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敏 廖衛(wèi)波 陳樂 黃斌 胡燕珍
(江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南昌330046)
烏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來源于陵齒蕨科烏蕨屬植物全草[1],在民間素有“萬能解毒藥”之美稱[2]。民間驗方顯示,烏蕨具有消炎止痛、治療腎盂腎炎的功效[3]?,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烏蕨具有抗炎作用,烏蕨提取物能有效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明顯降低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明顯降低炎癥因子(COX-2、PGE2、TNF-α、NO)的濃度[4]。烏蕨總黃酮及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均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5]。烏蕨乙酸乙酯萃取物及水提取剩余物對大鼠急性咽喉炎有改善作用[6]。目前,烏蕨的抗炎活性研究僅限于水和醇提取物體內動物實驗研究,并未見不同濃度乙醇洗脫部位體外抗炎效果比較的研究報道。本研究比較不同濃度乙醇洗脫物對RAW264.7 細胞活力及對LPS 誘導RAW264.7細胞炎癥模型的影響,以期詮釋烏蕨抗炎物質基礎,篩選抗炎有效部位,為開發(fā)抗炎活性單體化合物奠定基礎,為烏蕨的資源開發(fā)利用、質量標準的建立提供參考?,F(xiàn)報道如下:
1.1 儀器 RE52-98 旋轉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MS105Du 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DHG-9101-2SA 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三發(fā)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BS-1096A 酶標分析儀(南京德鐵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1.2 材料及試劑 DMEM 培養(yǎng)基(GibcoBRL 公司),脂多糖(Sigma Chemical 公司),胰蛋白酶(GibcoBRL 公司),胎牛血清(GibcoBRL 公司),小鼠單核巨噬細胞RAW264.7(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霉素鏈霉素雙抗液(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醇(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烏蕨(我院中藥資源普查隊員采集鑒定)。
1.3 實驗方法
1.3.1 烏蕨不同濃度乙醇洗脫部位的制備 烏蕨5 kg 粉碎,在常溫下,先后用95%乙醇、75%乙醇各浸提3 次,減壓濃縮,合并浸膏,再經MCI 柱,依次用水、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脫,收集洗脫液,濃縮得到不同濃度乙醇洗脫部位(分別標記為A1、A2、A3、A4、A5)。
1.3.2 烏蕨乙醇洗脫部位對RAW264.7 細胞活力的影響 將貼壁對數(shù)生長期RAW264.7 細胞,以7×104個/孔接種于96 孔板中,依次加入不同濃度(150、300、600 μg/ml)的烏蕨洗脫物100 μl;同時設置對照組,每組設5 個平行孔,于5%CO2培養(yǎng)箱中培育24 h 后,每孔加現(xiàn)配的MTT 溶液(5 mg/ml)10 μl,繼續(xù)培育4 h,棄上清液,每孔加入100 μl 的DMSO 溶液,振搖20 min,用酶標儀于570 nm 波長處測定吸光度,計算細胞生長存活率。細胞存活率=(A 藥物組-A 溶劑劑)/(A 對照組-A 溶劑劑)×100%。
1.3.3 烏蕨乙醇洗脫物對LPS 誘導的RAW264.7細胞炎癥的影響 將貼壁對數(shù)生長期RAW264.7細胞,以7×104個/孔接種于96 孔板中,依次加入不同濃度(150、300、600 μg/ml)的烏蕨醇洗物(水、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各100 μl,培育4 h 后,加入終濃度為1 μg/ml 的LPS 溶液。同時設置空白對照組、LPS 組、LPS+烏蕨醇洗脫物(水、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組,每個濃度組設3 個平行實驗,培育20 h,每孔加現(xiàn)配的MTT 溶液(5 mg/ml)10 μl,繼續(xù)培育4 h,棄上清液,每孔加入100 μl 的DMSO 溶液,振搖20 min,用酶標儀于570 nm 波長處測定吸光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處理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
2.1 烏蕨醇洗脫物對RAW264.7 細胞活力的影響利用MTT 法評價烏蕨各醇洗脫物對小鼠RAW264.7巨噬細胞活力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烏蕨各洗脫物(水、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在(150~600 μg/ml)濃度范圍內,細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烏蕨洗脫物(水、30%乙醇、95%乙醇)在(150~600 μg/ml)濃度范圍內,細胞存活率在95%以上;烏蕨50%乙醇洗脫物、烏蕨70%乙醇洗脫物在濃度為600 μg/ml 時細胞存活率略低。見圖1。本研究選取細胞存活率在95%以上的洗脫物濃度用于后續(xù)實驗。
圖1 烏蕨醇洗脫物對RAW264.7 細胞活力的影響
2.2 烏蕨醇洗脫物對LPS 誘導的RAW264.7 細胞炎癥的影響 與LPS 組相比,烏蕨各醇洗脫物均能改善LPS 誘導RAW264.7 巨噬細胞的炎癥反應,且有一定的濃度依賴性;烏蕨洗脫物(50%乙醇、70%乙醇、95%乙醇)能明顯改善LPS 誘導RAW264.7巨噬細胞的炎癥反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烏蕨洗脫物(水、30%乙醇)在濃度150 μg/ml時對LPS 誘導RAW264.7 巨噬細胞的炎癥反應較弱,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0%乙醇、70%乙醇、95%乙醇)烏蕨洗脫物對LPS 誘導RAW264.7巨噬細胞的炎癥反應明顯優(yōu)于(水、30%乙醇)烏蕨洗脫物,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圖2。
圖2 烏蕨醇洗脫物對LPS 誘導的RAW264.7 細胞炎癥的影響
本研究采用MTT 法評價細胞存活率,采用LPS 誘導小鼠巨噬細胞RAW264.7 建立的炎癥模型,評價烏蕨各醇洗脫物的抗炎活性,結果顯示烏蕨(50%、70%、95%)醇洗脫物具有顯著的降低LPS 誘導小鼠巨噬細胞RAW264.7 炎癥反應的作用;前期實驗顯示烏蕨水、30%乙醇洗脫物量最少,而烏蕨50%、70%乙醇洗脫物量最多,(水、30%乙醇)烏蕨洗脫物與(50%、70%乙醇)烏蕨洗脫物在抗炎活性方面有顯著性差異,因此推測50%、70%乙醇洗脫物為烏蕨最有效抗炎活性部位。本研究中烏蕨50%、70%醇洗脫物在濃度600 μg/ml 時細胞存活率低于95%,所以未對這個濃度進行后續(xù)實驗。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烏蕨抗炎有效部位進行了系統(tǒng)性研究,可為后期抗炎有效單體成分的開發(fā)奠定基礎,為烏蕨臨床應用及質量標準的建立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