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雯
[摘要]早在史前文化時期,西域就已經(jīng)雕鑿出造型樸素的石人像。公元前2000年,樓蘭人已經(jīng)開始從事木雕手工藝。在廣泛的游牧地區(qū)還出現(xiàn)了鹿石等紀念碑性質(zhì)的雕刻。這些藝術造型雖簡練概括,但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是絲綢之路文化圈藝術的先聲。伴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與佛教的發(fā)展,西域的佛教雕塑作品如璀璨的明珠在這條路上閃耀著光芒。
[關鍵詞]絲綢之路;雕塑藝術;佛教文化
[中圖分類號]J309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3115(2015)16-0056-02
西域一名,古來泛指中國以西諸國,或只限于用來稱呼蔥嶺以東的所謂天山南路的地方。①《漢書·地理志》中記載西域:“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余里。東則接漢,扼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雹谶@一地區(qū)由昆侖、蔥嶺、天山包圍南、西、北三面。從地理位置和人文環(huán)境來看,西域正處在“亞洲腹地”,物資與文化在此匯聚,是東西文化的薈萃之地。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使得這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
伴隨著絲綢之路的開拓與繁榮,各國貿(mào)易貨物相互往來,佛教、景教等宗教的東傳,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佛教何時傳入西域,學界的觀點不一,西域佛教文化遺址所顯示的最早年代一般認為在公元3世紀。因此,一般認為佛教傳入西域是在公元2~3世紀。佛教傳入西域后,經(jīng)典的傳譯以及寺院的興建都促進了當?shù)厮囆g的發(fā)展。僧徒在西域各地興建寺院,開鑿石窟,修造佛像。外來的佛教造像技術催化了西域本土的藝術創(chuàng)作,佛教創(chuàng)作在整個藝術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大量佛寺、佛像、佛塔以及佛教裝飾圖案融入到雕塑藝術中。在西域各地區(qū)的石窟寺、千佛洞和佛寺遺址中都可以看到,壁畫、塑像以及裝飾都與佛教藝術的關系十分密切。
當時,龜茲、疏勒等地流行小乘佛教,尼雅、于闐地區(qū)多信仰大乘佛教。《晉書·四夷傳》中有關于龜茲古國的記載:“俗有城廓,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廟千所。”《大唐西域記》卷1記載,龜茲在初唐時:“伽藍百余所,僧徒五千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雹劭梢姰敃r龜茲確實是以小乘修法為主,這也與當時的石窟中壁畫多表現(xiàn)的佛本生故事是相符合的。公元400年,法顯在行經(jīng)疏勒時,曾記述過當?shù)匚迥暌淮畏鸾檀髸氖r:“有千余僧,盡小乘學?!碑斝市薪?jīng)疏勒時,伽藍已達數(shù)百所,僧徒萬余人。龜茲早期出土焉耆語的婆羅米文佛經(jīng),基本都屬于小乘佛教,注重自我的修行與解脫。于闐主修大乘佛教,因此,佛教雕塑相對較多,主張度化眾人,共求解脫,同升彼岸。佛教信仰在西域相當普及,并產(chǎn)生專門的僧界社會,專業(yè)人員有長老、法師、僧人、沙彌等。以高昌地區(qū)為例,據(jù)阿斯塔納225號武周墓出土的《唐合計僧尼導師女官數(shù)帳》反映,僅高昌一縣,就有僧侶多達141人,尼姑32人。一縣如此,足窺全州。至于佛寺的數(shù)量,宋使王延德使高昌時的統(tǒng)計,“佛寺五十余區(qū),皆唐朝所賜額”。 ④ 足見當時盛況,這種佛教興盛的局面一直持續(xù)到8世紀以后。
整體而言,西域雕塑分為宗教題材和世俗題材,石窟寺和佛寺遺址出土的器物以宗教題材為主。古西域佛教文化圈覆蓋的中心流域就是現(xiàn)今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圍,佛寺遺跡也分布在南北兩道。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部一帶,是絲綢之路北道。自西向東主要有疏勒、龜茲、焉耆和高昌地區(qū)。西部以龜茲為中心,東部以焉耆為中心,石窟分布稠密。古稱“西域南道”的走廊地帶,主要分布著于闐、鄯善兩個大國和其他一些小國,其中的佛寺遺址有樓蘭古城、拉瓦克佛寺遺址、丹丹烏里克佛寺遺址和約特干遺址。
西域雕塑有浮雕、圓雕、透雕等類型。西域的雕塑主要來自石窟寺、佛寺出土的雕塑和散落的單品。時間分布一般自西向東逐漸變晚,南道米蘭佛寺、熱瓦克遺址、和田等地出土的的塑像,主要集中在公元3~6世紀。北道龜茲地區(qū)的克孜爾石窟、庫木土拉石窟則稍晚,年代多在公元6~8世紀。隨后東部克拉沙爾、肖尓楚克佛寺以公元7~8世紀的作品居多。吐魯番地區(qū)的克拉和卓、雅兒湖、木頭溝和阿斯塔納地區(qū)等地則多見公元9~10世紀的作品。
西域早期雕塑以木雕為主,石雕和泥塑藝術品比較少見。史前文明中出土的雕刻簡單的藝術造型,如小河墓地出土的史前人形木雕、大量的喪葬器物,人們利用簡單的雕刻或施以彩繪,用來祭祀、禮儀等。木雕是新疆古代雕塑藝術中的重要門類,多數(shù)寺院由木材搭建,新疆南部的樓蘭、尼雅遺址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精美的木雕家具配件。佛教傳入后,西域木雕佛像有許多發(fā)現(xiàn)。樓蘭古城LB第五寺遺址出土的公元3~4世紀木雕佛像,托庫孜薩拉依與圖木休克佛寺遺址,克孜爾石窟,阿拉杜爾—阿庫爾佛寺遺址都出土過小木雕像。題材以佛、菩薩、天部為主,尺寸較小。庫木吐拉石窟、七格星佛寺遺址、托庫孜薩拉依佛寺遺址也有木雕佛像出土。
木雕遍布新疆,從它們的殘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木雕被制成相當大而美的形象,但是用極好木料制成的雕像則罕見。⑤在新疆,可能只有榆樹和作為養(yǎng)蠶用的桑樹是制作木雕的優(yōu)質(zhì)原料,而柳樹和楊樹的木料通常被用作建筑木材,木雕藝術則很少利用這兩種木料。小型木雕通常是用果木制作的。西域氣候干燥,使得這些木制材料能夠很好保存。不少木雕佛像上都有彩繪或貼金。
自從佛教傳入后,西域的雕塑藝術迅速發(fā)展。雕塑作品開始增多,有泥塑、陶塑、石雕、銅鑄等。這一方面與當?shù)氐闹谱髁晳T有關,另一方面,泥土和木材也是當?shù)刈钊菀撰@得的材料。至公元6~9世紀,西域泥塑藝術已經(jīng)十分繁榮。在當時佛教十分興盛的地區(qū),人們普遍使用泥土為原料制作佛像。小型的佛像多數(shù)是模壓捏塑制作,出土的多數(shù)模范也說明了這一點。目前發(fā)現(xiàn)的模子都為半身凹形,石灰質(zhì),堅硬耐磨。如做全身像,就用前后兩個半身的模子對合起來。模具有全身佛像、身體部分、花紋配飾等,有的模具背后還銘刻有婆羅米文字。模范制作的快捷準確不僅應用在佛像上,在其他明器制作中也廣泛流行。
西域雕塑中的石雕以新疆石人居多,產(chǎn)生于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700年,集中分布于阿爾泰地區(qū)。西域石質(zhì)佛像雕刻較少,偶有殘存。盛行于犍陀羅的佛像雕刻多使用當?shù)氐幕液谏瑤r,但在西域這類石材幾乎沒有,勒柯克在吐魯番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頭由頁巖雕成的獅子。這些東西是否由犍陀羅直接輸入很難確定。但是很少見。⑥
銅質(zhì)雕塑方面,西域青銅佛像較為稀少,有公元7~8世紀的銅坐佛像,用紅銅鑄制。螺發(fā)高髻,彎眉細眼,鼻梁直挺,面如滿月。結(jié)跏趺坐于覆蓮須彌座上,雙手拇指食指相對手印,神情端莊安詳。清嘉慶年間和寧《三州輯略》載:“千佛洞在吉木薩爾城西南山內(nèi),距城十余里……又有銅佛,大小不計其數(shù),自尺余至三五寸不等?!雹卟⒎Q原烏魯木齊都統(tǒng)索諾木策凌曾取洞中九尊小銅佛在家中供奉。說明當時青銅佛像較普遍,只是保存完整的很少。日本大谷探險隊在約特干遺址收集的兩件圓雕金銅佛頭,瑞典斯文·赫定收集的一件浮雕小銅佛像、還有庫車金銅觀音像與昌吉博物館藏的一尊鎏金菩薩銅像。⑧除此之外,還有一座銅摩尼神像,用黃銅鑄制。人物頭戴寶冠,結(jié)跏趺坐于蓮花座上。西域銅器用品較多,如高力座承獸銅盤、三足銅鼎、雙耳高足銅鍑以及常用器物等。玉質(zhì)雕塑可見斯文·赫定收藏的一件玉雕四臂孔雀明王像。和田博物館藏一玉質(zhì)人形小像,雕刻精美,刻畫細致。
一般來說,西域早期的雕塑作品,具有典型中亞游牧文化的特點,造型簡單古樸。中期盛行的佛教造像則受到西方古典樣式、印度樣式、犍陀羅藝術的影響。庫木吐拉出土的小型佛像多為犍陀羅和印度樣式,衣紋厚重;龜茲地區(qū)塑像多以西域風格和印度式樣為多;肖爾楚克千佛洞的武士盔甲樣式與典型的伊朗樣式有關;尼雅木雕具有薩珊樣式風格裝飾。后期伴隨著大唐的強盛,中原漢地樣式在西域繁榮發(fā)展??妥克茉斓念^像、雅爾湖的佛頭像、木頭溝出土的天部半身像等,從五官神情和發(fā)飾都可以看到唐朝中原的風格。吐魯番地區(qū)的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人物塑像與中原盛行的墓葬俑幾乎沒有區(qū)別。
佛教造像的多樣式、多風格的發(fā)展與當時藝術創(chuàng)作流行的審美方式有關。佛教經(jīng)典的翻譯與撰寫普遍流行,佛教藝術的繪畫或塑像模本也隨之流入。西域當?shù)氐男磐礁鶕?jù)自身喜好變化或者制作方法創(chuàng)作出具有特色的藝術樣式。外來文化的輸入與本土的消化都促進了西域雕塑藝術的發(fā)展。再加上西域外來的手工業(yè)者的參與制作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另一方面,古代西域的交通、風俗也使得各地的雕塑風格不一致。也恰恰展示了我國佛教藝術早期造像的面貌,對于了解新疆乃至整個中國的造型藝術提供了廣闊的視野。
[注 ?釋]
①〔日〕羽田亨著、耿世民譯:《西域文化史》,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79頁。
②周振鶴:《漢書地理志匯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③卷1《屈支國》參見芮傳明著《大唐西域記導讀》,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年版。
④五十余座佛寺都有當時唐朝所賜匾額,參見薛宗正《絲綢之路北庭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8頁。
⑤⑥〔德〕阿爾伯特·馮·勒柯克、恩斯特·瓦爾德施密特:《新疆佛教藝術》,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頁。
⑦中子:《新疆石窟藝術縱覽》,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頁。
⑧劉松柏:《庫車古代佛教的觀世音菩薩》,《敦煌研究》,199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