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語文教育具有極強的工具性,漢字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也是學生今后學習和生活的基本功。在課堂識字教學當中,教師應當首先引導學生熟練的分辨和識別漢字,之后才能談及閱讀和作文。因此,本文對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了論述,之后再結(jié)合情境化教學的特點,闡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
在課程改革思想的影響下,各科教學都普遍實行了課堂教育模式的轉(zhuǎn)換,由教師主講變?yōu)橐詫W生為教學的主體地位。小學語文是基礎(chǔ)性和工具性的學科,學好語文是今后學習和生活的基礎(chǔ)。在語文的課堂識字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結(jié)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記憶,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設(shè)立特定的情境,讓學生在識字教學活動中,身臨其境地學習到字詞的字形、含義,從而更好到掌握漢字,在趣味性中學到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教學質(zhì)量,提高漢字教學的水平。
1 當前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現(xiàn)狀
當前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對情境教學的不重視。情境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但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其應用程度并不高。當前的漢字教學中,大多數(shù)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單向主講,學生被動接受,這種填鴨式的教學導致漢字教學效果變差,也使教學局限于教師本人的經(jīng)驗。同時,漢字教學缺乏新意,幾乎幾十年來中國的漢字教學都采用聽寫和默寫的形式,將漢字的偏旁部首機械化,要求學生進行記憶。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對漢字的掌握,對漢字背后蘊含的中華文明也疏于了解。此外,作者認為,漢字教學結(jié)果的評價體系單一也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學生書寫漢字的正確率不應當成為衡量漢字教學結(jié)果的唯一標尺。
2 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情境教學法即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情境模擬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其在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中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了以下幾點:(1)改善課堂氛圍:情境化教學模式主要建立在一系列的模擬情境中,這些模擬情境通常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間息息相關(guān),且與其年齡相符合;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情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建立一個輕松且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融入到教學氛圍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情境化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課堂來實現(xiàn)的,其中包含了師生之間的交流、生生之間的交流;通過課堂中的交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打開學生參與課堂的渠道,學生之間互相溝通、互相協(xié)作,能夠有效鍛煉其團隊協(xié)作觀念與表達能力;(3)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情境化教學的特點主要是將復雜的、難以理解的知識轉(zhuǎn)化為生活化、直觀化的模擬情境;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通過情境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在思想上達到共鳴,在潛移默化中領(lǐng)悟到知識;相比于機械性的知識灌輸,能夠更加貼近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4)開闊教師的視野: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往往會拘泥于課本中的知識,一切的備課也只是圍繞課本來展開;而情境化教學則需要教師在熟知課本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積極尋找學生生活與學習有關(guān)的素材,從而能夠開闊教師的視野。
3 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策略
3.1 加強教師對漢字情境教學的重視
首先,應當使教師了解漢字情境教學的意義和優(yōu)勢,對情境教學的各種方式進行學習。作者認為,學校應當加強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的評價和考核,督促教師自覺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實踐。在課堂教學當中,應當加強對情境化教學的了解和應用,將情境化的教學優(yōu)勢應用在漢字教學當中,并且積極對已有的情境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對于學校中教齡偏長、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應當加強對他們新思想的灌輸,使其接受新式教學方法的培訓,經(jīng)驗和方法相結(jié)合,使教學事半功倍。同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加強漢字教學的效果,還應當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氛圍變得生動有趣,教師可以結(jié)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本班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教學中設(shè)計有趣的活動內(nèi)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提高漢字教學的質(zhì)量。比如在學習漢字的寫法和偏旁部首時,教師可以將漢字制作成形象的圖畫,比如“森”,教師可以手繪出三棵樹的形狀,當樹木越來越多時,樹就成了森林。這種練習實際創(chuàng)造情境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更感興趣。
3.2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拓展學生想象空間
我們常說,實踐是理論的源泉,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也不例外。漢字不僅僅是中國人交流和表意的符號,其背后更體現(xiàn)了悠久的中華文明,飽含著中國人民在漫長的歷史中沉淀下的生活經(jīng)驗。組著認為,漢字教學應當注重對漢字價值和意義的挖掘,而不能僅僅將其當做工具符號來掌握。因此,在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加強教學理論和實際的結(jié)合程度,使?jié)h字教學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應當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更新教學方式,事先準備好援引課堂的例子。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將漢字教學結(jié)合生活情境,使學生發(fā)揮充分的聯(lián)想和想象,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使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得到發(fā)揮。例如,在教授“人”這個漢字時,教師可以將“人”字的一撇一捺拆開,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想象力。課堂上可以邀請兩位學生上臺,模仿“人”字的站姿,促進學生對漢字情境化的記憶,讓學生想象為什么“人”字要這樣書寫,借機提升漢字教學的情感價值,人是需要相互依靠、相互扶持的群居動物,同學們之間也應當相互幫助、相互友愛、共同進步。這種情境化的教學不僅加強了學生對漢字的記憶,更加強了學生對漢字意義的理解,了解了漢字背后包含的深厚文化積淀,使語文教學具有更深層次的情感價值與意義。
3.3 改變課堂教學評價方法
漢字教學的最終結(jié)果需要通過課堂教學模式的檢驗來衡量。因此,漢字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改進課堂教學的評價方式,為漢字教學提供客觀的參照。教師在教學評價的設(shè)計中,應當改變以往的錯別字記錄和正確率統(tǒng)計的方法。對學生的錯別字進行罰抄或者默寫,確實會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再出錯的概率,使學生對漢字學習更加重視,但在宏觀的角度來看,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綜合學習情況的考察。每位學生之間有不可避免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異,有的學生學習一遍就不會再出錯,而有的學生需要反復練習才能保證正確率。這就說明了統(tǒng)一默寫和罰抄的方式不能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會使努力學習的學生喪失學習信心和興趣。因此,對學生課堂教學效果的考察應當充分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個性特征,站在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考慮問題,創(chuàng)新課程評價體系,使評價標準更加多元化和科學化,例如教師可以在考察中加入學生課堂出勤率和課堂表現(xiàn)的評價,參照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程度,課堂活躍度等綜合指標來評價學生的漢字學習效果,給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幫助,最終,提升其對于漢字學習的熱情、效率。
結(jié)語: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識字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重視情境化教學的作用,積極加強教學方式的改進,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不斷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作者單位:甘肅省環(huán)縣紅星小學)