記載經幢,對題刻有所描述,尚未進行科學化研究,如《金石萃編》《兩浙金石志》《蘇州府志》等;第二階段,近代國外學者如日本的松本文三郎、常盤大定、關野貞等對經幢予以一定關注,國內梁思成、劉敦楨等也在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20世紀20年代梁思成對五臺山佛光寺兩座經幢進行測量研究,劉敦楨對河北唐僖宗真勝陀羅尼幢、陳氏佛頂尊勝陀羅尼幢、昆明地藏廉石幢進行調查;第三階段,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一批學者在《文物》上發(fā)表數(shù)篇關于經幢研究的文章,如閻文儒、陳明達、杜修均、劉致平等對經幢意義、起源及其形式演變的研究;第四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后,以劉淑芬為代表,發(fā)表專著《滅罪與度亡: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之研究》,詳細闡釋《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經幢起源、形制等方面內容,將經幢研究推向新高度。
關于地域經幢或經幢銘文方面的研究有賈麥明《新發(fā)現(xiàn)的唐“開元石幢”及相關問題》、杜文玉《唐代長安佛教經幢題記與題名研究——以佛教信眾的社會結構為中心》、趙改萍《唐代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在山西的流布》、張國慶《遼代經幢及其宗教功能——以石刻資料為中心》、王明琦《沈陽石經幢考》、陳琳旭《溫縣慈勝寺五代經幢藝術特征淺析》、黃貴強《唐宋元時期浙江遺存經幢初探》等。其中,杜文玉《唐代長安佛教經幢題記與題名研究——以佛教信眾的社會結構為中心》一文中對經幢題記與題名的排比分析方法⑥給筆者較大的啟示;黃貴強《唐宋元時期浙江遺存經幢初探》一文與筆者所寫關聯(lián)較大,其從建筑學的角度就浙江現(xiàn)存經幢形制加以分析①,未就銘文展開探討。
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銘文角度切入,與經幢建筑形制相結合,研究文字與其載體(經幢)間的關聯(lián),簡析江浙地區(qū)現(xiàn)存唐宋經幢銘文所在位置、書體、內容,總結其特征,闡釋刻銘的原因及目的,揭示佛教在該地區(qū)的傳播和影響。
2 江浙地區(qū)現(xiàn)存唐宋石經幢的分布
經幢在全國主要可分為四大分布地區(qū),即新疆地區(qū)、中原北方地區(qū)、東南地區(qū)和西南地區(qū)。新疆和西藏地區(qū)地理位置特殊,元代以后現(xiàn)存經幢極少,只發(fā)現(xiàn)少量佛塔建筑,現(xiàn)存經幢主要集中于中原北方地區(qū)(以西安和豫東北地區(qū)為主)和南方地區(qū)(以浙江地區(qū)為代表)。②本文研究以南方地區(qū)為主。浙江現(xiàn)存最多且最為完整,江蘇地區(qū)數(shù)量較少且部分損毀,字跡難辨,上海數(shù)量少(完整3座)。再者唐宋時期江蘇、上海、浙江地域劃分與今不同,多有交合,經幢特征及發(fā)展具有同一性,因而納入一個研究范圍,簡稱江浙地區(qū)。
3 石幢銘文所在位置、書體、內容的簡析
本文研究對象選取江浙地區(qū)現(xiàn)存較完整有可辨認銘文的唐宋經幢。江浙地區(qū)現(xiàn)存唐宋經幢分布圖(圖1)是基于三次文物普查所繪制,有些城市經幢現(xiàn)已損毀或銘文不清,不做選用。例如,紹興戒珠寺唐841年經幢、杭州覺苑寺唐代雙經幢及湖州天寧寺唐會昌、大中年間經幢等,均屬已被破壞;蘇州保圣寺經幢、揚州惠照寺經幢、常州太平興國石經幢等,字跡已漫漶不清。本節(jié)研究主要選取江浙地區(qū)共計18座石幢,其中江蘇3座、上海3座、浙江12座,唐代13座、宋代5座(表1)。
分析石幢銘文所在位置、書體、內容(表2),通過梳理可得:
第一,關于石幢銘文所在位置,均達成共性(在文獻和其他地區(qū)經幢中有極少量銘文出現(xiàn)在基座,一般為人名和時間)。
第二,關于銘文書體,依照內容在幢身上的分布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從上至下依次是額題(一般為刻經名稱)、經序、經文和建幢記,相對應的書體,額題有篆書、行楷、楷書,經序有行書、楷書(以行書居多),經文多為正楷、少量行楷(在其他地區(qū)還有梵文出現(xiàn)),建幢記有楷書、行書。在整個石幢銘文書體中楷書(尤其是正楷)占據(jù)絕大比重,可見唐宋時期楷書作為一種規(guī)正字體的實用價值、推廣價值和審美價值。
第三,關于銘文內容。額題一般為經名或下刻經咒的核心要義,此處經名有些為流傳譯名,有些是鐫刻匠人根據(jù)經文內容自己刻的(如開頭幾字或從中抽取的字),不盡然能與名剎和敦煌收藏的經書相對應。序文、經文以《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最多,亦有《白傘蓋陀羅尼》《大悲心陀羅尼》《大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大吉祥大興一切順陀羅尼》《金剛經》《般若心經》《彌勒上生經》《父母恩重經》等,與陀羅尼經的教義及建幢的緣由息息相關。據(jù)《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記述,書寫此陀羅尼安高幢上,天帝得以觀之,可消眾生罪業(yè)。①因此,供養(yǎng)人建幢多刻陀羅尼經于其上,為亡故親屬超度薦福。同時,陀羅尼經亦兼顧生靈,“塵沾影覆”,凈除惡道,自心自性,修得正果。陀羅尼經的教義關聯(lián)了不同群體的供養(yǎng)人,有逝者和生者、貴族和平民、團體和個人。
若序文、經文反映了當時的佛教教義,建幢記則是社會生活的寫照,內涵頗豐富。建幢記包含功德主、題寫人、建幢人、捐助人和建幢時間、地點、緣由等諸多信息。例如,上海松江陀羅尼經幢的建幢目的為超度薦福,功德主是樂安蔣復和吳興沈直軫等人,蔣復為其亡母朱氏、亡故的二弟和多病的幼子,沈直軫則為其亡父母。在經幢上鐫刻建幢人姓名是唐經幢的共同特點。中原地區(qū)的幢有以地區(qū)具名的,如“梨園店”“龍首鄉(xiāng)興臺里口村”②;有以個人名義具名,如子女為亡父母、夫為亡妻、后代為祖先、弟子僧為師或合家為一人。常鐫刻建幢人的姓名,負責建幢工作和材料、施工的“同勾當造幢”“都料”“大匠”姓名,還有書寫經文者和鐫刻者的姓名等。關于幢身座上刻助緣人名字,如西安開元寺天寶七年(748)幢刻施主78人,院外施主21人。浙江湖州天寧寺大中二年(848)幢刻助緣人施令暉、許行儒等289人,其中女性73人,男女分列。江浙地區(qū)經幢上還會明確鐫刻所捐財物及數(shù)量,有別于其他地區(qū),如湖州天寧寺會昌元年(841)幢分列有舍錢十千文、三千文、一千三百文、一千文、五百文、三百文的施主名單。③建幢時間和地點也十分重要,如印證唐宋滅佛、興佛的歷史和地名行政區(qū)劃等,建幢記中展示了所處時代的政治、經濟生活及佛教傳播情況。
4 石幢銘文與形制間的關聯(lián)
自唐代經幢在中原地區(qū)出現(xiàn)以來,其形制結構日趨發(fā)展。唐經幢結構最初較簡單,一般為單層,高度在3米以下。中唐以后,各地經幢數(shù)量增多,結構也日趨復雜,逐漸發(fā)展成多層形式,還以須彌座與仰蓮承托幢身,裝飾雕刻也更為華麗。浙江省現(xiàn)存的唐代經幢最多,有的高達5米,上海、江蘇等地的經幢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響。以銘文所在幢身高度及其在經幢整體所占比例具體分析(表3)。
通過以上高度的梳理,去除殘損、經幢數(shù)量少等原因造成的誤差,可大致擬合出江浙地區(qū)唐宋經幢(幢身)高度變化的趨勢。經幢高度呈增高趨勢,但幢身所占比例呈減小趨勢,經幢高度的變化主要來源于幢頂?shù)淖兓?。幢身作為銘文所在,其所占比重的改變也暗示了經幢功能的變化(從早期突出宣揚教義到后期的紀念意義和精神寄托)和其本身的式微。到了元代,經幢發(fā)展完全處于下坡期,高低不一,銘文減少,規(guī)律難尋,形制基本參照前朝,有所簡化。明清之際,經幢多發(fā)展為冢幢,如僧侶的墳墓塔林。
5 結語
經幢銘文與經幢建筑的發(fā)展彼此是相互促進的。建筑為銘文提供實質載體。銘文不僅有自身的書法藝術價值,更有對建筑功能的強化,對社會環(huán)境、歷史發(fā)展和人們精神觀念變化的真實反映。江浙地區(qū)唐宋經幢和其上的銘文也見證了佛教密宗在該時期該地域的普世化和曲折的發(fā)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