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西敏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涌現(xiàn)出了許多先進的教學理念,其中因材施教就是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中心,關注學生個性和思維的成長,通過分層教學來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獲得進步。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尊重學生差異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自信。本文就尊重學生差異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探索了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尊重學生差異;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教育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學科,小學生由于其生活環(huán)境和個性方面的差別,導致其在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上存在較大的差距。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一直采用齊步走和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則會導致基礎差的學生逐漸失去學習信心,形成兩級嚴重分化的現(xiàn)象。因此,語文教學需要秉承全新的教學理念,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則,分析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提高教學設計的科學性,以此提升語文教學的水平。
一、尊重學生差異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尊重學生的差異,可以幫助教師更全面的了解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才能夠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特別是小學生的心理比較敏感,而當教師以他們的實際能力設計教學方案時,不僅可以強化其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能夠幫助小學生認識到學習的樂趣。而因材施教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短期的目標,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引導他們完成適合他們的任務,在逐漸的進步中提升語文素養(yǎng)。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差異,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可以通過自己對文章內容的情感理解,從而不斷積累語文知識,有效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1]。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在語文教學設計中,尊重學生的差異,可以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分層,然后進行合理分組,通過互助合作的方式來實施分層學習,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在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中,促進學生深入語文學習中,在為自己構造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也可以與同伴朝共同的目標前進,從而幫助他們養(yǎng)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同時在有針對性學習訓練中,可以糾正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不同問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2]。
(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是一門具有濃厚人文氣息和內涵的學科,通過學習語文知識,不僅是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的應用能力,擴展知識面,還可以凈化學生的心靈,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擁有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而通過分層學習的指導,能夠幫助學生從表面到深入地了解語文知識,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深入了解語文文章的情感和內涵,其心靈也在此過程中受到語文藝術的洗滌和熏陶,長此以往,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語文素養(yǎng)。
二、以尊重學生差異為基礎實施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制定差異性的目標
小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和思維差異會導致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存在差異性,而在語文教學中,也要根據(jù)學生之間的不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這就是有目標、有層次性的分層教學理念。在這一理念下,要以語文教學的特點和中心任務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而分層學習指導還包括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指導進行分層,比如低年級的學生就要準確地掌握基本的字詞的讀法、用法以及寫法。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需要提高學生單獨的情感體驗,把握好不同閱讀材料的內涵,學會學以致用,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寫作能力。而對于同班級的學生進行分層,就要根據(jù)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學素養(yǎng)以及讀寫能力的情況進行科學劃分,并且采用異質分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每個小組內的學生水平從整體上達到一致,如此教師才能更好地實施分層的指導[3]。
(二)層層引導,逐漸提升綜合能力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必須提升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才能有效實施分層教學的指導,讓學生專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在鼓勵他們向更高層次和水平努力跨越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腳踏實地的道理,教師也要進行層層指導,切不可進行大步跨越。因此,教師需要進行目標的細膩劃分,科學設計指導的方式,以促進所有學生的能力能夠實現(xiàn)共同提升。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現(xiàn)代詩《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時,先讓學生自由反復誦讀,品一品這兩首現(xiàn)代詩的風格差異,同時要求學生要讀準字音,在朗讀時保持聲音的洪亮,營造熱烈的課堂朗讀氛圍。然后,可以讓學生集體朗讀這兩首詩,教師對一些典型的斷句進行指點,讓學生在有節(jié)奏的閱讀過程中,體會斷句的妙處。然后讓學生自主閱讀,細細的品讀詩歌,理解詩中所表達的情感。最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設計學習的方式和環(huán)節(jié),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在分層指導設計中,根據(jù)學習內容的特點和目標,層層深入地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認知,體會文章的情感,了解詩歌表達情感的方式。
(三)創(chuàng)建分層聯(lián)系,適應學生差異
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情況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在能力和水平上的差異比較大[4]。教師需要以動態(tài)的眼光去觀察學生的變化,關注他們的智力思維以及興趣差異,以制定差異性的分層練習內容和目標,發(fā)揮作業(yè)和評價的優(yōu)勢。比如在學習生字生詞時,可以布置不同數(shù)量、形式和難度的練習。比如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設計復習類的字詞抄寫,幫助學生鞏固基礎,鼓勵其自主地完成識字練習。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讓其挑戰(zhàn)聽寫、默寫等有難度的任務,激發(fā)其不斷突破自己,尋求能力的不斷提升。
結束語:
尊重學生的差異需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做好科學的分層,同時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差異制定針對性的指導策略,提高教學的分層性。還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來營造輕松和諧的朗讀氛圍,幫助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發(fā)散思維,感受情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勤. 學情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 文教資料,2019(29).
[2] 陳玉靜. 初探"差異性"在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中的運用[J]. 新課程(小學),2019(4).
[3] 袁麗娟. 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滿足不同學習需要r——小學語文中年段閱讀教學策略[J]. 新課程(小學版),2018,000(005):32.
[4] 王鈺. 試論新時代小學語文差異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 現(xiàn)代農業(yè)研究,2018,32(0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