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亞棟 王兵兵 中國五環(huán)工程有限公司 武漢 430223
特定工況下,合成氨裝置CO2去除工序低壓閃蒸塔后CO2氣體需要排放至大氣。Topsoe、KBR和Casale合成氨工藝專利商授權運營的合成氨裝置在數(shù)量方面具有領先地位[1],不同專利商對于排放位置的要求不同,Topsoe工藝采用引至安全位置排放,KBR和Casale工藝采用引至安全位置排放并增加了消音器,同時Casale工藝提出了排放標高不低于30m的要求。一般情況下CO2并不是有毒物質,但當空氣中CO2濃度超過一定限度時則會使肌體產生中毒現(xiàn)象,高濃度的CO2則會讓人窒息[2]。傳統(tǒng)布置方案對CO2氣體采用在CO2去除工序最高塔塔頂排放的方式,這樣可以充分降低CO2排放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但是在高塔塔頂安裝消音器,安裝成本高而且檢修不方便。本文擬以采用Casale 工藝的項目CO2去除工序為例,分析計算低壓閃蒸塔后CO2氣體經過消音器后,其濃度分布受消音器放空高度的影響,給出合理的安裝高度,確定消音器布置在氨回收框架的可行性。
選定的項目以天然氣作為原料制合成氨,采用Casale工藝,根據(jù)工藝要求,消音器放空點出口標高需要布置距地面30m以上,氨回收框架頂層平臺標高為29.6m且緊靠CO2去除工序,設計階段選定消音器布置在氨回收頂層平臺,見圖1、圖2。標高滿足了工藝要求,管道布置也經濟可行。由于該框架上需要工人經常操作,在特殊工況下,大量CO2排放時存在形成窒息性環(huán)境的危險。本文針對CO2放空點的設置情況,預測其排放的CO2在操作平臺的濃度分布,并通過分析對平臺操作人員可能造成的職業(yè)衛(wèi)生危害反推排放口的合理標高。
圖1 CO2消音器的布置(三維模型)
圖2 CO2消音器的布置(現(xiàn)場布置)
本項目位于農村地區(qū),項目所在地區(qū)多年平均氣溫為26℃,多年平均風速為1.9m/s。結合項目周邊環(huán)境和項目所在污染氣象,選取美國環(huán)保署開發(fā)的SCREEN3模型進行估算,預測在較小的尺度下CO2氣體排出排氣筒后的在操作平臺上的落地濃度分布,沒有考慮地形及周邊建筑物、其它CO2排放源對濃度分布的影響;該估算模型是一種單源預測模式,嵌入了多種預設的氣象組合條件,此類氣象條件在項目所在地區(qū)有可能發(fā)生,也有可能不發(fā)生[3]。估算模式(SCREEN3)運行中主要計算參數(shù)及選項見表1
表1 估算模式參數(shù)一覽表
本項目CO2消音器出口初始布置高度為31.3m,煙氣量為84423m3/h,排氣筒出口煙氣溫度40℃,排放消音器出口內徑為1.3m,其煙氣組分見表2。
表2 CO2排放參數(shù)
針對國內外項目可選取國標GBZ2.1-2007[4]和美國ACGIH(美國政府工業(yè)衛(wèi)生學家會議)標準[5],評價標準見表3。
表3 評價標準
可見ACGIH標準的TWA值要嚴于國內標準,GBZ2.1-2007標準的STEL值要嚴于美國標準,本次預測評價標準選取較嚴格值TWA進行評價。
(1)短期接觸限值(STEL, Threshold limit value-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即此時該平臺上操作人員指每次接觸時間不超過15min,每天不得超過4次,且前后兩次接觸至少間隔60min的時間加權平均接觸限值。在此濃度下人能短時間連續(xù)接觸而不致引起的后果:① 刺激影響;② 慢性的或不可逆的組織病理改變;③ 麻醉強度達到足以增加意外傷害的危險,自救能力減退或工作效率明顯降低。
(2)時間加權平均閾限值(TWA,Threshold limit value-time weighted average, TLV-TWA)指正常8hr工作日和40hr工作周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在此濃度下,反復接觸對幾乎所有的工人都不致產生不良影響。
氨回收框架平臺(東西長3.5m、南北長6m)標高為EL29.6m、EL26.4m、EL22.9m、EL15.9m、EL11.45m、EL8.5m、EL5.2m和地面EL0.0m。氨回收框架與冷凍框架中間有4m寬的樓梯間。消音器布置在平臺的西北角。此外將考慮到最高平臺1.5m高操作人員呼吸處的濃度分布。計算結果見表4、表5。
表4 EL29.6m平臺(不含樓梯間)1.5m高呼吸處不同穩(wěn)定度、不同風速下放空擴散濃度估算結果
表5 EL29.6m平臺(不含樓梯間)不同穩(wěn)定度、不同風速下放空擴散濃度估算結果
從估算結果表4可知,一旦出現(xiàn)CO2排放,最高處平臺(EL29.6m)處在操作工1.5m高的呼吸吸入口高度(31.1m),因大量CO2的排放,會出現(xiàn)超過短期接觸限值的現(xiàn)象,同時也超過了時間加權平均閾限值。從估算結果表5可知,一旦出現(xiàn)CO2排放,受大量煙氣抬升和擴散影響,距放空點最高平臺(EL29.6m)處,有較低濃度排放的CO2污染物,其最大值為13.14mg/m3,遠低于STEL和TWA的職業(yè)衛(wèi)生限值的要求。
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為避免平臺CO2超過STEL和TWA的職業(yè)衛(wèi)生限值標準,對CO2放空點消音器的不同高度進行反推,結果見表6~表11:
表6 EL29.6m平臺(不含樓梯間)1.5m高呼吸處不同穩(wěn)定度、不同風速下放空擴散濃度估算結果(放空點為31.4m)
表7 EL29.6m平臺(不含樓梯間)1.5m高呼吸處不同穩(wěn)定度、不同風速下放空擴散濃度估算結果(放空點為31.5m)
表8 EL29.6m平臺(不含樓梯間)1.5m高呼吸處不同穩(wěn)定度、不同風速下放空擴散濃度估算結果(放空點為31.6m)
表9 EL29.6m平臺(不含樓梯間)1.5m高呼吸處不同穩(wěn)定度、不同風速下放空擴散濃度估算結果(放空點為31.7m)
表10 EL29.6m平臺(不含樓梯間)1.5m高呼吸處不同穩(wěn)定度、不同風速下放空擴散濃度估算結果(放空點為31.8m)
表11 EL29.6m平臺(不含樓梯間)1.5m高呼吸處不同穩(wěn)定度、不同風速下放空擴散濃度估算結果(放空點為32.8m)
由表6~表11可知,預測反推CO2放空點高度時,當放空點高度為31.8m時,最高平臺操作人員呼吸處可滿足TWA的職業(yè)衛(wèi)生限值。當放空點高度為32.8m時,最高平臺操作人員呼吸處預測結果顯示基本不受放空影響,建議放空點高度提升至不低于32.8m,即比原有高度至少抬高1.5m,以確保CO2放空時對平臺操作人員不造成窒息等職業(yè)病危害。
傳統(tǒng)的布置方案更多地考慮了CO2排放過程中的安全性問題,現(xiàn)經過計算推導得出結論:CO2消音器布置在氨回收框架是可行的,在滿足工藝和安全要求的同時也方便了檢修和安裝,可為類似項目的設備布置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