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伍
進店,用iPad點好菜,掃碼付款,短短幾分鐘后,食物就會沿著半空中的雙螺旋軌道,坐過山車般嗖嗖地“從天而降”,整個送餐過程大約只需要17秒。這就是北京“失重餐廳”酷炫的服務方式。
“失重”的創(chuàng)意來自德國的“機械小霸王”馬提亞斯。2007年,他發(fā)明了讓食物沿著軌道“飛”到食客面前的系統(tǒng),并在紐倫堡開了第一家這樣的餐廳。整個餐廳沒有服務人員,只有令人眼花繚亂的機械和金屬軌道。顧客通過電子設備點餐,餐具和菜品在空中上下翻飛地傳送,因此取名“過山車餐廳”。沒想到這家餐廳一下子火了,之后在阿聯(lián)酋、英國、奧地利等國陸續(xù)開了分店,依然十分火爆。
北京的“失重餐廳”,是張鳳來借鑒“過山車餐廳”的理念做的一次本土化嘗試。張鳳來是一名創(chuàng)業(yè)老兵,與德國“過山車餐廳”的合伙人是多年的好友??吹竭@家有“科技范兒”的餐廳如此受歡迎,朋友慫恿張鳳來把軌道餐廳的設計理念引入中國。經過慎重思考,2017年年初,張鳳來決定在北京開一家“失重餐廳”。
在整體布局上,張鳳來摒棄了德國“過山車餐廳”全金屬裝置的設計,除了金屬軌道和富有太空感的裝飾品外,室內還選用了圓形木桌,弧形玻璃屏障,粉、黃、藍色桌墊,布藝軟沙發(fā)等物品,傳達出一種柔軟和溫馨的感覺。因為不管再怎么“科技范兒”,餐廳畢竟還是吃飯的地方,如果完全脫離了煙火味兒,體驗就會變差。
經過一番精心打造,2017年6月1日,亞洲第一家“失重餐廳”在北京藍色港灣隆重開業(yè)。餐廳分為上下兩層,面積137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60張餐桌。店內一共設置了22條傳菜軌道,每條軌道可供給3張餐桌的客人。
“無人點餐,無人上菜,無人收銀”是“失重餐廳”的最大特色。開業(yè)伊始,特殊的店名、特殊的服務,很快吸引了人們的關注,前來“拔草”的食客絡繹不絕。走進“失重餐廳”,迎面而來的是縱橫交錯的傳送軌道和充滿科技感的設計,從燈光到座椅,從色調到菜單,都充滿科幻色彩,讓人恍然有走進好萊塢大片之感。
在“失重餐廳”,顧客如何就餐?顧客進店落座后,會發(fā)現(xiàn)餐桌上放著不同顏色的iPad。顧客通過iPad上的智能菜單自主點餐,掃碼支付成功后,訂單信息會實時同步到廚房的顯示系統(tǒng)。接著,廚師根據訂單信息出餐,并將餐品送入雙螺旋軌道,餐品很快就會送到消費者面前。
也許有人會擔心:當食物坐著“過山車”呼嘯而來時,怎樣才能弄清哪一份是自己的食物?萬一弄錯了怎么辦?其實這個問題張鳳來已經想到了,解決辦法就是用顏色來區(qū)分。如果你桌上的iPad和餐墊是粉色的,那么軌道傳送下來的粉色餐盒里的就是你的食物,黃色、藍色的自然是鄰桌點的了。
還有人會問:餐廳共有22條軌道、248個餐位,如何保證菜品準確地送到顧客面前?原來,在出菜口,每條軌道會標有對應的桌號,廚師只要按照對應的桌號出餐就不會有問題。而且軌道的最后一層可以旋轉,萬一菜品“走過”了,轉一圈后也能回來,還可以增加顧客之間的互動,這也算是就餐的一份樂趣吧。
不過,在張鳳來看來,對一家餐廳來說,真正重要的還是菜品的質量。為此,張鳳來組建了一個以中外名廚為核心的十幾人的產品研發(fā)團隊,以保證菜品的不定期更新。廚師們會根據每周的點餐數據,對售賣數量低的菜品進行替換,把當下市場流行且符合餐廳定位的菜品及時融入菜單之中。
通過合理規(guī)劃,餐廳的菜品覆蓋不同年齡段的消費人群,做到了老少皆宜—既有吸引年輕人的“失重沙拉”,又有專為小朋友設計的“兒童意大利面”,還有符合老年人口味特點的“孜然漢堡”—因而深受歡迎。自“失重餐廳”在北京開業(yè)以來,短短一年多時間,就擴展到了蘇州、上海、深圳等城市。
張鳳來說,“失重餐廳”看似在玩黑科技,但本質上還是餐廳,只是把傳統(tǒng)的餐廳做得更有意思而已。無論餐廳的經營方式如何改變,保證服務質量永遠是王道。只有保持菜品的高質量、維持顧客的新鮮感,餐廳的經營和發(fā)展才能持久。
(摘自《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0年第3期,秋水長天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