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
摘要:語感能體現(xiàn)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在長期、規(guī)范的教學中形成的感悟語言內(nèi)涵的能力,需要學生有豐富的語言經(jīng)驗。如果教師運用單一的教學方式,為學生講解課文的語法、寫法和詞法,很難提高學生的語感。因此,教師應創(chuàng)新語感培養(yǎng)方式,組織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啟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語感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9-0095-01
語言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jù)語言的表面意思了解到更深層的內(nèi)涵。學生的語感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習質(zhì)量和對課文思想感情的體會,能夠反映出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語感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閱讀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體會到語言對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性。
1.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yǎng)現(xiàn)狀
在步入初中階段后,語文教學內(nèi)容發(fā)生了變化,初中語文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基礎上進行了升華,教師不僅要鍛煉學生的語言讀寫能力,還要關注到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文學功底,增強學生的語言構建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新課改明確指出了初中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在溝通交流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由此可見語感對學生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忽略了語感教學的開展,學生無法脫離教學課本,導致學生的語感較差,語言素養(yǎng)也比較低。而且教師沒有靈活運用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導致語言培養(yǎng)方式單一,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既影響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也阻礙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2.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yǎng)策略
2.1 培養(yǎng)閱讀習慣,奠定語言基礎。
閱讀能夠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的提高,為學生奠定了堅實的語言基礎,如果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影響語感教學活動的開展。書籍中集結了人類的智慧,蘊含了多元化的人類文明,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積累,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閱讀也能體現(xiàn)學生語感的運用能力,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下閱讀能引發(fā)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使學生感悟到語言的奇妙,了解到語言的內(nèi)涵。因此,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為學生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才能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童年的一些趣事,初步調(diào)動起學生的閱讀情感,使學生對課文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興趣。接著提問學生對魯迅和《朝花夕拾》的了解,為學生介紹魯迅先生的作品簡介和人物簡介,使學生了解到課文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的寫作情感。之后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說一說自己在課文中獲得了哪些信息,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帶領學生領悟百草園的景物描寫,在作者分享童年趣事的過程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的熱愛和不舍。最后還可以為學生推薦魯迅先生其他的作用,調(diào)動起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拓展學生閱讀積累的過程中為學生打下語言基礎。
2.2 組織朗讀活動,深化學生感知。
朗讀能將無聲的文字表達出來,使學生直觀的體會課文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反復誦讀能使學生主動推敲課文語言,體會語言的魅力,但大部分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導致學生朗讀和練習的時間較少,影響了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多組織朗讀活動,讓學生熟讀課文中的經(jīng)典段落,以此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體會作者描繪的優(yōu)美意境,領悟作者的語言色彩,突出課文中的藝術形象。這樣學生就能明確體會課文人物描寫、靜物描寫、事物描寫的方法,從而深化學生對課文的認知。例如在《荷葉母親》的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準確把握散文的感情基調(diào),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濃厚的母女情。因此,教師可以在朗讀活動中突出一些重點詞語,如“煩悶”、“不寧的散盡力了”、“勇敢慈憐”等,在朗讀時指導學生哪里需要放慢速度、降低語調(diào),哪里需要迸發(fā)情感。在結束朗讀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簡單的點評,增強學生在朗讀中的流暢感和美感,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語文語感。
2.3 指導閱讀方法,理解語言內(nèi)涵。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在閱讀實踐中積累語言經(jīng)驗,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從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對課文的想象,使學生領會課文中的意境。例如在《秋天的懷念》的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深刻體會寫作情感,揣摩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正確解讀“我”和母親之間的關系。如果從整體上閱讀課文很難深刻理解作者的語言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解析課文,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首先,讓學生思考作者是怎樣面對悲慘遭遇的,作者是如何面對暴怒無常的“我”的。接著為學生展示課文片段,思考為什么母親央求“我”到北海看菊花,這部分從哪幾方面描寫了母親的形象。最后讓學生找出前文與最后相呼應的句子,提問學生可不可以將課文題目改為“懷念母親”,為什么,這樣學生就能在思考問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學會體會語言內(nèi)涵的方式,從而促進學生語感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學生語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和實踐語感培養(yǎng)方式,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反復朗讀中品味語言的魅力,體會深層次的語言內(nèi)涵,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龔建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5(11):64+66.
[2] 陳春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注重語感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9(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