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燕
摘 要:沒有師生之間配合的教學活動就是無效的教學活動,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給予教育者的啟發(fā)。互動,是師生之間配合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本文從創(chuàng)建互動氛圍、創(chuàng)建互動活動、交流互動內容和轉化互動角色等角度研究了互動實施策略,意在使學生情動、身動、心動和意動。
關鍵詞:學生;? 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應該緊密地融合在一起,而這種融合中怎么能夠少了互動?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是需要教師參與其中的,這就構成了師生之間互動的課堂。現(xiàn)代教育論指出,教學的有效性獲得需要師生之間的緊密配合,需要師生之間有序互動。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對音樂的理解、欣賞以及創(chuàng)造都需要教師的點撥。學生要動起來,教師也要為學生提供動起來的機會,使他們在一種和諧、自由而又充滿愉悅的課堂中綻放精彩的童年,走進音樂的美妙世界。
一、營造互動氛圍,讓學生情動
情動,所以熱愛。學生愛上音樂首先需要情動,情感上與音樂作品產生了共鳴和依戀,就會在音樂學習中獲得自信。小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還停留在基礎階段,使其情動需要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為其創(chuàng)設一種互動的氛圍,這樣才能讓學生敢于大膽的想象,隨著音樂的情感,順著教師的指引,走進音樂的佳境。當前很多小學音樂教師都意識到了師生互動的重要性,但是突兀地就讓學生配合自己開展教學活動,有些強人所難,學生愿意與教師一起欣賞音樂,開展音樂活動,需要一種氛圍,需要消除學生對于教師的怯懦感,消除戒備心理,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中。
例如,在《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一課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積極與教師互動,參與教師設計的互動,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互動氛圍,“同學們,真的很開心與大家度過一段美好的音樂時光,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很值得珍惜,因為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貴,大家來與我一起欣賞一首情感飽滿的歌曲好不好?”(播放《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曲播放完后,教師與學生一起來交流,“同學們,這是一首贊美媽媽的歌曲,我真的很感動,因為母愛很偉大,相信大家也被這首歌曲感染了吧?”同學們異口同聲回應教師,教師可以繼續(xù)與學生互動,“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首歌曲—《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我們一起欣賞,然后與老師一起交流感受,好不好?”學生放下了對老師的戒備心理,認真地傾聽音樂。
互動氛圍構建的形式有很多,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學生喜歡的音樂故事、動畫主題曲、師生小游戲等形式,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敞開自己的心扉,與教師一道走進音樂的情感世界中,獲得精神上的慰藉。
二、創(chuàng)建互動活動,讓學生身動
音樂活動在音樂學習中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小學階段,這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學的主要載體,在活動中,教師可以走近學生,學生也可以親近自己的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得到充分地情感交流,學生對于音樂的感受會逐漸地增強。當前的音樂活動中,大都是教師設計好活動內容,讓學生順著自己的思路去開展,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而且被動地接受這些互動形式,學生的主體性也沒有得到充分地尊重。角色扮演、律動、合唱等都可以作為互動活動的形式,在這樣的活動中,他們更容易丈量自己與音樂之間的情感距離,為他們內心感悟音樂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美麗的星座》一課的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了解星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星座的形狀,而后讓學生自己編排各種有關星座的舞蹈,在這樣的身動中感悟這首歌曲的內在情感,“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的教室就是美麗的星空,你們就是小星星,你們屬于哪個星座呢?你們自愿來結組排練星座舞蹈好不好?”學生開心極了,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動了起來,教師也參與了指導。對于星座的位置,學生不是特別的清楚,教師就參與其中充當一顆星星,學生們與教師開心地欣賞著音樂,跳著舞蹈。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學生喜歡的形式讓學生的身體活躍起來,因為他們好動的性格也決定了他們在音樂學習中需要身動,而身動也是他們詮釋音樂的最好的方式,身已動,心還會遠嗎?
三、交流互動內容,讓學生心動
情動、身動,都是音樂學習的奠基,而心動才是根本。在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感和審美情趣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是音樂教學的最終目標。在音樂教學的互動中,離不開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于活動內容的評價和交流,是音樂學習的重要目標。在當前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音樂教師只關注課堂組織形式,而忽視學生主體的接納程度,互動的形式是為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升服務的,教師千萬不可以舍本求末,忽視學生音樂品質的提升。在設計互動形式的同時,更應該關注互動的內容。
例如,在《校園的早晨》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為學生打造一個充滿自主意識的課堂環(huán)境,這首歌曲主要唱出了校園中晨讀的情境,“同學們,你們喜歡校園的早晨嗎?每天來到學校時,你有沒有細心觀察過校園的美景?在這首歌曲中,你最大的感觸是什么?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好不好?你可以展開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學生都認真地交流起來,“老師,我覺得這首歌曲中唱的晨讀就是我最喜歡聽到的聲音,清晨的校園中書聲瑯瑯,真的有一種美妙的感受。”在交流中,學生的思想情趣也跟著提升了。
師生交流、生生交流都應圍繞著音樂作品的內涵來進行,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在互動中能夠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暢談自己對音樂活動的看法以及對音樂內容的理解。
四、轉換互動角色,讓學生意動
音樂教學的互動形式很多,而在新時期,在教育理念發(fā)生變革的同時,教師也應該轉換思維方式,讓互動的角色變換一下,不應只停留在單一的互動形式中。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也應該參與到課堂中來,在互動的時候,也應該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讓學生親之信之。音樂學習有時需要一種意會,不需要教師過多地講解。意動,才是音樂學習效果的展現(xiàn)。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師生共同參與的音樂活動來使學生感悟到音樂的內涵,使學生的思想隨之遷移,獲得積極的正面能量。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形式可以結合起來,任何一種單一的互動形式都不能將教師、學生和音樂有機地融合為一個整體。
例如,在《OK星期天》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充分地互動,設計一些互動的活動,比如,“同學們,假如今天是星期天,你會做些什么呢?”學生開始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大家的情緒怎么樣?想不想來點音樂跳起來?”“非常想!”教師播放歌曲,與學生互動,“周末的時候,老師也有很多的活動呢,你們猜猜,我要去做什么呢?”學生與教師親切地交流,在互動中,學生逐漸忘我,他們的學習主體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甚至他們會向老師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老師,你覺得這首歌能與你的星期天的生活相契合嗎?”這樣的互動中師生角色已經發(fā)生了改變,課堂有效性得以有效提升。
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相結合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利用更短的時間感悟音樂的內涵,提升自我的音樂品質。在具體的課程安排中,教師要設計一些與音樂主題有關的互動話題,使學生充分地展示出自己的思想,與大家一起交流,提升音樂審美情趣。
總之,互動,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它可以使音樂課堂變得異彩紛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創(chuàng)建互動氛圍、創(chuàng)建互動活動、交流互動內容和轉化互動角色等,使學生情動、身動、心動和意動,在課堂上展現(xiàn)自我的音樂素養(yǎng),從而逐漸培育學生的音樂品質。
參考文獻:
[1]魯茜.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J].新智慧,2019,(27).
[2]劉望來.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師生的互動研究[J].教師,2019,(33).
[3]吳曉霖.小學音樂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黃河之聲,2018,(8).
[4]袁田.小學音樂課堂音樂基礎知識環(huán)節(jié)師生互動對策[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1).
[5]韓笑.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互動意識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8).
[6]王文鳳.互動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
[7]楊丹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互動的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
[8]周子媛.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互動設計研究[J].華夏教師,2016,(2).
[9]楊倩.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互動設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